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0356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docx

ISO14001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2015〕注册审核员转版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相应位置。

每题1分,共40分〕

1.ISO14001:

2015标准条款5.3识别的具体角色的职责可以〔D〕。

A.分配给一个人B.称为管理者代表C.几个人共同承当D.以上全对

出处:

参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人员应当对其在遵守本标准要求和实现预期结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有清晰的理解。

5.3识别的特定岗位和职责可分派给某一个人,有时被称为“管理者代表〞,也可由几个人分担,或分派给最高管理层的某成员。

2.这一现状促使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D〕进展环境管理,到达为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柱做奉献的目的。

A.过程方法B.生命周期的方法C.PDCA循环D.系统的方法

出处:

0.1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

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开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与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开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展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奉献。

3.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获取或用自然资源生产到最终处置的整个产品〔或效劳〕系统中〔A〕的阶段

A.连续且相互联系B.相互关联C.所有D.连续

出处:

生命周期lifecycle

产品〔或效劳〕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

直至最终处置。

注1:

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

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4.ISO14001:

2015标准中“适当〞和“适用〞二词〔C〕。

A.含意一样B.可以互换C.不可互换D.以上都不对

出处:

A.3概念的说明

除了条款3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外,以下还对选取概念提供了说明,以防止错误理解:

——本标准中,“any〔任何〕〞一词的使用意指选用或选择。

——“appropriate〔适当的〕〞与“applicable〔适用的〕〞不得互换。

“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的,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而“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应用的,且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consider〔考虑〕〞一词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可拒绝考虑;而“takeintoaccount〔必须考虑〕〞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不能拒绝考虑。

——“continual〔持续〕〞指发生在一段时期的持续,但可能有连续;而“continuous〔连续〕〞指不连续的持续,因此应当使用“持续〞来描述改良。

——本标准中,“effect〔影响〕〞一词用来描述组织变化的结果;“environmentalimpact

〔环境影响〕〞特指对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ensure〔确保〕〞一词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本标准使用了术语“interestedparty〔相关方〕〞,“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是

其同义词,代表了一样概念。

本标准使用了一些新的术语。

以下对其进展简单解释,有助于新的使用者和本标准前版标准的使用者理解。

——“complianceobligations〔合规义务〕〞短语替代了前版标准的短语“legal

requirementsandotherrequirementstowhichtheorganizationsubscribes〔法律法规要

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与前版标准的涵没有区别。

——“documentedinformation〔文件化信息〕〞替代了前版标准中的名词“documentation〔文件〕〞、“documents〔文档〕〞和“records〔记录〕〞。

为有别于通用术语“文件化信息〞的含义,本标准现使用短语“保存〔retain〕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maintain〔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

短语“作为….的证据〞并非是满足法律证据的要求,而只是说明需要保存的客观证据。

——短语“externalprovider〔外部供方〕〞意指提供产品或效劳的外部供方组织〔包括合同方〕。

——将“identify〔识别、确定〕〞改为“determine〔确定〕〞旨在与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术语保持一致。

“确定〞一词意指获得认知的探索过程,其涵意图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短语“预期结果〔intendedoutcome〕〞指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

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

组织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附加的预期结果,例如与其保护环境的承诺相一致,组织可建立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预期结果。

——短语“person(s)doingworkunderitscontrol〔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当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

合同方〕。

以此代替前

版标准中的短语“personsworkingforitoronitsbehalf,personsworkingfororon

behalfoftheorganization〔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这一新短语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前版标准中使用的概念“target〔指标〕〞已涵盖在术语“environmentalobjective

〔环境目标〕〞中。

 

5.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保护环境、对〔B〕做出反响以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提供框架。

A.环境条件B.变化中的环境条件C.环境因素D.环境影响

出处: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6.声称符合ISO14001:

2015标准〔C〕。

A.只能删减第8章的局部容B.能够删减要求

C.不能删减要求D.以上都不对

出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从而为可持续开展的“环境支柱〞做出奉献。

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

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

——提升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性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效劳的环境因素。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那么。

本标准能够全部或局部地用于系统地改良环境管理。

但是,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

 

