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07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中,基础工程成为影响建筑施工总工期和总造价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深基础工程的控制核心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着重分析了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易发生问题的几个关键环节,通过对高层建筑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分析,旨在阐述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并为监理工程师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1概述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普及,基础工程成为工程质量的控制重点,尤其是大面积的基础工程,由于基础深,底板厚,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因大体积混凝土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导出,因而使底板中心温度逐步升高,并与底板表面之间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早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极限值时,底板就会出现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性和防水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成为承包单位需要重点控制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改善约束程度和设计构造等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控制:

水泥的选择、掺入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改进振捣工艺、采用先进的电子测温设备、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2理论基础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其结构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

各个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具体定义。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性差异较大,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就不是单纯的结构理论问题,而是涉及结构计算、构造设计、材料组成和其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为此,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应相互协作,共同加以解决。

大体积混凝土分项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保证和实现单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的特点,又往往具有超长结构温度变形条件复杂、温度裂缝控制要求高的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使其表面温度出现非均匀温差产生拉应力而形成裂缝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

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艺和预防措施是控制温度裂缝的关键。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理控制的类型

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强调以主动控制为主,同时也要设置出现特殊情况的被动控制机制,及时处理紧急情况的发生。

2.2.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监理的事前控制

审查总承包商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及专业测温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执照;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审查项目负责人。

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切实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测温方案。

审核确认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的施工设计配合比报告和原材料。

对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掺合料、外加剂除施工前由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各项检验、试验报告外,监理部还采取随机抽样复试,确认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2.2.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监理的事中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进行全过程旁站跟踪:

为加强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控制,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每车出厂时出具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出厂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

混凝土试块制作,采取现场见证随机抽取。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的,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要求操作人员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泌水处理: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斜面下流到坑底,在至集水井,然后通过集水井内的浅水泵排出基坑外。

混凝土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内部钢筋和绑扎钢丝接触模板,避免形成渗水通道。

混凝土塌落度测定:

每隔1-2h对泵车压送的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测,确保其控制在140mm±20mm之内。

严禁直接加水。

为保证商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要求厂方除了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和联络外,还须安排有关人员到现场值班。

2.2.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监理的事后控制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待混凝土浇至标高时,要求施工方派专人用滚筒反复压实,分两次用木楔抹平,防止表面收水裂缝产生,在出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

通知施工方对已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支模或堆放材料。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初凝后对敞露的混凝土表面立即全部用塑料薄膜、麻袋覆盖,据测温情况进行保温养护。

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

要求施工方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养护,必须严格进行14d覆盖养护。

2.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实施监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也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由于建筑物高度增加,基础也越做越深,施工也愈来愈困难。

在高层施工中,基础工程成为影响建筑施工总工期和总造价的重要因素。

有资料统计表明,高层建筑的地下工程部分施工工期为土建工程的1/3,约占土建总投资的25—40%,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于高层建筑荷载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中采用混凝土体积较大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已成为普遍的结构形式。

这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失控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给日后的主体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隐患。

近年来,国内外均先后发生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因施工控制环节控制不当,致使底板出现大宽度裂缝,防水层遭到破坏,甚至出现裂缝严重混凝土被迫全部砸掉,严重影响了主体施工进度。

可见作为保障高层建筑稳定、安全的工作核心在于控制基础工程的质量。

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尽管从技术环节上,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并无太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但如果施工组织不当,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作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之一的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监控,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顺利完成,成为基础工程核心的控制环节。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理的作用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的施工过程,能否保证工程顺利完成,与监理单位对承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监控落实和监理质量控制体系的监理密切相关。

监理单位作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一方,必须要监督承包单位抓好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监理角色的出现能充分保证业主方的利益。

(2)监理单位可以发挥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质量保证措施和制度,实现施工主体的质量自控。

(3)利用监理单位常用的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控制手段,可以有效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来进行监控。

因此,只有在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用,监理单位的监控体系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正常有序。

3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

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3.1.1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审核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审核包括招投标阶段对承包单位资质的审查和对中标进场从事项目施工的承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查

3.1.2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审查

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结果的一项管理文件。

对工程建设而言,质量计划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为完成预定的质量控制目标,编制专门规定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其作用是,对外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对内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管理的依据。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掌握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承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承包单位应确保技术方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方便,保证工期和质量;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注意事项:

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承包单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实施。

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致性。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以确定的施工方案为依据,正确体现施工的总体部署、流向顺序及工艺关系等。

施工方案与施工平面图布置的协调一致。

施工平面图的静态布置内容,如临时施工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管道、施工道路、临时办公房屋、物资仓库等,以及动态布置内容,如施工材料模板、工具器具等,应做到布置有序,有利于各阶段施工方案的实施。

3.2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3.2.1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为了保证承包单位能够顺利地施工,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并结合承包单位施工的需要,事先划定并提供给承包单位占有和使用现场有关部分的范围。

如果在现场的某一区域内需要不同的施工承包单位同时或先后施工、使用,就应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规定他们各自占用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并在施工总平面图中详细注明各工作区的位置及占用顺序,监理工程师要检查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顺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区的道路、排水、器材存放、给水及供电、混凝土供应及主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布置等方面予以重视。

3.2.2原材料订货及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

原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的控制。

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都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

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在采购订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订货采购。

大宗的器材或材料的采购应当实行招标采购的方式。

对于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按经过审批认可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采购订货,质量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交货期应满足施工及安装进度安排的需要。

对于半成品和构配件的采购、订货,监理工程师应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质量检测项目及标准;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说明书等质量文件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权威性的质量认证等。

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除应考虑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外,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

3.2.3分包单位资格的审核确认

保证分包单位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

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严格控制。

分包单位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总承包单位选定分包单位后,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包括如下内容:

关于拟分包工程的情况,关于分包单位的基本情况,分包协议草案。

监理工程师审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审查时,主要是审查施工承包合同是否允许分包,分包的范围和工程部位是否可进行分包,分包单位是否具有按果农公差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的能力。

总承包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通知后,应尽快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协议,并将协议副本保送监理工程师备案。

4监理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内容

4.1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4.1.1质量控制点的概念和选择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保证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监理工程师在拟定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时,应予以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