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183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04单元必修2.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第04单元必修2

语文必修二第4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人民日报》日前报道,《咬文嚼字》今年将逐一“咬嚼”莫言、贾平凹、毕飞宇、阿来、麦家等12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获奖作品,包括阿来的《尘埃落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麦家的《暗算》、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等,并定期公布“病情报告”。

其实,需要“病情报告”的何止这些大家。

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77亿册。

“萝卜快了不洗泥”,因为文字量太大、出版节奏太快,总会出现不少文字瑕疵,以致形成“文字病虫害”。

网络和出版物上的错字、别字、病句等不规范用法俯拾皆是,这对未成年人造成了文字误导,对成年人也造成了文字污染,对汉字发展和文化形象非常有害。

知名作家作为“语言的弄潮高手”,其作品影响力大、受众多、转载率高、能吸引公众眼球。

他们在文字上的错误,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伤害,对他们“开咬”,有利于文字环境的净化和美化。

所以,《咬文嚼字》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开咬”,意义重大。

其一,中国的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文字本身包含着诸多文化内蕴、人文内涵以及人格美和道德美,每个人都应有对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谨慎使用,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

其二,多一些善于怀疑、善于质疑、爱管闲事、多管闲事的文化警惕和汉语保护意识。

当下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是写手的“大众写作”时代,只有多一些质疑,多一些“嚼”和“咬”,人人成为“文化啄木鸟”,让犯错的人经常被“咬”,才能提升和纠正多数人不以为然的文化保护意识,使之得到积极推广和普及。

其三,通过这种文字“咀嚼”、文化较真,让慢阅读、深阅读、品位阅读得到真正推广,让品味和揣摩文字成为更多公众的精神追求,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阅读的快乐。

如果这种做法成为一种常态,浅阅读、庸俗化的阅读现状就会得到积极改善。

其四,此举更是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民间推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咬文嚼字》虽然不是推广语言文字的官方组织,却积极担当了文化净化的责任,这是对国家文字语言规范使用的公益性推动。

美化文字、净化语言,人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网络时代,尤其需要更多文化传播机构以高度的自觉精神,给大众带来积极的精神引领,也需要更多公民携起手来,担当必要的文化责任,提高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水平。

1.下列关于“净化和美化文字环境”的途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立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

B.文化传播机构自觉担当文化净化责任,给大众带来积极的引领精神。

C.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对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慎重使用。

D.出版社要降低出版速度,减少出版图书的种类和册数,控制转载率。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要对茅盾文字奖获奖作品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等做“病情报告”。

B.我国的“文字病虫害”包括错字、别字、病句等不规范用法,它们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字环境的净化和美化。

C.不净化和美化文字环境,会对未成年人造成文字误导,对成年人造成文字污染,对汉字发展和文化形象造成危害。

D.浅阅读、庸俗化的阅读现状,不利于文字环境的净化和美化,因此,要通过对文字“咀嚼”、文化较真来改善。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影响力大,文化伤害大,拿他们开咬,意义重大。

B.我国“文字病虫害”现象严重,需对所有作者进行“病情报告”。

C.“大众写手”对文化保护不以为意,经常犯错,所以我们要经常“多管闲事”经常“咬”他们,净化和美化文字环境。

D.只有更多文化传播机构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担当起必要的文化责任,才能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水平。

二、文学作品阅读(5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25分)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4.对第二段文字的段意,概括恰当的一句是()(4分)

A.论述了马克思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B.论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爱戴和尊敬。

C.论述了无产阶级与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D.论述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5.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请结合上文分点加以回答。

(5分)

答:

6.“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有的版本用“轻轻抹去”,你主张用哪一个词?

请简述理由。

(8分)

答:

7.恩格斯大胆的评价马克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26分)

永远的曼德拉

于杰飞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12月5日辞世,享年95岁。

噩耗传来,南非举国悲痛,世界同声哀悼。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东南部特兰斯凯地区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当时的南非到处弥漫着种族主义的血腥味,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强烈不满,在曼德拉心里种下了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

他决心,不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怀揣着这个理想,1944年,年轻律师曼德拉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52年,借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曼德拉成功组织并领导“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

1953年,曼德拉在非国大会议上发表了《自由之路无坦途》的演讲,公开宣布非暴力反抗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然而,面对这份非暴力宣言,南非政府却选择了暴力回应。

在和平斗争无暴的情况下,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以暴力对抗暴力。

1962年,曼德拉被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5年监禁。

“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

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进行了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进行了斗争。

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这段演说是曼德拉在所谓的“叛国案”中的自我辩护。

1964年6月,南非政府以“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罪判处正在服刑的曼德拉终生监禁,这年他45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判决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对于曼德拉而言,斗争才刚刚开始。

罗本岛是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

4.5平方米的狱室,勉强可以躺下,曼德拉在这里一待就是27年。

27年,曼德拉忍受了每天到采石场做苦工的折磨,忍受了惨无人道的羞辱和拷打。

漫长的监狱生活,曼德拉在孤独中苦苦思索。

“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

”他意识到,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

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他感受到肩上沉重的使命,他决心把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南非人,只有这样,他的彩虹之国才有希望。

