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578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章 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x

第10章GMP良好生产作业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10章GMP(良好作业规范)和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概述

一、GMP起源

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in….)良好生产作业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的规范性要求。

主要内容是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正确的生产知识与严格的操作规范、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要求从原料接收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完善的质量控制的管理。

主要目标是在食品企业生产、加工出安全、卫生的食品。

GMP的起源于美国,直接原因是源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波及世界的最大的药品灾难。

1961年前5年间西德发现6000-8000个海豹肢体畸形儿,经调查是药品“反应停”所致。

一是该药品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二是西德工厂隐瞒了收到的100多例有关该药品毒性反应的报告。

而且在查清原因后,居然改头换面继续在17个国家造成危害,日本到63年才禁止,引起1000例畸胎,电影《典子》就是一例。

“反应停”是国产商品名,学名(Thalidomide)酞胺哌啶酮,通用名沙利度胺,由原联邦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生产。

1956年起首先于西德市场上公开出售,被认为具有抗流行性感冒、抗惊厥作用。

另外还发现具有较好的安眠和镇静作用,被用于治疗麻风发热与疼痛。

而且还广泛用作止吐剂,防止妊娠反应呕吐。

“反应停”事件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

美国FDA拒进,避免了这场药品灾难

1963年美国FD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GMP,6年后公布食品GMP

日本1974年公布日本药品GMP,1979年食品GMP

我国1988年公布中国药品GMP,1993年食品GMP

目前我国药品已强制执行GMP,否则取消生产资格;

保健食品开始按药品GMP强制推行

食品虽尚未开始GMP强制推行,但已开始强制实行QS(质量安全)准入制

二、SSOP的主要内容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

是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其生产操作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因素,使其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性文件。

目的是促使生产者自觉实施GMP法规中的各项要求,以确保生产出安全、无掺杂使假的产品。

SSOP至少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与食品或食品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性或生产用冰的安全;

(2)食品接触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和外衣等)的卫生情况和清洁度;

(3)防止发生食品与不洁物、食品与包装材料、人流与物流、高清洁度区域的食品与低清洁度区域的食品、生食与熟食和其他食品接触面(包括工器具、手套、外衣)之间的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消毒以及厕所设施的维护;

(5)保护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避免与润滑剂、燃油、杀虫剂、清洁化合物、消毒剂、冷凝水和其他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污染;

(6)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识、储存和使用;

(7)可以导致微生物污染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的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8)食品工厂虫害的控制及去除(防虫、灭虫、防鼠、灭鼠)。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已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证监委)所接受。

国家认证监委在2002年发布的《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2006年7月1日起已由ISO22000替代)中已明确,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达到以上八个方面的卫生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制定的SSOP计划应至少包括以上八个方面的卫生控制内容,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和自身加工条件的实际情况增加其他方面的内容。

三、实施食品GMP和SSOP的意义

(一)实施食品GMP的意义

实施GMP的目的就是消除不规范的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活动,意义为:

1提供一套食品生产基本的标准,即便于食品企业执行,又可作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依据;

2为建立国际食品标准提供依据,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

3提高食品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的素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4促使企业提高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要求;

5有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和各种配套设施的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的保证程度;

6促进企业不断加强自身质量保证措施,更好地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实施食品SSOP的意义

SSOP是将GMP法规中有关卫生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使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指导文件。

SSOP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可以减少HACCP计划中的关键控制点(CCP)数量,使HACCP体系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食品或其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危害控制上,而不是在生产卫生环节上。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中规定:

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达到规定的卫生要求。

也就是说,危害是通过SSOP和HACCP的CCP共同予以控制的。

第二节GMP基本要求

一、环境卫生要求

厂、库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的其他产品。

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应当绿化。

厂区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虫、防鼠设施。

采用浅色平滑、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生产废水、废料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厂区建设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当隔离。

1、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食品厂应选择在环境卫生状况比较好的区域建厂,注意远离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食品厂应与其保持1~1.5公里距离,食品厂也不宜建在闹市区和人口比较稠密的居民区。

工厂所处的位责应在地势上相对周围要高些,以便工厂废水的排放和防止厂外污水和雨水流入厂区。

2、对水源的要求

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是保证食品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因此,建厂的地方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工厂自行供水者,水源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如果要取用井水,水需经过至少6.0米厚泥土层的过滤,井的周围附近不得有人畜粪池、垃圾掩埋场等污染源。

同时,要经过布点勘探取样进行水质分析,各项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料用水还须符合GB10791《软饮料用水标准》,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如沉淀、过滤、电渗析、离子交换和消毒等,使水质达到卫生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

3、工厂布局要求

各个工厂应按照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场地条件等实际情况,本着既方便生产的顺利进行,又便于实施生产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这一原则进行厂区的规划和布局。

