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277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docx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提纲)

一、新闻传播

(一)新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

1、新闻传播的发生(起源)

1)本能主义的解释

2)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

作为物质基础的生理感知器官的存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产物,人类信息交往需要的直接产物。

2、新闻传播的发展

可以根据成熟型新闻传播的不同构成要素的历史演变进行分别的描述;也可以通过新闻传播方式的整体发展历史进行描述;亦可以根据社会形态的演变历史进行描述。

(二)新闻传播的构成

1、新闻传播的宏观构成(略讲)

(1)传播类型构成

1)人际传播

2)组织传播

3)大众传播(核心)

(2)媒介方式(媒介形态)构成

不同的媒介形态构成了具体的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

(1)三要素说

事实、传播者、接受者(收受者)

(2)四要素说

事实(内容)、传播者、媒介、接受者

(3)五要素说

事实(内容)、传播者、媒介、接受者、反馈

3、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

(1)新闻传播的流程

可给出简单的新闻传播流程图

(2)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

事实(信息)选择——信息加工(新闻文本创制)——播报传递(文本发送)——新闻信息(文本)收受——信息反馈

4、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构成(略讲)

(1)传播主体与新闻事实的矛盾

(2)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矛盾

(3)事实与媒介的矛盾(一般不列入基本矛盾)

这三种矛盾可以用两种结构图去表达

事实事实传者

传者受者受者媒介

5、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略讲,可以参阅黄旦有关论述)

(1)最大新闻信息流量追求率

(2)最高新闻价值追求率

(3)最佳双重主体接近率

(三)新闻传播的特点

1、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新鲜性

2、传播方式的及时性与公开性

3、传播目标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练习题

名词解释

1、《德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报学史》《报刊的四种理论》

2、传播新闻传播

3、新闻起源新闻欲(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组成部分。

)好奇说(西方新闻学关于新闻起源的一种观点,人为人总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产生了新闻传播活动。

简答

1、新闻传播的构成要素

2、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

3、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

论述

1、根据媒介发展历程,简述新闻传播发展的时代性

2、根据新闻传播内容的演变过程,简述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

3、根据新闻传受者关系的历史演变,简述新闻传播发展的过程

4、根据新闻传播媒介构成的演变,简述新闻传播发展过程

二、新闻本质

(一)新闻本源

1、起源、本源与来源

起源回答新闻传播现象、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发生的时代和最初的动力根源;

本源回答新闻来自何处,即新闻的基本来源;来源主要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来源有与本源意义相同的一面;但来源还指具体的信息源头,比如报纸的新闻来源主要有通讯社、本报记者的采写、其他人员的新闻报道等。

2、唯物主义本源观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事实才有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就写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必须是新闻事实。

(二)新闻本质

1、本体论解释——一种特殊的自然信息

2、认识论解释——一种特殊的人工信息,是对一种特殊的自然信息的反映。

3、事实论解释与信息论解释

新闻事实是事实世界中的特殊事实;

新闻信息是信息世界中的特殊信息

(1)事实与信息

客观事实与经验事实;

信息的本体论解释,认识论解释,通讯理论解释

(2)新闻事实与新闻信息

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

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就是新闻信息

(新闻价值将在第三个专题中进行研究)

(三)新闻定义

1、两种类型的定义

(1)学院派定义

(2)实务派定义

2、国内两种典型的新闻定义

(1)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范长江的新闻定义

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3)其他类型的新闻定义

甘惜分:

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宁树藩:

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当代新闻学》:

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黄旦:

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信息。

新闻是对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等。

(四)新闻(信息)的特点

1、真实

2、新鲜

3、及时

4、公开

(注意从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五)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1、新闻信息与历史信息

2、新闻信息与文学信息

3、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

4、新闻信息与理论信息

(六)新闻分类(略讲,可参阅李良荣相关论述)

一、新闻分类的意义

二、新闻的基本分类

(一)依据内容的分类

(二)依据时空的分类

1、按照时间标准分类

2、按照空间标准分类

(三)按照与接受主体的具体关系分类

(1)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2)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练习题

名词解释

1、新闻本源《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新闻(范长江)新闻(陆定一)

3、新闻事实新闻信息

简答

1、“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基本含义

2、新闻信息的基本特点

3、新闻信息与情报的联系与区别

论述

1、谈谈你对新闻本质的理解

2、简述新闻信息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3、客观事实为什么是新闻的本源?

