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49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docx

病险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实用技术讲稿

1水利工程的任务

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是:

除水害,兴水利。

截止到2004年年底统计,全国已兴建各类水库8.5万余座,其中大型水库420多座,中型水库2700多座,小型水库近8.2万多座,总库容5200多亿m3,其中大型水库3800亿m3,中型水库750亿m3,小型水库600亿m3。

这些水库在除水害和兴水利方面都发挥了巨大效益。

平原、滨海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

工程等别

工程规模

工程总库容

(108m3)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

保护农田(104亩)

治涝面积(104亩)

灌溉面积(104亩)

供水对象重要性

发电容量(104KW)

(1)型

>10

特别重要

>500

>200

>150

特别重要

>120

(2)型

10~1.0

重要

500~100

200~60

150~50

重要

120~30

中型

1.0~0.1

中等

100~30

60~15

50~5

中等

30~5

(1)型

0.1~0.01

一般

30~5

15~3

5~0.5

一般

5~1

(2)型

0.01~0.001

<5

<3

<0.5

<1

除水害包括防洪、拦沙等。

兴水利包括发电、灌溉、供水、水产养殖、改善航运条件等。

防洪

我国为洪灾多发国家。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大陆季风气侯影响下,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很大,峰高量大。

汛期集中全年雨量的60%-80%,而汛期中最大一个月雨量又占全部雨量的25%-50%(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当洪水流量过大,超过河道的安全泄量时,就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通常指江河的中下游。

防止洪水灾害的措施:

一是在江河中上游兴建水库,调蓄洪水;二是在中下游修筑防洪堤,整治河道,以利泄洪。

调蓄洪水,把有害的洪水暂时存蓄起来,待洪水过后再有控制地慢慢下放,或等到使用时再按需要下放。

因此,蓄水不仅可以防洪,而且可以兴利;排泄就是把控制下泄或自由下泄的洪水安全顺利的送到大海里去。

水库调蓄洪水原理:

水库根据下游防洪需要及统一的防洪规划,将水库洪水经合理调蓄,削减洪峰,降低出库洪峰流量,拦蓄下游成灾水量并错开下游洪水高峰,使下游防洪保护区的河道水位(或流量)保持在河道安全泄量以下,从而保证下游安全。

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按预定的方法进行调度,即按以下特征水位进行控制:

例如湖北丹江口水库自1968年建成以来共拦蓄汉江上游洪水1万m3/S以上的洪峰55次,总计历年减淹耕地1100万亩,减免经济损失38亿元。

黄河小浪底水库现已基本建成,可将黄河花园口站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洪水。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3,可将下游荆江大堤从目前约1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百年一遇洪水,即遇到100年一遇及100年以下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m3/s,沙市水位不超过44.5m,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

遇100年一遇以上至1000年一遇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节后,可以使枝城流量不超过80000m3/s,再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区及其他分蓄洪区,可以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m,避免荆江大堤决口。

以上这些水库都已发挥或将要发挥很大的防洪效益。

特别是’98大洪水,在抗御长江大洪水过程中,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5省市的763座大中型水库参与了拦洪削峰,拦蓄洪水量340亿m3,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抗御长江第六次洪峰时,隔河岩、葛洲坝等水库通过拦洪削峰,有效降低了沙市水位0.40m左右,汉江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8300m3/s,最大下泄流量仅1280m3/s,削减洪峰93%,避免了武汉附近杜家台等分洪区的分洪,减轻了武汉市防守的压力。

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1335座大中型水库参与拦洪削峰,拦蓄洪水量532亿m3,减免农田受灾面积228万hm2(3420万亩),减免受灾人口2737万人,避免221座城市进水,减免直接经济损失1353亿元。

防洪效益十分显著。

修筑防洪堤是平行于水流方向修筑的挡水建筑物,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防洪措施,也是目前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

熟知的黄河大堤、长江荆江大堤、洪泽湖大堤、钱塘江大堤等。

参与了惠州大堤、潮州韩江南北堤、揭阳海堤等的建设。

堤防工程一方面扩大了河道的过水断面,增加了泄洪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河道本身的蓄水容积。

有关防洪措施除了上面提到到的之外,还有分洪。

即将多余洪水排泄到泛洪区,例如:

长江荆江分洪工程;黄河濮阳分洪工程等。

拦砂通过水库可以拦砂,防止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基面抬高,影响泄洪。

水力发电:

