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514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docx

地理试题解析八省联考湖北卷

地理试题解析2021八省联考湖北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图1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服务短缺B.基础设施落后C.生态环境脆弱D.乡村人口迁移

2.“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①增加村民财产收益②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

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

1、D2、A3、C

1、D本题考查城镇化相关知识。

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化成非农业人口,向城镇聚集导致乡村房屋闲置。

2、A本题考查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共享村落”是城市人口对乡村闲置房屋进行短租和暂住,并不会加快当地的城镇化速度。

“共享村落”建设可以增加出租闲置房屋村民的收入,满足城市人在乡村过田园生活的梦想,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3、C本题考查产业发展相关知识。

“共享村落”满足城市人的田园梦又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权益共享,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区际之间开放协调是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

产业的协调是指不同区域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建立,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相互协作,达到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区域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

POI是包含地理事物名称、经纬度、类型等多种属性信息的点状空间数据,其数量的多少可以近似反映相应功能的强弱。

图2示意2015年沪宁沿线8个城市28个高铁站点的客流量,以及站点周边2千米范围内商务类POI总量。

据此完成4~6题。

4.处理POI数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导航系统

5.相比W站,T站

A.客流量小,周边商务功能弱B.客流量小,周边商务功能强

C.客流量大,周边商务功能弱D.客流量大,周边商务功能强

6.从商务功能看,图2中大部分站点集中在虚线方框内的主要原因是

①所在城市规模小②用地规划不合理③站点客流量偏小④离城市中心较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B5、C6、D

4.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

GIS是专门处理地理信息的计算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本题中所用到的POI是对各种空间数据的处理,属于地理信息系统,故选B。

5.由图可知,相比于W站,T站的客流量更大,POI数量较少,即商务服务功能较弱,故选C。

6.注意题干信息“从商务功能看”,图中大部分站点集中在虚线方框内,其POI数值较小,商务功能弱。

同时,大部分站点集中在虚线方框内,其站点客流量偏小,流动人口少,商务功能弱,③正确;同时,站点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导致金融机构、写字楼、星级酒店等数量小,POI数值小,④正确;站点附近的POI数值较小,并不能说明所在城市的规模小,也无法反映城市用地规划是否合理,①②错。

故选D。

找到了相关论文作为参考

油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一般以轮作或间作为主。

白菜型冬油莱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4°以北地区,具有早熟、强抗寒等性状,但产量低,易倒伏,不适宜机械收割。

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其越冬率、生长周期和产量与种植区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北方种植白菜型冬油菜是因为冬季

A.风力大B.气温低C.光照强D.降水多

8.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与

A.无霜期显著正相关B.海拔显著正相关

C.年均温显著负相关D.纬度显著正相关

9.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北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搭建大棚②覆盖地膜③培育良种④延迟播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B8、A9、C

7.根据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早熟、强抗寒性等性状可推知其生长周期短,对热量的要求较低,适合温度低的地区生长。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热量相对不足,这与白菜型冬油菜早熟、强抗寒性的生长习性相符,故选B

8.根据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可推知其与白菜型冬油菜相比对热量的要求更高,抗寒性较差,直接导致其越冬率较低,所以越冬率的高低与热量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关系。

A,无霜期越长,积温越大,热量越充足,越冬率越高,呈正相关,故选A;B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热量不足,越冬率越低,呈负相关;C项,年均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冬率越高,呈正相关;D项,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热量不足,越冬率越低,呈负相关。

所以A项正确

9.由题干可知甘蓝型冬油菜对热量要求较高,如果种植北移需首先满足其热量需求,①搭建大棚,利用温室效应提高热量,可选;②地膜覆盖主要是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当植株长出来后对其越冬影响较小,不选;③培育良种可提高油菜的抗寒性能,使其适应气温更低的地区生长;④延迟播种,不利于其越冬,不选。

故选①③

补充材料:

地膜与塑料大棚,基本上两者的材料都是塑料。

但不同的是地膜大多贴在地表,地膜下的农作物或植被大多在播种后放置地膜,出芽后需要破孔以利于后期继续生长:

