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0750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考试时间:

2018年10月30日10:

30至12:

00]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春秋左传》记载: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材料表明(  )

A.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2.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

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

据此可推知当时(  )

年代

年数

乞休次数

年平均次数

洪武

35

0

0

正统

29

4

0.14

成化

23

103

4.48

嘉靖

45

487

10.82

隆庆

6

76

12.67

万历

48

893

18.60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                B.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

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                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

3.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

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

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

A.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

4.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

据此可知,朱子学(  )

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

5.马克思指出:

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执掌国家权力的是由十个部落所选出的500名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来管理的,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

”材料意在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分权制衡体制已初步显现

6.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

“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

”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

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                    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

7.图6为法国画家路易·大卫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这一油画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史实:

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

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

然而苏格拉底却选择了慷慨赴死。

《苏格拉底之死》的法理意义和人文价值是(  )

图6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B.屈从错判行为就是纵容罪恶、人是万物的尺度

C.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美德即知识

D.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

8.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

1815年《谷物法》正式颁布。

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废除了《谷物法》。

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

“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

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

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

A.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10.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其中工人约30名,其余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

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

他们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

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1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

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2.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表明(  )

A.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

B.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

D.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13.表2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

单位:

量(吨),值(海关两)

年代

供给清政府用煤

开平产煤出口总量

供给清政府用煤量占其出口总量之%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9,612

24,667

29,963

30,485

38,550

40,851

99,144

128,661

140,330

168,477

56,855

95,552

85,589

81,840

104,252

16.90

25.82

35.00

37.25

36.97

表2可知(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B.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

C.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    D.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

14.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

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

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B.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入侵积极准备

C.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D.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

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李鸿章为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

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  )

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B.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

C.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                    D.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

16.早在五十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就讨论了“外延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的问题。

外延式增长就是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内涵式增长就是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实现增长。

学界一致认为,外延式增长迟早会遇到限制,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

对苏联的经济增长一直没有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苏联领导人不重视科技创新                B.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

C.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不够                    D.美苏争霸影响了科技创新

17.“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

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

”由此美国(  )

A.制定了《紧急银行法》                        B.颁布了《农业调整法》

C.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

18.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

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

这说明(  )

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

C.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                D.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

19.有学者认为: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进行的,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其结果也只是“资本的胜利”,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呈正态分布。

”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加快了资本运作的全球联系                B.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

C.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正态发展                D.阻碍了经济的区域发展

20.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

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21.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不能从先进工业国为保持就业水平而采取的凯恩斯主义的管理手法上学到什么东西,更不能学习某些不发达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上却是通货膨胀,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

该文旨在(  )

A.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果    B.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已经失效

C.说明中国经济模式比其他国家先进    D.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22.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

“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基辛格表示赞同。

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  )

A.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

C.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                            D.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

23.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

他说: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一论断(  )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4.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描述了英国的史密斯夫妇在自家的起居室中,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他们把此说成彼,把是说成非,在无聊无意义的语言中,他们的生活状态毫无生存价值。

剧中的马丁夫妇也和史密斯夫妇一样,他们到史密斯家中做客时,竟然认不出自己的丈夫或夫人。

在一段冗长的对话后,他们终于发现他们是一对夫妻。

《秃头歌女》是没有结尾的戏剧。

结局亦是开始,开始代表着结束。

下列文学作品中,与它同属于一个文学流派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阅读(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为必做题,27题、28题、29题为选做题(15分),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的汽车振动大、噪声大、效率低。

欧美主流文化阶层将汽车看成是暴发户象征。

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导致汽车成本居高不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人玩具。

1913年,福特公司底特律工厂投产,福特给员工制定日薪不低于5美元的较高工资标准,工厂安装了生产流水线,真正实现了大规模生产,T型车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当时汽车均价在5000美元左右,但T型车降价至260美元。

福特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只是生产销售福特汽车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传播过程。