将河道水位抬高,产生水头差,泄水时水流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

剧统计水电装机7680万kW,年发电量2400亿kW.h,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1/3,发电量近1/4。

灌溉供水:

对水库上游由于水位抬高,可以自流引水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同时在枯水期可以随时向下游开闸放水,满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

小浪底建成后其中一个目标确保黄河不断流。

南水北调远景规划,修建江汉运河从三峡水库引水,年引水量从150亿m3增加到230亿m3。

据统计由水库引水灌溉农田约2.4亿亩,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30%;水库供水总量约5000亿m3,其中城镇和工业供水约500亿m3;

水产养殖:

兴建水库后,水库上游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

目前水产养殖面积3000万亩,已有70%的水面养鱼,年产鱼120多万t。

开发旅游事业:

风景区,吸引国内外游客,丹江口、葛洲坝、东石岭水库——秦王湖旅游区。

据旅游部门透露,三峡水库中可开辟新旅游景点70多个,可吸引大批海内外游人。

改善航运条件:

由于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少以及适宜于运大件货物等优点,因此,水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又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修筑了大坝,水库上游水位抬高,吃水深度加大,船舶可以自由航行,下游由水库调节放水,下游河道水深也会加大,同样改善航运条件。

三峡水库为实现万吨船队重庆至武汉直达运输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

由上述叙述不难知道,水利工程只要能够正常运行,可以获得重要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的特点:

(1)、工作条件复杂

从受力上(水压力、冰压力、风浪压力、地震动水压力、动水压力)

(2)、受自然条件制约,施工难度大

水利工程比陆地上土木工程施工条件要困难的多,主要困难是要解决复杂的导流问题,也即必须迫使河川水流按特定通道下泄,以创造并维持建筑空间,要进行很深的地基开挖和复杂的地基处理。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基础施工困难更大;施工进度往往和洪水“赛跑”,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巨大的工程量,将建筑物修筑到拦洪高度;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场面大,工种多,因而场地布置、组织管理工作也十分复杂。

(3)、工程效益显著

大型水利枢纽的兴建,已给国民经济带来十分显著的效益,我们知道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例如:

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从1968至1983发电效益达34亿元,相当于工程总造价的4倍。

在防洪方面大大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南水北调灌溉供水效益更加显著。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0MW,平均年发电量847亿度,按电价0.3元/度计,每年毛收入254亿元,三峡电站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所发电能可替代燃煤4000——4500万吨,每年可少排放近1亿吨的二氧化碳,200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一氧化碳,数10万吨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灰尘、废渣,将减轻环境污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

(4)、对环境影响大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由于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条件,对生态环境、自然境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这些影响一般来说有其有利方面,比如:

绿化环境,改良土壤,形成旅游和疗养场所,甚至发展成为新兴城市(丹江口市、三门峡市、宜昌市等),但另一方面,由于水库水位抬高,在库区内造成淹没,需要移民迁建,库区周围地下水位升高,对矿井、房屋、铁路、农村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由于水质、水温等因素使库区附近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在地震多发区建造大型水库,有可能诱发地震;水库上游泥沙淤积,下游清水下泄又可能使下游河道遭受冲刷等。

(5)、失事后果严重

大型水库工程,一般库大、坝高,一旦溃坝失事,巨大水流倾泄下游,将会超过自然情况所能发生的严重灾害,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沉痛教训。

如“63.8”大洪水,河北省垮了5座中型水库、96座小型水库,特别是“75.8”大洪水,河南省垮了板桥、石漫滩2座大型水库、2座、58座小型水库,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快了水库是除险加固进程,取得了较大进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垮坝数字逐渐减少,到了90年代,1991年全国江淮大水垮了39座小型水库,又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1993年青海省沟后水库(小型,坝高71米)垮坝,死亡328人,财产损失达1.5亿元,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库垮坝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应该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因此,在进行水库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包括我们参建工程各方每个人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

3、病险水库加固现状

(1)我国现有水库多数是在“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文革)期间兴建的,由于缺乏经验,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中进行的。

有许多工程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再加上工程管理工作跟不上,这是导致垮坝失事的主要原因。

