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544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docx

河流和湖泊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1

——“河流和湖泊概况”

上地实验学校李春雨

  【教学重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形成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

  师:

你们知道画面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

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生:

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教学新课                   一、众多的河湖

  师:

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除以上大家说的河湖外,我国还有哪些河湖?

                                                        

  生:

淮河、海河、珠江、京杭运河、塔里木河……鄱阳湖、太湖……

  师:

从你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湖众多,河流就像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材料《京航运河》)

  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说明河流和湖泊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

灌溉、航运、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灾害。

  师:

对。

这些大江、大河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灾害。

那么,这些河流大部分注入哪个大洋呢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生:

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师生小结:

(电脑演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我们把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外流区,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

青海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

鄱阳湖。

  师:

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

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

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那一条等降雨量线一致?

  生:

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

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雨量线一致,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师生小结:

并出示我国的内外流区面积比较以及内外流河水量的比较,在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小、流程短,为内流河。

季风区内,降水多,河水补给靠大气降水,水量大,地势向海洋倾斜,多外流河。

(同时,出示塔里木河上干枯河道上生长的胡杨林的图片,以及松花江流域上大面积的茂密的森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

为了验证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大家设置了以下活动。

  活动设置

  活动一:

出示带有空白图例的我国内外流区的示意图

  要求:

  

(1)给图中的空白图例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2)判断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范围,并根据颜色进行填涂。

  活动二:

比较我国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

水文站

年径流量

汛期

亿立方米

起止月

径流量/亿立方米

松花江

佳木斯

717.7

7~9

375.0

渭河

咸阳

29.83

7~9

8.72

湘江

湘潭

684

3~8

526.2

西江

梧州

2290

4~10

203.8

  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什么不同?

汛期长短有什么变化?

  以黄河花园口站和西江梧州站为例,说一说这两条河流流量年内变化有什么不同?

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师: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流受气候和地形两大因素的影响,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大部分注入太平洋,这里的河流多而且长,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而且越往南河流的流量越大,汛期越长。

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

这里的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

例如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的高山冰雪融水。

每年7~9月是汛期,10月以后,水量大减。

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的情况更加严重。

(电脑展示塔里木河的河道情况及河道上生长的胡杨林)

  师:

请同学们欣赏我国河流和湖泊的风光。

  注:

部分图片参阅沙区资源库网

  【点评】

   对内流区外流区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讲解比较透彻,并且将知识点渗透在学生活动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

教案示例2

——“河流和湖泊概况”

上地实验学校李春雨

  【教学重点】

  1.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

  2.长江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

  3.长江水能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

  4.长江航运的开发。

  【教学难点】

  1.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在“中国政区图”空白图上填注长江的干、支流。

  3.长江水能资源的成因。

  4.长江洪灾的原因分析。

  5.长江航运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中国政区图”空白图、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录音机播放《长江之歌》

  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

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可“长江”的风采。

  我们为长江而感到骄傲。

  [板书]一、源流概况

  1.发源地

  2.注入的海洋

  3.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读图]“长江水系图”。

  要求:

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的省区,把省区的名称填在图中,并在图中绘出长江干流。

  教师归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向东注入东海,流经的省区有11个,分别是: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板书]4.主要支流和湖泊

  [读图]“长江水系图”

  要求:

找出长江主要支流,并绘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

  教师归纳: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

  

(1)北部支流: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

  

(2)南部支流:

乌江、湘江和赣江。

  [活动]找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并标注在图上。

  [结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是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板书]5.上、中、下游的划分

  [活动]在“长江水系图”中,找出宜昌和湖口,说出它们所在的省份。

  [结论]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这两个城市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宜昌以上为上游。

宜昌与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阅读]长江各段的名称。

  [投影]“长江干支流示意图”

  学生依照老师所指的顺序,依次说出长江主要支流的名称。

  [承转]长江作为我国第一条大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我们看一下长江这条大河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提问]:

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与什么有关?

(河流落差及气候条件)

  出示“中国地形图”(挂图)。

让学生观察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哪几个阶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长江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

长江发源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个阶梯青藏高原,向东横切横断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然后又劈开巫山,经地势低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汇入茫茫东海。

  出示长江干流剖面图。

  [提问]:

长江源头与入海口的落差是多少?

长江源头到宜宾之间的河长是多少千米?

落差是多少?

你认为长江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学生讨论、回答。

  [结论]长江从源头到河口之间的落差巨大,达6400米,水能资源应该非常丰富。

特别是源头到宜宾这3500千米的河段,落差竟达6200米,并且这些地区的降水比较丰富集中了长江绝大部分的水能资源。

下面看一下具体数字检验我们的推论是否正确。

  [投影]长江水能资源扇形图。

  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比例。

  长江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比例。

  [结论]长江具有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

  [板书]二、巨大的水能资源

  1.资源总量十分丰富

  [投影]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示意图。

  [提问]:

长江流域的水电站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

为什么?

   [讲述]长江流域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已达4万余座,其中葛洲坝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发电量是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发电量将是葛洲坝的3倍。

加速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投影]葛洲坝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过渡]尽管长江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目前我国对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还需我们努力。

  滚滚长江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除了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在发展航运方面又如何呢?