欧洲汽车制造商以生产豪华车为主,这就把低端车市场留给了T型车。

1922年,福特T型车产量达18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76%。

20世纪20年代中期,战后世界各地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丑陋廉价的T型车已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927年,第15007033辆T型车走下生产线,T型车停产。

1929年,沈阳民生工厂根据张学良的指令从美国购买了瑞雷号载货汽车散件,通过对汽车的拆装测绘和试验,初步掌握了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报》记载:

“民生工厂自制国产汽车40辆工程将告竣……样式精美,轻便异常。

”但由于九一八事变,民生工厂未组装成车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军掠夺一空,民生工厂创办的民族汽车工业毁于一旦。

——摘编自《T型车时代福特汽车公司海外拓展初探》和《中国汽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特T型车畅销的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福特T型车停产的原因和近代中国民生汽车生产的特点。

(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外部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及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所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注意:

27题、28题、29题为选做题,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27.(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

”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

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

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

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

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

——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形式的不同。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10分)

 

28.(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由于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宣布停止支付战争赔款,而法国从鲁尔区只掠夺到了5亿法郎。

法国骑虎难下,直到1924年道威斯计划的提出。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外国资本不断流入德国。

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

贷款90%以上落到德国各大公司及企业中,贷款利息达6.5%—10%。

赔款方面,道威斯计划减少款总额,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个年度的赔款额由开始年度的10亿马克递增到最后年度的25亿马克,具体可随年度繁荣指数调整。

实际情况是,在1928年以前的4年里,德国支付的现金和实物仅相当于他们从国外所借款项的一半,随后赔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后来连债务都拒付。

——《道威斯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后英、美、法三国对德国的政策。

(9分)

 

(2)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的影响。

(6分)

 

29.(15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

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1908年,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主修应用化学。

虽然他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十分痛恨,但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很深的感受。

由于学行兼优,他在1910年毕业后一度留校担任专科助教。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

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中华民国的副总统黎元洪、著名军事将领蔡锷也都入股。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

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

1945年范旭东突然身患急性肝炎,于10月4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化工之父范旭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条件。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旭东的主要贡献。

(6分)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王后没有嫡子,就选立年长的,如果年纪相当就根据德行,如果德行也相当就根据占卜,天子不立偏爱,公卿没有私心,这是古代的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利继承的原则,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据材料“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发展,形成一套的伦理道德是在西汉之后,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是在清朝,故A项错误;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是每个读书人终身追求的目标,“乞休”无法说明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故B项错误;传统家国同构随着宗法制的瓦解而瓦解,故C项错误;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说明“乞休”的官员有了新的自我实现途径,故D项正确。

3.【答案】A【解析】据材料“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结束,审美观的改变明显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以南宋为转折点审美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是强调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可知审美标准明显与地域相关,地域差异并未消除,故C项错误;依所学,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非渐趋统一,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不具有普遍性,不能算作正确的理论,故A项错误;“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不能说明是唯物主义,故B项错误;“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可得出理学里有自然科学的理念存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理学为唯心主义哲学,与西方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5.【答案】D【解析】“执掌国家权力的是由十个部落所选出的500名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来管理的,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不能体现“广泛的民主权利”,故A项错误;“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不能说明其权力最高,故B项错误;“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无法得知官员的行政权力大小,故C项错误;“执掌国家权力的是由十个部落所选出的500名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来管理的,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可见这些国家机构共同存在,共同处理国家事物,有制衡的思想,故D项正确。

6.【答案】D【解析】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并非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故B项错误;强调土地所有者的权益正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可知罗马法明确了物权归属,说明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D项正确。

7.【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没有逃走而是遵守法律,体现了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而苏格拉底慷概赴死则表现了他以死来捍卫思想自由和尊严,故A项正确;即使被错判为有罪,苏格拉底也选择遵从判决,故B项错误;“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强调人的理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天赋人权,故D项错误。

8.【答案】A【解析】材料中正处于工业革命进行和完成时期,该法案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由贸易,《谷物法》违背了自由贸易,故A项正确;《谷物法》的颁布体现了贸易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