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的各管理区应通过设立标示牌和必要的隔离设施来加以界定,以控制不同的区域的人员和物品相互间的交叉流动。

工厂应该为原料运入、成品的运出分别设置专用的门口和通道,这一点在肉类加工厂特别重要,运送活畜活禽入厂的大门应该设置有一个与门同宽(长3米、深10厘米~15厘米)的车轮消毒池。

肉类加工厂最好能为人员的出入和生产废料和垃圾的运出分设专用的门道。

厂区的道路应该全部用水泥或沥青铺制的硬质路面,路面要平坦,不积水,无尘土飞扬。

厂区内要植树种草进行立体绿化。

生产废料和垃圾放置的位置、生产废水处理区、厂区卫生间以及肉类加工厂的畜禽宰前暂养区,要远离加工区,并且不得处于加工区的上风向。

生产废料和垃圾应该用有盖的容器存放,并于当日清理出厂。

厂区的污水管道至少要低于车间地面50厘米。

厂区卫生间要有严密的防蝇防虫设施,内部用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安装有冲水、洗手设施。

加工车间要与厂外公路至少保持25米的距离,并在中间边过植树,建墙等方式进行隔离。

此外,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和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二、食品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

▲车间面积与生产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且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

▲车间内墙壁、天花板和门窗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

墙角、地角、顶角应当具有弧度(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cm)。

▲车间内的操作台、传送带、运输车、工器具应当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应当在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用品,水龙头应当为非手动开关(每10人配置一个水龙,超过200人每增加20人增设一个)。

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车间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和车轮消毒设施。

应当设有与车间相连接的更衣室。

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还应当设立与车间相连接的卫生间和淋浴室。

1、车间结构

食品加工车间以采用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在结构设计上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

车间的空间要与生产相适应,一般情况下,生产车间内的加工人员的人均拥有面积(除设备外),应不少于1.5平方米。

过于拥挤的车间,不仅妨碍生产操作,而且人员之间的相互碰撞,人员工作服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很容易造成产品污染。

车间的顶面高度不应低于3米,蒸煮间不应低于5米。

加工区与加工人员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和卫生间等,应该在建筑上为联体结构。

水产品、肉类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冷库与加工区也应该是联体式结构。

2、车间布局

车间的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发生。

食品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

因此,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不允许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

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便控制彼此间的人流和物流,从而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加工品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

要在车间内适当的地方,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供工器具清洗、消毒用的清洗槽、消毒槽和漂洗槽。

必要时,有冷热水供应,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82︒C。

3、车间地面、墙面、顶面与门窗

车间的地面要用防滑、坚固、不渗水、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铺制,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不积水。

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地面有1/100~1.5/100的斜坡度。

车间的墙面应该铺有2米以上的墙裙,墙面用耐腐蚀、易清洗消毒、坚固、不渗水的材料铺制及用浅色、无毒、防水、防霉、不易脱落、可清洗的材料覆涂。

车间的墙角、地角和顶角曲率半径不小于3厘米呈弧形。

车间的顶面用的材料要便于清洁,有水蒸气产生的作业区域,顶面所用的材料还要不易凝结水珠,在建造时要形成适当的弧度,以防冷凝水滴落到产品上。

车间门窗有防虫、防尘及防鼠设施,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洗。

窗台离地面不少于1米,并有45度斜面。

4、供水与排水设施

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

车间内的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冷水管要避免从操作台上方通过,以免冷凝水凝集滴落到产品上。

为了防止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真空消除器。

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

排水的方向也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

排水沟上应加不生锈材料制成活动的篦子。

车间排水的地漏要有防固形物进入的措施,畜禽加工厂的浸烫打毛间应采用明沟,以便于清除羽毛和污水。

排水沟的出口要有防鼠网罩,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的出口应使用U型或P型、S型等有存水弯的水封,以便防虫防臭。

5、通风与采光

车间应该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如果是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的面积与车间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

16。

若采用机械通风,则换气量应不小于3次/小时。

采用机械通风,车间的气流方向应该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

靠自采光的车间,车间的窗户面积与车间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

4。

车间内加工操作台的照度应不低于220Lux,车间其他区域不低于110Lux,检验工作场所工作台面的照度应不低于540Lux,瓶装液体产品的灯检工作点照度应达到1000Lux。

光线不应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

车间灯具须装有防护罩。

6、控温设施

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设施,肉类和水产品加工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超过15︒C~18︒C,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超过4︒C。

工具器、设备。

加工过程使用的设备和工器具,尤其是接触食品的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等设备和篮筐、托盘、刀具等工器具的制作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

▼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

▼易于清洗消毒;

▼车间使用的软管材质要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GB11331-89)要求。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在设计上应便于日常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

槽罐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要能保证使内容物排空。

车间内加工设备的安装,一方面要符合整个生产工艺布局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便于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

