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349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总攻略

部编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总攻略

所谓,得语文,得天下。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成了“失分大坑”,如何在阅读这一项抓分成了很多学生的难题,很多老师和家长为此着急。

今天为孩子们分享一份超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相信一定能对你的学生有帮助。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

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1、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2、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秀丽迷人;

3、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4、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1、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2、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常见修饰句子的方法

一、常见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句的特点是:

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

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

(X)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

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

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

(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

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

自问自答。

如: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6、反问

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如: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

提出问题。

如:

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8、举例

比喻句:

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

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

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

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

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

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

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二、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三、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四、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关于词语的基本知识

一、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

“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

(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

(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二、词的感情色彩

1、褒义词:

形容好的,如“顽强”; 

2、贬义词:

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3、中性词:

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三、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 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

10、(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凡卡心想:

(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他

(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四、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五、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

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

如:

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

):

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

):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

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

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如:

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

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

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

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

):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

如:

她说:

“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 引号的三种用法: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

如:

她说:

“我明白了。

”或:

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如: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意思否定。

如: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

他问老师:

“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

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如:

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

如:

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表示话没说完。

如:

指导员伤心地说:

“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如: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

如:

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

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表示解释说明。

如: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如: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表示声音延长。

如:

“嘟——”火车进站了。

六、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七、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 故事,歌颂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5、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

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6、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7、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

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

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

1、

基础训练。

(34分)

1.在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的括号里画“√”。

(3分)

(1)假期(jià)赠送(zèng)茶几(jǐ)介绍(shào)()

(2)申请(shēn)拆除(chāi)鸟粪(fèn)搞定(gǎo)()

(3)卷走(juǎn)捕捉(pǔ)聚集(jù)海滨(bīng)()

2.看拼音,写词语。

(8分)

cāicèdiànyǐngzhǔn bèipái liè

bīng lěngcáiliàobàoshàibānjí

3.选字填空。

(6分)

[峰锋逢]相()山()()利

[惜借腊]可()()梅()口

[梢稍消]树()()息取()

4.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6分)

(1)写近义词。

(3分)

安静——()诚实——()寒冷——()

调皮——()感谢——()温柔——()

(2)写反义词。

(3分)

有趣——()讨厌——()聪明——()

舒服——()合拢——()喧闹——()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7分)

()先()后()()各样鸦雀()()

()发()中()()驳驳眼疾()()

()分()秒()()缤纷四面()()

(1)“ABAC式”的词语有:

(2)含反义词的词语有:

含近义词的词语有、

6.选词填空。

(4分)

观察观看

(1)星期天,我们()了一场电影。

(2)我仔细(),发现了草地是金色的原因。

名贵珍贵

(3)人参是非常()的药材。

(4)在妈妈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非常()的照片。

二、能力提升。

(20分)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

(1)森林被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严严实实的。

(改为“把”宇句)

(2)刺猬把枣树枝摇晃得哗哗作响。

(改为”被”字句)

(3)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4)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用加点词造句)

2.将下列诗句、作者和诗名连一连。

(4分)

霜叶红于二月花苏轼《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刘禹锡《望洞庭》

水光潋滟晴方好杜牧《饮湖上初晴后雨》

白银盘里一青螺叶绍翁《山行》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8分)

(1)《秋天的雨》全文以秋雨为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色彩缤纷、喜乐丰收、动物可爱的秋天图。

()

(2)《掌声》一课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

(3)《灰雀》一课中,列宁没有找到灰雀是因为灰雀被冻死了。

()

(4)《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作者通过写“窗外十分安静”来体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

()

三、阅读乐园。

(26分)

(一)课内阅读。

(9分)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两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分)()

A.时间顺序

B.方位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2.填空。

(4分)

短文第一段通过写、、、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美丽。

第二段通过写、、、等景物来描写夏天的美丽。

3.从文中找出描写野花的句子,用“”画出来。

(2分)

(二)课外阅读。

(17分)

迪斯尼和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

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

国的堪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

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象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

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

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

有时候,那只老鼠(竞竟)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着。

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代)一些面包去喂老鼠。

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至止)。

不久,他失业了。

正当他穷途潦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

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

他立刻画出一只老鼠的轮廓,《米

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

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用“\”划去第2自然段中用得不恰当的字。

(2分)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4分)

(1)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

()

(2)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且出名。

()

3.选择下面句子正确的理解,用“√”表示。

(4分)

(1)“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A.面包和老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断尼。

(2)“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

A.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B.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一只老鼠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诞生。

C.沃尔特·迪斯尼突然想起了堪斯丰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

老鼠。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分)()

A.一只老鼠使沃尔特・迪斯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任何人在困难面前不要低头。

C.创作是离不开对生活的行细观察与体验的。

5.想一想,沃尔特・迪斯尼为什么能创作出这只米老鼠?

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4分)

四、妙笔生花。

(20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者有不少的启示,那就以“的启示”为题写一写。

要求:

语句通顺,叙述要有条理

 

参考答案

一、1.

(2)√

2.猜测电影准备排列冰冷材料暴晒班级

3.逢峰锋惜腊借梢稍消

4.

(1)寂静诚信冰冷顽皮感恩温和

(2)无聊喜欢愚笨难受张开安静

5.争恐各种无声百百斑斑手快争夺五彩八方

(1)各种各样百发百中

(2)争先恐后眼疾手快争分夺秒

6.

(1)观看

(2)观察(3)名贵(4)珍贵

二、1.

(1)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2)枣树枝被刺猬摇晃得哗哗作响。

(3)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3.

(1)√

(2)√(3)×(4)√

三、(-)1.A

2.树木积雪溪水小鹿树木

3.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二)1.划去:

象竞代至

2.

(1)穷途潦倒

(2)一举成名

3.

(1)C

(2)B4.C

5.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止。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一、基础知识。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yǎnzòu(  ) huānɡyě(  )rèliè(  )

zhǔnbèi(  )guīzé(  )

2.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再填空。

目(  )(  )(  )月(  )(  )(  )钅(  )(  )(  )

我发现偏旁是“目”的字大多与          有关;偏旁是“月”的字大多与                有关;偏旁是“钅”的字大多与                有关。

3.将下面的动词填入括号里,再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递 躲 伸 搂 绕 打 走

爸爸(  )手把伞(  )在我头顶上,(  )着我在雨中走。

一路上带我(  )开水坑,(  )开车辆。

在快到校门口时,他把雨伞(  )给我,转身(  )进了雨幕之中。

我的感受:

                                                          

4.小明同学对部首查字法还不是很熟悉,请你帮他理顺思路:

       。

①然后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一页,从2画这一列中找到“讠”,看看它对应的页码。

②用部首查字法查“诚”字。

③最后翻到有“讠”的那一页,从6画这一列中找到“诚”字,根据其对应的页码就可以查到“诚”字了。

④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讠”,“讠”共2画,再确定除去部首还有6画。

5.句子训练。

(1)我们是学生,怎么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改为陈述句)

                                                                    

(2)修改病句。

①妈妈从超市里买回了西红柿、黄瓜、菠菜和苹果等蔬菜。

                                                                    

②课堂上,同学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强烈的讨论。

                                                                    

(3)狡猾的狐狸吃了从乌鸦嘴里掉下来的那块肉。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下列关于课文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灰雀》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B.《格林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而美好的童话王国:

灰姑娘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心怀美好,真诚待人;傻小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勇闯魔鬼宫,惩罚了恶魔们……

C.《搭船的鸟》一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D.《司马光》记叙了司马光小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