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245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docx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发展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和发展

(一)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学习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

史实。

2、 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

主要途径。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2、 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材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经过

(1)迪亚士:

1487—1488年,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2)达·伽马:

1497—1498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

(3)哥伦布:

1492—1493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4)麦哲伦:

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率领船队向西航行到达南美洲。

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回到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影响

(1)引起“商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地理大发现”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里斯本、安特卫普和伦敦等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2)引起“价格革命”:

贵重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主势力衰落,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需要说明的是,西、葡王室将掠夺所得用于购买奢侈品,没有转化为资本积累,丧失了发展机遇,资本主义没有因此发展起来)。

(3)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欧洲同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联系日益加强,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美洲的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各民族由分散、孤立的发展,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5)有多重影响:

对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条殖民掠夺之路,拉开了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之路,给亚非拉地区带来巨大灾难;第二,它又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第三,它还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来说:

①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②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

(2)对殖民地来说:

①破坏性:

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②建设性:

殖民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3)对世界来说:

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

影响

A、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1、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

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

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

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2、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

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

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

②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③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欧洲“价格革命”:

①大量金银流入西欧,金银贬值,物价猛涨;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②加速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

(“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

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3、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直接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国家

主要殖民地域

特点

结果

荷兰

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

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

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作为扩张重点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原因:

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

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②途径:

a政治:

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经济:

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相同点

①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③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④日、德、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影响

(1)原因:

①交通条件——新航路的开辟

②市场场所和国家间的交换条件——殖民活动: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

③技术和商品条件——工业革命

(2)形成:

①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②进一步扩大: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④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⑤深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

表现:

市场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

原因:

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新交通通讯方式;两极格局结束;各国建立市场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发展。

认识: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趋势无法改变;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

(3)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工业革命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③思想: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清单】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解析:

两次工业革命一直以来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对于本部分内容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理解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国际关系等角度分析)。

【知识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劳动力:

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资金: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4)、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的发明与应提供了技术基础。

2、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3、概况: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中心向欧美扩展。

②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出珍妮纺纱机,这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4、成果:

①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制造出万能蒸汽机。

它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出汽船。

③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出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5、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

工厂制出现,自由资本主义兴起;经济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加快。

(经济上)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催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政治上)。

③工业革命的扩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大冲击了旧制度、旧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上)。

④但工业革命的扩展同时也加速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侵略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世界格局)

⑤世界市场:

19C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原因:

资本主义的开发性和扩张性——a、动力:

机器大生产对商品市场和原料的需求;b、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廉价的商品和刀枪火炮);c、技术手段: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d、途径:

19C上半期殖民扩张、掠夺——武装侵略、商品输出,把落后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条件

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制度前提:

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二)成就

1、电力的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新交通工具: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3、石油化工:

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钢铁时代的到来。

(三)影响

1、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生产方式:

它促进了生产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 

【突破】客观原因:

一方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所造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竞争的结果。

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

主观原因:

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

(2)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种矛盾尤为突出,但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资料的集中度增强,缓和了这种矛盾,但并没有消除和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因此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是局部调整。

(3)作用:

利(促进):

在一定程度上有计划生产,克服了自由竞争阶段的无计划性,是历史的进步。

争强竞争意识,促使其改善生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不断地集中生产和资本,推进生产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弊(阻碍):

盲目竞争会造成资源浪费;加重对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剥削,激化社会矛盾,

4、世界市场:

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

垄断资本不但继续要求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具和激化了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和世界霸权的矛盾。

(造成一战的爆发)

【要点透析】

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相同点

①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③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④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2)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

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来带动后进国家,其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德国、美国等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的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

①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②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③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2)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发性和扩张性(或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

(3)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3、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

第二,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溶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

在。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直接资本输出。

不论哪种形式,在促进和推动落后国家经济的某种程度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并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片面发展,民族经济衰败,增强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第五,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

由于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并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了争夺殖民地、掠夺殖民地的狂潮。

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共掠夺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使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沦为殖民地,占世界总人口56%的人群被迫接受殖民统治。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列强之间进行激烈斗争,并最终酿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4、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时期

推动

因素

主要

资本

显著

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

(世界市场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期(16C-18C中)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

和掠夺

初显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中-19C中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

 

以炮舰和商品行不平等贸易

初步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中后期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前提条件

①制度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②劳动力:

圈地运动;

③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财富;④技术: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长期发展;⑤市场需求: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市场需要。

①政治保障: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②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资本条件:

长期殖民掠夺、倾销商品;④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⑤市场动力: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

主要成就

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

动力——瓦特“瓦能蒸汽机”

交通——火车机车、蒸汽汽船;

 

电力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电器、电灯、电动机等)

内燃机的创制——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生、发展(飞机、汽车)

通讯事业发展——世界各地联系加强(电话、电报)

化学工业的建立——丰富了人们生活(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材料)

钢铁工业进步——钢铁材料广泛运用多种炼钢法

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影响

①生产力:

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③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④资本主义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全球扩张);

⑤社会结构:

产生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⑥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①生产力:

更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经济格局:

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的经济霸权;

③经济思想:

垄断资本家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信条;

④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

⑤社会结构:

产生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⑥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中国未赶上世界两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第一次明清时期:

①自然经济限制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提出迫切要求(推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使之缺乏物质条件。

③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研究。

第二19世纪中期:

①民族资本虽有发展,但受压迫,程度不高,不能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迫切需求和提供基础。

②帝国主义掠夺,使重工业无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