而大棚则用一些支撑物撑起,塑料膜下有更多的空间,大棚内的植被则不需要破孔就可以正常生长。

地膜和大棚都可以保温,都和大气逆辐射有关。

两者之间地膜与地面间的空气少,而大棚中的空气多。

所以地膜侧重于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而保地温;而大棚则应以隔绝热交换为主来起到保温作用。

网上也有朋友用一个例子来比较:

它们俩就相当于贴身保暖衣与羽绒服保暖作用类似。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3),鱼类种类丰富。

图4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10~12题。

10.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积②海岸类型③入海径流④沿岸洋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B.水温C.风向D.湿度

12.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

A.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B.多样性下降,优势种不变

C.多样性增加,优势种改变D.多样性增加,优势种不变

10、D11、B12、A

本题组取自于论文《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10.读图可知,胶州湾海域面积较大,因此有利于多种鱼类的生存,故①正确;海岸类型与鱼类种类多少关系不大,故②错误;据图可知,胶州湾入海径流多,营养物质丰富,利于多种鱼类生长繁殖,故③正确;胶州湾为半封闭海湾,沿岸洋流对其影响不大,故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据图可知,暖水种鱼类在气温、水温较高的夏季较为丰富,而在水温较低的春、秋、冬季相对较少,因此暖水种鱼类受到水温的影响较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据图可知,暖温种鱼类四季分布数量均较多,是当地的优势种。

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大陆冰盖延伸入海形成冰架、冰架断裂漂浮海上形成冰山。

南极海域冰山多为桌状,体积较大。

北极海域冰山多呈塔状,体积较小。

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在向南漂移过程中往往形成极为壮观的北极冰山走廊。

图5示意南极洲主要冰架分布,图6示意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地区。

据此完成13~15题。

13.导致南北两极海域冰山形状和体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冰架体积和气温差异B.海水深度和盐度差异

C.洋流性质和流向差异D.大气环流和降水差异

14.桌状冰山一般环绕南极大陆边缘漂移数年,其漂移的方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15.北极冰山走廊会出现在图6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3、A14、C15、B

13.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

读题可知,冰架是大陆冰盖延伸入海形成的,冰山是冰架断裂后形成的。

南极地区由于大陆冰盖面积较大,气温较低,伸入海中的面积较大,形成的冰架较为庞大,断裂后形成的冰山多为体积较大的桌状:

北极地区大陆冰盖面积较小,气温较高,伸入海中的面积较小,形成的冰架较小,断裂后形成的冰山多为体积较小的塔状。

因此导致南北两极海域冰山形状和体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冰架体积和气温差异,与海水深度、盐度,洋流性质与流向、大气环流等因素关系不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本题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桌状冰山的漂移受盛行风的影响,南极大陆边缘处于极地东风带,极地附近多冰原和海洋,摩擦力小,极地东风多为偏东风(摩擦力小,加之地转偏向力强,气流的偏转角度更大),所以桌状冰山的偏移方向为向西,故选C。

15.本题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受到东格陵兰岛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随洋流南下并出现在②处;北冰洋海域的洋流不会将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带至①、③、④处。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最近十几年来,全球主要纸种产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以热敏纸为代表的特种纸产能不断增长,新闻纸和印刷书写纸产能持续下降。

特种纸用途特殊,附加值高,生产技术难度大,生产设备要求高。

2016年,某公司减少本土新闻纸和印刷书写纸的生产,并投资升级位于巴西圣保罗市的热敏纸生产线。

随着“白色污染”加重和限塑令推行,“以纸代塑”势在必行。

图7为巴西简图。

(1)说明最近十几年来全球新闻纸和印刷书写纸产能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6分)

(2)分析该公司投资升级巴西圣保罗市热敏纸生产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分)

(3)分析“以纸代塑”对造纸行业的影响。

(4分)

答案:

(1)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看新闻和书写主要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对新闻纸和印刷纸的需求逐渐变小;新闻纸和印刷纸生产利润低,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特种纸附加值高。

(2)必要性:

生产新闻纸和印刷书写纸需要消耗大量木材,破坏森林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热敏纸的需求持续上升,该公司可以获取更多利润。

可行性:

该公司在圣保罗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圣保罗市位于沿海地区,对外通达性高,方便热敏纸出口;圣保罗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热敏纸对生产设备的要求高;临近南美广阔市场。

