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14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这一绿色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是浦东贯彻科学发展要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举措,也是浦东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和生活环境、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二次创业”、“二次跨越”的重要抓手。

为了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化建设和繁荣献计出力,浦东新区政协组织教文卫体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的部分政协委员及有关方面专家,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审视,聚焦于文化产业配套措施的微观研究,对浦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解决难题的破解之道进行调研和分析。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浦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浦东的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南汇划入浦东、国家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立了以副书记、副区长为组长的文化及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了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建立健全了区领导牵头、文化部门主管、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产业部门协同、企业集团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和扶持措施,落实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兴建了一批技术研发、信息咨询的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了“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争创“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四大重点领域、八个重点区域、五大功能平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本形成了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上海首批认定的15家文化产业园区,浦东占了3家(张江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新场民间技艺文化创意基地);上海首批获得认定的9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浦东也有3个(张江创意产业基地、上海盛大网络、雅昌企业(集团)公司);张江的3个文化产业基地都是国家级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更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将为2020年全国传统出版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中国仅有的3家文化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机构之一;张江河马动画公司制作的《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是国内首部原创3D动画电影,并获得2010年全球电影庆典“最佳动画奖”和2010年圣加比列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张江动漫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型动漫展馆。

浦东新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增加值以及在GDP中的比重在全国同类地区中排名靠前。

全区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软件网络、文化用品等八大文化产业门类,逐步建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潜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张江成为文化产业集聚度最高、文化产业业态最丰富的区域。

现已发展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集聚了盛大、九城、雅昌、网之易、易狄欧、炫动卡通、今日动画、城市动画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外高桥成为国家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打造文化产品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中心,依托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为国内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及文化产品国际采购提供一揽子服务。

目前已集聚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新华传媒公司、新文化传媒集团等39家外向型文化企业入驻,与上海14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金桥成为网络文化(视频)产业基地,集聚了中国移动视频服务中心、中国电信IPTV、中国联通呼叫中心等国内网络视频发布和无线通信营运的行业巨头,初步形成了网络视听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2009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83个,从业人员11.4万余人,2009年营业收入1064亿元,营业利润88亿元。

按浦东统计口径,2009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13.68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7.8%。

文化产业同比增长11.6%,高于新区经济增长速度。

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浦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

浦东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是:

1、文化产业规模偏小,产业能级仍需提升。

按国家标准统计,浦东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占GDP比重3.6%,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40个,从业人员4.4万余人,营业收入659亿元,营业利润50亿元(这些数据都是浦东统计口径的一半左右)。

文化产业盈利水平不高,全区8个文化产业门类,仅广播影视、软件网络、文化用品3个行业盈利,其余五大行业均有所亏损。

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速度、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外高桥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基地虽然开了先河,但如今不如外省某些地方的后起之秀,2009年的交易总额1.78亿元,在文化产业盘子中份量不足;金桥网络视频基地建立后,文化企业的集群速度较为缓慢。

2、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发育不够成熟。

政府工作机制还未理顺,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文化市场尚未成熟,浦东缺乏大型会展类贸易活动,不能有效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层,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建设等还存在缺失,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3、文化人才相对缺乏,配套措施尚未落实。

文化产业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能级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从数量看,文化创意人才不仅大大少于发达国家,也远远少于浦西地区;从结构看,市场营销经理、客户服务经理、多媒体设计师三类人才处于“极度紧缺”状态;从能级看,缺少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同时,在文化人才政策配套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文化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的补贴未能落到实处,对文化人才的户籍、子女入学、住房、交通出入等配套激励措施未能跟上。

4、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制约成为瓶颈。

由于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占补平衡”和“按批次供地”的土地制度,土地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项目用地矛盾成为浦东常有的现象。

目前上海文化用地控制指标很低,每千人用地平方米,上海是106,北京是420—500,国家是225—645,上海远远低于北京和国家标准。

在上海内部行业用地控制上,文化用地仅占教育用地的三十分之一。

上海土地利用规划涉及文化,但没有涉及文化产业。

5、配套政策有待细化,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虽然国家和浦东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尚未真正落地,也不广为人知。

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未制订,政策突破力度还不够,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在专项优惠政策方面,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对文化企业来说,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税收优惠是最直接有效扶持,但目前针对文化企业的贷款贴息力度较小,某些地区房租负担较重,税率征收标准偏高,税负较重,加之某些税收优惠享受期限较短,优惠政策认定门槛偏高,如非注册独立法人的龙头企业无法享受税收补贴等;在投融资方面,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文化资金扶持投入力度不足,尤其是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在对公共技术服务的支持上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即重视一次投入,忽视营运升级、技术升级等持续性服务;文化企业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的融资力度不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第三方认定和评估尚未形成有效机制,造成无形资产无法有效作价,企业无法实现以无形资产进行投融资,间接影响了文化企业对数字出版物等比较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进行开拓的信心,不利于产业的长效发展;在公共服务方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对企业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手续等政府服务方面有所欠缺,类似“一门式服务”等有效的服务手段还较少,对公司上市、市场推广、版权服务、财务策划、企业架构设计、功能测试等企业难题还未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在企业成果化销售奖励方面,目前文化企业的产业化成果奖励多以专利等硬性指标为衡量标准,门槛较高,缺少以企业专业技术的成功应用等实际效用衡量标准,导致能够获得产业化成果奖励的文化企业较少。

