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858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docx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研究

浏阳市第一中学0810班第组课题组长:

熊恺(组长)李慧敏沈恺飞姚杨袁天舒周拓强

指导老师:

陶诚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查阅资料、同学讨论、访谈老师等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建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对比构想。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对比、不同

【引言】1868年的明治维新把一个封建、落后、分裂的日本迅速改造成了一个文明、科学、发达、统一的日本,1898年的戊戌变法不但没有能有效扭转每况愈下的中国,甚至连变法者自己的生命都不保。

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

有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经验借鉴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的回答是:

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变法。

”也有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激进造成的,就像苏联激进改革导致苏联解体一样。

同时认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因为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则是中国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反对。

我们觉得,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观点的形成和流行,我们想除了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对明治维新的真相缺乏足够的了解。

【研究调查的过程及内容】

1.查阅并整理文献。

2.老师访谈。

这个学期我们曾找到历史老师,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为我们的论文鉴定了基础。

3.组员讨论。

我们曾针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展开讨论。

【研究调查所得及分析】

110年前,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运动。

140年前,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

  这两次维新变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历史背景相近:

  两次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

外来侵略导致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不断上升。

西方侵略客观上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伦理纲常,催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潮。

二、目标性质类似:

  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领导阶级相同:

  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四、列强态度相似: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明治维新竞相扶植,政治上偏袒强藩,经济上源源提供工业品和武器,并帮助培养人才、训练军队、改善军备。

  戊戌变法中,广学会对戊戌维新的兴起有不小推动作用。

英美日驻华使馆,在政变时援救保护过部分维新领袖。

政变后,日本政府和政界要人,继续为维新派提供了活动场所和部分经费。

五、政策措施雷同:

  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

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

  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维新,为何结局不同?

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会发现其实有着诸多不同。

 一,改革的国情不同

  从1185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权都被各种不同的征夷大将军所掌握,日本的天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治者。

明治维新前,全日本大小诸侯有三百个左右,其中最大的诸侯是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以天皇所封的征夷大将军为官职,挟天皇以令诸侯。

所以明治维新的第一步,就是要结束这种军阀割据的状态,建立全日本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的清朝,除了其中有短暂的分裂状态,绝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处于统一状态。

可是戊戌变法的第一步,却是从分裂中央集权内部开始,将原本统一的国家统治集团,分裂为“后党”和“帝党”这两大政治集团,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用武装政变来彼此消灭对方。

  从分裂走向统一符合正义期待和历史潮流,从统一走向分裂,则注定要失败。

二,改革前的准备不同

  德川幕府末期,以下层武士阶层和地方诸侯为主的意在恢复日本天皇实际统治权的“尊王攘夷”活动风起云涌连续几十年,不但在思想上、军事上,而且在人才上、经济实力上等都为明治维新做了充分的准备。

  戊戌变法从共车上书开始。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前后一共只有三年时间,除了在全国一些地方组织了强学会和出版了一些报纸为变法做宣传外,既无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准备,也没有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尤其是作为发动变法的核心人物,康有为也完全不具备成熟的变法思想和能力,只不过是一时头脑发热,激于义愤而突然产生了上书变法的冲动,对于究竟应该怎样变法等,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准备越充分的改革越容易获得成功,缺乏必要准备的改革难免失败。

三,改革的领导者不同

  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而且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幕府末期的血与火的革命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成分包括职业革命家、各诸侯的职业军人和官僚,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等。

比如说坂本龙马是武士出生,眼见着许多武士为了推翻幕府被屠杀,多少次地方诸侯的反抗被镇压,他自己也一直被追杀,终于领悟到只通过盲目的暗杀行动来推翻幕府是行不通的。

他通过海运知识的学习和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等的长期学习,逐渐成长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他创办了从事国际贸易的“海援会”,这不但为推翻幕府培训了海军人才,还为推翻幕府积累了资金,帮助与幕府分庭抗礼的诸侯从国外秘密购买了大批先进的武器,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让不同的诸侯入股“海援会”的方式将原本分裂各自为阵的地方各大诸侯联合起来。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只是一个脆弱无能的皇帝和几个没有丝毫从政经验的热血文人,他们既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甚至不了解基本的国家管理的常识。

