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78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docx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讨论稿3)

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功能、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受到广泛的重视,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当前中小学学生评价与课程改革的整体进展还不相适应,制约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进行中小学学生评价改革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现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精神以与教育部《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与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

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以质评为基础,应用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不仅考查“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还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次的考查,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

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

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三、评价内容与标准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由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和健康、审美与表现六部分构成。

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公民素养。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不同学段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征,将以上六个方面分解为不同的评价指标(7-9年级具体评价指标见附表一)。

(二)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经过学科学习应达成的基本目标。

每学科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评价。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总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并对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

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将学科评价目标具体化。

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

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不能截然分开,通常基础性发展目标蕴含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和学习目标同步发展,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

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与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学科分阶段提出具体评价指标。

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可列出若干项行为表现作为评价指标。

对具体评价指标的表述应简明并具可操作性。

目标体系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注意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评价,鼓励各类学生的成长。

四、评价方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

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以与团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要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主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

要按学生年龄、心理与行为特点制定一些可观察的指标,在学科教学或各种教育活动中分层实施评价。

要创设情境、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要通过表现性任务、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分析、个人自评,同学、教师、家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目标的评价

⒈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要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该学段、学年以与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作业、纸笔测验、考试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以“等级+评语”的形式呈现。

小学低年级(1—2年级)实行模糊评价或描述性等级。

⑴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有效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作业情况要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正确率,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与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来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优秀作业与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

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之外,更应注重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业。

表现性作业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参加社会工艺活动记录、学科实验研究报告、交流合作学习记录、课外阅读的数目和反思笔记等。

⑵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测验)是在一个教学阶段或单元结束后,根据教科书中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出的学业水平评价,衡量、检测学生在预期学习成果和表现标准上所达到的程度。

设计单元测验题目和实施评价需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测试内容的范围,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单元测试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面,每个教学阶段或单元结束后都要测试并做记录。

⑶期末考试(考查)

考试(考查)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考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不同选择相应的考试形式,既有闭卷形式,也有开卷形式。

除纸笔测验外,也要选择外语听力考试、口试、课题研究、情景测验、实际操作等质性评价形式。

运用考试进行评价时应注意:

考试内容:

考试要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综合应用的能力;要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突出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除关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体现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还要重视加强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考查学科应通过平时观察、评语、轶事记录、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习惯、兴趣、毅力、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社会技能以与努力程度等学生表现的信息进行考查。

考试方式:

给予学生多次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

如,1-2年级可采用游戏式、自选式、互测式考试,考试要突出趣味性。

3-9年级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定。

各学科期末考试成绩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方式呈现。

对于初中毕业考试,各地要根据本地毕业考试结果和高中资源等实际情况确定等级数和等级标准。

考试结果处理:

各科教师要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反馈信息,从而督促、协助学生制定出下一步的学习计。

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必须与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观察、轶事记录、访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质性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

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性发展目标在学科中的体现,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⑴日常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

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活动观察:

校内外活动观察,要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夏令营、艺术汇演等,能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以与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长表现:

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表现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

但不能将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各种竞赛的获奖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⑵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信息等。

成长记录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有选择的使用。

可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学生的品行、兴趣发展,习惯的养成结合;可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结合;还可与班级的管理工作结合。

成长记录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优势领域。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更典型、客观、真实,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程。

要定期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

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结性评价内容。

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明确改进的方向。

要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成长记录的结果应收集在成长记录袋中,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成长记录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本人,是其个人学习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三是成长记录袋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包括:

①学生基本情况:

如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况,如所进学校、主要课程测试成绩、一般能力等级、特殊能力倾向,优秀与荣誉、个人社交和发展情况。

②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

A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主题收集资料。

如单元测试成绩单、综合素质报告单。

B目前最佳作品展现,包括生成过程,如最好的作业、最好的作文、优秀的美术作业、摄影照片、录音磁带等。

C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乃至各项竞赛获奖证书等。

D同伴之间的观察评价、教师观察、评价与剖析,来自家长、社会的反馈信息,如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等。

(三)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

学生自评和互评:

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行为写出自我评语;二是对自己或同学综合素质的六个方面以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教师评价:

一是由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六个方面评出分项等级,并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性评语,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具体评价方式见表二);二是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所制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与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并对学生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描述,写出激励性的评语(具体评价方式见表三)。

家长评价:

一是对自己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出鉴定性评语;二是对自己学生综合素质的六个方面以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

⒈评价结果包括等级或评语

评语包括:

①自我评语。

②家长评语。

③教师(班主任)评语。

等级包括:

①分项等级。

即根据评价内容所列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整体判断对六个方面以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给予一个等级;练习、作业、期末考试获得的等级。

②分主体等级。

即由四个评价主体给出的评价等级。

③综合等级。

即把分项等级和分主体等级综合,作为综合素质或学业水平评价的最后等级。

以上等级均为四等,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

⒉综合等级合成的方法

加权法:

各等级赋予分值采用“取平均值四舍五入法”合成最后等级。

直接评定法:

依据期末考试的等级、作业和单元测试的等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与完成的报告)、成长记录、特长与获奖情况、自我与他人评价等进行总体分析,根据总体态势确定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的最后等级。

(五)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

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由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学科学业水平综合评价表,包括多主体评价和教师综合评语构成。

将期末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报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习惯方面的情况。

学生综合素质学业水平报告单的整体结构和指标要涵盖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方面内容,体现出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指标,并转换成可观测的学生行为表现,具有可操作性。

