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235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docx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

中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分析

引言

外贸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是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测度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重要依据。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外贸依存度高居不下,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提高到1990年的30%,2001年的44%,2002年为51%,2003年约为60%,2004年上升到70%,2005年更是高达80%,而同期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则维持在大约14-20%的范围内,国内就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是否会带来发展的高风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数据来源:

[4]认为外贸依存度过高有碍中国发展的观点主要认为,首先,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激发他国与中国的经贸冲突,这必然恶化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次,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第三,我国能源和重要资源依赖进口情况日趋严重,当前国际上争夺战略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我国资源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此外还牵涉到了贸易发展不平衡及劳动力过于廉价等问题。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贸易依存度高的国家比低的国家绩效更好或更不好,并且在实际中荷兰的外贸依存度一般在80%甚至100%以上,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实行了出口导向战略,外贸依存度普遍大幅提高。

从1970年到1998年,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外贸依存度从38%上升到68%,新加坡从232%上升到407%,香港从182%上升到257%;198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虎”等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高,到1997,泰国外贸依存度从55%升至102%,马来西亚从111%升至218%,菲律宾从52%升到111%。

数据来源:

[4]此外,按照现行方法计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主要是由于GDP的统计存在误差。

笔者则认为高外贸依存度必定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同时带来的机遇与利益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与其将目光孤立的定格于这些利弊,不如从一个平行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分析,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

一、中国外贸依存度概况

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仅约200亿美元,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进出口总额约700亿美元,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进出口贸易更是高速增长,199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809亿美元,进入第九个五年计划,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2001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了7.6%的增幅,进出口总额达到5097.7亿美元,2002年更大幅增长,增幅为21.8%,贸易总额达6207.9亿美元。

数据来源:

[2]

从增长态势看,进出口贸易额几乎每五年翻一番,1978年为206亿美元,2002年达6207.9亿美元,共计增长了约30倍,期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7%,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8%,可见中国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并且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约7%(1980-2000年),由此也造成了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逐年提高,如表1所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约9.796%到2004年的约70.010%翻了将近7番,并且从1980年起出口贸易依存度就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

从表2的趋势线条中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后,中国贸易依存度更是急剧上升。

数据来源:

[2]

表1中国贸易依存度(单位:

%)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FTD

9.80

12.62

29.98

43.91

43.98

50.18

60.40

70.01

ID

5.17

6.61

13.88

20.48

21.02

23.86

29.29

34.03

ED

4.62

6.00

16.10

23.07

22.96

26.32

31.11

35.98

资料来源:

[12]

FTD: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Dependence

ID:

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Dependence

ED:

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Dependence

表2中国的外贸依存度(1979—2003)(单位:

%)

资料来源:

[6]

与世界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进行比较,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也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大国高。

如表2,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脚步的深入,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就高居不下,2001年的外贸依存度为44.0%,而美国、日本、印度与巴西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仅为19.0%、18.2%、19.5%与23.2%。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表明了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表3中国与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比较(单位:

%)

国家

外贸依存度

1980

1990

1995

2001

中国

13

32.5

40

44.0

印度

17

13.1

27

19.5

孟加拉国

24

17.6

37

32.0

俄罗斯

n.a.

n.a.

44

50.6

巴西

20

11.6

15

23.2

墨西哥

24

32.1

48

54.2

美国

21

15.8

24

19.0

日本

28

17.1

17

18.2

德国

n.a.