  没有成熟领导者的乌合之众,是不可能让主宰数亿人命运的大国改革获得成功的。

  四,改革的策略不同

  围绕怎样推翻幕府的问题,一直以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非法地进行武装讨伐和暗杀,一种是合法地进行武装讨伐。

所谓合法地讨伐,就是要有天皇的许可,可是天皇一直都在德川幕府的监控之下,根本不可能公开发出讨伐令。

当时的日本天皇,就像当年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

所以推翻幕府的革命一直都是非法的,也一再以流血失败告终。

正是在吸收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坂本龙马提出了“大政奉还”的策略。

也就是说不通过武装流血斗争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而是让德川幕府自己主动将统治权交还给天皇,然后组成新的全日本真正统一的新政府,德川幕府也像其他诸侯一样平等地参与新政府的管理。

  这样一来,国家达到了统一的目的,德川幕府也避免了被消灭的命运,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为了让德川幕府主动交出正确,各诸侯同时加强军备,以武逼和。

坂本龙马提出的“大政奉还”的策略得到了各大诸侯的赞同,并且在他的联络下,展开了游说工作,最后终于在1867年迫使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主动向天皇提出辞呈,使“大政奉还”从理论变成现实。

  戊戌变法基本上可以说没有策略,反而从一开始就与依然拥有强大能力的“后党”争权夺利,最后甚至想通过买通“后党”的军人来搞政变吃掉“后党”,实在是愚不可及!

  正确的策略能保证改革的成功,没有正确可行的策略即使不将改革引向失败,也往往会让改革走上弯路或误入歧途。

  五,改革的方案不同

  明治维新不但有“大政奉还”的高明策略,而且有具体可行简明扼要的方案,这就是坂本龙马提出的“船中八策”,其内容如下:

  1,将天下的政权奉还给朝廷,一切政令应该由朝廷来发布。

  2,朝廷要设立上下议政局,设置议员,讨论决定朝政,决定朝政的根据必须是公义。

  3,召集全国有才能的公卿、诸侯、及平民百姓中的人才,聘用他们为顾问,并赐给相应的官爵,将原来朝中有爵无能的官员辞退。

  4,外交必须经过广泛的公议之后,才能缔结新的条约。

  5,参照原来的旧法,建立一套新法大典。

  6,必须大力扩展海军。

  7,必须建立属于天皇和日本的全新陆军。

  8,根据法律,平等地与海外各国进行金银货物贸易。

  从《船中八策》到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主要内容基本相同,而且几十年始终如一。

戊戌变法完全没有一个主要明确的改革方案,在短短的103天内颁布了180余道新政上谕,不但毫无轻重缓急之分,也让地方官无所适从,疲于奔命。

  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和坚持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

六,改革的重点不同

  明治维新的主要工作,是从无到有,重点是建立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具有现代民主体制的议政制、建立现代国防、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的科技、开办现代教育等。

做起来阻力就比较小。

戊戌变法则是从旧到新,重点首先是要将原来的否定,然后另外搞一套新的,这样阻力就很大。

  任何社会改革都会遇到阻力,关键是怎样因势利导,抓重点进行改革突破,通过点的突破来带动面的改变。

七,改革的获利者不同

  明治维新的获利者是全体日本国民。

正如司马辽太郎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没有“日本国”的概念,只有藩王和天皇的概念。

明治维新之后,打破了国民原来的等级制度,才有了“日本国”和所有国民平等的“日本人”的概念。

  以《五条誓文》中关于教育的内容来说,日本在当时就开始了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

  与此相比,戊戌变法虽然提出了废除科举的制度,却没有在全国同时推行义务教育,在这样大的一个中国,只兴办了一座京师大学堂。

说来惭愧,直到今天,在中国也还没有完全实现全民免费的义务教育!