三、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的实质

1、价值与新闻价值

(1)价值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揭示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实质是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也可以说是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

关于价值,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

属性说、需要说、效应说、兴趣说等(可参考价值哲学方面的论著)

(2)新闻价值

关于新闻价值的本质,国内的学者看法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大致有这样一些观点:

要素说、标准说、功能说、社会影响说、效应说等(可参考各种新闻理论教材)

就目前来看,要素说与标准说合而为一,形成比较流行的看法。

即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价值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作品的标准。

效应说: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实际作用和影响。

(3)与新闻价值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

新闻的价值,新闻传播价值,报道价值,新闻事业的价值等(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

2、新闻价值属性的构成

(1)新闻事实价值属性的构成

五种属性(五要素说):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2)新闻文本的价值属性:

与新闻事实价值属性一致。

进行新的概括:

再现新闻事实的及时性;再现内容的针对性;再现方式的亲和性。

3、新闻价值属性的内涵

(1)对新闻事实价值属性做出解释

(2)对新闻文本的价值属性做出解释

4、两种新闻价值客体价值属性间的关系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

1、新闻价值关系的构成

(1)传播主体与新闻事实的价值关系

(2)接受主体与新闻文本的价值关系

(3)两种价值关系之间的关系(略讲)

2、新闻价值的多项性与多层次性(本问题简单介绍)

(1)新闻价值的多项性

(2)新闻价值的层次性

3、新闻价值的类型(略讲)

(1)多维视野中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

(2)不同标准下的具体分类

(三)新闻价值的评价

1、新闻价值评价的实质与特点

(1)实质

新闻评价活动是新闻主体运用一定评价标准对新闻价值客体与自身价值关系进行评定的过程。

(2)特点:

及时性的评价;变动性强的评价(评价对象的变动,具体评价尺度的变动);双重评价(双重主体、双重客体);个性化的评价;多层次的评价。

2、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与主要方式(规律性标准,规范性标准,需要性的标准等)(感觉型评价方式,理智型评价方式)

3、新闻价值评价过程(前评价,后评价;初步感知与评价,理性认识与评价,新闻价值的预测)

4、影响新闻价值评价的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四)新闻价值的创造

1、新闻价值创造的本质与特点

创造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创造新闻价值客体,即通过创造新闻价值客体的方式来创造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创造的主要原则

3、创造新闻价值的主要途径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

1、新闻价值实现的实质

新闻价值实现的实质就是新闻价值客体被接受主体主体化的过程,这是从主体角度对新闻价值实现实质最高层次的揭示。

如果从新闻价值客体——新闻文本的角度看,新闻价值实现的实质就是新闻文本蕴涵的潜在新闻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的过程。

2、新闻价值实现的步骤

(1)接收新闻文本

(2)理解新闻文本

(3)接受文本信息

3、新闻价值实现的方向

4、新闻价值实现的层次

(1)表层新闻价值——事态信息的感知

(2)内层新闻价值——情态信息的体验

(3)深层新闻价值——意态信息的理知

练习题

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价值主体

3、新闻价值评价新闻价值实现

简答

1、重要性的基本内涵显著性的基本内涵

2、接近性的基本内涵兴趣性的基本内涵

3、新鲜性的基本内涵新闻文本的价值属性

论述

1、简述新闻价值评价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掘新闻事实的潜在价值

3、试论新闻价值实现的层次性

四、新闻再现

(一)再现新闻的基本原则

1、事实原则

事实原则,是指以反映事实“是什么”为目标的原则,它的符号再现形式是“存在判断”,这是再现新闻事实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A、新闻必须真实(新闻存在的根据,真实才致效,真实才可信,真实才能满足新闻需求)。

B、真实的基本含义:

指新闻与相应对象(事实)的符合性与符合程度。

(真实,真实度)。

对新闻真实的哲学考察;对新闻真实的学科考察(重点)。

C、新闻真实的限度(有限性问题):

