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581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docx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

及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队伍,是由一批有着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教研员和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其中有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优秀教研员、山东省教学能手、地市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等,我们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成果,吸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长处和经验,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考虑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编写出了一套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的,便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颖的活动型综合教材。

本套教材现在已全部编出,并被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一、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以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引领儿童探究——体验学习为基本手段,以内容综合化、过程活动化、评价多元化为基本特征,有利于儿童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品德和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便于教师教学的活动型综合教材。

具体说明如下:

(一)教材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对全套教材进行整体构建,形成了综合化、立体化的结构体系,体现了“生活性”这一特点。

本套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进行整体建构,力求全方位地呈现儿童的生活世界,立足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和勇于探究、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本套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是:

落实一个理念即“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基本理念,遵循两个规律和两个特点:

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选取一、二年级儿童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设定单元主题和活动主题。

在此基础上,再精心选取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教育内涵丰富的“典型生活事件”作为基本素材设计活动内容。

同时,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品德发展需要,把《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目标要求及儿童生活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层次划分,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加以整合,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到一、二年级的各册教材中,形成了综合化、立体化的结构体系。

各册教材单元主题设计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1.走进校园

1.我的家

1.课外天地

1.爱心行动

2.我的一天

2.春天在哪里

2.您好,祖国

2.我的家乡

3.秋天到了

3.我的本领大

3.快乐成长

3.为自己喝彩

4.我健康

我精神

4.班级中的我

4.我与伙伴

4.夏日炎炎

5.迎新年

5.庆“六一”

5.冬天到了

一年级儿童对生活的关注侧重于学校、班级、家庭及自我。

以此为基点,教材选择了有关儿童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如何与老师、同学交往,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班级、家庭生活等内容展开探究活动。

使儿童初步熟悉学校环境,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初步懂得自己与班集体、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学习初步的生活常识;初步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初步培养儿童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爱祖国、爱班级、爱生活、爱自然、自信、求上进等情感态度。

二年级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儿童对生活关注的重点逐步扩大到校外、社区、公共场所、家乡,对生活及自然现象探究的范围逐步扩大,开始关注自己及同伴的成长。

以此为基点,教材就同伴交往、自我成长发展、校外及社区生活的有关规范、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及科学问题等内容展开探究活动。

使儿童初步了解一些校外生活的基本常识和规则,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方法;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初步的生态意识、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初步养成愉快开朗、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动手动脑、乐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初步的爱祖国、爱家乡、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负责、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每一个主题活动都采用模块化的呈现方式,突出了问题式、探究式,为儿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和空间,有利于引领儿童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使教材真正成为活动型教材。

本套教材每个主题活动(每课)都设计了四大模块(隐性的):

即活动背景——活动过程——活动收获——活动评价。

四大模块简要介绍:

活动背景:

是活动的准备和引入,一般呈现一幅生活情境图。

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回顾生活,启发儿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和兴趣;为开展活动作好问题、知识、心理方面的准备。

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认识新朋友,活动背景即第一幅图,再现新生入学时的情景。

旨在引导学生回归这一生活,并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个别的主题活动,活动背景与大型活动合并(如: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校园里转一转中的“活动背景”与“活动过程”的第一个活动合并,呈现的是一幅一年级小学生观察、调查、了解校园的情境图:

校园里,有的同学在听老师讲解,有的在拍照,有的参观综合楼,有的在向教学楼走去……同时给出了一个活动提示:

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熟悉我们的校园。

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从刚进入校园这一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校园秘密的兴趣和欲望;目的之二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及设施,知道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

再如第五单元18.欢欢喜喜过大年一课的活动背景便隐含在活动过程的第一个活动中:

过大年有哪些风俗礼节?

