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71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安部三项纪律.docx

公安部三项纪律

附件1

笔试复习资料

1、公安部“三项纪律”

一、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

二、决不允许酗酒滋事;

三、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

公安民警违反上述规定的一律先予以禁闭,并视情给予纪律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并视情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的,从严处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公安部“五条禁令”

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开除。

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或予以撤职。

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本禁令自二ΟΟ三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有规定与本禁令不一致的,以本禁令为准。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修订后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已经2007年5月11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以下简称公安民警)着装,是指公安机关在编在职的职业制人民警察按照规定,穿着全国公安机关统一的制式服装。

第三条除规定情形外,公安民警在工作时间应当着装。

第四条公安民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着装:

(一)执行特殊侦查、警卫等任务或者从事秘密工作不宜着装的;

(二)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的;

(三)女性公安民警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四)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

第五条公安民警辞职、调离公安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审查、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不得着装。

第六条公安民警在工作时间,通常着执勤服;参加训练时,通常着作训服;参加授衔仪式、宣誓、阅警、重大会议、外事等活动时,除主管(主办)单位另有规定外,着常服。

第七条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配套穿着,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警服与便服不得混穿。

警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不得外露。

(二)按照规定缀钉、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系扎制式腰带,不同制式警用标志不得混戴。

不得佩戴、系挂与公安民警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

(三)保持警服干净整洁。

不得歪戴警帽,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四)除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形外,应当穿制式皮鞋、胶鞋或者其他黑色皮鞋。

非工作需要,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脚,男性公安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3厘米,女性公安民鞋一般不得高于4厘米。

(五)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不得染彩发、戴首饰。

男性公安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性公安民警发辫(盘发)不得过肩。

(六)除工作需要或者眼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第八条公安民警着装时,除在办公区、宿舍内或者其他不宜戴警帽的情形外,应当戴警帽。

(一)进入室内时,通常脱帽。

立姿可以将警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坐姿可以将警帽置于桌(台)前沿左侧,或者用左手托放于左侧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在办公室和宿舍内时,警帽挂在衣帽架上(帽顶向外,帽徽朝下),或者统一放置在床铺被褥正上方。

(二)除紧急情况外,驾驶或者乘坐警用摩托车时,应当戴警用头盔。

第九条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良好。

第十条公安民警着装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不得饮酒;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第十一条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随身携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

第十二条两名以上公安民警着装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第十三条公安民警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警服以及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除工作需要外,不得赠送、转借给公安民警以外的人员。

第十四条公安民警季节换装的时间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根据气候条件和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规定的公安民警,由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依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置:

(一)情节轻微的,当场予以批评教育和纠正;

(二)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拒绝、阻碍警务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可以暂扣其证件及相关物品,通过下发《公安督察通知书)等方式通报其所在单位要求整改。

必要时,可以采取带离现场、停止执行职务或者禁闭措施。

第十六条违规者所在单位收到《公安督察通知书》后,应当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对再次违规者,应当在本级公安机关范围内予以通报,并取消当年参与评功受奖资格;对屡教不改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纪律处分或者辞退,该单位集体和主管领导当年不得参与评功受奖。

违规者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向发出《公安督察通知书》的督察部门报送处理结果。

第十七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机关,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及其人民警察。

第十八条离休、退休公安民警在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可以根据需要,参照本规定穿着制式服装,并配戴专用标志。

试用期尚未评授警衔的公安民警以及公安警察院校学生着装,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

1994年2月24日公安部令第17号公布施行

  第一条为保障城市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为公民提供救助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人民警察巡逻执勤工作,由城市公安机关依照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一组织实施。

  第三条人民警察巡逻执勤,采取徒步为主,自行车、机动车相结合的方式。

  城市公安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巡逻警区。

  第四条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维护警区内的治安秩序;

  

(二)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三)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

  (四)警戒突发性治安事件现场,疏导群众,维持秩序;

  (五)参加处理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六)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持秩序,抢救人员和财物;

  (七)维护交通秩序;