46.0

46

57.6

资料来源:

[2]世界银行编写的《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和2003年。

二、中国外贸依存的构成

(一)外贸目的地的构成

中国对外贸易的目的地过于集中,主要是同日本、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日本作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呈跳跃式增长,1972年突破10亿美元1981年突破100亿美元,1991年突破200亿美元,1997年达到608亿美元,2000年为831亿美元,占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7.5%,2001年为877.5亿美元,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335.8亿美元,2004年又高达1678.7亿美元,因此2004年中国也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数据来源:

[1]

中美贸易额在此期间也迅速增长,1972年两国建交时已达到24亿美元,1988年突破100亿美元,1998年达549.37亿美元,1999年达到614.3亿美元,2000年为744.7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7%,而在美国贸易国别统计中,中国成为其第四位贸易伙伴。

2001年中美贸易额达804.8亿美元,2003年为1263.3亿美元,2004年又创新高,达到1696.2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欧贸易在1975年以后,尤其是我国与欧共体于1978年签定双边贸易协定以及1980年欧方给予我国最惠国待遇以后,有了较大发展,1975年双边贸易额为24亿美元,1980年发展到49亿美元,1998年进一步增长为48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左右,2000年中欧贸易额为690.4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6%,2001年为766.2亿美元,同时中国也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位居美国、瑞士、日本之后。

2003年双方贸易额为125.2亿美元,2004年为1772.8亿美元,奠定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

数据来源:

[1]

(二)贸易依存度中的产业结构

我国的贸易主要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即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偏低。

反映在外贸依存度上,我国的货物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要远远大于服务贸易的对外依存度。

如下表所示,我国第一产业的GDP从1998年到2003年逐年递减,而相反第二产业的GDP则逐年上升,从1998年的49.3%上升到2003年的52.9%,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则变化不大,围绕在33%左右变动,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对偏低反映在贸易依存度上就如下表后两栏所示,货物贸易依存度远高与服务贸易的依存度。

表4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依存度单位:

%

年份

GDP

货物贸易依存度

服务贸易依存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8

18.6

49.3

32.1

34.23

5.61

1999

17.6

49.4

33

36.38

5.56

2000

16.4

50.2

33.4

43.9

6.15

2001

15.8

50.1

34.1

43.97

6.26

2002

15.4

51.1

33.5

50.18

6.59

2003

14.8

52.9

32.3

60.37

7.24

数据来源:

[6]

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GDP

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

(三)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依存度较高

在国际贸易中,市场范围越大,个别市场的影响就越小,外贸风险也就越小。

反之,则外贸风险必然增大。

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对外贸易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呈现增长趋势,这增加了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难度。

根据商务部列举的数字,我国轻纺和家电等产业对外依存度普遍较高,如2003年各类服装产量251亿件,出口177亿件,出口依存度达70.5%;2002年鞋类产量60多亿双,出口43亿双,出口依存度近71%;DVD产量8700万台,国内消费仅1400万台左右,出口依存度高达84%;摩托车产量1430万辆,国内消费仅500多万辆,出口依存度达63%;皮鞋、照相机、电冰箱、彩电和空调的出口依存度也分别达63%、56%、47%、46%和42%。

另外,从我国一些产品对某个具体目标市场占有率来看,也存在着过高的风险。

如2001年,我国出口的玩具娃娃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8%;鞋类占64%;软面箱包、手提包占51%,窗式空调占34%。

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日本进口市场的71.5%。

一旦出口受阻,国内生产和相关企业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数据来源:

[9]为此,一方面必须提高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多双边交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完善国内出口产业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分散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

(四)战略资源产品对外依赖程度增加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1%和4.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所需要的40多种大宗矿产中,除煤炭之外都处于紧缺状态。

由于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粗放型增长导致对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偏高。

我国石油消耗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消耗量的7%,钢材占1/4,水泥约占一半,煤炭约占1/3,发电量占13%。

数据来源:

[9]

例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急剧加快,中国便从石油出口大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大国。

2003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

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同比增长21%,成品油进口达到4000万吨,同比增长40%。

到200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

并且通过中国钢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

2004年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了2.08亿吨,中国自2003年起,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预计将达到4.57亿吨,比2003年增长77.13%。

而且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急剧膨胀,2003年,中国钢材、氧化铝、铁矿沙及其精矿的进口,分别增长51.8%、22.6%、32.9%。

