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38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docx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

教育职业环境分析

一、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就业来说,大环境主要指的是就业市场、就业趋势对人才的影响。

从职业培养上来看,大环境影响学生对职业选择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方向。

同时就业市场和就业趋势又受到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等因素影响。

对于企业招聘来说,大环境是指学校知识体系构成,学校专业体系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招聘到满足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人才。

反过来说,提高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将促进本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为了改善大环境,学校组织决策者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着手一地区产业为主以工科为主的大专院校要发挥地区产业的引导作用,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区域分布,大学生择业倾向与区域产业经济需要不匹配,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风能动力工程专业来说,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厂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重工业城市,而风力发电场却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当生源集中在某一地域情况时,对学生培养要充分考虑地区产业的特点,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某一方面的知识的教授,提高学生在该地区的竞争力,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就业,并在择业竞争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优势。

学校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多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紧密联系,了解地区中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充分为地方经济培养出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建设人才,以多渠道、多途径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二教育服务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自身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人力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无法弥补质量和结构的短板,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设置的专业要服务区域经济。

首先,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要分析区域大类专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特点,设置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

其次,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分析区域大类专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专业设置。

再次,是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要了解区域产业的行业分布与需求,分析区域内具体需求专业和人才需求数量,在确定大类专业及其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设置具体专业。

最后,服务区域内主要行业的骨干企业,分析骨干企业职业岗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三教育服务企业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院校的目标也是企业的用人标准,在这点上院校与用人单位具有价值一致性。

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现象突出,高职教育要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企业渴望有一批懂专业、能学习、负责任、善沟通,能体现企业

文化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要贴近企业,服务行业。

一方面学校提供大众化服务,即为某一行业培养先进的、具有行业特质的、企业普遍认可的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按照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担等手段来培育校企互认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学校提供个性化服务,即为特定的企业培养特定的专业人才。

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与管理,将企业特殊的专业要求、职业素质、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及时调整专业知识体系高职院校在就业导向的指导下,加快了专业调整的步伐,设置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和课程、逐步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固化模式中走了出来,开始根据市场需要和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

就业导向课程模式是相对于学科导向而言的,学科导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学科或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认知的逻辑体系组织教学的课程。

就业导向课程以就业为目标,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学校实时把握就业动向,根据工作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的课程、设

置课程

调整课程时要及时果断,并可通过模块课程、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手段补充行业中急需的知识技能。

但职业教育不应该走向极端,片面理解就业导向,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生的人品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这与许多公共课程、基础课程,甚至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长远发展的课程一再被压缩或删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小环境的影响目前,各职业学院和高校学生集中在90年以后出生,这些的学生自主性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很明确。

在对进行学生日常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多次摸底调查,了解在众多的因素中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只有针对这一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用功的学习,并且就业成功率更高。

一自我实现培养在以工科为主的本专科院校,要充分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兼顾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轨模式,同时兼顾学生个人爱好和意愿。

以应用性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关键所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我实现,对今后的从事职业有着充分认识,可以很好地为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自我实现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开发其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自我实现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等三方面[4,5]。

因此,自我实现课程以开发培训学生内在的、潜在的价值为目标,将学生的情意领域意向、情绪、态度、品行、情感、价值观与认知领域智能、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以期实现学生智商与情商、学习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自我实现课程模式,首先要求关注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特点、就业意向开发课程,在学生解决和掌握各种学习问题的过程时培养兴趣,提升素质,发展能力。

其次,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构想、设计、实施与评价,更多地发挥被受体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再次,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与其操作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并重且相辅相成;最后,在应用自我实现课程模式,要避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偏差,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观。

二其他个人影响因素学生的其他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原因和个人态度。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源主要涵盖内蒙古、辽宁、甘肃、吉林、黑龙江、四川、福建等几个省份,若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找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和地区,往往不能选择就业。

同时学生从事的专业与当地主要企事业人才需求不吻合,学生也很难就业。

即使勉强就业,在1-2年甚至几个月学生就会选择离岗,这样直

接影响学校在该企业的今后就业量,学校在地区企业中的印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这样的例子在其他专业毕业生中屡见不鲜,对学校专业长期发展不利。

三、总体方案设计在确定宏观的培养模式甚至微观的培养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实施效果,成为确定培养模式和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所以总体方案设计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考虑大环境影响因素时,主要包括用户、市场、技术、经济、本校信息、环境、外协、政府和社会的政策方针等。

而小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就业、个人能力、其他因素等。

本方案总体设计主要通过四步骤进行。

首先是资料收集,对于影响学生就业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市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得到第一手资料。

