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661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docx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23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______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为D。

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______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改良

∙D.和平与合作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案为B。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______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答案为D。

4.“三个有利于”标准最基本的标准是______

∙A.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D.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答案为C。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______

∙A.他以非凡胆略率先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B.支持并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强调解放思想

∙D.强调实事求是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邓小平认为,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答案为C。

6.提出“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是毛泽东的______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其中,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答案为D。

7.全面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______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为B。

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______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答案为C。

9.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______

∙A.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

∙B.“两个大局”的思想

∙C.“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D.“以东促西”的思想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1988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为B。

10.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______

∙A.基本国策

∙B.权宜之计

∙C.长期的方针

∙D.发展战略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答案为C。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______

∙A.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

∙D.无产阶级专政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答案为B。

12.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在______

∙A.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人宪法,揭开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答案为A。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______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答案为A。

14.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的是______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六大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答案为C。

15.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是______

∙A.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B.加强整顿社会秩序

∙C.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D.加速进行社区建设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案为A。

16.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______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了“解放台湾”的提法。

答案为D。

17.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______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和平共处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在较长时间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防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答案为D。

18.发展问题是指______

∙A.文化发展问题

∙B.社会发展问题

∙C.经济发展问题

∙D.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发展问题是指经济发展问题,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答案为C。

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______

∙A.工人、农民

∙B.工人、知识分子

∙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军人

∙D.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答案为D。

2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______

∙A.阶级矛盾问题

∙B.阶级斗争问题

∙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问题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答案为D。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

5,分数:

15.00)

21.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______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分数:

3.00)

 A. √

 B. √

 C.

 D. √

解析:

[解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为ABD。

2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______

∙A.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人民大众的革命

∙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分数:

3.00)

 A. √

 B. √

 C. √

 D.

解析: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

它的集中表述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答案为ABC。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的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中,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的经验是______

∙A.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B.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C.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D.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分数:

3.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把30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归结为“十个结合”。

答案为ABCD。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______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分数:

3.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本题中四个选项都是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利。

除此之外,自治机关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答案为ABCD。

2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是______

∙A.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对和平共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分数:

3.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答案为ABCD。

三、{{B}}简答题{{/B}}(总题数:

6,分数:

30.00)

2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解析:

27.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针对自身特点而提出来的:

一是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党员大部分出身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袭。

二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解析:

28.为什么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

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

(2)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这是30年来我们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解析:

29.简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发挥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解析:

30.简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解析:

31.简述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

(2)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3)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解析:

四、{{B}}论述题{{/B}}(总题数:

1,分数:

15.00)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这对于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分数:

15.00)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分数:

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解析:

(2).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分数:

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