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166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材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内容提要:

1、通过钻探,可以探索到地球内部有什么?

答: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锌矿、水、无机盐等。

 

2、科学家是怎样利用地震波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究的?

答: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

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特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3、科学家是怎样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答:

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钻探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4、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几层?

每层各有什么组成?

答:

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最外面一层是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约(2900千米)。

这一层的温度约为(1000~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

地幔下面是(地核),它是地球的的核心部分,地球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主要有(铁)和(镍)组成。

这一层密度很大,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5、写出你研究火山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

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

番茄酱受热后溢出来了。

实验结论:

岩石受热形成岩浆,在薄弱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6、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7、说出火山的利弊。

答:

火山喷发造成空气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但火山喷发过后,能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8、美丽的圣.海伦斯火山在(1980)年5月18日前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区,山上烟雾缭绕,堆满积雪,吸引了众多游客,可是就在(1980)年(5)月(18)日的早晨,圣.海伦斯火山突然喷发了,此次火山喷发掀掉了(400米)的山峰,喷发的火山灰和岩浆使周围的度假村、木材场和居民住宅遭到严重的(破坏。

) 

9、(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的轰鸣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务损失)。

10、避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11、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座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12、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13、(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

(铜矿石)、(铁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

(石墨)、(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14、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

如(动物骨骼、硬壳等)。

或如(动物足印、虫穴、蛋、粪便等)。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5、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区北关),全长(1794)千米,贯通(六个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一千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商业、文化、服务等各行业的发展。

16、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7、声音能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

18、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1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内耳和中耳在头的内部。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0、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1、怎样保护听力?

一是尽量(避开噪音)。

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

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22、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23、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次声波)和(超声波)。

24、当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既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25、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26、如何消除噪音污染?

答:

人们为了消除噪声污染,采取了许多措施:

(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消除噪音源。

(2)将一些不可避免的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比如飞机场均建在市郊;(3)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4)、植树造林也是(减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27、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

答:

如:

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28、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好像一个美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29、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飞马座、仙后座)和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猎户座)。

30、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

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右腿的那颗星又白又亮;中间横着的三颗星为猎户的腰带。

这七颗亮星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31、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星就是天狼星。

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32、知道“三星正南、就要过年”指的是哪个星座(猎户座)。

33、(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是非人工合成的(天然)材料。

(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34、“白色污染”指(塑料)。

35、可回收材料(金属、玻璃、塑料等)和不可回收材料(陶瓷等)

36、我们把木块连接到电路中,来研究木头是否能(导电),我们可以用小刀刻不同的木块,来研究各种木头的(硬软)程度,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来研究各种木头的(沉浮)情况。

37、木头有什么特点?

答:

(1)在水中能沉浮

(2)有年轮有花纹(3)能燃烧(4)有硬有软(5)干木头不导电。

38.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木头做的?

答:

桌、椅、凳、门、窗、床、农具的把儿等都是木头做的。

3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4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

16课、陶瓷

一.填空:

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4.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底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不怕水)的特点。

5.陶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鉴赏)和(艺术)价值。

二.简答:

1.陶瓷有什么特点?

答:

陶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

2.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答:

(1)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及日用装饰方面。

(2)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

3.世界各国为什么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

答:

因为中国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了解了中华文明。

 

17课、金属

一.填空:

1.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天然金属矿(开采)、(冶炼)而来。

2.将废旧金属物品回收,冶炼加工就可得到(再生)金属,所以金属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3.所有的导线都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金属易(导电)。

4.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金属勺很快就会变热,这说明金属易(导热),用铁锤砸钉子,钉子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折断,说明金属有(延展性)。

5、金属中的(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

二、简答:

1、金属特点?

答:

(1)有金属光泽

(2)有延展性(3)易传热(4)易导电

2、金属从哪里来?

答;

(1)来自金属矿,经开采、冶炼获得

(2)来自回收站,将废旧金属冶炼、加工获得。

3、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答:

工农业生产、国防、航天、航海、医疗、科研及日常生活都用到金属。

 

18课、玻璃与塑料

一、填空:

1、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

2、秸秆一次性餐具,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是(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是(绿色)、(环保)的餐具。

3、玻璃和塑料有很多共同点,把它们分别联入电路中,我们发现它们都

(不导电),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二、简答:

1、玻璃、塑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

(1)玻璃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易破碎、碎片锋利。

(2)塑料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

2、为什么说秸秆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环保餐具?