  三、航运

  [投影]1.长江干支流航运图。

  2.长江于支流航运与全国内河航运比较表。

  [投影]长江航道与京沪、京九、京广铁路及京航运河的交会图。

  [过渡]长江的航运价值虽然很高,但是,目前我国对长江航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

  [讲述]目前我国已确定对长江航运大规模开发的战略:

一方面,整治河道,例如川江的疏浚,荆江的治理以及沿江港口的建设;另一方面扩大沿江的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的经济带,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促进全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建设。

  [过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古老的长江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咆哮。

  [板书]四、洪水及其治理

  出示资料:

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

  [提问]:

长江流域的洪水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

  思考提示:

  1.长江洪水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季节长江流域水量大?

  2.长江洪水大多发生在什么河段?

为什么?

  [提问]怎样治理长江?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板书。

  [板书]

(1)加固江防大堤,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2)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3)修建水库

  (4)植树造林

  点评:

  本节课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线索清晰,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理”的特征,对于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很充分。

教案示例3

——“河流和湖泊概况”

上地实验学校李春雨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   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

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

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

  [板   书]二黄河的治理

  1.源流概况

  [过   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

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   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

“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   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

为什么?

  不能。

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

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

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   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承   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

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   书]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   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   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

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

(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2.黄河另一个方面的奉献是提供了灌溉水源。

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

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

也正是黄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

  [承   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板书)。

  [板   书]3.黄河水患

  出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10米。

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历史上黄河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下游地区,都与河床远远高出地面有直接的关系。

  [展示资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时房倒屋塌,人们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

  [提   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学生从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来考虑。

  [教师小结]黄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图”: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①黄土属粉砂性土壤,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②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覆盖很差,加大了冲刷之便;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几场暴雨,冲刷力强,加剧了冲刷程度;④本区支流众多,冲刷量大。

因此,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

水流速度怎样变化?

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

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河”

  [提   问]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

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组织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治理措施:

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加固堤防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和减淤方面就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另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正在建设之中。

请看来自小浪底工地的报道。

  [录   像]小浪底截流实况录像,小浪底工程模型及其防洪、减淤、防凌、供水、发电、灌溉功效介绍。

  [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但由于它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它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

治理黄河,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各段治理措施不尽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黄的根本。

  [布置作业]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水患问题了,如近年来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断流现象,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该怎样进一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

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点评:

  教学手段多样,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学生活动设计可操作性强,课后思考题有利于知识的扩展和提高。

选择题

——“河流和湖泊”

  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基尔运河   D.京杭运河

  2.位于我国最北端的河流是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  C.青海湖  D.太湖

  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弱水  B.塔里木河 C.湘江  D.渭河

  5.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弱水  B.渭河  C.汉江  D.辽河

  6.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额尔齐斯河  D.怒江

  7.下列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淮河

  8.形状像“几”字形的河流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黑龙江

  9.1998年夏季,南北夹击,在我国出现了特大洪水灾害,发生洪水的两条河流是

  A.长江、黄河   B.长江、淮河  

  C.松花江、黄河  D.长江、松花江

  10.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是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渤海

  B.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

  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1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上游

  13.“泾渭分明”是我国的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好坏,就像古时的泾水和渭水一样清浊分明。

春秋以前泾河要比渭河清,但战国以后这两条河流就好像展开了竞赛,先是泾浊于渭,东汉以后,又渭浊于泾,两河越来越浊,至今都浊浪滚滚,泾渭不分了,其根本原因是:

  A.河水全无           B.河水清澈

  C.流域内植被覆盖好   D.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1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引黄淤灌        B.加固黄河大堤

  C.全流域综合开发  D.中游水土保持

  1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

  16.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

  A.龙羊峡  B.葛洲坝  C.三门峡  D.丹江口

  17.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

  A.四川盆地地区       B.长江三峡地区

  C.中下游平原地区     D.上游地区

  18.我国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内河航道是:

  A.长江  B.珠江  C.松花江  D.京杭运河

  19.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20.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分布在____省

  A.湖北   B.湖南  C.江西   D.青海

  答案:

  1.D   2.A   3.B   4.B   5.A   6.D   7.B   8.B   9.D   10.B   11.C

  12.C  13.D   14.D  15.C  16.B  17.C  18.A  19.C  20.D

非选择题

——“河流和湖泊”

  一、填空题

  1.下列是我国主要河流:

黑龙江、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

  在上述河流中:

  

(1)属于我国和邻国界河的是:

________________。

  

(2)发源于我国流经邻国入海的河流有:

_______________。

  (3)属于内流河的有:

____________。

  (5)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________________。

  (6)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

__________________。

  (7)流程最长的河流是:

_____________。

  (8)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_______________。

  (9)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

____________。

  (10)1月0℃等温线经过的河流是:

__________。

  2.填表:

比较我国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

河流

水量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

黄河

长江

  3.我国河流受地势影响,大部分河流自______向______流,最后流入______洋。

  4.我国外流河的水量变化,深受______气候的影响,汛期大多集中在______季节。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2)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此线同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近似,同时此线又同(气候分区)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

  (3)图中位于外流区域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等,这些河流受气候影响,水量________,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_________,汛期主要在_____季。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_______山,注入_______海,自西向东依次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大地形区,总落差达到______米,因此______资源非常丰富。

  

(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________地区,因为这里地势_________、水流_______、泥沙_______、排水_________,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

  (3)九八年夏季,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秋冬季节,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开始封山育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①发源于_________山北麓,注入④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