7.外包的职能或过程在管理体系覆盖围,外部组织〔B〕。

A.在该围B.在该围外C.与组织无关D.以上都不对

出处:

外包outsource

但外部组织不在管理体系覆盖围。

8.最高管理者应〔B〕。

A.要求相关的员工证实其领导作用

B.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C.支持相关方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D.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实施环境管理

出处: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与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展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奉献;

h〕促进持续改良;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围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

本标准所提与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与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9.ISO24001:

2015标准中的“应〞指的是〔A〕。

A.要求B.建议C.允许D.必须

出处:

0.5本标准容

本标准符合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结构,一样的核心正文,以与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目的是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例如:

质量、职业安康平安,能源或财务管理。

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运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展整合。

本标准包括了评价符合性所需的要求。

任何有愿望的组织均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证实与本标准的符合:

——进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或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例如:

顾客〕,对其符合性进展确认;或

——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确实认;或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展认证或注册。

附录A提供了解释性信息以防止对本标准要求的错误理解。

附录B显示了本标准现行版本与以往版本之间完整的技术对照。

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包含在GB/T24004中。

本标准使用以下词语:

——“shall〔应〕〞表示要求;

——“should〔应当〕〞表示建议;

——“may〔可以〕〞表示允许;

——“can〔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标记“注〞的信息旨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文件。

第3章使用的“注〞提供了关于补充术语信息的附加信息,可能包括使用术语的相关规定。

第3章中的术语和定义按照概念顺序进展编排,本文件最后还给出了按字母顺序的索引。

10.组织应从〔B〕,确定活动、产品和效劳中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与与这些环境因素相关联的环境影响。

A厂界围B.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

C.周边居民观点的角度D.社会关注的角度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围,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效劳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与其相关的环境影响。

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11.环境方针应与组织的宗旨和背景环境相适应,包括〔A〕。

A.组织活动、产品、和效劳的性质、规模与其环境影响

B.组织活动、产品、和效劳

C.组织活动、产品、和效劳的性质、规模

D.组织的企业文化

出处:

5.25.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围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效劳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与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

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

e〕包括持续改良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保持文件化信息;

——在组织得到沟通;

——可为相关方获取。

9.ISO24001:

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A〕的要求。

A.预期结果B.必须C.法律法规D.方针目标

出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从而为可持续开展的“环境支柱〞做出奉献。

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

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

——提升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10.证实成功实施了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经〔B〕。

A.全面达标排放

B.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C.满足了所有的法律要求

D.满足了所有顾客的要求

出处: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

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

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

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11.C〕。

A.活动、产品和效劳B.相关方的观点

C.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D.环境影响

出处: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与的问题;

b〕4.2所提与的要求;

c〕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围;

并且,,以: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实现持续改良。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围的潜在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组织应保持: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

12.“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B〕。

A.所有为组织工作与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B.为组织工作以与代表组织工作且组织应对其负责的人

C.顾客

D.周边居民

出处:

 

A.3概念的说明

除了条款3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外,以下还对选取概念提供了说明,以防止错误理解:

——本标准中,“any〔任何〕〞一词的使用意指选用或选择。

——“appropriate〔适当的〕〞与“applicable〔适用的〕〞不得互换。

“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的,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而“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应用的,且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consider〔考虑〕〞一词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可拒绝考虑;而“takeintoaccount〔必须考虑〕〞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不能拒绝考虑。

——“continual〔持续〕〞指发生在一段时期的持续,但可能有连续;而“continuous〔连续〕〞指不连续的持续,因此应当使用“持续〞来描述改良。

——本标准中,“effect〔影响〕〞一词用来描述组织变化的结果;“environmentalimpact

〔环境影响〕〞特指对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ensure〔确保〕〞一词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本标准使用了术语“interestedparty〔相关方〕〞,“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是

其同义词,代表了一样概念。

本标准使用了一些新的术语。

以下对其进展简单解释,有助于新的使用者和本标准前版标准的使用者理解。

——“complianceobligations〔合规义务〕〞短语替代了前版标准的短语“legal

requirementsandotherrequirementstowhichtheorganizationsubscribes〔法律法规要

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与前版标准的涵没有区别。

——“documentedinformation〔文件化信息〕〞替代了前版标准中的名词“documentation〔文件〕〞、“documents〔文档〕〞和“records〔记录〕〞。