资料要求全面,这将有利于方案确定时能够及时准确把握,不偏离指导方向;其次是资料分析和整理,这一部分工作是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规划,并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数值量化,为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做准备;再次是故障树分析。

通过将量化数值公式转化为数据模型节点,利用故障树分析原理变通进行资料分析,最终得到学生在校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形成专业具体方案。

最后,以专家团队为主体,对关键内容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培养模式和制定具体培养方案。

具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其中节点内容说明如下1用户方面的信息收集其中用户指学校周边或本区域省、市等方面的风电运营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人才需求。

2市场方面的信息收集主要是指在大环境下,风电市场或风电行业对毕业生的就业要求。

3技术方面的信息收集。

针对1和2对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相应培养方案设计,增加和删减某些课程内容。

4经济方面的信息收集。

是针对本科4年学习时间和专科3年时间,合理调整培养方案时间进程,使各门知识彼此协调,并实施跟踪国家经济生产大市场的变化情况,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本校的基本信息收集。

本学校风动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教师从事科研方面特长,进行合理配置相应课程,提高学生在知识面上的深度和广度。

环境方面的信息收集。

此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对就业环境和就业区域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修改。

外协方面的信息收集。

本方面信息收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发挥本校行业优势,发挥外协

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单位的知识和技能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8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政策等方面信息收集。

例如2013年国家将启动15亿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资金,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刺激风电设备研制企业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到方面1、2、3等资料,对学生知识掌握量和门类必然有间接影响。

9学生就业意愿调查。

主要是指学生对以后职业的规划,学生的个人就业志愿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就业。

10学生个人能力测试。

个人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等,通过试卷调查掌握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和想法。

11影响学生就业其他因素。

在其他因素中家庭原因和个人态度到对职业规划起着主要引导作用,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一部分内容,有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又称失效树分析,简称。

它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首先提出的。

用以表示系统特定顶事件与其各子系统或各元件的故障事件及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故障树作为分析手段对系统的失效进行分析的方法。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分析起来形象、直观。

由于它将系统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联系起来而有利于弄清系统的事件模式、发现找出系统影响的各事件环节,提高系统顺利运行的分析精度。

由于它是由特定的逻辑门和一定的事件构成的逻辑图,因此,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建树,能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故障树分析法不仅可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可靠性问题,而且也可用于其他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章正是利用故障树分析的这一点,完成职业教育方案的探讨。

系统产生某一事件结果都是有着各种直接和间接原因———也就是事件,在这些事件间建立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系统产生这一结果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或其发生概率的一种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

它在工程设计阶段可以帮助寻找潜在的事故,在系统建立运行阶段可以作为预测的方法。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系统,也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首先要收集、规划、整理各影响职业教育的各种信息,并归结为整理为影响结果的客观因素,建立故障树。

其次,建立故障树的数学模型并量化影响标准,对每一量化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加权。

再次,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方案的定性分析,找出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及知识点。

最后,对整个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将每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知识点进行杂糅,并在设置教学大纲时进行一定的取舍,否则知识点过于零碎,不利于方案实施和学生的今后发展。

五、方案实施一定性分析将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料进行规划、分析、整理,并综合考虑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各个事件,这样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以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综合考虑,建立风动专业职业教育体系故障树,通过这一方法对该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具体故障树数学模型如下所示二建立数学模型故障树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以与和或计算。

与计算在数学表示上以?

号表示或者不书写,当若出现12的结

构形式时,表示12所代表的两门知识课程要杂糅在一起综合进行掌握学习。

或计算在数学表示上以+号形式表现,若出现的结构形式时,表

示12所代表的两门知识课程均要分别掌握。

12+3表示由知识点1和2杂糅形成一门专业课,同时学习由3知识点单独形成的专业课。

这样避免出现学生的专业课程过多、学习任务过重的现象出现,同时又避免学生在以后择业时知识和技能不足,从而达到学与不学中寻找出一个平衡位置。

具体计算公式为=11+22+33+44+55=123+4+……1其中

12……5为资料分析时整理归结而得到的加权因子,以提高相应知识点所占的比重,12……为需掌握的各种知识点及技能,1,2,……,为

各种就业方向

三方案实施及实际效果通过故障树分析设计的专业培养方案,已经在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081级和091级学生中初步尝试实施,并得到很好的实际效果。

在培养计划中的风电场安装与设计基础课程集中了机械、电气、维护、安装等方面知识,而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课程又包含了控制、电气、运行等相关知识,通过故障树分析计算平衡各知识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统计沈阳工程学院风动专业081和091级就业数据,从中可以清楚看出,无论大环境和小环境其中的影响因素权重如何变化,通过本方法分析后学生在校掌握知识和技能均能满足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六、总结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由传统学院型向工学结合型转型,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靠制度创新必由之路。