数据来源:

[8]

这种由于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出口形势良好,使得我国对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数量剧增的现状,不仅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也导致了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以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中国争夺资源,推动价格上涨,鼓噪“中国威胁论”。

(五)中国贸易增长与外资企业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及其地位的上升,按照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衡量,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都已超过了一半。

可见我国外贸发展对外资依赖程度较大。

表5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统计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值

出口总值

进口总值

进出口差额

增值率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1990

127.02

28.75

66.81

26.28

60.21

32.1

6.6

9.9

10.96

1991

202.35

35.2

105

32.35

97.35

38.9

7.65

10.3

7.86

1992

294.88

41.44

153.4

38.72

141.48

44.9

11.92

14.8

8.43

1995

791.16

59.91

420.47

57.05

370.71

63.5

49.76

32.5

13.42

1996

945.74

64.51

638.07

62.94

414.93

66.6

115.88

52.5

27.93

1997

1114.9

65.66

315.9

64.06

476.82

67.9

161.25

54.9

33.82

1998

1174.4

67.87

691.81

66.22

482.57

70.4

209.24

58.3

43.36

1999

1272.1

68.95

745.39

67.23

526.73

71.5

218.56

58.7

41.52

资料来源:

[6]

注:

1.比重系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

2.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加工贸易进口总值)/加工贸易进口总值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很大程度是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自1990年起逐年上升,以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三项指标来衡量,1990年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仅为28.75%,26.28%,32.1%,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到1999年,该比重分别上升到68.95%,67.23%,71.5%,相对于90年均上升了两倍还多,这种由外商投资企业占据进出口主导地位的状况,凸现了我国外贸发展对于外资企业的过分依赖。

三、探询中国高贸易依存度的原因

(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

从外贸依存度的公式:

外贸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GDP,我们可以看出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则其相对增长速度越快,外贸依存度则越高。

反之,相对增长速度越慢,外贸依存度则越低。

1980-1995年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5.6%,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约2.6个百分点。

近年来,全球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也仅在6%左右,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

从1979-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为18%,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9.4个百分点。

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5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

[4]

另外从附录1的数据中也可看出,尤其在1990年后,我国的进出口增长率快于GDP增长率。

由此我国对外贸易与实际GDP的相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国内进出口增长率快于GDP增长率,导致中国外贸依存度上升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47.9亿美元,其中出口2418.5亿美元,进口162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34.4%、33.3%。

数据来源:

[11]从80年代初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从零起步,从小到大,发展很快,到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497.29亿美元,比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了328.18倍,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7.6%,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

数据来源:

[10]而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并不高,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而海关在出口统计时未剔除进口器件和零部件的价格,等于高估了出口贸易额,这样就使进出口总额被高估,据此计算的外贸依存度也必然高估。

(三)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一般说来,GDP构成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可能越低。

例如,1996年,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1.4%、60.2%、43.0%、56.5%.同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0.1%.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中国也仅为33%左右。

我国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因此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中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汇率因素

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分析来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本币升值,该国外贸依存度下降,本币贬值,该国贸易依存度上升。

1978-1994年,人民币汇率处于不断贬值趋势,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元人民币,到1994年1美元兑换人民币上升到8.6187元;1994-2003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处于稳定趋势,到2003年1美元兑换人民币下降为8.2774元,但从总体上看,人民币经历了大幅贬值,因此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

[7]

(五)购买力平价因素

若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而非现行汇率,我国外贸依存度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民币汇率为4元人民币兑1美元,即人民币与美元购买力比价为4:

1,按此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将减少一半,2003年仅为30%。

若按世界银行“直接用商品贸易额与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值来衡量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方法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其他国家水平。

2000年世界平均为111%,我国为66%,虽高于美国的55%和日本的52%,但明显低于德国的133%,法国的120%和英国的118%。

数据来源:

[7]