同时,还要便于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在安放较大型设备的时候,要在设备与墙壁、设备与顶面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以便设备维护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出入。

7、人员卫生设施

7.1更衣室

车间要设有与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宜的更衣室,更衣室要与车间相连,必要时,要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作业的加工人员分别设置更衣间,并将其出入各自工作区的通道分开。

个人衣物、鞋要与工作服、靴分开放置。

挂衣架应使挂上去的工作服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墙壁贴碰。

更衣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室内可以通过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灭菌消毒。

7.2淋浴间

肉类食品(包括肉类罐头)的加工车间要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淋浴间,淋浴间的大小要与车间内的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应,淋浴喷头可以按照每10人1个的比例进行配置。

淋浴间内要通风良好,地面和墙裙应采用浅色、易清洁、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

地板要防滑,墙裙以上部分和顶面要涂刷防霉涂料。

地面要排水通畅。

通风良好。

有冷热水供应。

7.3洗手消毒设施

车间入口处要设置有与车间内人员数量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洗手龙头所需配置的数量、配置比例应该为每10人1个,200人以上每增加20人增设1个。

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洗手处须有皂液器,并有热水供应,出水为温水。

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并合理放置,以方便使用。

干手用具必须是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的物品,如一次性纸巾、消毒毛巾等。

在车间内适当的位置,应安装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施和配备相应的干手用品,以便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定时洗手、消毒,或在弄脏手后能及时和方便地洗手。

从洗手处排出的水不能直接流淌在地面上,要经过水封导入排水管。

7.4卫生间

为了便于生产卫生管理,与车间相连的卫生间,不应设在加工作业区内,可以设在更衣区内。

卫生间的门窗不能直接开向加工作业区,卫生间的墙面、地面和门窗应该用浅色、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并配有冲水、洗手消毒设施。

窗口有防虫蝇装置。

8、仓贮设施

8.1原、辅料库。

原、辅料的存贮设施,应能保证为生产加工所准备的原料和辅助用料在贮存过程中,品质不会出现影响生产使用的变化和产生新的安全卫生危害。

清洁、卫生,防止鼠虫危害是对各类食品加工用原料/辅料存贮设施的基本要求。

果蔬类原料存放的场所还应具备遮阳挡雨条件,而且通风良好。

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应设有专用的保鲜库。

8.2包装材料库。

食品厂应该为包装材料的存放、保管设置专用的存贮库房。

库房应清洁、干燥,有防蝇虫和防鼠设施。

内外包装材料应分开放置,材料堆垛与地面、墙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加盖有防尘罩。

8.3成品库。

食品厂成品存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要与工厂的生产相适应,并应具备能保证成品在存放过程中品质能保持稳定,不受污染。

成品贮存库内应安装有防止昆虫、鼠类及鸟类进入的设施。

冷库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用材规定要求。

贮存出口产品的冷库和保(常)温库,必须安装有自动温度记录仪。

建议冷库内安装人工呼叫或报警装置,以防万一。

三、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原、辅料的卫生要求具有检验检疫合格证。

加工用水(冰)必须符合国家生产饮用水卫生标准。

★食品生产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对关键工序的监控必须有记录(监控记录和纠正记录)。

★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生、熟制品应分别存放。

废弃物设有专用容器。

容器、运输工具,应及时分别消毒。

★不合格产品及落地产品应设固定点分别收集处理。

★班前班后必须进行卫生清洁工作及消毒工作。

★包装食品的物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存放间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不得污染。

★冷库应符合工艺要求,配有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库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虫设施。

★设有独立的检验机构和仪器设备。

制定有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监控检验。

1、环境卫生控制

老鼠、苍蝇、蚊子、蟑螂和粉尘可以携带和传播大量的致病菌,因此,它们是厂区环境中威胁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危害因素。

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这些危害因素对产品卫生质量的威胁。

保持工厂道路的清洁,消除厂区内的一切可能聚集、孳生蚊蝇的场所,并经常在这些地方喷洒杀虫药剂。

工厂要针对灭鼠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计划,保证相应的措施得到落实,做好记录。

食品工厂内不宜采用药物灭鼠的方法来进行灭鼠,可以采用捕鼠器、粘鼠胶等方法。

2、生产用水(冰)的卫生控制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指标要求。

某些食品,如啤酒、饮料等,水质理化指标还要符合软饮料用水的质量(GB10791《软饮料用水标准》)。

水产品加工过程使用的海水必须符合国家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对达不到卫生质量要求的水源,工厂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加氯量为1mg/L~3mg/L,最高不超过5mg/L,加氯后经过一定的消毒时间(通常为30分钟)。