根据90年代末先后两次垮坝原因统计,由于工程防洪标准低或超标准垮坝的,占37.3%~51.5%;由于工程质量差垮坝的,占35.9%~38.5%;由于管理不善垮坝的,占4.2%~15.9%,其他原因垮坝的占4.6%~11.3%。

因此,当前如不抓紧病险水库的加固,消除隐患,则这种潜在危险会继续造成大的危害。

(2)病险水库加固迟缓。

“75.8”大洪水后,水库大坝安全问题曾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国病险水库的加固有了一定的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1976~1985年完成大型病险水库加固65座。

1985年以后,为了促进加固进度,水利电力部列出第一批重点大型和个别重点中型险库43座,由中央辅助投资1/3,促进加固进度。

1992年水利部又列出第二批重点险库38座。

到目前这两批水库还未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筹集资金完成了一部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尽管在病险水库加固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经费需要量很大等原因,靠地方筹资,很难实现,即经费缺口大,这项工作进展仍然缓慢。

根据水利部门对所管理的水库统计,目前现有病险水库约占水库总数量的30%~40%,数目仍然很大。

有些水库位于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河流的上游,特别是小型水库分布面广、量大,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铁路沿线交岔河流上游的小型水库,根据各流域机构的不完全统计,还有1000多座小型水库未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一旦失事,不仅中断铁路运输,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灾害。

(3)技术管理工作差。

在现有水库的管理运行中,有些单位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方面,不支持或不重视技术管理工作。

比如在大坝运行观测方面,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大型水库还有40%的未设观测设施或已设观测设施不能满足监测大坝安全工作的需要;在调度运行方面,有的水库管理单位不重视编制调度运行计划;有的水库即使制订了调度运行计划,往往被“长官意志”所代替。

比如:

70年代甘肃省党河水库(中型)超汛限水位运行,造成了漫坝失事。

90年代青海省沟后水库也是在超汛限水位运行下溃坝的。

在养护维修方面,多数水库由于经费短缺,维修工作难以进行。

随着水库库龄的增长,诸如材料老化、洪水、地震、泥沙淤积以及其他破坏活动等,都有可能增加工程事故和失事机遇。

可以预计,今后运行中的水库安全问题也将与日俱增,切不可忽视。

(4)水库工程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工程老化,效益衰减,安全问题严重。

综合利用的水库,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效益是防洪和农业灌溉。

在防洪方面,主要是社会效益,国家又无政策补贴;在灌溉方面,农业收水费标准较低,即使这样的标准,迄今还有一些省未能到位。

实践证明,依靠农业水费,也难以解决工程的管理、大修和折旧费用,实现工程的良性循环。

这样使得水库管理单位无资金对工程维修,时间久了,工程自然老化,效益逐渐衰减,安全问题就日趋严重。

这一问题,长期未能扭转。

(5)对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大中型水库安全,这是对的,一旦垮坝失事,将会造成巨大灾害。

但小型水库数量巨大,占总水库数量的96%,星罗棋布,遍及全国每一条中小河流。

过去曾有相当一部分水库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由于垮坝失事,造成严重的损失,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已有所扭转,但时至今日,据20世纪90年代中统计,仍有10%的水库,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在建设时,仍然有些水库没有经过审批程序;施工后,放松质量监督;竣工时,也未认真进行验收;在投入运行后,也缺乏经常维护;在汛期中,防汛工作也未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工程上又不具备安全监测手段。

如青海省沟后水库1993年垮坝,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总之,这些小型水库一般防洪标准低,设计、施工遗留问题多,管理工作不善,防汛工作差,也是每年垮坝的重点,要特别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上述现状,水利部于1995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件》颁发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该办法对大坝安全分为三类,其中三类水库是指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质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病险水库。

通过普查汇总,我国现有三类水库3万余座。

水利部颁布《水库安全鉴定规定》,对水闸安全状况分为四类,其中三、四类统称病险水闸。

三类闸是指运行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损坏,除险加固后才能达到正常运行。

四类闸是指运用指标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问题,需降低标准或报废重建。

根据统计全国有大型病险水闸298座,占大型水库51%,中型水闸中病险闸则占46%。

4、土石坝不同险情除险加固措施综述

土石坝由于可以就地取材,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可以建在岩基上,也可以建在土基上),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织机械化快速施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管理、维修加高和扩建,与同等高度的混凝土坝比较,其造价仅为混凝土坝的四分之一(经济可靠)。