新闻范围内的真实,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新闻认识能力范围的真实,新闻报道(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报刊的有机运动)。

一个具体问题:

如何看待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D、新闻失实的原因与防治(略讲,请参阅有关的新闻理论教材即可,但要注意思考一个问题,当前我国新闻失实现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2)客观性原则

A、客观性原则的提出:

(大众化报纸的兴起;经济原因;职业主义——职业道义与职业的独立性;理性精神、求真精神等)。

(简单讲即可)

B、新闻必须客观:

确保新闻真实,传播才有力量,确保倾向的合理表达,显示传播者的成熟,维护新闻传播的基本精神。

C、客观性的基本含义:

再现事实的本来面目。

在新闻中,将事实信息与意见信息区分开来,所谓事实归事实,意见归意见,不要将二者有意混淆。

(可适当讲一下人们对客观的几种理解:

相对于主体的客观——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相对于主观的客观——物质与意识;存在论意义上的客观——主观意识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与感性的物质存在必定不是相同性质的存在,因此有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分)。

D、客观作为一种报道的方法:

只有客观的精神,才能进行客观的报道。

内容上再现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内容的客观),形式上客观陈述事实(形式的客观)。

情态信息与意态信息天衣无缝地渗透在对事态信息的陈述与再现之中(这是否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原则——我认为,不符合;这是用客观的方法表达主观的情感与意见,如果这种情感意见影响了人们对于事实本来面目的正确理解,这种表达就是不合法的、不合理的,不符合新闻传播的职业精神)。

E、客观的限度:

客观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客观;客观是主体认识水平下的客观;

F、不客观的表现与危害。

改变事实的本来面目;附加事实不具有的成分;用立场、倾向改变事实的客观意义;客观主义,有闻必录。

动摇新闻存在的根据,导致新闻失实,损害新闻精神;失去新闻传播特有的客观力量和社会影响力;难以真正满足接受主体的新闻信息需求;不利于新闻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公器之形象的树立,也不利于媒体利益的实现。

(3)全面性原则

A、新闻必须全面:

全面才能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才能提供健全的信息服务;

B、全面性的含义:

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是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个体事实的全面性;同类事实的全面性;全部事实的可能达到的全面性(正面事实与负面事实);特别注意复杂性新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批评、揭露性报道所面对的对象尤为复杂)

新闻传播的全面性,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星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C、全面的限度:

事实本身显露(发展)的程度;传播者认识事实的程度;传播环境的限制程度等。

D:

片面的表现:

只顾一面;只讲一面;只认识到一面。

E、全面的实现:

态度——认真与公正;途径——提高认识水平,端正工作作风。

(4)上述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真实原则是第一层次的原则;客观原则和全面原则是第二层次的原则;客观原则与全面原则是真实原则实现的保证。

真实是总要求,客观与全面是实现真实的方法。

2、价值原则

新闻传播总有一定的价值目标或价值追求,坚守一定的价值原则。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舆论工具其最高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维护社会正义。

(1)公正性原则

A、新闻传播必须公正。

公正是实现事实原则的价值保证;公正是媒体赢得权威性和可信性的价值基础;公正是媒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前提。

B、公正性的基本含义。

新闻媒体为争议各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传播者对新闻事实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C、实现公正的途径:

全面、客观报道事实,平等对待新闻事实当事人的任何一方;发表合理意见,表达合理倾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保持中立立场;敢为事实说话,维护社会正义;坚持社会公器功能,避免当作私器使用(个人或小团体利益)。

D、不公正的表现:

对新闻当事人不公正;对新闻事实本身不公正(片面报道事实,扭曲事实的本来面目等);对人对事不公正。

——核心就是对人的不公正,对当事人的不公正,对接受主体的不公正,对社会的不公正。

E、影响公正的诸多因素:

各种利益因素(个人私利,集团私利等)是导致不公正的核心因素;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与实际违背;对新闻事实认识的有限性等;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情感,信念、信仰、理想、意志、兴趣、偏爱等);社会环境因素。