  戊戌变法的获利者是极少数,但却是以剥夺极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为前提,对于更广大的普通国民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获利可言。

  不能使绝大多数国民获利的改革就无法得到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也是不能长久和成功的。

  八,国民对改革的态度不同

  明治维新除了遭到德川幕府的极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外,受到了绝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拥护和赞同,尤其是在的德川幕府的顽固派的叛乱被评定后,几乎得到了全体国民一致的支持,国家在这样的改革下迅速强盛起来,国民也从这样的改革中很快富裕起来,真正实现了民富国强。

  戊戌变法除了颁布了一大堆没有来得及实施的新政,和建立起了许多书生论政的报刊社团之外,国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实惠,所以改革基本上没有得到国民的认同。

  不能得到绝大多数国民认可的改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九,对外国势力的态度不同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也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也介入了日本国内的军方争斗的势力。

比如说当时的法国是支持德川幕府的,而长州藩则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坂本龙马等有识之士正是看到了外国势力对日本的介入,担心一旦各地方藩王都通过得到外国政府的支持来展开推翻幕府的战争,那样,日本国民不但自己要展开大规模的彼此屠杀,而且在屠杀完之后,日本各藩王将更加严重地被各西方列强所控制,日本也将陷入更加分裂的状态。

所以为了避免外国势力的介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迫使德川幕府将“大政奉还”。

这一历史事实与国内某些学者所谓的明治维新是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才获得了成功的观点正好相反。

  戊戌变法最后激起了“后党”的屠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光绪拉拢袁世凯,企图借助其兵力搞政变,二是光绪定于八月初五召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计划聘其为新政顾问官。

这两件事引起后党集团极大疑忌,他们最害怕帝党掌握武装,最担心维新派与外国势力结合,促使帝国主义扶植光绪帝从慈禧手中夺权。

于是慈禧决定抢先在光绪接见伊藤之前发动政变。

  由此不难看出,真正企图得到外国势力帮助的,不是明治维新而是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的成功,正是因为摆脱了西方列强的介入。

可悲的是,中国从戊戌变法直到今天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各种政治集团依赖外国势力的介入来维持和争夺自身利益的悲剧依然没有落幕!

  任何指望通过外国势力介入的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获得了一时的胜利,也很难持久,并且会留下后患无穷的后遗症。

十,改革的时间长短不同

  对于明治维新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文章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20年,有文章说,明治维新用5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了2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

从外交角度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彻底废除外国强加于其的不平等条约可以看成是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的标志的话,那么日本从1854年被迫与美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68年的明治维新,然后经过持续改革,到1911年才全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迫日本签定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从1868年到1911年是43年。

  戊戌变法不但在变法前时间极短,在变法后更是只维持了103天。

戊戌变法这一如此鲜明的“不可持续性”本身,就注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由此可见,戊戌变法的实际价值是被中国人过分夸大了,其真正的价值我只能说是: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戊戌变法的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在今天,当这两次社会变革都走入历史之后,我们来分析比较其利害得失,不是为了褒贬谁,而是希望能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提供一个参考。

个人觉得,中国改革真正可以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提并论的,不是戊戌变法,而应该是邓小平所领导的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日本的明治维新用了5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了20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那么中国的这次改革需要用多少年才能走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了2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呢?

这是我们可以观察的一个要点。

  中国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均比日本大十倍以上,因此如果中国的改革开放能以两倍于日本明治维新的速度完成明治维新所完成的任务,我想是可以值得自豪的。

放眼今日中国,在经济、交通、国防、城市建设、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日本明治维新所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在国民福利等方面都还远远没有完成日本明治维新所完成的任务。

尤其是在完善公民社会福利保障方面没有完成日本明治维新的任务,我觉得是非常遗憾和羞愧的,也是应该警惕的,不管在什么历史时代,一旦公民的社会福利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任何改革都将面临极大的危机。

所以,个人觉得,今日中国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尽快搬走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这三座大山。

【研究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充分了解了“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历史背景相近;目标性质类似;领导阶级相同;列强态度相似;政策措施雷同;改革的国情不同;改革前的准备不同;改革的领导者不同;改革的策略不同;改革的方案不同;改革的重点不同;改革的获利者不同;国民对改革的态度不同;对外国势力的态度不同;改革的时间长短不同。

建议:

1.我们应该加深对历史的了解,这样才能解剖历史的真相。

2.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与时俱进、开阔创新。

【研究体会】

1.调查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面对困难时,要用恒心去克服,以求研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十大差别》

2.《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之比较》

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内容》

4.《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