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管理制度和教材应用的长效机制是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区域性。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首先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是不一样的,这就

决定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岗位结构不同。

高职教育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产业、行业等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三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前期信息分析、整理、归类为基础,计算后得到某方面知识点在风动专业学习中的比重。

培养方案制定者根据某方面知识点在整个培养方案知识体系中的所占比例进行课程整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双师型特点。

所以双师团队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学水平及时跟上快速扩张的需要,是专业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实时性及机动性。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实时性和机动性是必要的。

无论是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和多个方面都不能一成不变,尤其对于职业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

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要实施把握市场动向,根据就业动向和企业、行业需求变化适时的调整其内容。

本文作者关新吴伟王华东李莹工作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本word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肺炎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简单地讲,是住院48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10

99X10/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

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

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2001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少尿(每日177卩mol/L(2mg/dl)。

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

PaO2/FiO2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

①需要创伤性

机械通气②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

①呼吸频

率>30次/min;②氧合指数(PaO2/FiO2)20mg/dL)⑥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v4X109/L)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100X10gL)⑧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36C)⑨低血

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至少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的定义与SCAP相近。

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成人HARVAPHCAP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的病人范围:

在90d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

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

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P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

患者。

重症CAP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

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

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

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

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

肺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9倍。

⑵金葡菌肺炎为重症CAP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CAP中金葡菌的发生率可高达25%,约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死亡

率为64%。

胸部X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变影。

常出现空腔,可见肺气囊,病变变化较快,

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CAP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⑶革兰氏阴性菌CAP重症CAP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

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CAP约占1%~5%,但

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

易发生于酗酒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表现为明显的中毒症状。

胸部X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

死亡率高达40%~50%。

⑷非典型病原体在CAP中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者占3%~40%。

大多数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CAP中占首位,在成人中占2%~30%,肺炎衣原体占

6%~22%,嗜肺军团菌占2%~15%。

但是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CAP,其临床表现相对

较轻,死亡率较低。

肺炎衣原体可表现为咽痛、声嘶、头痛等重要的非肺部症状,其

他可有鼻窦炎、气道反应性疾病及脓胸。

肺炎衣原体可与其他病原菌发生共同感染,特别是肺炎链球菌。

老年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症状较重,有时可为致死性的。

肺炎衣原体培养、DNA检测、PCR血清学(微荧光免疫抗体检测)可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存在。

军团菌肺炎占重症CAP病例的12%~23%,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多见于男性、年迈、体衰和抽烟者,原患有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者患军团菌肺炎的危险性增加。

军团菌肺炎的潜伏期为2~10天。

病人有短暂的不适、发热、寒战和间断的干咳。

肌痛常很明显,胸痛的发生率为33%,呼吸困难为60%。

胃肠道症状表现显著,恶心和腹痛多见,33%的病人有腹泻。

不少病人还有肺外症状,急性的精神神志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黄疸等。

偶有横纹肌炎、心肌炎、心包炎、肾小球肾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0%的病例有低钠血症,此项检查有助于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军团菌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特征为肺泡型、斑片状、肺

叶或肺段状分布或弥漫性肺浸润。

有时难以与ARDS区别。

胸腔积液相对较多。

此外,20%~40%

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呼吸衰竭,约15%以上的病例需机械通气。

⑸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约占CAP病例的8%~20%,老年人和COPD病人常为高危人群。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起病可急可慢,急性发病者有发热、咳嗽、咳痰。

COPD病人起病较为缓慢,表现为原有的咳嗽症状加重。

婴幼儿肺炎多较急重,临床上有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和紫绀,有时发生呼吸衰竭。

听诊可闻及散在的或局限的干、湿性罗音,但大片实变体征者少见。

胸部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约1/4呈肺叶或肺段实变

影,很少有肺脓肿或脓胸形成。

⑹卡氏孢子虫肺炎(PCP)PCP仅发生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但PCP仍是一种重要

的肺炎,特别是HIV感染的病人。

PCP常常是诊断AIDS的依据。

PCP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有干咳、发热和在几周内逐渐进展的呼吸困难。

病人肺部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4周,PCP相对

进展缓慢可区别于普通细菌性肺炎。

PCP的试验室检查异常包括:

淋巴细胞减少,CD4淋巴

细胞减少,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间质浸润,有高度特征的“毛玻璃”样表现。

但30%的胸片可无明显异常。

PCP为唯一有假阴性胸片表现的肺炎。

【辅助检查】

1.病原学:

⑴诊断方法包括血培养、痰革兰氏染色和培养、血清学检查、胸水培养、支气管吸出物培养、或肺炎链球菌和军团菌抗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