正因为土石坝具有该优点,在已建的8万多座坝中,土石坝占各种坝型总数的95%以上。

当然其隐患险情也多,溃坝失事也多。

4.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

首先应收集掌握除险加固的基本资料,以作出安全评价,并可为加固工程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水库及大坝的安全的复核工作,作出除险加固鉴定意见,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以便付诸实现。

即进行安全鉴定和评价。

除险加固一般所需资料有:

4.1.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环境条件,坝体和坝基等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项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以查明主要地质问题,为除险加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原始数据。

4.1.2工程监测、检查及隐患探测资料。

水库及大坝受原设计、施工、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影响。

工作状态和抗洪能力均会发生变化,产生缺陷或出现其他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及加固处理,往往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造成措手不及。

故水库大坝的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资料是进行工程安全复核的重要资料。

大坝安全检查可分为坝体外部检查和坝体隐患检查。

外部检查主要有:

坝体陷坑、裂缝、渗流水头(浸润线)、渗漏、滑坡等。

隐患主要有:

坝体填筑,碾压隐患(不合格土料、冻土块、工段按头、新旧结合面、裂缝、碾压质量等)。

坝体外部检查分:

经常检查是由工程管理人员按岗位责任制做的工程检查。

定期检查是由基层管理单位按规定进行的全面普查。

特殊检查是指工程处于非常运用条件下(大暴风雨、地震、持续高水位等)进行的检查。

4.2大坝漫坝失事综述

我国在“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期间,兴建了一定数量的水库,也发挥了很大的效益.但缺少认真地科学管理和必要地资金投入,以致有相当一部分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带病运行,普遍缺少定期检查鉴定和及时维修加固.多数大坝观测设施简陋,缺少技术管理人员,已有管理人员也缺少业务培训,资质不够,工程管理工作不能走向正轨,工程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4.2.1土石坝漫坝原因分析

土石坝漫坝主要原因有:

1、设防标准低

2、施工质量差

3、运行管理不善

4、库区岸坡滑坡

关于防洪标准低的问题(设计原因)

根据工程的等级和规模等,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从当前来看,就是“78”标准,即(山区、丘陵地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87”标准(平原、滨海地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从水库漫坝失事分析,防洪标准低的原因,也居首位。

其中,主要是工程防洪标准未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其次是遭遇稀遇的超标准洪水。

我国多数水库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设起来的。

当时大批水库仓促上马,多数水库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情况下进行的。

水文资料短缺,使设计洪水计算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水文资料系列短,一般都不到30年,用频率计算外延百年、千年或更长,其结果很不可靠;二是缺少水文资料,特别是中小河流更少,借用附近河流或查阅大范围最大暴雨等值线图,计算结果,更难可靠。

同时,大量的小型水库并未经过正式设计,也未经过批准手续,就修建起来,当然经不起洪水考验,造成大量的垮坝失事。

我国垮坝失事分析,96%是小型水库,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比如:

浙江省桥墩水库漫坝失事,就是在设计时,水文计算没有反映客观实际。

当地没有水文资料,借用邻近地区的水文资料,且系列较短,没有考虑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连续性的特点,以致设计防洪标准偏低而溃坝。

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

项目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2

3

4

5

设计

1000~500

500~100

100~50

50~30

30~20

校核

土石坝

可能最大洪水(PMF)10000~5000

5000~2000

2000~1000

1000~300

300~200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

5000~2000

2000~1000

1000~500

500~200

200~100

平原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重现期(年)]

项目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2

3

4

5

水库工程

设计

300~100

100~50

50~20

20~10

10

校核

2000~1000

1000~300

300~100

100~50

50~20

拦河工程

设计

100~50

50~30

30~20

20~10

10

校核

300~200

200~100

100~50

50~30

30~20

潮汐河口段和滨海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潮水标准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1

2

3

4、5

设计潮水位重现期(年)

≧100

100~50

50~20

20~10

泄水建筑物泄洪能力低设计溢流前缘长度不够,(流量与溢流前缘长度成正比)选用的堰面型式不合理,根本不能宣泄设计洪水,更不能宣泄校核洪水

坝顶高程不足作为设计在设计文件中应说明设计高程和施工高程,一般施工高程要高于设计高程,考虑预留沉降问题,一般为坝高的0.2-0.4%。

没有采取合理的保坝措施即没有设置非常泄洪设施,非常溢洪道(漫顶自溃式、引冲自溃式和破副坝泄洪)。

关于工程质量差的问题

在施工中,没有实行“三制”,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盲目追求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