(2)立场性原则

A、立场的必然性: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性质新闻事业存在的客观性;不同类型新闻媒体的客观性——政治宣传性的媒体,商业性质的媒体,公益性质的媒体,价值追求目标的不同,必然会体现出立场的差别;

B、新闻传播立场性的含义:

新闻传播者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即传播者站在谁的利益上选择事实、传播新闻,为谁选择事实,传播新闻。

C、立场、倾向与公正:

事实的倾向性、传播的倾向性、接受的倾向性。

立场决定着倾向性的方向;立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倾向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正确的立场就是公正和正义,倾向应该以公正为前提;检验公正与否的是人民的历史实践与评价;立场、倾向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公正。

D、倾向的表达:

理论要求——正当的表达是与对事实信息的再现区分开来;实际情况——倾向总是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新闻传播之中。

人不能逃脱自己的皮肤,倾向不能超越新闻再现的过程。

3、方法原则

新闻传播有自己特殊的、富有个性的传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的方法。

(1)及时性原则

A、及时是新闻传播的必然要求。

及时传播是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是规律性要求;及时才能确保新闻是新闻;及时才能确保新闻价值的实现,满足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及时才能应对媒体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

B、及时性的基本含义:

时间性——快速,事实发生时间点到报道时间点的时距越短越好,所谓“抢新闻”;时效性——适时(时机,时宜),根据对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预测决定新闻传播的时间;快速与适时的统一(毛泽东:

“新闻、旧闻、不闻”——毛泽东的著名新闻论点,1957年3月10日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表述的。

毛认为,报纸除了及时报道的新闻之外,还有暂时不宜发表的新闻,过些时候再发表,即“旧闻”。

有些重要的新闻是不能发表的,即“不闻”。

注意:

要全面正确理解毛的这一观点。

C、及时的实现:

新闻观念指导新闻传播;新闻精神灌注新闻传播;新闻节奏进行新闻传播。

实时、及时、时效。

(2)公开性原则

A、公开性的必然:

新闻传播的天然特性,新闻事业是社会舆论工具,是社会公器;公开是新闻传播得以成立的根据;公开才能充分实现新闻的价值;新闻的力量同样体现在它的公开性中。

B、公开性的含义:

新闻传播是面向整个社会,面向所有人的传播;公开性使所有人在形式上实现平等接(收)受新闻传播的权利,公开是实现知情权的有效途径,最大途径。

C、公开性的限度:

新闻传播是公开的,新闻并不都是公开的;新闻的公开是有条件的(规范性的要求)。

D、公开性的实现:

公开传播并不意味着可以公开接收和接受,新闻信息壁垒的存在对公开接收和接受形成了限制(这种限制是否合理,需要做具体的分析,但从本质上说,是不应该限制的);信息壁垒的根源是利益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新闻传播公开性的全球化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4、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

(1)事实原则是根本,是基础;

(2)价值原则是事实原则能够实现的道义保证(手段),是事实原则追求的更高目标(目的)。

(3)方法原则是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要求,是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特有途径。

(4)三大原则共同决定着新闻传播能够成为新闻传播,共同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有效实现。

(二)再现新闻的符号(略讲)

1、符号与新闻符号

2、新闻符号的构成

3、媒介符号的个性特点

(三)再现新闻的方式

1、媒介方式

(1)印刷复制方式

(2)电子复制方式

2、文体方式

(1)狭义的新闻(信息)方式

(2)新闻评论方式

3、新闻信息流通的基本方式

(1)从新闻媒介到接受主体的一次性传播

(2)从媒介到接受主体间的多级传播

(3)从媒介到媒介的扩散性传播

(4)多通道的多级扩散性传播

4、符号方式(表现形式上的为主)

(1)文字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

(2)声音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

(3)图像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

(4)数字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

(5)全能语言符号方式

5、过程方式

(1)一次式

(2)二次式

(3)多次式

(四)新闻再现的结果

1、完全真实

2、部分真实

3、完全失实

4、新闻失实原因与防治

练习题

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传播倾向用事实说话

2、具体真实“新闻、旧闻、不闻”

3、“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八字方针”)

简答

1、真实原则的基本要求全面原则的含义

2、客观原则的含义公正原则的基本含义

3、及时原则的含义

论述

1、目前新闻报道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2、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3、如何合理实现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原则?