教材呈现了一幅双页图和一个小小资料卡。

图中表现了人们欢欢喜喜迎新春、过大年的情景:

贴春联、大扫除、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等。

目的是通过画面情景的提示,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与资料卡的提示,了解过大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学会过春节的常用礼节。

6.上学去、9.秋天的果实、10.秋游去)。

活动过程:

是活动的中心环节,旨在引领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以“小女孩手指标题”为图标,由几个活动组成,每一活动都由“发现和提出问题(或活动方式)——探究研讨——合作交流”的方式构成。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本领大”中《爸爸妈妈不在家》一课就设计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可以做什么”、“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客人来了,怎样做”三个活动。

每个活动都是先启发儿童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引导开展探究研讨,然后引领儿童合作交流,总结提升,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儿童经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生动的发展。

再如一年级上册17.做张贺卡送给你,包括三项活动:

活动一“怎样制作新年贺卡”(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二“做张漂亮的贺卡”;活动三“我把贺卡送给你”。

每一项活动指向非常明确。

活动收获:

是整理提升的过程。

旨在引导儿童对自己获得的信息及活动中的感悟、体验等进行总结归纳,整理提升,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以“小博士”为图标。

教材因主题活动而宜,设计了生动活泼的总结方式。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校园》四个主题活动的收获就分别以“我的朋友多”、“我爱校园”、“操场上,真热闹”、“国旗国旗我爱你”的方式呈现。

这样设计,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活动实际,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总结收获的效度。

活动评价:

旨在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收获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评价既有即时性评价,也有阶段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主要是引领儿童对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行为表现以及学习收获进行评价。

阶段性评价,旨在引领儿童在积极主动地、自主地开展课后操作性、实践性活动的基础上,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及付出努力的程度进行评价,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活动评价以“小铅笔和笔记本的卡通形象”为图标。

评价设计了儿童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如一年级的活动评价,教材设计了“花儿朵朵”、“我真愉快”、“星儿闪闪”、“我能行”、“小小金牌榜”、“天天向上”、“果实累累”、“小小展示台”等;二年级的活动评价,教材设计了“多彩小气球”、“爱心手拉手”、“开心假日”、“点燃小火炬”、“笑口常开”、“勇夺小红旗”等。

主要让学生通过给图案涂色等形式进行。

这样设计,旨在增加评价的生活性、情趣性。

引领儿童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激励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生动活泼地发展。

个别主题活动(课)的活动评价隐含在活动收获之中(如: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抬头挺胸一二一中的“活动收获”环节“亮出一个精神的我”,呈现了一幅同学们练习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相互拍照的情境图。

旨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坐立走姿势,通过照相把自己最精神的一面保留下来,更好地激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保持。

在此活动中必然隐含着活动的评价。

再如: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本领大》中10.我有一双小巧手中的“活动收获”环节以“夸夸自己”为题,呈现了一幅总结交流收获的情境图。

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及制作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的本领大”,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二是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不倒翁、探究废物利用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发现进行总结归纳,整理提升,生成小制作、废物利用等新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整理提升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四大模块的呈现方式,体现了完整的活动过程,便于老师在活动中实施。

因此,教材的可操作性极强。

而且,这种活动模式突出了问题式、探究式。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教材要引领儿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儿童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多方面的发展。

本套教材认真贯彻这一理念,在活动内容的呈现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突出了问题式、探究式。

每个主题活动都首先再现一个生活背景(场景),引领(启发)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引起探究的欲望;再以教材中的“我”,提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起儿童的探究活动。

从展现生活情景开始,到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活动评价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

每个活动小结及“我的收获”,也大都只给了一个指向或提示,一般不给具体答案或结论(省略号很多)。

目的是为儿童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开放的背景和空间,让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观察、比较、实验、讨论、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使儿童动脑去想,动手去做,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得出结论,进而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夏日炎炎》五个主题活动都是探究性的:

“凉爽有学问”、“池塘里的歌唱家”、“夏季的饮食”、“奇妙的彩虹”、“暑假小计划”。

每个主题活动(每课)的几个活动题目也都是问题式、探究式的。

比如《凉爽有学问》一课,就设计了“夏天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晒防暑”、“寻找夏日凉爽”等探究活动。

这一呈现形式体现了“活动型”教材的特点:

即教材以儿童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儿童在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他们喜欢的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以利于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三)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全面体现课程标准。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套教材在框架体系的构建、主题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引领等方面,都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将《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四个分目标,认真落实到每一单元、每一主题活动之中。