三、促进浦东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浦东的文化产业发展,要集世界智慧、学各地之长、创浦东之新。

把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围绕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创意之都”的目标,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上做大文章。

为此,就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

目前,浦东采用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部门主管的协调推进机制。

这与国家层面和全国各地做法一致,也与我国当前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从长远眼光看,这种机制需要创新。

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推进机制应由文化部门主管逐步过渡到产业部门主管,由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逐步转向政府常态管理。

建议区委、区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对此课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就目前阶段而言,建议做两件事:

(1)在区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中增加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邀请上述人员列席领导小组会议,以集中更多方面的力量和智慧。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放到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或通报。

在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单列一段。

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重视和支持。

(2)改变管理多头、政策分散的局面,进一步加强统一管理,尽快制订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真正落地。

并且把中央、上海市及本区有关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文件、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全国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专家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册,便于政府部门、文化企业、社会各方学习、掌握和应用。

2、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确定浦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作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议区委区政府把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列为“十二五”的重点工作,高规格、高质量、高投入的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

发挥世博会的带动效应,抓住迪士尼乐园和临港国际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园落户浦东的重大机遇,依托“四个中心”核心区的综合优势,加快文化企业的战略招商,打造文化企业的“航空母舰”,有序扩张文化产业规模,加速提升产业能级,用10年左右时间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继浦东“三大”、“三新”产业之后的又一大千亿级支柱型产业。

努力把浦东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的高科技影视制作重要基地,动漫、数字出版产业高地和国际文化贸易的重要平台。

3、积极引进、大力培养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

在全国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各地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要以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打造全国人才高地为契机,把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总体规划。

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

重点引进对象是“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依托现有的大学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

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发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对文化企业相关人员专业培训的补贴。

完善人才相关配套政策。

对接浦东新区已有的金融人才、科技人才政策,制订浦东新区文化产业人才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对于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建议比照浦东新区金融高管相关政策,为其提供财税、户籍、居住、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和绿色通道。

4、努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以创新思维制订文化地产政策

建议提高浦东文化用地控制标准,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借鉴深圳和宁波的做法,明确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用地统一纳入年度用地计划,为文化产业用地预留空间。

优先安排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的用地计划,争取市里支持,采用“先用地、后平衡”等方式满足文化龙头企业和优质文化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发挥浦东文化企业大多在重点开发区落户的优势,在“7+1”功能开发区中,探索以文化产业规划区块的形式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预留一批合适的用地。

对一些具有公益性的特殊文化产业项目,创造条件为其采用土地“招拍挂”以外的取地用地方式。

盘活用地存量,鼓励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历史风貌保护区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区。

5、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多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

浦东处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地位,已集聚了全市80%以上共600多家金融机构,一些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金融改革创新也首先在浦东先行先试。

浦东应该有条件在全国率先解决投融资难题。

要积极研究和运用国际通行的BOT、TOT、ABS、PPP四种创新融资模式,特别是ABS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PPP模式(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在文化产业的推广应用。

根据国家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及上海市《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率先制定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集聚区担保融资、中小型企业联保、文化产权抵押融资、影视项目融资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支持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投融资服务联盟,为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瓶颈问题。

加快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

鼓励、引导非公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支持民间相关文化产业基金会的设立,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和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

借助信贷、参股、合作合资、联动资金配套等方式,实现针对性更强的投融资和产权多元化。

强化文化资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转化文化资本。

积极促成优质文化项目进入文化产权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6、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和市场的成长发育

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以政府在经济上的大投入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通过科学的产业导向和专项资金的有效衔接,形成文化产业“政府、企业、市场”三结合的发展模式。

要加大政府投入,做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盘子,在“十二五”期间,至少达到亿元总量,引导和撬动文化产业发展。

同时整合和统筹新区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统一制定浦东新区扶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利用本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企业相对集中、融合发展的优势,将“文化+科技”型项目列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

加大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前沿性产品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项目,特别是3D数码影像、数字出版、数字化娱乐、动漫、移动视频等高新技术密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

针对如电子书、工业设计、新媒体等行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打造完整产业链,带动浦东文化原创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积极支持各类人员创办文化创意类企业,降低文化创意企业的认定标准,进一步减轻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税负,免征其初创期内的税收,同时加大对此类文化企业的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企业成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体系,拾遗补缺,在申江路、川周公路口建一个全市最大的文化交易(古玩)市场。

大力发展文化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开展文化产业信息咨询服务;积极保护企业文化产权,坚决打击盗版,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

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