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449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

声的利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讨论法、启发式。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

(生各抒己见)

[生1]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

[生2]广场的声控喷泉;

[生3]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

[生4]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

[生5]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伤仪;

[生6]利用“声呐”探测黑匣子;

[生7]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等;

[生8]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板书课题

第3节 声的利用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第38页至第40页,完成学生用书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声与信息

活动一:

1.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关于声能传递信息的事例。

2.学生自学课本第38页“声与信息”部分的内容,了解回声定位、声呐的利用、超声波的利用与用途。

【反思小结】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针对训练】完成针对练一:

声与信息

1.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BC)

A.挑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判断瓜的生熟

B.医生把左手放在病人背部,用右手叩左手判断疾病

C.人类用现代声撞击技术探知工件内部的详细情况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教师点拨】

本题易漏选A、B,认为“弹几下”“叩”是传递能量的表现。

其实选项A、B、C中,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一定的判断,说明声传递的是信息;利用超声波可将附着在镜片上的污垢击落,说明引起了物体的变化,所以声传递的是能量。

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洋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3000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真空不能传声__。

【教师点拨】

利用超声波可探测海底深度,s=vt=1500m/s×(

×4s)=3000m,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声与能量

活动二:

1.演示课本第40页图2.3-5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作出判断,知道声能传递能量。

2.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第3自然段,了解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反思小结】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针对训练】完成针对练二:

声与能量

3.如图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

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橡皮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

该实验说明声可以传递__能量__。

【教师点拨】

手敲击橡皮膜产生声音,烛焰会摇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

能量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还能传递能量。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学生自学,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部分的内容。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两杯液体中,一杯是水,一杯是酒精,小明想利用选项图中的几组器材来区别哪一杯中盛的是水哪一杯中盛的是酒精,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N

B.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kg

C.潜入水中的学生排开水的质量约为50kg

D.两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1Pa

3.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4.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6.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C.激光具有能量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

7.夏天,苏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内壁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8.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9.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查看胎儿的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血型

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

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振幅较小

10.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二、填空题

11.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cm。

1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惜水如金。

如图是小丽洗完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

这种行为对吗?

_____如果这个水龙头每分钟流失50m1水,那么10h将流失水_____kg.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实例:

_____。

(1ml=1cm3,ρ水=1.0×103kg/m3)

13.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过去,镜子比白纸(选填“亮”或“暗”),这是由于光在镜子上发生了反射的原因(选填“镜面”或“漫”).

14.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填物态变化)

15.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

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16.近阶段,汽车不文明驾驶成为社会热点。

为了解超速驾驶的危害性,某探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材料,部分内容如下:

材料1、驾驶员的视野、动视力(驾驶人在驾车运行中的视力)等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

当车速为40千米/时,一般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00米内的物体;当车速为100千米/时,就只能看清160米内的物体了;超速行驶会使驾驶员视野变窄,视力减弱,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有效处置。

材料2、车辆的制动距离(从踩煞车直至车完全停止车辆所经过的路程)受车速影响。

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大,从而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90千米/时行驶的汽车为例,平均制动距离要达到35米左右。

材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千米/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100千米/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

材料4、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2秒到0.4秒。

阅读以上信息,并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①汽车驾驶员的视野、动视力(驾驶人在驾车运行中的视力)等会随车速的增大而_____,制动距离随着车速的增大而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若某汽车驾驶员以90千米/时(合25米/秒)的速度行驶,则他至少与同车道的前方车辆保持_____米距离,遇到突发状况才能及时采取制动措施安全停下。

三、计算题

17.一巨石体积60m3,敲下一小块样品,称其质量为90g,体积30cm3,求:

(1)巨石的密度?

(2)巨石的质量是多少吨?