在设计主题活动内容时,精心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件,力求使这些事件所蕴涵的多重意义比较有机、有序地呈现出来,将知识技能的教育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儿童从教科书中学到生活的智慧,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格。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影子寻趣》一课,在“怎样利用影子”的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三幅图:

农民伯伯在地头树阴下歇息;小朋友给妈妈送遮阳伞;小朋友领盲人叔叔到楼阴下乘凉。

目的是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图画、交流体会,受到尊重劳动者、关心父母、帮助残疾人的启迪和教育。

使儿童在找影子、用影子、玩影子的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观念得到培养。

使儿童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实际的生存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内容综合化即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精心选取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对儿童有意义的自我、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综合设计在各年级、各册、各单元和各个主题活动之中,实现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使之相互贯通、整体呈现。

使儿童在综合的、联系的环境中运用综合与联系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研究社会,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体验和经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到了》设计了“秋天的果实”、“秋游去”、“秋天的画”、“月儿圆圆”四个主题活动,综合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教育,其中每个主题活动都较好地融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月儿圆圆”就包括了爱自然、爱科学、爱生活,乐于观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自然奥秘,了解中秋来历及风俗习惯等多种教育。

评价多元化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

评价主体主要由儿童、教师、家长构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付出努力的程度及个性化的创意与发展;评价方式主要设计了自评、互评,解答、填涂、描红,作品展示、成长资料袋等。

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活动评价”板块,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里不要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而是根据学习内容,交替采用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

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本套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的不同之处

本套教材与以往品德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特点:

“以人为本”。

1、在表述形式方面

——组织活动的线索。

以往教材主要采用一个故事或一件事的文字表述,将学科式的知识点和教育点寓于其中,落实在教学活动中。

本套教材的表达方式是“组织活动的线索”,是从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行为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提示组织活动的线索。

采用活动主题方式将课程目标内容落实其中,图文并茂,接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接受,目标容易达成。

突出了综合性特点和本课程的价值。

体现了多科融合、多科功能兼备的特点,兼备了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的多重价值。

2、在课程目标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

本套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编写,是学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要求,面向普通城乡,是绝大多数儿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编写内容和活动设计是儿童容易接受的,不搞“高、大、全”,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而是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件,力求使这些事件所蕴涵的多重意义比较有机、有序地呈现出来,将知识技能的教育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儿童从教科书中学到生活的智慧,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格。

为儿童整理、开拓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儿童学会生活打好基础,并适度超前,反映时代性。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影子寻趣》一课,是科学知识性较强的课。

在“怎样利用影子”的活动中,设计了三幅图:

农民伯伯在地头树阴下歇息;小朋友给妈妈送遮阳伞;小朋友领盲人叔叔到楼阴下乘凉。

儿童通过观察图画、交流体会,“尊重劳动者、关心父母、帮助残疾人”的教育自在其中。

避免了空泛的说教,绝大多数儿童在找影子、用影子、玩影子的活动过程中,都能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实际的生存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3、在教材内容方面

——内容综合化。

原有的品德教材每课强化一个德育目标,课程内容忌讳交叉。

本套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选取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对儿童有意义的典型事件,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综合设计在各个主题活动之中,实现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使之相互贯通、整体呈现,使儿童在综合的、联系的环境中运用综合与联系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研究社会,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体验和经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风筝》这一主题活动就综合了儿童的劳动习惯、应付挑战的勇气、环保及安全意识、动手动脑习惯的培养,融合了“内容标准”的四个方面。

4、在教与学的过程方面

——重视过程与方法。

本套教材与以往很不一样的地方是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达成目标之一设计在教学内容中,这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本套教材强调过程与结果同样有价值。

在教材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表达过程等等都设计在其中,反映了新的课程观,强调动态变化,强调参与和经历,强调尊重儿童自己的体验。

如一年级上册《秋天的果实》一课设计了学生到田野、果园“走一走、看一看”,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去“说果实、话特产”等要求,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过程中亲历“秋天来了”体验。

5、在学习方法方面

——提倡自主、探究、合作。

这也是与以往教材不一样之处。

本套教材体现了课标的“尝试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精神,在所有的活动设计中渗透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思想。

如一年级上册《秋天的画》一课,“我用秋叶来作画”,具体作什么画,自己喜欢作什么画就做什么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还可以用什么作画”,学生需要讨论探究。