于是,他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整日以书为伴。

“我不会绝望,也不会自暴自弃。

我相信会有一天,我作为一个自由人,行走在阳光下。

1990年2月11日,南非白人总统德克拉克迫于压力最终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这一年,德克拉克和曼德拉同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1年,延续300多年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从法律上被废除。

为这一天,曼德拉等了73年。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而当时的南非正处在激烈的种族对抗中,如何将这个国家解救出来,全世界的眼睛都注视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就职典礼上,曼德拉出人意料地邀请了当年在罗本岛看守他的3名狱警,并向他们鞠躬致敬。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能繁荣发展。

”全场报以掌声,世界报以掌声。

在曼德拉的努力下,南非成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曼德拉告诫人们,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在他的感召下,获得自由的黑人放下了武器,失去特权的白人守住了基本权利。

南非共和国实现了全国和解!

当声誉达到巅峰的时候,曼德拉却决定隐退,他毕竟已经80岁高龄。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1999年6月,辞去总统一职。

曼德拉,终于把自己还给了家人。

“从今往后,我的生活添加了两个重要内容,第一个是格拉萨,第二个是到莫桑比克吃大虾。

”曼德拉与莫桑比克前总统遗孀格拉萨相伴晚年,而她也是领导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杰出女性。

“隐退也是一种领导”。

81岁高龄的曼德拉开始投身慈善事业。

他发起大型抗击艾滋病慈善音乐会,呼吁全世界共同关注艾滋病,积极采取行动消除贫困、疾病和饥饿。

出席2019年南非世界杯闭幕式,是曼德拉最后一次谢幕。

曼德拉走了,希望曼德拉留下的精神财富能永远传承下去。

(有删改)

8.结合全文,分析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分) 

(1)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答:

(2)曼德拉,终于把自己还给了家人。

答:

9.文章倒数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10.结合全文,简析题目“永远的曼德拉”的含义和作用。

(6分)

答:

11.在曼德拉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弭谤(mǐ)勖勉(xù)镣铐(liào) 浅尝辄止(zhé)

B.豁达(huò) 赎罪(sú)诽谤(fěi) 卓有成效(zhuó)

C.哺育(bǔ) 泥淖(nào)供给(ɡěi) 心急如焚(fén)

D.吞噬(shì) 履行(lǚ)商榷(què) 尔虞我诈(yǔ)

1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座谈婉约绊脚石再接再厉

B.祥瑞程式亲合力事与愿违

C.伸张托付明信片共商国事

D.账簿妆奁主弦律卓尔不群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曼德拉为南非的白人和黑人以及世界上目前还在被各种矛盾困扰、剑拔弩张难以和平的地区,做出了榜样。

B.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

C.记者在XX中搜索“国庆节”关键词,虽然相关信息很多,但多数都是黄金周促销、长假旅游、假日安全等内容,关于国庆节纪念日的报道凤毛麟角。

D.在这个时代,许多人拥有梦想并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地调整梦想,很少有人从一而终地坚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1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①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②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③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④,他⑤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⑥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A

因为

因此

以此

B

只有

并且

于是

C

只要

并且

于是

不但

而且

D

只要

所以

1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5分)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

解。

 

①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②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

③“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④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⑤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

⑥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18.下面是谢冕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新会上的演讲《富有的是精神》中的一段文字,请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在横线上写出本段的结论句。

(4分)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

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

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

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

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

19.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0.梦想是为人准备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梦想”有两个义项:

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渴望”。

从“妄想”这一义项出发,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这一角度切入,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但要实现你的梦想必须根据现实各方面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为之努力,为之拼搏,才能圆梦。

这样,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或“梦想与行动”这些论题展开论证,写议论文;也可以从虚拟的角度,针对现实,谈你美好的愿望,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以散文的笔调,描写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横向拓展,并列成段,铺排现实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再分别将它们提升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也可以编拟故事反映梦想与现实分离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这样一个主题,以警醒人们找到梦想与现实的最佳契合点。

从梦想的另一个义项——“渴望”出发,反映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渴望,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每个人,每一个成长阶段总有一些梦想,然而梦想往往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之所在正是我们表达心迹的材料。

有的令自己遗憾终身,有的令自己百思而不得其解,有的需要我们为之呼吁,有的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把它说出来,是非功过供人评说,让人们在读你写的文章时,与你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需要你用真心去坦露你的心迹,用清新纯朴的文字扣住读者的心弦。

儿时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长大后,梦想会实现吗?

今天的你还会做梦吗?

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还是不再抱有希望?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

就做一个梦想大记实,记下你梦中的故事。

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答题卡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51分)

4.___________

5.

6.

7.

8.

(1)

(2)

9.

10.

11.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2.___________13.___________14.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16.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

18.

19.

 

四、写作(60分)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