厂内饮用水的供水管路和非饮用水供水管路必须严格分开,生产现场的各个供水口应按顺序编号。

工厂应保存供水网络图,以便对日常生产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有蓄水池的工厂,水池要有完善的防尘、防虫、防鼠措施,并定期对水池进行清洗、消毒。

工厂的检验部门应每天监测余氯含量,至少每月应该对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一次化验。

工厂每年至少要对GB5749所规定的水质指标进行两次全项目分析。

制冰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

3、原、辅料的卫生控制

对原、辅料进行卫生控制,分析可能存在危害,制定控制方法。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由具有合法注册资格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

对向不同国家出口产品(原、辅料)还要符合进口国的规定。

4、防止交叉污染

在加工区内划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限制这些区域间人员和物品的交叉流动,通过传递窗进行工序间的半成品传递等。

对加工过程使用的工器具,与产品接触的容器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不同工序、不同用途的器具应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以免混用。

5、车间、设备及工器具的卫生控制

日常,对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和工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工作。

每天都要进行清洗、消毒。

加工易腐易变质食品,如水产品、肉类食品、乳制品的设备和工器具还应该在加工过程中定时进行清洗、消毒,如禽肉加工车间宰杀用的刀每使用3分钟就要清洗、消毒一次。

生产期间,车间的地面和墙裙应每天都要进行清洁,车间的顶面、门窗、通风排气(汽)孔道上的网罩等应定期进行清洁。

5.1车间的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

一般要求是每10m2~15m2面积安装一支30W的紫外线灯管一支,灯的功率每立方米空间不少于1.5W。

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臭氧消毒法:

与紫外线照射法相比,用臭氧发生器进行车间空气消毒,具有不受遮挡物和潮湿环境影响,杀菌彻底,不留死角的优点。

并能以空气为媒体对车间器具的表面进行消毒杀菌。

▲药物熏蒸法:

常用的药品有过氧乙酸、甲醛等。

无论是车间进行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还是药物熏蒸,都应该是在车间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对于车间空气的洁净程度,工厂可通过平板空气暴露法进行测试。

以下是采用普通肉汤琼脂直径为9cm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分钟后经37︒C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对室内空气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的参考数据。

表1: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

落下菌数

空气污染程度

评价

30以下

30~50

清洁

轻度清洁

安全

50~75

中等度清洁

应加注意

75~100

高度污染

100以上

最严重污染

禁忌

5.2车间消毒药品

车间要专门设置化学药品,即洗涤剂、消毒剂的可上锁存贮间或存贮柜,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领用必须登记。

药品要用明显的标志加以标识。

6、储存与运输卫生控制

定期对储存食品仓库进行清洁,保持仓库卫生,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相互串味的产品、原料与成品不得同库存放。

库内产品要堆放整齐,批次清楚,堆垛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少于10cm,与墙面、顶面之间要留有30cm~50cm的距离。

为便于仓储货物的识别,各堆垛应挂牌标明本堆产品的品名/规格、产期、批号、数量等情况。

存放产品较多的仓库,管理人员可借助仓储平面图来帮助管理。

成品库内的产品要按产品品种、规格、生产时间分垛堆放,并加挂相应的标识牌,在牌上将垛内产品的品名/规格、批次和数量等情况加以标明,从而使整个仓库堆垛整齐,批次清楚,管理有序。

存放出口冷冻水产、肉类食品的冷库要安装有自动温度记录仪。

自动温度记录仪在库内的探头,应安放在库内温度最高和最易波动的位置,如库门旁侧。

同时,要在库内安装有亦经校准的温度计,以便与自动温度记录仪进行校对,确保对库内温度监测的准确。

冷库管理人员要定时对库内温度进行观测记录。

食品的运输车、船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冷冻产品要用制冷或保温条件符合要求的车、船运输。

为运输工具的清洗、消费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装运过有碍食品安全卫生的货物,在装运出口食品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必要时需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运出口食品。

四、人员的卫生控制

食品加工和检验人员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还要作临时健康检查,新进厂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持健康证方可上岗。

生产、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生产、检验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车间不携带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进车间必须穿着清洁的工作、帽、鞋。

凡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者,必须调离加工、检验岗位、痊愈后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1、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主要有

(1)病毒性肝炎;

(2)活动性肺结核;(3)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4)细菌性病疾和病疾带菌者;(5)化浓性或渗出性脱屑性皮肤病;(6)手有开放性创伤尚未愈合者。

2、加工人员进入车间前

要穿着专用的清洁的工作服,更换工作鞋靴,戴好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

加工供直接食用产品的人员,尤其是在成品工段工作人员,要戴口罩。

为防止杂物混入产品中,工作服应该无明扣,并且前胸无口袋。

工作服帽不得由工人自行保管,要由工厂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

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用品不得带入车间,并且不得化妆,不得戴首饰、手表。

3、工作前要进行认真的洗手、消毒

规范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6个步骤:

(1)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