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0498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docx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案

第十五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电荷”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

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

举例说明。

2、阅读课本“原电荷”部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

3、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

【预习检测】

(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

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                 的现象。

(3)原子由       和       组成,               位于原子的中心。

4、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摩擦起电

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

会发现,细水流变                ,小纸屑被                 。

总结:

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      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         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            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思考下面问题:

(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

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5.1-2),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

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5:

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6:

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现象:

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               ,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             ,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

总结: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练习1:

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已知A球带正电荷,试判断B、C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阅读课本98页“验电器”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7:

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8:

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为什么?

 

问题9:

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试一试,用验电器检验一下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哪根带有的电荷多?

总结:

验电器的原理是            ,作用是。

电荷量的单位是     。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完成课本100页中电荷定向移动的实验:

说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

交流讨论:

解释观察到的现象,A、B验电器上的电荷数量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变化?

 

总结:

电荷可以沿金属棒。

阅读课本中导体和绝缘体部分,并完成下面问题:

常见的导体有            ,常见的绝缘体有           ,各种金属导电靠得是    。

当堂训练:

1、电荷:

物体有了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3、正电荷的规定:

的电荷叫正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

的电荷叫负电荷。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5、验电器:

结构: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

原理:

6、电荷单位:

,符号:

7、导体是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

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绝缘体是导电的物体如:

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8、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风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带有_________的叶片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吸着不放,以致叶片上特别容易脏

9、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小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可以观察到水流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它的两片金屏箔就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璧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1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13、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

   A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

   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                 D释放静电,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物理阅读

电的性别──阳电和阴电

  人们对电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两个相同的物体与其他某一物体摩擦后,这两个相同物体之间不是相吸而是相斥。

比如两根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同时还观察到,同一个带电体如果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相吸,它就一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斥。

  1733年法国人杜菲用实验发现,带电的玻璃和带电的琥珀是相互吸引的,但是两块带电的琥珀或者两块带电的玻璃则是相互排斥的。

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猜想很可能是由于相互排斥的带电体带的是相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两个带电体带的是异种电荷。

也就是说,自然界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电荷。

那么存在几种电荷呢?

如何进行电荷的分类呢?

  杜菲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经过比较分析,大胆地断定:

电有两种:

一种是与琥珀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琥珀电”;一种是与玻璃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

  由于“琥珀电”和“玻璃电”对其他带电体的作用恰恰相反──被“琥珀电”吸引的带电体一定被“玻璃电”排斥,所以人们就分别称它们为阳电(也叫正电)和阴电(也叫负电)。

就好比我们人有男、女之分一样。

当时只是用阳和阴或正和负来说明两种性质不同的电,至于称谁为正电或负电,完全是任意的。

  为了统一起见,到了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便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称为“正电”,用“+”号表示;把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或琥珀)带的电称为“负电”,用“-”号表示。

警惕静电的危害

  摩擦是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伴随摩擦产生的静电也就跟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静电”却是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

  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如果你穿着旅游鞋在干净的地板上行走后,伸手抓金属门柄,常常会给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个小火花跳到手上,麻得你不自在;当你伸手跟别人接触,常常会给对方造成一次电击,令人不快。

这都是静电的“恶作剧”。

究其原因,原来是身体与空气及周围物体摩擦带了电,由于旅游鞋底绝缘性能好,人体带的电荷不能泄放入地,一旦接触导体,就会发生火花放电,造成“不愉快”的电击。

  我们还知道,物体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的纸屑、绒线,当然也能吸引更小的灰尘。

日常用的塑料制品、穿的化纤衣物,都是摩擦起电的好材料,静电电荷的良好栖息地。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摩擦而带电,使用不久它们的表面就会吸附一层灰尘,鲜艳漂亮的用具、衣物也就黯然失色。

  当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可是要是发生在生产部门,问题就严重了。

在化纤纺织工业中,用化纤丝如尼龙、晴纶、涤纶等织布时,由于化纤丝和金属部件发生摩擦而起电,带电的化纤丝相互排斥而松散,产生乱纱,给生产带来麻烦。

橡皮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良好的绝缘体。

在生产过程中,橡胶与金属摩擦、剥离及胶布撕裂时产生的静电电荷不易泄漏,积累过多就会发生火花电。

由于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要用汽油和笨等易燃品,因此火花放电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印刷车间,纸张由于跟机器和油墨摩擦而带电,常常吸在铅板或印刷机的滚筒上,影响连续印刷。

摄影用的胶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常常发生放电现象,使胶片感光形成斑痕而报废。

在煤矿矿井中,由于种种摩擦产生的静电电荷,一旦发生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瓦斯爆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火药和炸药的制造、调合、移动及贮藏时,伴随摩擦、分离、混合等现象,会产生大量静电电荷,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更容易造成爆炸、着火等静电灾害。

