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092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4、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7、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13、下列不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A.光年B.岁月C.甲子D.小时

14、即将建设的南通至上海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6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南通乃至整个苏北的经济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南通开往上海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120km/hB.150km/hC.200km/hD.580km/h

15、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每空1分,8、9、10题每题2分总计25分)

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

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为.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3、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4、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3m处沿直线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内小明通过的距离m.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其像的运动速度是m/s,像高(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5m.

5、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现象;

6、小明、小芳、小李同学骑自行车都向北运动,其中小明、小芳速度相同,小李骑得最快,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向运动,小李向运动,(填向北或向南),小明处于状态(填运动或静止).

7、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

(3)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45(4)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是11

8、如图1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

9、如图2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图1

10、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3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图2图3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

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他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6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2、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是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那么浇铸这样一个零件需要多少铁?

(ρ铁=7.9×103kg/m3)

3、体积为30cm3的铜球,质量是89g,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铜的密度ρ铜=8.9×103kg/m3)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

为什么?

2、雨过天晴后的夜晚,坑坑洼洼的地面还有许多积水,当我们背对月光行走时,我们会觉得是地面更亮一些还是水坑更亮一些呢?

说说理由。

五、实验综合题(每空1分共21分)

1、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

(1)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段所示的过程中,能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形成的.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王刚同学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

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利用这个凸透镜在图乙装置中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选填“左”“右”).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

(3)继续利用这个凸透镜进行实验;把高1.5㎝的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分)

A.9cmB.12cmC.20cmD.27cm.

4、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遨游太空两周(见图甲).

(1)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两个重达8吨多的庞然大物都是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

速(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

大连同芳2013—2014学年度(上)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A4.D5.A6.B7.A8.B9.D10.A11.C12.D13.A14.C

15.D

二、填空题

1、振动声源

2、低酒精蒸发吸热相同的冰熔化吸热

3、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改变光路

4、22等于

5、折射反射

6、南北静止

7、

(1)cm

(2)m/s(3)㎏(4)s

8、9、10、

三、计算题

1、0.75m

2、15.8㎏

3、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20㎝3

四、简答题

1、答:

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

,(1分)室内水蒸气遇到温

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1分)冰花在窗内。

(1分)

2、答:

当我们背对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会更亮一些。

(1分)因为当背对着月光行走时,月光从我们身后射向积水和地面,积水由于镜面反射几乎没有反射光进入眼睛,(1分)而地面由于漫反射有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所以会觉得地面更亮一些。

(1分)

五、实验综合题

1、

(1)晶

(2)变大(3)不变液化

2、

(1)虚完全相同刻度尺

(2)A玻璃板没有竖直

3、

(1)汇聚10

(2)①上②缩小照相机③右虚

(3)B

4、静止汽化吸热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图1

A.

B.

C.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3.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把罩面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的跳动情况

6、“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7.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A.B.C.D.

8.物体在凸透镜前

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

后,得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9、如图2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

ABCDEO

FF

A、A点B、B点

C、C点D、E点

 

2f2f

图2

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1.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

(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正确的是()

A.

(2)(4)正确B.

(2)(3)正确C.

(1)(4)正确D.

(1)

(2)正确

1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酱油B.酒精C.煤油D.汽油

14. 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5.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16、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

A.变为2ρ   B.变为ρ/2  C.仍然为ρ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_______。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3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图3

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能装酒精kg;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

10.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角从

物质射到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1.在图4中完成光路。

2.在图5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图4图5

 

3.如图6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图6

4.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7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图7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1、⑴某同学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

①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盛有牛奶的玻璃

杯的质量,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138.0g;

②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里,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所示:

③把玻璃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入托盘天平

上称量。

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

个砝码的质量,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把步骤①②③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玻璃杯和牛奶的质量(g)

玻璃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cm3)

牛奶的密度

(g/cm3)

⑵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不大的空瓶子和足量的水,用来测定牛奶的密度。

请完成下列步骤,所测得的物理量的大小用字母表示。

1用托盘天平测量的三个量分别是:

a,用字母表示;

b,用字母表示;

c,用字母表示;

②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ρ=。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首先要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直线上,然后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若凸透镜焦距为

,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

处将成_______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成像性质的光学仪器之一。

五.计算题(共14分)

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

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

被他听到;过

后汽车再次鸣笛,经

被他听到。

若声速为

,求汽车的速度。

 

2.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

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C

C

D

B

A

C

C

A

A

A

A

A

A

B

二、填空题

1.

(1)微米

(2)km/h2.钢管空气3.车西

4.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5.限速40km/h12

6.857.10158.2.7×103kg/m3铝2.7×103kg/m3

9.13.63.410.60度30度11.升华凝华12.冰熔化吸收

三、略

四、实验题

1.

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五、计算题

1.

2.

八年级期末检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

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4、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面“折”笔B.看见水中的“鱼”C.水中的“拱桥”D.墙上的“手影”

6、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0℃的水与0℃的冰比较()

A.℃的水比0℃的冰更冷B.℃的冰比0℃的水更冷

C.0℃的冰与0℃的水同样冷D.无法比较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9、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