综合素质学业水平报告单的设计要体现“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理念;不仅要有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表,而且要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表;评价表的设计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都体现出来。

综合素质报告单形式上可以是色彩绚丽、活泼生动的活页卡片式;分学年、学科设计,每学期每学科一份(具体样式请见附表二、附表三)。

学生学科学业水平评价由相应学科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评价,每学期末由班主任汇总。

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科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作出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每学期末要将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送交学生家长,审核认同后作为学籍档案由学校留存。

学生在小学(1-6年级)、初中(7-9年级)毕业时,学校根据每年的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综合填写毕业鉴定。

毕业鉴定反映学生小学、初中整个学习阶段的发展情况,做为学生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佐证材料。

五、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⒈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加强领导,组织研究队伍,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在本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教育厅备案。

各县(区)在本市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实施办法与细则的制定应充分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求真务实,防止形式主义。

⒉各级教师培训部门要加强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理解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克服陈旧的评价和考试观念,消除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疑虑;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评价考试观念,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⒊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作为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与本方案的内容,对现行督导评估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

⒋教研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认真研究各学科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中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探索,提倡创新。

要与时组织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的经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减少低层次的重复,加快评价改革的步伐。

加强对学校和教师具体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以与考试命题的指导。

⒌各中小学校要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学生评价改革工作,在培训与指导、管理与交流、具体的学生评价改革措施与方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⒍各地要注意改进学生学习质量检测方法。

质量检测要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评价改革在目标、内容、手段上保持一致,创造符合课改精神的质量管理新经验。

除省教育厅批准的区域性统一考试外,期末考试或阶段性的考试,应由学校组织实施。

大范围统一命题、统一评分的考试,不利于教师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不利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施;尤其不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宜提倡。

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成立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与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共同完成评价工作。

⒏为增强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必须建立公示制度、审核制度、申诉和举报制度、诚信制度和追踪回溯制度。

六、实施学生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⒈评价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评价改革要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要想有效地开展评价活动,首先应对最有价值的学生学习与我们努力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忽视教育价值问题,评价就有可能流于简单测验练习的危险,而不是对我们真正关系的问题的改进和提高。

当学校的教学质量被广泛关注和切实调整时,当学习结果的信息被视为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评价才会真正有效,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⒉认真把握学生素质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诸如确立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并收集数据和资料,呈现评价结论以与评价的反馈等。

评价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如果在评价改革中不注意评价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就可能使评价工作缺乏实效,特别是在学习别的地区或学校的经验时,如果只把片段的东西拿过来,没有领会其相应的理念、原则、背景与其局限性,很有可能出现表面化或形式主义的现象。

⒊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有力地推进评价工作的开展。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除了能够减轻工作量外,在自动生成更为丰富、深刻、直观的信息;有效整合多方面信息;加强过程记录与监控,提高数据安全性;加强保密,降低相关人员压力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建议有条件的市地或学校,评价的全程可进行电子化管理。

如建立评语软件、电子学籍等。

 

附表一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关键表现

道德品质

文明礼貌

1爱护国旗、国徽、国歌,言行文明。

2尊老爱幼,对师长有礼貌。

3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尊纪守法

4具备法律常识

5遵守法律法规

6遵守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正直守信

7真诚待人

8诚实守信

9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10不弄虚作假

关心集体

11珍视集体荣誉

12维护集体利益

热爱劳动

13尊重劳动者

14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勤俭节约

15积极参加力所能与的公益劳动

公民素养

社会责任感

16关心社会问题,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愿望

17乐于帮助他人,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18节约资源

19保护生态环境

家庭责任感

20尊重并关心家庭所有成员

21理解尊敬父母长辈

22履行应尽的家庭义务

自律自强

23珍爱生命,为个人行为负责

24学会自主管理和自我保护

25学会自我反省,有错就改

26抵制不良诱惑,科学上网

27自尊、自信

积极进取

28能够自我激励,追求进步

29明确自主发展目标

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

30有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1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2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学习方法

33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4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一些学习策略

35善于在生活和学习中总结与反思,听取他人意见不断改进

创新与实践能力

36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37能够提出新颖、独特、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38掌握探究的策略和方法

39动手操作能力强

交流与合作

团队精神

40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41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42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沟通与分享

43能够运用多种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与合作

44善于与他人分享

运动与健康

健康体质

45精力充沛

46具备健身的能力和一定的运动技能

健康心理状态

47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48能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49克服困难,意志坚强

健康生活方式

50坚持锻炼身体与参加体育活动

51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52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3无不良嗜好

审美与表现

审美情趣

54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55能够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之美

审美表现

56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和珍惜美

57愿意创造和表现美

58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艺术活动

59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60有艺术作品

(注:

该评价内容适用于7—9年级,其他学段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征做适当调整。

 

附表二

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姓名:

年班学号:

年度学期

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内容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审美与表现

运动与健康

评价等级

学业水平评价

学科

等级

学科

等级

学科

等级

语文

品德与生活

(社会)

信息技术

数学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英语

音乐

地方课程

科学

美术

校本课程

体质健康检测检查日期

身高

(厘米)

胸围

(厘米)

沙眼

视力

体重

(千克)

肺活量

龋齿

出勤情况

特长与获奖情况

迟到

旷课

病假

事假

班主任寄语:

续表二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家长评价

班主任评价

文明礼貌

遵纪守法

正直守信

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

道德品质总评

公民素养

社会责任感

家庭责任感

自律自强

积极进取

公民素养总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