但外贸依存度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经济外向程度甚至汇率的选择都有很大关系。

因此目前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简单下一个过高或过低的结论,都是不合适的,关键是要看到外贸依存度提高背后的深刻内涵,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效果,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六)GDP核算存在误差

中国的GDP核算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从建国初期至今,先采用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目前采用的是93版SNA并参加了IMF的GDDS(GeneralDataDisseminationSystem)。

尽管世界银行认可了中国GDP核算与相关的统计方法,由于我国的GDP核算体系建立较晚,又受到经济转轨时期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在统计口径、范围方面存在产业部门分类和支出部门分类太粗、核算遗漏、价格指数资料存在缺口、未被观测经济核算的不够全面等几个方面可能引起GDP被低估的问题。

例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个体户等经济形式大量涌现,他们一般都没有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统计部门核查起来也较为困难,很难避免遗漏。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改写了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达到159878亿元,增加2.3万亿元。

数据来源:

[13]这次GDP总量的修正,必然使得中国外贸依存度有所降低。

四、现存的贸易依存度对中国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对外的依赖性增强

我国出口对美、日、欧盟和香港四大传统市场依赖程度很高,贸易发展不平衡。

以美国为例,若与美方的贸易中出现问题,中国的对外贸易会极大受挫,且若只是美国经济发生波动,不仅会在美中贸易中产生直接影响,还会由于影响到他国从而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下表为2002年中国进出口十大城市的排名,中国对该十大市场,尤其是对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与1995年的92.2%,2000年的88.9%相比,2002年进一步下降为87%,虽然我国进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均衡发展,但从图表中仍可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以及日本、美国、欧盟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表62002年中国出口前10大市场分布2002年中国进口前10大市场分布

(单位:

100%)

位次

国家

占出口比重

位次

国家

占进口比重

1

美国

21.6

1

日本

18.1

2

香港地区

18.0

2

欧盟

13.1

3

日本

14.9

3

台湾省

12.9

4

欧盟

14.8

4

东盟

10.6

5

东盟

7.2

5

韩国

9.7

6

韩国

4.8

6

美国

9.2

7

台湾省

2.0

7

香港地区

3.6

8

澳大利亚

1.4

8

俄罗斯

2.8

9

加拿大

1.3

9

澳大利亚

2.0

10

俄罗斯

1.1

10

加拿大

1.2

合计

87

合计

83.2

数据来源:

[2]

以上的数据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与该三方的贸易关系。

以中国的彩电业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生产国。

2001年,中国对美国市场的电视出口额仅为2390万美元,2004年这一数量已激增至2.764亿美元。

中国彩电进入美国市场的速度在2000年到2002年间的增幅超过1000%,急剧增长的中国进口彩电让美国政府开始担心彩电进口份额的均衡性,中国彩电业如此依赖美国市场本身就潜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一旦美国这个贸易老手意识到风险并采取措施时,中国的彩电行业遭受损失就在所难免。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条经济学原理人人皆知。

(二)贸易摩擦增加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1992~2001年,反倾销共涉及我国出口额53亿美元。

2002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5.2%,但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数却占全球反倾销案例总数的16.5%。

数据来源:

[14]

以欧盟为例,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我国糖精钠和机械闹钟提出反亲倾销指控,是我国商品所受的第一例反倾销控诉,随着中欧之间经贸往来的扩大,我国商品受到的反倾销指控也越来越多,截止到1999年底,欧盟对我国商品一共提起80起反倾销控诉,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控诉最多的国家,所涉及的商品从最初初级产品到轻纺、机电等制成品及钢铁产品,近年来更将矛头志向彩电、微波炉等产品,几乎任何具有竞争力的输欧产品都受到过反倾销的指控,20年来影响我国出口大10%损失达330亿美元,我国也成为欧盟反倾销调查的首要目标。

数据来源:

[3]而且对外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会给出口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再以日本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