土坝中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是坝体碾压不实,不均匀沉陷裂缝;坝端接坡太陡,有的甚至反坡;坝体未完工,临时施工断面坡度陡,影响坝体稳定,坝基处理不彻底,出现渗漏管涌,有的甚至滑坡以及护坡垫层质量不好造成坝面沉陷塌坑等。

尤其是回填土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得沉降量过大,坝顶高程达不到设计高程,遇超标洪水容易漫坝。

运行管理不善

没有按批准的水库调度方案实施,在汛期库水位没降到汛前限制水位,没有腾出库容迎接大的洪水。

闸门和启闭机不能正常使用,闸门被泥沙淤塞或锈蚀,或停电无备用电源等。

库区岸坡滑坡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若库区岸坡岩体发育,坡度较陡,浸水后岩体抗剪强度降低,引起高边坡岩体急剧下滑入库,对坝体产生巨大冲击波压力,即使洪水不漫顶,土坝也有可能垮坝失事。

甘肃省史家沟水库漫坝就是由于库区岸坡滑坡失事。

4.2.2提高防洪标准工程措施

为了提高险库防洪标准,从除险加固工程措施来看,主要是:

适当加高大坝,增加调蓄能力;

加大泄洪设施,增加泄量;

适当加高大坝与加大泄洪设施并举。

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既满足工程防洪标准的要求,又达到经济合理。

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上游新建水库或大量加高大坝作为提高防洪标准的措施。

4.2.2.1适当加高大坝,增加调蓄能力

适当加高大坝高度,可以较大的增加库容,加大调蓄能力,提高防洪标准。

它的优点,削减洪峰作用较大,对水库下游危害影响较小。

一般“带帽”加高大坝的高度1~2米,最大不超过3米。

如加得太高,必须加宽坝身,放缓坝坡,才能保证坝坡稳定。

如坝内有发电或供水灌溉输水管道时,加高对其安全不利,也需要改建加长。

如广东梅州虎局水库水库(中型),由于大坝加高较多,放缓下游坝坡,重做排水设施。

坝内输水管道需要接长。

如溢洪道与大坝相接,也带来溢洪道的边墙、闸墩和工作桥加高,这些都是大坝加高给建筑物本身带来的问题。

如从库区来看,加高大坝,也不应该带来更多的移民和淹没损失,以免增加加固投资过多。

因此,一般不应加得太高。

对主副坝较长的水库,加高坝,会增加很大土方量,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4.2.2.2加大泄洪设施,提高泄洪流量

为了提高水库防洪标准,也可扩大泄洪设施,提高泄洪能力。

除挖掘已有泄洪建筑物潜力外,可在原溢洪道上扩宽或加深。

如有困难,而且又有条件时,也可新建溢洪道,增加泄洪能力。

如北京市密云水库增加了一个新溢洪道。

若工程加固投资很大,一时难以进行加固时,为了减少投资,确保大坝安全,也有增建简易的非常溢洪道(非常泄洪设施),并在其上建自溃土坝,抬高库水位,增加蓄水能力。

当水位超过一定高程,需要泄洪时,可以自溃,保证大坝安全。

如大坝由主副坝组成,可选择其中一个副坝作为非常泄洪设施,其坝顶高程适当降低0.5~1.0米。

有的还在其副坝内设置炸药室,确保必须使用时,能及时加快溃决,保证主坝安全。

如副坝坝型不同,一般应使土石坝的坝顶高程高于混凝土或浆砌石坝,以防止土石坝漫溢溃决。

大中型水库坝顶都应设置稳定、坚固、不透水,且与土石坝坝体的防渗体紧密结合的防浪墙,以备万一挡水运用。

在河南省“75.8”大洪水中,薄山水库防浪墙就起到了挡水作用,坝未漫顶失事。

在扩大泄洪设施,增加泄量,不应超过天然来水量,并对溢洪道及水库下游可能发生的危害情况,做出统一安排,尽量减少损失。

4.2.2.3加高坝和扩大溢洪道泄量相结合,提高水库防洪标准。

这一措施,既可以减小增加坝的高度,又可增加泄量,水库上下游兼顾,在实践中,也较多采用。

如北京市官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