答:

因为这种餐具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

3、玻璃和塑料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

(1)玻璃优点:

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

缺点:

易破碎。

(2)塑料优点:

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

缺点:

污染环境。

 

19课、材料的分类

一、填空:

1、对材料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按材料的(不同)给材料分类。

2.土是(天然)材料,而用土烧制的砖块则属于(人造)材料,这说明

(人造)材料来自于(天然)材料。

3.纸使用后还可以回收加工变成新的纸张,这说明纸是(可再生)材料。

4.回收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美化)生活。

二.简答:

1.怎样给物体分类?

答:

(1)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3)再生材料(4)不可再生材料(5)破坏环境材料(6)来之不易的材料

2.生态环境材料有哪些?

答:

(1)环境相容材料。

如:

纯天然材料、仿生物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环境降解材料。

(2)环境工程材料。

如:

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

3.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

(1)有利方面:

带来好处和方便。

(2)负面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使资源贫乏。

20课、蒸发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3.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4.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办法是(加热)、(增大蒸发面积)、(通风)。

5.“天气预报器”是运用(水蒸发)的原理来制作的。

6.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二简答:

1.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小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答:

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这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2、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说说你的办法。

答:

(1)提高水的温度

(2)増大蒸发面积。

(3)加快空气流通。

3、水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晒粮食,晾湿衣服。

(2)不利方面:

造成干旱。

 

21课、沸腾

一、填空:

1、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2、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

水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

3、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4、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5、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是(100)℃。

6、瓦特制造了第一台性能优良的蒸汽机

7、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

答:

加热一会水开始向上冒气泡,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它就开始不停地翻腾起来,说明水开了。

8、在不同天气、不同地点给水加热,有什么发现?

答:

水的沸点不同。

9、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10、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

11、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而沸腾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22课、凝结

一、填空:

1、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3、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冷)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二、简答:

1、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

答:

镜子会表面会模糊不清。

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2、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视线,你能用什么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答:

车内安装空调或打开暖风。

3、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答:

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

4、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

答:

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23课、水的三态变化

一、填空:

1.水在(0℃)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2.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固态)、(气态)。

3.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简答:

1.冬天,结了冰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状态的变化?

答:

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变化。

2.说说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

温度(吸热或放热)

3.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怎样?

答:

(1)有利影响:

冷冻物品,晒盐、粮食,人工降雨、雪浇灌农作物。

(2)负面影响:

冻坏农作物,冻裂水缸、水管。

4.目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使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

引发洪水,陆地毁灭。

 

24课、小水滴的旅行

一、填空:

1.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2.水蒸气遇冷,温度高于0℃变成(露),低于0℃变成(霜)。

3.气态的水叫做(水蒸气),霜是(固态)的水。

4.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5.冬季,有时候在草木、砖瓦、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冰晶,这些冰晶叫(霜)。

6.雪来自云中的(小冰晶)。

7.雪可以保护(庄稼),冻死地下(害虫)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8.(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等落下,降落在地面后,有的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的流到江、河、湖中,有的渗入地里成为(地下水),部分地下水又会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到江、河、湖中,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地面)、(海洋)和(空中)之间的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9.露对农作物起(保温)作用,霜能(冻伤)庄稼。

 

 

10.水的三态变化:

水蒸气(气态)

 

放热吸热放热吸热

 

吸热

水(液态)冰(固态)

放热

二、简答:

1.冬季门窗玻璃上的冰花,草木、地面上的霜是从哪里来的?

答:

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变成的小冰晶。

2.简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答:

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

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

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

3.用什么方法制造露和霜?

(写出简单实验过程)

答:

(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一会儿离烧杯口5厘米左右的瓷盘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制造的露。

(2)用一小塑料桶装上冰块,再倒一杯热水并靠近塑料桶放一会,会看到桶外壁上有一层小冰晶,这就是制造的霜。

4.小水滴为什么会以不同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出现?

答:

温度变化(受热或受冷)

5。

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什么?

答:

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露、霜、雾、云、雨、雪等。

6.怎样制造雾?

(写出实验过程)。

答: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这时从烧瓶中的玻璃管口冒出“白气”,这白气就是制造的雾。

7.模拟降雨,写出实验过程。

答:

加热烧杯,烧杯内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杯口盛有冰块的瓷盘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多了就滴下形成雨。

8.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

(1)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

(2)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

9.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答:

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在低空形成雾,在高空形成云。

10、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净化空气、浇灌农作物、提供淡水。

(2)不利方面:

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

11.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答:

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所以必须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