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65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案

专 题 12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考|情|分|析

考点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核|心|回|顾

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明确几个常见反应条件

(1)光照——含烷基的有机物与X2(Cl2、Br2、I2)发生取代反应。

(2)Fe3+——含苯环的有机物与液溴发生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3)浓硫酸、加热——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醇的消去反应及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

(4)浓硫酸且加热——苯及其同系物的硝化反应。

3.三个典型的有机实验

题|组|训|练

1.(2019·全国卷Ⅰ)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解析 2苯基丙烯分子中苯环的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它能与稀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A项错误;类比乙烯,2苯基丙烯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项正确;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甲基,故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2苯基丙烯属于烃,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全国卷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解析 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

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

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

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答案 D

3.(2018·全国卷Ⅱ)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解析 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

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答案 D

4.(2018·全国卷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解析 苯乙烯中有苯环,在液溴和铁粉作用下,溴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D项正确。

答案 C

5.(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项正确;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项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项正确;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结晶实现分离,D项错误。

答案 D

6.(2017·全国卷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解析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溴乙烷,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A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B项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乙酸酸性大于碳酸,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了HCl,HCl溶于水生成的盐酸显酸性使石蕊变红,氯甲烷没有酸性,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2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反应类型

核|心|回|顾

1.取代反应

(1)烷烃、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反应。

(2)苯及其同系物的硝化反应。

(3)酸与醇的酯化反应。

(4)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不饱和烃与X2(aq)、H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1)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

(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包括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等。

(3)催化氧化,如醇与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4)葡萄糖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氧化。

4.加聚反应:

烯烃的加聚。

题|组|训|练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解析 苯和氯乙烯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乙酸、溴乙烷和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答案 B

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解析 A项属于取代反应,错误;B项属于二烯烃的1,4加成反应,正确;C项属于酸与醇的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错误;D项属于醇的消去反应,错误。

答案 B

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

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蔗糖与稀硫酸共热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解析 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和苯的硝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A项正确;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属于氧化反应,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属于水解反应,C项错误;乙醇和氧气制乙醛属于氧化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A

4.填写反应类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 ①消去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④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

(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的醇溶液中并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2SO4和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或硝化反应等。

(4)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发生的是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5)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则发生的是烯烃、炔烃、芳香烃或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6)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7)与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

(8)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

考点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核|心|回|顾

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和共面问题的判断方法

(1)甲烷、乙烯、乙炔、苯四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立体构型基本不变。

(3)苯分子中苯环可以以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对角线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线。

2.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种类

3.烃的二元取代物的判断通常用定一移一的办法,在书写时避免重复。

题|组|训|练

1.(2019·全国卷Ⅱ)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8种B.10种

C.12种D.14种

解析 

答案 C

2.(2019·全国卷Ⅱ)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

A.甲苯B.乙烷

C.丙炔D.1,3丁二烯

解析 

答案 D

3.(2018·全国卷Ⅰ)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解析 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分子中的8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项正确;由于分子中4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戊烷比螺[2.2]戊烷多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

C5H12至少需要2molH2,D项正确。

答案 C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 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项错误;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法可知d的二氯代物有6种,p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项错误;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C项错误;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陕西一模)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2020年我国“PX”产能将达到3496万吨/年。

有机物(烃)“PX”的结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X”的分子式为C8H10

B.“PX”的二氯代物共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PX”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

D.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PX”与苯

解析 

答案 B

(1)熟记烃基的种类

甲基、乙基没有同分异构体,—C3H7有2种,

有4种,—C5H11有8种。

(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①碳链异构;②官能团位置异构;③官能团类别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般书写顺序为官能团类别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专题1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1.(2019·东北三省三校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

B.油脂有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C.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中利用氮元素合成

D.通过石油裂化可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

解析 葡萄糖可合成补钙药物如葡萄糖酸钙,A项正确;油脂可以保持体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B项正确;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中利用氮元素合成,不需要由食物供给,C项正确;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获得短链烃,不能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