为有别于通用术语“文件化信息〞的含义,本标准现使用短语“保存〔retain〕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maintain〔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

短语“作为….的证据〞并非是满足法律证据的要求,而只是说明需要保存的客观证据。

——短语“externalprovider〔外部供方〕〞意指提供产品或效劳的外部供方组织〔包括合同方〕。

——将“identify〔识别、确定〕〞改为“determine〔确定〕〞旨在与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术语保持一致。

“确定〞一词意指获得认知的探索过程,其涵意图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短语“预期结果〔intendedoutcome〕〞指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

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

组织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附加的预期结果,例如与其保护环境的承诺相一致,组织可建立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预期结果。

——短语“person(s)doingworkunderitscontrol〔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当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

合同方〕。

以此代替前版标准中的短语“personsworkingforitoronitsbehalf,personsworkingfororon

behalfoftheorganization〔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这一新短语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前版标准中使用的概念“target〔指标〕〞已涵盖在术语“environmentalobjective

〔环境目标〕〞中。

13.〔C〕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最高管理层提供建立长期成功的信息。

A.统一B.PDCA循环C.系统D.科学

出处: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以下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开展创立可选方案

14.组织应持续改良其环境管理体系的〔D〕。

A.适宜性B.充分性C.有效性D.以上全部

出处:

10.3持续改良

组织应持续改良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环境绩效。

15.合规义务可以给组织带来〔A〕。

A.风险或时机B.时机C.风险D.更多的合同订单

出处:

组织应:

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c〕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良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注:

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

16.针对不符合纠正措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B.确定是否存在类似的不符合或发生的可能性

C.采取预防措施

D.评审不符合

出处: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发生不符合时,组织应:

a〕对不符合做出响应,适用时:

1〕采取措施控制并纠正不符合;

2〕处理后果,包括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

b〕通过以下方式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需求,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地方发生:

1〕评审不符合;

2〕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发生类似的不符合。

c〕实施任何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必要时,对环境管理体系进展变更。

纠正措施应与所发生的不符合造成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相适应。

组织应保存文件化信息作为以下事项的证据:

——不符合的性质和所采取的任何后续措施;

——任何纠正措施的结果。

17.组织应适当地在〔C〕传达重要环境因素。

A.员工当中B.社会中C.部的各层次和职能上D.媒体里

出处: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围,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效劳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与其相关的环境影响。

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

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与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效劳;

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那么,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与相关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那么;

——重要环境因素。

注:

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时机〕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18.组织应策划需采取的措施去应对〔D〕。

A.重要环境因素B.合规义务C.识别的风险和机遇D.以上全部

出处:

组织应策划:

a〕采取措施管理其:

 

b〕如何:

1〕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7,8和9.1〕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19.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环境绩效的信息:

〔D〕

A.不符合与纠正措施B.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与合规义务的完成

C.审核结果D.以上全部

出处:

9.3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展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应包括对以下事项的考虑: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状况;

b〕以下方面的变化:

1〕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外部问题;

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3〕其重要环境因素;

4〕风险和机遇。

c〕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d〕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

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3〕其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4〕审核结果。

e〕资源的充分性;

f〕来自相关方的有关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g〕持续改良的时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与持续改良时机相关的决策;

——与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任何需求相关的决策,包括资源;

——环境目标未实现时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需要,改良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融合的机遇;

——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组织应保存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20.合规性评价应〔C〕

A.每年一次B.不超过12个月一次C.确定频次D.定期进展

出处: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评价其合规义务履行情况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a〕确定实施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b〕评价合规性,必要时采取措施;

c〕保持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

组织应保存文件化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21.环境目标应〔D〕

A.可测量B.得到监视C.得到传达D.以上全部

出处:

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此时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与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环境目标应:

a〕与环境方针一致;

b〕可测量〔可行时〕;

c〕得到监视;

d〕予以沟通;

e〕适当时予以更新。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要做什么;

b〕需要什么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