(3)“以纸代塑”会使得市场对纸制品的需求增加,提高造纸行业的经济效益;造纸业生产品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造纸业产量提升;造纸行业竞争加剧,会迫使部分产业转型升级。

解析:

(1)传统纸产能下降要从市场需求、生产利润、外部冲击等方面分析。

(2)必要性是指一种应然,是相对于选择性而言的一种事物倾向。

可行性是指现实中具备的条件。

该问题关键词有“该公司”“圣保罗”“热敏纸”,需要从公司角度、环保角度、圣保罗条件、热敏纸行业发展等角度回答。

(3)“以纸代塑”对造纸业的影响可以从造纸业的产量、质量、产品结构、生产效益等角度回答。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喀斯特地形典型。

以前,当地一直延续着石头缝里种玉米的传统种植习惯,结果耕地越来越少,出露的石头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穷。

近年来,该县探索多种保护性发展模式,采用“种草养牛”模式的农户年收入已从过去每年500-600元,提高到现在每年7000-8000多元,走出了一条喀斯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路。

图8示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理位置和地形。

(1)分析以前当地耕地越种越少的原因。

(10分)

(2)说明在当地采用“种草养牛”保护性发展模式的好处。

(6分)

(3)该模式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有何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

①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土层较薄;岩溶地貌广布,植被覆盖差;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较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耕地面积少;旱涝灾害频发,不利于农业发展;地传统方式种植玉米大量开垦耕地使植被覆盖率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水不易存储,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进一步减少。

(2)种草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植被覆盖率(2分);可以缓解环境压力,降低饲养成本,形成以畜养草,以草饲畜的良性循环(2分);可以利用适宜种草的土地种植牧草,减少盲目垦荒造成的环境压力(2分)

(3)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应当重视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路(2分);还应当因地制宜,探寻适合当地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路,(2分)

解析:

本题以喀斯特地貌区脱贫攻坚的案例为背景,考察学生区域农业可持续开发的相关知识。

(1)分析以前当地耕地越种越少的原因,应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背景出发,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等角度分析其原本就存在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然后再分析种植玉米可能带来的影响,加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2)“种草养牛”保护性开发的好处,可以从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3)该模式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启示从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因地制宜选对产业类型等角度分析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分)

瀑布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河床产生落差而形成。

瀑布最终可能消失。

图9示意我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天瀑”剖面及其形成过程。

(1)从内外力作用和岩性等方面,说出“云台天瀑”的形成条件。

(6分)

(2)结合图9,分析“云台天瀑“的形成过程。

(8分)

(3)若“云台天瀑”最终消失,试推测其原因.(3分)

答案:

(1)内力作用:

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处,地质构造断裂抬升形成陡崖(2分);外力作用:

形成瀑布需要流水侵蚀作用(2分);岩性:

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灰岩较坚硬,泥质灰岩较疏松,泥质灰岩容易被冲刷侵蚀,灰岩抗侵蚀程度较高,由此形成地表起伏,形成了“云台天瀑”(2分)

(2)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山地(2分);河流流经落差大,长期以下切侵蚀为主(2分);较软的泥质灰岩被侵蚀的较快,灰岩被侵蚀较慢(2分);由此形成了陡崖,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便形成了“云台天瀑(2分)

(3)该地的灰岩和泥质灰岩长时间受到流水侵蚀,瀑布处的岩石会趋于平缓,随着时间推移,“云台天瀑”最终也会消失。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和岩石的相关知识。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内力作用来看,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处,而形成地表起伏则需要内力作用实现。

从外力作用看,形瀑布需要流水长时间的侵蚀作用。

从岩性看,形成瀑布需要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较软的岩石被冲刷,较硬的岩石留下,形成地表起伏,由此便形成了“云台天瀑”。

(2)首先,该地经过地质作用形成高低起伏的地表且高处有河流流经,岩石长期受到流水侵蚀作用。

岩性较软的岩石被侵蚀,岩性较硬的岩右受侵蚀程度低,由此形成了落差,河流从高处倾泻而下,便形成了“云台天瀑”

(3)读图分析,该地的岩石长时间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岩性较弱的岩石被侵蚀掉,上部岩石坍塌陡崖处的岩石会趋于平缓,随着时间推移,该处的陡崖会变成平地,“云台天瀑”也会随之消失。

附视频:

不同类型瀑布的形成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