  受静电危害最苦的是石油工业,石油产品及蒸汽,是危险的易燃易爆品。

微弱的火花放电也会引起含有汽油或煤油蒸汽的空气燃烧爆炸。

而石油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几乎处处有静电;石油在管道中流动,在管壁上产生静电;石油从管口流出,冲击金属容器会产生静电;石油液滴飞溅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石油通过过滤网,会产生静电;石油在油罐车、油船中连续颠簸,运油车行驶时,轮胎和路面摩擦、甚至向油罐中灌入不同规格的新油等等,都会产生大量静电。

若防电措施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还有,飞机在空中飞行,在穿过云层时,与云中微小的冰或雪的晶体摩擦,使飞机带上大量的静电电荷,特别是飞机在雷雨天飞行时,雨滴溅落在飞机的表面也会使飞机带电。

只要飞机上的静电放电电流超过5微安,无线电通信就要受到干扰。

所以通常飞机上装有静电放电器,以便中和静电电荷。

汽车上的收音机,在炎热干燥的季节里常因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静电干扰而无法接收。

狂风卷起的沙砾,往往携带大量的静电电荷,中断无线电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的信号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可见,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一有时机就会兴风作浪,若不采取防止措施,就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危害。

驯服静电,消除危害

  静电虽然有那么多的危害,但人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想出许多办法,驯服静电、消除危害。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观察过,运输汽油的汽车,后面总是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一根拖地的铁链条(图1-11)。

这就是一种消除静电危害的好方法,叫“接地”。

把容易产生静电的部件用一个良导体与大地连接,可以将静电电荷通过接地导体迅速引入大地,防止电荷的积累,避免静电危害。

这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安全可靠的方法,被广泛运用。

如输送石油的输油管道每隔100~300米就要接地一次。

大型油罐要有好几个很深的接地板。

向铁路油罐车装卸油料的桥台、钢轨以及油轮码头,都要有专门的接地设施。

生产或加工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金属设备及输送管道都有可靠的接地设备。

不过,接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对绝缘体上的静电,则无能为力,因为绝缘体中的电荷不能移动,所以接地也无用的。

  增加空气湿度是控制静电的另一有效办法。

因为空气干燥容易积累静电电荷,所以静电危害大多发生在天气干燥的季节。

如果增加空气湿度,工作人员身上、机器各部件、被加工物体表面均可吸附一层水份,使其电阻变小,电荷产生以后将迅速流入大地,如果工作房间空气湿度在70%以上,一般可以防止静电危害。

  油类、纤维质、塑料与橡胶等,在加工、装运或使用期间往往产生静电,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的电阻率高,绝缘性能好,电荷不易泄漏。

如果在这些绝缘物质中加入一些导电填料,做成导电橡胶、导电塑料、导电纤维等,可减小其电阻率。

还可以为绝缘材料穿上“导电衣”,涂上一层金属粉末或导电漆,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减小放电路径上的电阻,防止静电的产生。

目前,导电纤维已被广泛用来作防电工作服、手套、地毯、包装袋和缝纫线等。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为了防止塑料、化纤制品等绝缘体上聚积静电电荷,人们还研制了各种抗静电剂。

汽油、柴油、煤油中加入少量的抗静电剂,就可以大大增强它们的导电性能。

因此使用抗静电剂也是消除静电的一种“灵丹妙药”。

  还有一种方法叫“以电治电”,这实在是一个聪明的主意。

在胶片生产和印刷生产中,湿度不宜过大,就可以设置“静电消除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造成大量的带电离子,它们的电性与由于摩擦带上的静电电性相反,把摩擦起电的电荷中和掉。

  人们还注意到,同一物体分别和几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摩擦后,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带电效果:

有时带正电,有时带负电;有时带电显著,有时则微不足道。

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对一些经常发生摩擦而带电的零部件的材料进行适当选择,就能破坏静电产生的条件。

总之,随着静电防护研究的不断发展,静电危害一定能够克服。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认识通路、断路、短路

自主学习:

●电流:

将给出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电流的形成: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方向的规定: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

电路的构成:

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1)、

(2)、

电路图:

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和电池组_______、________;电灯______;电流表_______;开关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电阻_______;电动机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_;

●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在连接电路时,常听到有通路(也叫开路)、断路、短路三种说法,这三种情况各不相同。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除了正常地切断电源,使电路断开外,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路。

①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②用电器内部断线;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保险丝而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

短路可分为整个电路短路和部分电路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图2-4),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电源短路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几乎为零,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部分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图2-5)。

所以,短路是电路连接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的一种不正常情况。

当堂训练:

1、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2、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极经过用电器流向极。

4、电路构成: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如:

发电机、电池。

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

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5、二极管具有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6、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物理阅读

新型电池

  随着电子工业和其他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常用电池有以下几种:

  一、原电池

  是一次性电池,一般不能反复充电使用。

使用较多的有锌锰干电池、碱性干电池等。

  1.锌锰干电池。

有圆筒形和扁形两种,圆筒形锌锰干电池以金属锌制成的外壳作为负极。

电池芯是正极,它是由二氧化锰、石墨和固体氯化铵等混合而成的。

有的电池中采用氯化锌纸板结构代替了糊式结构,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2.碱性干电池。

从外形上分,有圆筒形和钮扣式两大类。

以二氧化锰和石墨作正极,锌粉和粘结剂制成负极材料。

碱性锌锰电池由于电解液为氢氧化钾,导电能力强,容量比一般干电池大,可达同号普通干电池的三倍。

多用于照相机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电动玩具等,也可以用在电子表、电子计算器上。

  3.氧化银电池。

随着用电器的小型化,钮扣式电池迅速发展起来,以氧化银电池为例,它的正极以氧化银为主要材料;负极以锌粉为主要材料;电解液由氢氧化钾(钠)与蒸馏水配成。

适用于电子打火机、电子计算器。

  二、蓄电池

  是可以充电重复使用的电池。

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又可以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又称二次电池。

  镉镍电池是较理想的可充电式电池。

它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充放电次数可达数百次,甚至上千次,是典型的二次电池。

镉镍电池有密封型和非密封型两大类。

密封型的又分为圆柱型和钮扣型两种,密封圆柱型镉镍电池的结构与普通锌锰圆筒干电池相似。

它的正极材料为镍的氧化物,负极材料为镉,电解质为氢氧化钾。

  铅蓄电池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容量大、电动势高(2.04V)的特点,而且材料不贵重,反复使用的次数较多。

  三、其他电池

  1.锂电池

  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

正极采用卤化物、氧化物或碳化物,负极材料采用金属锂。

由于锂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电解质用非水溶剂加无机盐构成的溶液。

如图所示为锂电池的基本结构。

  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要求电池小、薄,但能量密度较高,锂电池能适应这种要求,有的锂电池厚度仅为0.5mm,非常适用于集成电路。

  2.光电池

  是一种将光能变成电能的装置。

硅光电池就是一种典型的光电池。

在硅单晶的小片上掺进一薄层硼,以得到P—N结,当日光照射到薄层面的电极上时,半导体P—N结的两侧就形成电势差。

光电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常以光电池为电源,充电方便。

除硅以外,砷化镓等也是光电池的良好材料。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学习目标: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学习重点: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学习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自主学习:

1.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

2.

(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

(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

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

(课本106页)

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

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探究】:

1、组成串、并联电路:

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

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

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

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

 

在图5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方法:

模仿课本106页图5.3-1

 

另一种像图6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的.我们不妨将L1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2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

在图6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方法:

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

串联

并联

定义

(元件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有条,

用电器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开关

作用

控制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

电路图

 

实例

 

当堂训练: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条路径,只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开关位置不同时,对电路影响。

各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条路径,干路开关控制,支路开关控制。

各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3.市场上出售的装饰用的小彩灯,是由十几只彩色小灯泡联而成的,它们只要其中一只灯损坏,其它的灯都。

(填“亮”或“不亮”)

4.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联的,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

 

5.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

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

仍能正常发光。

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A.串联的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B.并联的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6.判断串、并联:

ABC

7.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一盏电灯和一个电动机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

 

8.(选做)一个电铃和一个电动机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1控制电铃,开关S2同时控制电铃和电动机,用电池作电源

 

9、两个灯泡串联时的特点是:

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

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

(填“发光”与“不发光”)

10、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

()

A、三盏灯都发光B、三盏灯都发光

C、L1发光,L2和L3发光D、L1和L2不发光,L3发光

11、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L1、L2串联,

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绝对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12、请你指出各个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物理阅读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bioelectricity)现象。

主要包括:

膜电位(membranepotential)在可兴奋组织(如神经和肌肉)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不同的带电离子,膜外呈正电,膜内呈负电,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损伤电位(injurypotential)活组织的完整部位与损伤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称为损伤电位。

如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放在完整无损伤的肌肉或神经表面,由于两处电位相等,无任何电位差可见。

如组织局部损伤,其中一个电极移至损伤部位,另一电极仍处于完整部位表面,则可观察到电位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损伤部位为负,完整部位为正,此种电位差,即为损伤电位。

损伤电位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直至组织死亡而完全消失。

损伤电位的出现,证明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即膜电位。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通常所指膜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