  (八)制止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九)接受公民报警;

  (十)劝解、制止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

  (十一)制止精神病人、醉酒人的肇事行为;

  (十二)为行人指路,救助突然受伤、患病、遇险等处于无援状态的人,帮助遇到困难的残疾人、老人和儿童;

  (十三)受理拾遗物品,设法送还失主或送交拾物招领部门;

  (十四)巡察警区安全防范情况,提示沿街有关单位、居民消除隐患;

  (十五)纠察人民警察警容风纪;

  (十六)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由人民警察执行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依法行使以下权力:

  

(一)盘查有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人员,检查涉嫌车辆、物品;

  

(二)查验居民身份证;

  (三)对现行犯罪人员、重大犯罪嫌疑人员或者在逃的案犯,可以依法先行拘留或者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四)纠正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

  (五)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执行处罚;

  (六)在追捕、救护、抢险等紧急情况下,经出示证件,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的交通、通讯工具。

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坏的应当赔偿;

  (七)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六条在巡逻执勤中遇有重要情况,应当立即报告。

对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事件和事故,应当进行先期处置。

  对需要查处的案件、事件和事故应当移交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处理。

  第七条人民警察巡逻执勤时必须做到:

  

(一)穿着警服,系武装带,佩戴枪支、警械和通讯工具;

  

(二)恪尽职守,遵守法律和纪律;

  (三)严格执法,秉公办事,不得超越或滥用职权;

  (四)举止规范,文明执勤,礼貌待人。

  第八条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应当接受公民的监督;公民发现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权提出控告和检举。

  第九条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应当支持巡逻警察的执勤,服从巡逻警察的管理,不得阻碍其依法执行职务。

  第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公安部令第53号

2000年4月28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00年6月1日公安部令第53号发布实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内务管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公安机关内务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以下简称公安民警)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保证公安机关圆满完成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任务。

   第三条 公安机关内务建设,贯彻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方针,按照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坚持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的原则,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

第二章   宣   誓

   第四条 宣誓,是公安民警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承诺和保证。

新录用的公安民警必须进行宣誓。

   第五条 宣誓的誓词

   我宣誓:

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

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

   第六条 宣誓的基本要求

   

(一)新录用的公安民警,应当在初任培训合格后,上岗前由所在单位或者培训学校组织宣誓。

   

(二)宣誓前,公安机关领导人员应当对宣誓人进行人民警察性质、宗旨、任务、纪律、作风等教育。

   (三)宣誓场地应当悬挂警徽。

   (四)参加宣誓人员应当庄重严肃、着装整齐,警容严整。

   第七条 宣誓仪式的主要程序

   

(一)宣誓大会开始。

(二)奏(唱)国歌。

(三)主持人讲话(简要说明宣誓的意义,讲解誓词的基本精神)。

   (四)宣读誓词(宣誓人立正,右手握拳上举至耳部,由预先指定的一名宣誓人在队前逐句领读誓词,其他人高声复诵)。

   (五)宣誓人代表讲话。

   (六)领导讲话。

   (七)奏(唱)警歌。

   (八)宣誓大会结束。

   宣誓时,若结合授街、授装进行,应当先授衔、授装,后宣读誓词。

第三章  内部关系

   第八条 公安民警,不论职务高低,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间是同志关系。

   第九条 公安民警依据行政职务和警衔,构成上级和下级以及同级的关系。

行政职务高的是上级,行政职务低的是下级,行政职务相当的是同级。

在相互不知道行政职务时,警衔高的是上级,警衔低的是下级,警衔相同的是同级。

   第十条 上级应当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下级。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同级之间应当在上级领导下,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合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第十一条 上级有权对下级下达命令。

命令通常按级下达,情况紧急时,也可以越级下达。

越级下达命令时,除特殊情况外,下达命令的上级应当将所下达的命令通知受令者的直接上级。

   命令下达后,上级应当及时检查下级的执行情况;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应当及时下达补充命令或者新的命令。

