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docx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
“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
“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
【注释】①北兵:
蒙古兵。
②宣宗:
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B. 台省,汉朝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C. 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
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
D.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和尚出身高贵,天资聪颖。
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称赞。
B. 陈和尚善于应变,处事灵活。
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
C. 陈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刚烈。
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
D. 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
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终于壮烈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②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答案】
(1)B
(2)C
(3)C
(4)①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
②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
【解析】【分析】
(1)本题根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夺马奉其母南奔”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南奔”做状语不能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
根据理解原文文句,“载以鹿角车”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可以排除D。
故答案选B。
(2)选项C,“白衣”“布衣”“乌衣”三者内涵同中有异。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借指平民:
鸟衣,黑色衣服,古代贫贱者之服,借指穿黑衣的差役。
故答案选C。
(3)选项C,“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理解错误,原文是“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故答案选C。
(4)此题中的①“疑”怀疑;“倚”依仗;“之”结构助词,的;“横恣”横行恣肆;“以”介词。
②“已”已经;“易衣”换了衣服;“若”好像;“然”的样子;“擐”披挂;“顾”回头看。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C;
⑷①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
②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
【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
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参考译文】
完颜陈和尚,是丰州人。
出身于萧王的孙子辈。
贞祐年间,陈和尚二十多岁,被蒙古兵掳掠,蒙古军大帅很喜爱他,将他安置在军帐中。
当时陈和尚的母亲留在丰州,堂兄安平都尉完颜斜烈侍奉她很恭敬。
陈和尚在北方一年多,假托要探视母亲,乞求回家。
大帅派士兵监视他来到丰州,他就与完颜斜烈劫持杀死了监视的士兵。
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大军发觉后,集合骑兵追赶他们,(他们因为)走其他的道路得以逃脱。
不久又丧失了马,母亲年老不能行走,(他们)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兄弟两人共同拉着,向南渡过黄河。
宣宗感到很惊奇。
陈和尚天资聪慧,一向爱好文史,人们把他看着是优秀的人才。
正大二年,完颜斜烈被罢去元帅之职,按规定改任总领,屯驻在方城。
陈和尚跟随他前往,凡是堂兄军中的事务他都参与并了解内情。
完颜斜烈当时正患病,军队中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军士葛宣翁相殴斗,向陈和尚申诉,葛宜翁的事理有亏,陈和尚就参酌军令笞打了他。
葛宜翁一向凶横强悍,以输理受杖刑为耻辱,竟然忧郁苦闷而死去,(他)留话告诉妻子,一定要报复陈和尚。
宜翁的妻子控告陈和尚因为私人愤恨侵犯官吏职权,有意谋杀地的丈夫,向御史台申诉。
因为这个缘故,陈和尚被关在狱中。
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
奏章呈递上去,很长时间不能决断。
不久,完颜斜烈去世。
皇帝听到消息,才立即赦免了陈和尚,说:
“主管部门上奏你因为私人愤恨杀人。
现在因为你兄长去世(的缘故),我违背法令放免你,天下一定会有议论我的人。
你发奋努力,建立功名,天下人才会认为我不是随意救免你的。
”陈和尚边哭边行拜礼,说不出一句感谢的话。
(他)于是以平民百姓身份接受紫微军都统的职务,过了一年调任忠孝军提控官。
正大五年,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陈和尚应声而出。
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
这一天,他率领四百名骑兵打败了蒙古兵八千之众,名声震动天下。
正大六年,取得卫州之战的胜利,正大八年,取得倒回谷之战的胜利。
正大九年正月,三峰山之战战败,(他)跑到钧州。
钧州城被攻破,蒙古大军入城,(陈和尚)就任由士兵在街巷中作战。
陈和尚躲藏在偏僻隐蔽的地方,等到军队杀我掳掠稍微结束才出来,自己声称:
“我是金国大将,要见大帅禀告事情。
”兵士们用几个骑兵将他夹在中间,来到行营军帐前面。
当时蒙古军想叫他归降,他被砍去脚折断胫骨也不屈服,嘴被割开,创口一直连到耳朵边,他仍然喷血呼喊,喊声到死也不停止,当时他年龄是四十一岁。
这年六月,(哀宗)下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刻石立碑纪念他忠烈的事迹。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
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
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
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
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
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
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
充实
B. 吾子无以韩责我 责:
指责
C.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
加固
D. 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爱:
吝啬
(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在《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文章中也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担任老师的意思。
B. 柳宗元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
C. 柳宗元认为自己学问不够,又不像韩愈那样胆大,所以一直不愿意担任别人的老师。
D. 如果有人来请教关于“言道、讲古、穷文辞”的问题,柳宗元还是愿意答疑解惑。
(5)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答案】
(1)B
(2)B
(3)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B
(5)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解析】【分析】
(1)B项,责,句中不是指责的意思,而是指“要求”;译文为:
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
故选B。
(2)项,其,指示代词,指代“老师”;译为: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B项,其,语气副词,表希望语气;译为:
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C项,其,指示代词,那样;译为:
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D项,其,指示代词,那,译为: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故选B。
(3)本题注意:
“若乃”是固定词组,可理解为“至于”;薄世,浮薄的世人;脆,懦弱;怯,胆怯;当,担当。
译为: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B项,柳宗元“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说法错误;原文说,“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意思是:
当今世间有不少(马融、郑玄)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故选B。
(5)《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是柳宗元给严秀才的一封回信,属书信文体,细读全文,理清层次:
第①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一“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不愿承担老师之名;第②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二“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第③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三“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可以互相学习。
由此,我们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故答案为:
⑴B;⑵B;
⑶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⑷B;
⑸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5)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
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参考译文】
尊敬的严秀才:
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
如果是个名人,将要被刻薄的世人讥笑辱骂,我脆弱胆怯,更加不能承受。
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对你怎么办呢?
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
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
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
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呢?
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
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
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
人的认识是有相同有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
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脱离边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
急于与懂得道理的人商量且拷问诸多古事,老师是不缺少的。
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
假如去除师生的名头,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
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
柳宗元回复。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
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土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仨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
“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
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
”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
“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
”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宸濠果疑。
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
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精锐悉出,守备虛。
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簿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梄守仁/
(2)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B. 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
C. 归省,文中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不同于鲁迅《社戏》中“归省”: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D. 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与“致仕”的意思不太一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
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B. 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
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C. 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
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 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
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②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答案】
(1)B
(2)C
(3)B
(4)①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
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②(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解析】【分析】
(1)正确断法:
第一处“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苗僚”少数民族名称,作主语,“杂居”为谓语,应在“苗僚”前断开;第二处“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夷人喜”,是完整的主谓,应在其前后都断开;“伐木为屋”,结构对称,语意连动,应在其后断开。
整句译为:
守仁向皇帝上书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
龙场群山万重,树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
王守仁依循着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王守仁居住。
故选B。
(2)C项说法错误。
文中的“归省”,结合语境“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可知,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
和鲁迅《社戏》中的“归省”意思是相同的。
故选C。
(3)B项“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说法有误。
原文中说“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可见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
故选B。
(4)本题关键词有:
①逾:
超过;卒:
去世;寝苫:
睡在草席上;蔬食:
吃粗食;多:
称赞。
②遗:
送给;国:
朝廷;东下:
向东进攻;纵:
放纵、任凭;补充省略的主语。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B;
⑷①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
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②(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
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