18.由北京开往苏州的D315次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km/h。

北京到苏州铁路长约1200km,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

假如列车在相邻城市之间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求:

站名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到站时刻

﹣﹣﹣

10:

51

14:

40

16:

32

发车时刻

08:

12

10:

59

14:

52

﹣﹣﹣

(1)D315次列车由北京到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由于调度原因,D315次列车在从南京驶向苏州的途中需要在常州站临时停靠,在距离常州站8km的地方从最高时速200km/h开始减速,15:

35到达常州站时刚好减速到0,15:

38列车开始启动驶离常州站,行驶8km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进出站过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常州站相比,列车因这次临时停靠大约耽搁多少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红在放学回家途中,小明捡到一块漂亮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他们都想知道这石块可能是哪种矿石?

于是他们各自提出一套测量这块小石块密度的方案。

小明:

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然后用细线将小石块系好,小心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这时的体积;最后将石块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天平上测出石块的质量。

小红:

先将小石块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然后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最后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小心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这时的体积。

(1)你觉得_______的方法更好,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他们讨论确定方案后开始实验,他们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所示情况。

①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横梁再次平衡。

②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如图1所示的方法来称量小石块的质量,小红立即对小明说:

你操作时犯了“用手直接拿取砝码、________、游码未先移至0刻度线处”三个错误。

③小明改正错误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所称量的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④小红用如图3所示方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记下该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0.小明和同学们要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他们选取了两个口径相同、厚薄不同的凸透镜A和B,并用图甲中所示的方法测出凸透镜A的焦距为______cm.

(1)他们先用凸透镜A进行探究。

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中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之后,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3)接着,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用凸透镜B替换了凸透镜A,仍放在60cm刻度线处,他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B的焦距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A的焦距.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_____。

(2)小致同学在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_____像。

(4)为了让右座的冋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致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2.A、B两个小组用酒精灯同时给水加热,探究“水的沸腾”:

(1)图甲中,___(填“A”或“B”)实验小组的水先沸腾,两组实验沸点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图乙是水___(填“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水中的情况.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0.5

C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

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是:

刻度尺和_____。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B.5号纸锥先到地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5)同学们在实验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4号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①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②若纸锥之间实际距离是照片上距离的10倍,则纸锥在下落过程中A、B阶段的速度为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A

B

A

C

C

C

B

二、填空题

11.凸50

12.不对30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13.暗;镜面

14.升华,凝华,熔化

15.超声波

16.减小增大45

三、计算题

17.

(1)3×103kg/m3;

(2)180t.

18.

(1)144km/h;

(2)0.13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红测得的石块的质量偏大右称量物放在右盘52.6202.63×103

20.缩小靠近小于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相等虚不变

22.B实验时B组的大气压强小于A组的沸腾前熄灭酒精灯

23.CEDE20cm

24.秒表A纸锥下落快慢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速度越慢BC0.5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现在有一瓶水和一瓶酒精,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3:

4,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5:

3B.16:

15C.15:

16D.3:

5

2.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端在二倍焦距之外,则下列关于木棒所成实像,判定正确的是(  )

A.B端变大,A端变小

B.B端变小,A端变大

C.两端都变大

D.两端都变小

4.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5.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A.10时45分

B.7时15分

C.7时45分

D.1时15分

6.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

7.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8.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B.都是38.5℃

C.都是39.5℃D.38.5℃、39.5℃

9.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

显示的两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是甲波形图

B.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时,对应的是乙波形图

C.甲波形图的音调比乙低

D.甲波形图的响度比乙大

10.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

A.拨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

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

二、填空题

11.小明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调节横梁平衡时,在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测量过程中,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夏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_____的原理形成的;小青同学由于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青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他应佩戴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13.高1.7米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则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____米,像高______米。

人向镜走近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像和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越剧烈.

15.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

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16.

两车分别从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

相遇,它们是

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

________

(填“

”、“

”或“

”),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想,如果衔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就能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500mL,内有0.2kg的水.请你帮乌鸦计算:

⑴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

⑵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质量是多少.(石块密度为2.6×103kg/m3)

18.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

四、实验题

1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A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左盘时,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