五、新闻接受

(一)新闻接受主体

1、新闻接受概念

受众与新闻接受主体。

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也可叫做受传者或阅听人。

新闻接受主体,指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的收受者。

报刊新闻的读者,广播电视新闻的视听者,网络新闻的浏览者。

2、接受主体的特征

(1)接受主体的主要角色特征

A、存在方式的广泛性、模糊性或隐蔽性(所有社会成员都是新闻传播现实的或潜在的受众;从总体上说,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不见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新闻传播受众是一种大众性的存在。

B、成分构成上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受众是多样的,拥有不同的地位、阶层,处于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具有不同的需要和兴趣等;受众也是多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素养等都会有层次的差别)

C、收受新闻的主动性(自主性或主导性)、接触媒介的多样性(受众是新闻信息的主动收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媒介)

D、身份的多(重)角色性(独立的个体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群体性)

E、反馈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反馈信源)

F、多级传播的中介者。

(2)接受主体收受新闻信息的表现特征

A、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指注意的指向有选择性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态度对新闻媒介、新闻信息的取舍,就是选择性接触)

B、选择性理解

理解是理解者运用自己的理解图式对文本(符号的建构体)意义的解释、还原和说明。

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图式对信息所作的不同的解释。

C、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指人脑对经验对象和理解结果的取舍。

D、从众性选择

从众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或按流行做法行事的现象。

在收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数人实际的或心理上的压力,而放弃自己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理解方式,采取同多数人一致的信息取舍和理解方式,就是新闻收受中的从众心理。

(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

(3)接受主体的心理机制(可参阅童兵先生的相关论述)

A、求知心理

B、求新心理

C、求同心理

D、求异心理

E、求趣心理

F、求美心理

3、接受主体的构成(重点讲两种类型)

(1)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现实受众是指已经接触和利用新闻媒介的人;潜在受众是指具备正常接触媒介的能力,但还没有开始接触和使用媒介的人。

(注意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之间的关系问题)

(2)目标受众与边缘受众

目标受众是指传播媒体指向的主要受众或核心受众;边缘受众是指目标受众之外的受众,这种受众只是对一定媒体表现出不稳定的、偶然的接触和兴趣。

(二)新闻文本的特征(接受对象)

1、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对文本特征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

描述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参照的主要对象是文学文本。

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是由新闻传播的本质及功能所决定的,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性要求。

(1)文本结构:

简单性

文本结构实质上就是符号的编码方式,也就是话语方式,文本结构的核心问题是怎么说,而非说什么。

新闻文本最主要的就是消息结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真实的叙事结构(时间或空间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结构线索或骨架,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并没有冲破时空结构方式)。

(2)文本语境:

低度性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文本语言环境。

社会语言环境构成了理解新闻文本的媒介语言环境(以当前时代的话语方式与意义去理解新闻信息),文本语言环境则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语境,即由文本结构、文本编码方式所营造的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氛围。

新闻文本目的在于为人们传播明确的信息,要求信息要置于明晰的编码之中,因此文本的意义不能过于依赖语境,以避免理解的多义和歧义。

(3)文本语义:

封闭性

新闻文本在意义解释上基本属于封闭性系统。

新闻文本基本上是由一系列明确的事实判断语句构成的。

对开放性的理解形成了语义上的限制。

(4)文本语言:

明确性

上述诸多特点,决定了新闻文本的语言必须具有明确性,不能模糊。

2、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可参阅新闻价值专题的相关内容)

(1)事态信息

(2)情态信息

(3)意态信息

(三)新闻接受过程(可参阅新闻价值专题的相关内容)

1、新闻文本的接收

2、新闻文本的理解

3、文本信息的接受

(四)影响新闻接受的因素

1、主体因素

(1)理性因素的影响

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体现在认识活动中的那些诉诸逻辑、论理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及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等,集中表现为主体的认识能力,因此我们主要从认知能力方面理解对新闻接受活动的影响。

(2)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下述内容可作为相关练习题的参考资料)

非理性因素,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