   第十二条 下级对上级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报告上级。

下级如果认为命令有不符合实际情况之处,可以提出建议,但在上级未改变命令时,仍需坚决执行。

   执行中如果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命令确实无法继续执行而又来不及或者无法请示报告上级时,应当根据上级的基本意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果断行事,坚决完成任务,事后迅速报告上级。

   下级接到越级下达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除下达命令的机关有明确要求外,在执行的同时,应当向直接上级报告;因故不能及时报告的,应当在情况允许时迅速补报。

   第十三条 不同建制的公安民警在共同执行任务时,应当服从上级指定的负责人的领导和指挥。

如果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暴乱、骚乱以及追捕逃犯等紧急情况,在建制不明时,由行政职务高的公安民警负责指挥;一时难以区别行政职务高低时,由行政警衔高的公安民警负责指挥。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之间及各警种、各部门之间,应当按照各自职能和分工,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第四章  警容风纪

   第十五条 着  装

公安民警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

   

(一)除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外,在工作时间必须着警服。

   

(二)应当配套穿着警服,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三)应当规范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徵、帽徽、领花、臂章等,不得佩带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四)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警服、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

   第十六条 仪 容

   

(一)公安民警应当保持头发整洁。

非特殊任务需要,不得染彩发,男性公安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性公安民警发辫不得过肩。

   

(二)公安民警不得纹身,不得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

   第十七条 举 止

   公安民警应当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态良好。

   

(一)着警服或者执行公务时,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在公共场所或者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坐卧。

   

(二)不得酗酒、赌博和打架斗殴;不得参加宗教、迷信活动。

   (三)两名以上公安民警着装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四)外出时,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人民警察的声誉。

   第十八条 礼 节

   

(一)公安民警应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二)参加庆典、集会等重大活动升国旗时,着警服列队的公安民警应当自行立正、行注目礼,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未列队的公安民警应当行注目礼。

奏(唱)国歌时,应当自行立正。

   (三)晋见或者遇见上级党政领导、公安机关领导时,着警服的公安民警应当行举手礼;因携带武器装备或者执行任务需要,不便行举手礼时,可以行注目礼。

   (四)晋见或者遇见本单位经常接触的领导和其他同事时,应当互相致意。

   (五)列队的公安民警在行进间遇见领导时,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其他人员应当行注目礼。

   (六)公安民警交接岗时,应当互相敬礼;不同单位的公安民警因公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

   (七)公安民警在外事活动场合与外宾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

   (八)公安民警因公与非公安民警人员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纠正违章时,应当先敬礼。

   (九)公安民警依法执行职务进入居民住宅时,应当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第五章   日常制度

    第十九条 会 议

   

(一)会议应当力求精简,讲求实效。

   

(二)派出所、警队等基层实战单位应当实行每日例会制度,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总结、部署有关工作。

   (三)县级公安机关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公安民警大会,由领导总结、报告工作,表彰先进,布置工作任务。

   第二十条 请示报告

   

(一)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公安信息畅通。

   

(二)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自然灾害事故、民警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及伤亡情况,必须及时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报告,不得以任何理由隐瞒或者拖延不报。

   (三)下级公安机关必须定期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有关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四)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请示,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回复。

   第二十一条 请假销假

   

(一)下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人员离开本地区,必须向上一级领导请假,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请假的,应当及时报告。

   

(二)公安民警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必须按级请假,按时销假;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离岗。

   (三)执行特殊或者紧急任务时,非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得请假。

   (四)请假人员因特殊情况经批准后,方可以续假。

未经批准,不得超假或者逾假不归。

   (五)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或者工作需要时,请假人员应当立即返回单位。

   第二十二条 工作交接

   

(一)公安民警在工作变动、离(退)休、辞职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时,必须将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和掌管的文件、材料、证件、武器、弹药、器材等进行移交。

移交工作应当在本人离开工作岗位前完成。

   

(二)公安民警因故暂时离开岗位时,应当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向代理人员交代清楚。

   第二十三条 证 件

   

(一)证件是公安民警身份和执行职务的专用凭证和标志,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作、发放。