“办个小展览”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教材中有很多“……”,目的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

如1册41页“把展台摆成长方形”,“第一组的画放在一号桌,第二组……”,“还可以……”,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探究活动,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突出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的参与,教师不要做过多的干预。

6、在对学生评价方面

——积极引领学生发展,突出了多元评价。

在教材中设计评价内容也是以往教材所不曾有的。

本教材在每个活动主题的最后都设计了评价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思考和提出问题,有时可能没有结果,但是,儿童在过程中的各种思考、探究、体验也是科学素质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也是目标,也是有价值的道德养成。

因此本教材中设计了“活动评价”板块,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这里不要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而是根据学习内容,交替采用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活动发展中的某一方面。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生动活泼地发展。

例如二年级上册12.还是合作好一课的活动评价“枫叶红了”便体现了多元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

评价主体主要由儿童、教师、家长构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付出努力的程度及个性化的创意与发展;再如一年级上册2.校园里转一转、3.操场上、5.小闹钟响了、7.课堂上、9.秋天的果实、14.胖胖和瘦瘦、18.欢欢喜喜过大年等主题活动,评价方式主要设计了自评、互评,解答、填涂、描红,作品展示、成长资料袋等。

三、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介绍

(一)本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一年级上册教材以主题内容构建了5个单元,围绕单元主题,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和生活经验,设计了18个主题活动(其中一个选择活动)。

使之形成综合化、立体化的结构体系。

每个单元题头画是一幅组合彩图,采集本单元每个主题活动的一个片断和各个主题活动的题目,比如第三单元“秋天到了”单元页旨在统领整个单元,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选取了5个典型的生活场景和事件:

校园里、一日生活、秋天里、健康生活、过年,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融合在其中,体现了活动内容与儿童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教科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教材引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就校园生活、与老师同学交往、料理自己的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年俗礼节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开展活动、游戏,进行探究,使儿童初步熟悉学校环境,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学习初步的生活常识;初步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儿童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上进等情感态度。

(二)单元内容结构及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以第四单元为例)

第四单元活动主题内容及内容标准

单元主题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内容标准

我是洁洁

1、为什么要刷牙

2、怎样保持牙齿清洁

3、小演讲:

我是洁洁

4、做一做,比一比

5、我知道洁洁的习惯

A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A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A5、有初步的健康的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C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C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D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D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胖胖和瘦瘦

1、为什么会这么胖

2、为什么会这么瘦

3、怎样才能更健康

4、辩一辩,认一认

5、我的健康卡

6、健康大家谈

抬头挺胸

一二一

1、走出教室看一看

2、怎样才精神

3、练一练,比一比

4、亮出一个精神的我

本单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熟悉的生活场境、常见事物入手,围绕着健康、精神这一主题,安排了《我是洁洁》、《胖胖和瘦瘦》、《抬头挺胸一二一》几个方面的主题活动。

旨在通过开展观察、讨论、调查、操作练习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体验、领悟、探究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受到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保护环境等的教育。

注:

课程内容标准项中,A、B、C、D分别对应着课程标准中的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各单元主题活动过程(以一册四单元我健康、我精神为例):

主题活动一:

《我是洁洁》

是按照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刷牙)——图文结合,了解方法(怎样保持牙齿清洁)——交流演讲(我是洁洁)——尝试操作(做一做,比一比:

整理小书桌、看看小手)——总结提升(我知道洁洁的习惯)——活动评价(彩旗飘飘)思路编写,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题活动二:

《胖胖和瘦瘦》

是按照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胖,为什么这么瘦)——探究交流(怎样做才能更健康)——尝试实践(辨一辨,认一认,建立我的健康卡)——总结提升(健康大家谈)——活动评价(樱桃红了)的思路来编写。

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初步的健康常识。

主题活动三:

《抬头挺胸一二一》

是按照创设情景(活动背景)——实地观察体验(走出教室看一看)——探讨交流(怎样才精神)——实践活动(练一练,比一比)——总结提升(亮出一个精神的我)的思路来编写。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并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每个单元所设计的主题内容,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从生活的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搜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