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0418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各个击破专题第十一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1.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2.所谓“常见”,一是指知名度高的,二是指常被引用的,三是指教材规定要背诵的,四是指考纲规定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中的。

所谓“名”是指“著名”,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理深刻、抒情真切、情景交融、理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诗句和文句。

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名篇的全篇(诗词)或完整段落的默写。

3.2011年命题分析如下:

①从考查范围看,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课内以高中为主,初中受到关注;取材以唐宋诗文为主,如2008年约80道小题,涉及唐宋诗文的50道。

2009年涉及唐宋诗文的48道。

②从考查形式看,主观题占绝对优势,客观题偶有涉及,考查逐渐走向多样。

有的与文学常识考查相结合。

③从考查题型来看,补写式默写为重点,情境式渐受重视。

1.(2009年宁夏·海南)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体,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

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答案】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2009年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________,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答案】 

(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尝跂而望矣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3.(2009年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________,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

(杜甫《偶题》)

【答案】 

(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4.(2009年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2)______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4)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________。

(欧阳修《秋声赋》)(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 

(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2)乱石穿空 一时多少豪杰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是谓天地之义气 春生秋实 (5)通古今之变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是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但在具体的识记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和一定的技巧。

提示复习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尤其要重点掌握。

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中的“耽”。

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2.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

这就要引导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勤于动笔,重点突破,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生僻难写字。

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羁”“鹜”“壑”就极易误写,必须在复习中反复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2008年高考辽宁卷中的“蠡”,全国卷I的“酾”就属于这种情况。

3.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

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柳暗花明又一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中,“幽”的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写作“岸”;“销”的意思是“熔化”,易误写作“消”。

2008年高考,广东卷的“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剑”就易误写成“箭”。

4.要关注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长”容易误写成与其近义的“常”;“材”容易误写成与其近义的“才”。

2008年高考山东卷“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唯”就是典型的一个。

5.要注意句中通假字。

通假字是默写中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是因为原字的意义才适合句中含义,如果按常规记忆方法常常会出错。

如“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原文应是“樽”,当“酒杯”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原本应是“智”,当“智慧”讲。

这种情况就需要强化记忆,不能从理解词义的角度去识记。

2008年高考全国卷II中的“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就是个通假字,千万不要写成原字“性”。

6.要留意具体语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学生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第一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而把“愿”错写作“怨”;第二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作“宵”。

7.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

把“春色满园”写错为“满园春色”;把“淡妆浓抹”写错为“浓抹淡妆”;把“歌诗”错写为“诗歌”。

8.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人们长期流传,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

这样,就必须让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已经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时写作“路漫漫”是可以的;也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了,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的后面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

1.(2010年广州综合测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长桥卧波,________?

________,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1)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2.(2010年南通第一次调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5)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答案】 

(1)何事长向别时圆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恐年岁之不吾与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6)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3.(2010年扬州调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______________。

(《周易》)

(6)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

(林逋《山园小梅》)

【答案】 

(1)而御六气之辩 

(2)日月忽其不淹兮 (3)濯清涟而不妖 (4)大漠孤烟直 (5)君子以厚德载物 (6)暗香浮动月黄昏4.(2010年合肥第一次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3)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

(4)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马嵬(其二)》)(6)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发尽上指冠 (3)焚百家之言 (4)孤舟一系故园心 (5)当时七夕笑牵牛 (6)怒涛卷霜雪 (7)也无风雨也无晴 (8)人比黄花瘦5.(2010年杭州第一次质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________,齐之以礼,________。

(《论语》)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答案】 

(1)道之以德 有耻且格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6.(2010年南京调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躬自悼矣。

(《诗经·氓》)

(2)________,勿施于人。

(《论语》)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6)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苏轼《赤壁赋》)

(7)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8)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 

(1)静言思之 

(2)己所不欲 (3)曾益其所不能 (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不尽长江滚滚流 (8)身世浮沉雨打萍7.(2010年潍坊质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唯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答案】 

(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猿猱欲度愁攀援 

(2)舞幽壑之潜蛟 银瓶乍破水浆迸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恐美人之迟暮 (4)富贵不能淫 八百里分麾下炙8.(2010年苏、锡、常、镇四市教学情况调查)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5)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蓬生麻中,________;________,与之俱黑。

(《荀子》)

【答案】 

(1)以手抚膺坐长叹 

(2)枫叶荻花秋瑟瑟 (3)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 (4)侣鱼虾而友麋鹿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9.(2009年广东汕头期末,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参差荇菜,________。

________,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答案】 

(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2)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3)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4)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10.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然泥而不滓者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对于“默写名句名篇”这一考点的复习应考,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整合名句名篇

千古流传的名句名篇很多,是不是都有可能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高考试卷,明确试题选材的价值取向。

一般地说,以其积极的思想教育人、以其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以其优美的语言陶冶人的句子,是考查的对象,是我们归纳整合的重点。

2.确认需突破的重点

高考复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复习的内容又如此庞杂,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研究高考,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综观近几年高考,课本上的名句名篇是我们复习的目标和重点。

对于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内容,我们要选取其中的对仗句、议论深刻句、运用修辞方法明显的句子、语言锤炼特别好的句子,多背背、多写写。

3.理解强记,不写错别字

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联系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4.要注意审题,看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全做,有的要求“任选”或“只选”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有选择的题目,一定要经常认真甄别,然后严格按照规定数量作答,不要全做。

根据改卷规定,要求选择的题目考生如果全选,按照前面几道题作答情况判分,这就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对于考生来说,这是典型的多出力不讨好。

5.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

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一、教材名句集训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________,湘江北去,________。

2.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

4.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

6.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

7.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__________。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2.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3.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5.粪土当年万户侯 6.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7.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8.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9.阙秦以利晋,________。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不仁;________,不知;________,不武。

吾其还也。

1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

1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吾入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

1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唯君图之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1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13.为变徵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 14.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 封府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5.其意常在沛公也 16.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17.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必修二

《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1.________,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三岁为妇,________。

________,靡有朝矣。

3.________,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采薇采薇,________。

5.曰归曰归,________。

6.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________,我行不来。

7.昔我往矣,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

8.行道迟迟,________。

我心伤悲,________!

9.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1.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2.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3.信誓旦旦 4.薇亦作止 5.心亦忧止 6.忧心孔疚 7.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8.载渴载饥 莫知我哀 9.哀民生之多艰 10.亦余心之所善兮

11.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12.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

13.纤纤作细步,__________。

14.君当作磐石,__________。

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

15.举手长劳劳,__________。

16.__________,可以卒千年;__________,便作旦夕间。

17.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

18.采之欲遗谁?

__________。

19.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

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

2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________。

何以解忧?

________。

11.宁溘死以流亡兮 12.固前圣之所厚 13.精妙世无双 14.妾当作蒲苇 磐石无转移 15.二情同依依 16.磐石方且厚 蒲苇一时纫 17.兰泽多芳草 18.所思在远道 19.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 20.譬如朝露 忧思难忘 唯有杜康

21.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何枝可依?

2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5.榆柳荫后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