   

(二)除工作特殊需要外,公安民警不得使用与实际身份不相符的证件。

   (三)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安民警应当随身携带证件,并主动出示以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四)证件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复制、转借、抵押、赠送、买卖。

严禁将证件用于非警务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五)公安民警工作单位、职务或者警衔发生变动的,发证部门应当将其原证件收缴,并换发新证件。

   (六)公安民警发现证件遗失、被盗(抢)或者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属公安机关并补办。

   第二十四条 印 章

   

(一)各级公安机关印章的刻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呈报批准,并在指定处刻制。

严禁私刻公章。

   

(二)使用印章应当按照规定权限,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认真登记,严格用印监督。

严禁利用印章谋私或者开具空白信件。

   (三)印章应当指定专人保管。

印章丢失的,必须及时上报,并通报有关单位。

   (四)经批准作废的印章,应当登记造册,上交制发机关即行销毁;停止使用的印章,应当上交制发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文件收发和保管

各级公安机关文件应当指定专人收发和保管。

收发文件应当办理登记,妥善保管,并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需要归档的文件,应当按照要求立卷归档;不需要归档的文件,应当登记造册、指定专人销毁。

   第二十六条 保 密

   公安民警必须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严守保密纪律,保守公安秘密。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工作情况,经常进行保密教育和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严肃处理。

第六章  接待群众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应当予以公开,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以及公示栏、牌匾或者印发书面材料等形式告知群众,为群众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各警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文明用语和忌语,严格遵照执行。

   第三十条 基层公安机关应当设置群众接待室或者服务室,实行群众办事、报警、报案、求助、咨询接待领办制度。

   第三十一条 公安民警接待前来办事、报警、报案、求助、咨询的群众,应当首先问好并致意,然后认真、热情接待。

接待时,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认真受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耍态度,严禁态度冷、硬、横。

   第三十二条 公安民警应当热情为求助的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群众报警、报案应当及时妥善处理。

   各级公安机关的警车在临时停靠或者行驶中,乘车的公安民警应当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报警与求助。

第七章 值班备勤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由领导干部带班,安排适当警力备勤,配备相应器材和交通工具,保障随时执行各种紧急任务。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及刑警、巡警、交警部门和看守所、拘留所、派出所应当设置值班室,建立值班备勤制度。

   第三十五条 值班人员职责

   

(一)接待报警、报案、检举、控告、投案自首或者其他原因来访的人员。

   

(二)发生案件、事故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并按照上级指示或者预案做出应急处理。

   (三)及时、妥善处理公文、电话等。

   (四)维护本单位工作、学习、生活秩序,承担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六条 值班记录

   建立值班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值班期间发生的重要事项及其处置情况。

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问题或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员的姓名和主要情况;

   

(二)向上级报告的时间,接受报告人的姓名和答复的主要内容;

   (三)对上级指示的传达、办理情况和时间;

   (四)负责处理的单位和人员姓名;

   (五)值班人员姓名。

   值班纪录应当存档,妥善管理。

   第三十七条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切实履行职责。

值班人员因故经批准离开岗位时,应当有人代岗。

换班时,下班人员应当将工作情况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并履行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 值班备勤人员在值班备勤之前和期间不得饮酒,值班备勤期间不得进行妨碍值班备勤秩序的娱乐活动。

第八章  突发事件的处置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预先制订各种紧急行动方案,规定紧急集合和执行任务的联络方式和要求,并按照规定报经上级批准,组织必要的演习和训练。

   第四十条 遇有下列紧急情况,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紧急行动方案,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及时报告上级公安机关:

   

(一)发生重大治安事故、事件和案件;

   

(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三)发生重大涉外事件;

   (四)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

   (五)发生外敌侵扰、空袭;

   (六)其他紧急任务。

   第四十一条 公安民警接到执行紧急任务的命令后,应当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服从统一的指挥调动。

发现紧急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并迅速进入现场履行职责。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当将所属民警的住址、联系方式等有关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