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08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docx

智能组卷初三化学月考卷

2015-2016学年度学校4月月考卷

化学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9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2.西红柿和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本质原因是()

A.都属于果汁B.都是液体

C.都含有酸类物质D.都含有H+

3.善于探究问题的小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组实验,观察到试管②中先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则试管①中加入的a、b物质不可能为:

A.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B.稀硫酸和镁条

C.水和硝酸铵

D.稀盐酸和生石灰

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在发现准晶体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B.抗氧化性强C.耐磨损D.导电性差

5.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均可通过胶头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达到使气球鼓起来的目的(HCl气体NH3气体都极易溶于水),锥形瓶和胶头滴管放入物质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装置名称

锥形瓶内物质

胶头滴管中物质

A

HCl气体

NaOH溶液

NaCl固体

H2O

B

CaCO3

稀盐酸

NaOH固体

H2O

C

NH3气体

H2O

Cu

稀盐酸

D

CO2气体

NaOH溶液

Zn

稀H2SO4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

7.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菠菜中含草酸(乙二酸),其味苦涩,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过量食用菠菜,容易造成人体缺钙。

食用菠菜前一般先将菠菜用热水焯一焯,以降低草酸含量,除去菠菜的苦涩味。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草酸是一种酸

B.加热可以增大草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C.草酸的水溶液pH>7

D.草酸能与人体中的钙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9.化学中存在某些“相等”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

B.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溶质和溶剂的两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A.100mL54.35mLB.100mL55.5mL

C.250mL54.35mLD.250mL55.5mL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A.溶解法B.过滤法

C.蒸馏法D.结晶法

14.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D.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15.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升华B.铁栅栏生锈C.活性炭除臭D.霓虹灯闪烁

16.下列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后的清新空气B.淡蓝的棉花滩龙湖水

C.香甜的客家米酒D.清凉的冰水混合物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图书档案或精密仪器起火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来灭火

18.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

B.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可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C.有小孩不慎跌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1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化学反应才能释放或吸收能量

B.蜡烛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成了光能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分解反应

D.在6%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21.(2015秋•绵阳校级期末)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石灰水是用新烧制的生石灰配制成的,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烧制生石灰:

②配制石灰水.

③石灰水可使鸡蛋不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浸泡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白色覆盖物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反应原理是.

上面四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番号)

2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择,其化学方程式为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药品为,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装置选择,若选择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填“a”或“b”),其中植物油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3.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

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猜想:

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2)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3)如果用下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端(填“a”或“b”)导入,因为。

(4)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填序号〕。

24.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上发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人类已意识到排放必须控制。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填名称)。

(2)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25.将49g氯酸钾与4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剩余固体为33.8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同时生成________g氯化钾.

26.(7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㈠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㈡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

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端通入。

(3)图㈢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㈢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㈣装置进行证明,则图㈣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浓硫酸

(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㈢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27.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SnPb(H)HgAgPt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猜想2.Fe>Cu>Cr;猜想3.你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

(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结论与解释】

(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科技节”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铁树”上浸有酚酞溶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该实验主要能够说明▲(填字母)。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图B所示实验中,将注射器中烧碱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中,当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的▲;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D所示实验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集气瓶,会观察到纸花变为▲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纸花变色的原因:

▲。

评卷人

得分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七、推断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八、计算题(题型注释)

29.我州地处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资源,纯度高、硬度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为测定某地天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25g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0.(6分)有资料表明,氧化铜代替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先将2.4g氧化铜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g。

(注:

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作用。

(2)求生成的O2质量;

(3)求所得的滤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错误;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B正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未指明温度,无意义,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C错误;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不会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D错误。

故选B。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D

【解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因此使石蕊变红,实际上是西红柿和柠檬酸都含有H+.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酸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酸使石蕊变红的实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3.C

【解析】

试题分析:

这个实验的设计比较新颖,用实验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放热反应及吸收反应的理解,我们必须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②中先有气泡冒出是因为试管①中反应放热,气体膨胀所致,一段时间后②中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是试管①温度降低。

冷却后气压减少的结果。

因此,A、B、D三个选项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的,之后反应完全温度降低、逐渐冷却,就会出现题目告知的②中的现象。

而C答案的硝酸铵在水中溶解,这是吸热的,故试管①中不会有气泡冒出的。

故选择答案C。

考点:

考核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

点评:

从实验现象看到本质,从而理解反应的取舍。

4.B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选项密度低为物理性质;B选项抗氧化性为化学性质;C选项耐磨损为物理性质;D选项导电性差为物理性质;故答案选择B

考点: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

5.D

【解析】

试题分析:

装置甲气球在锥形瓶里,要使气球鼓起来,则说明锥形瓶内的气体量减少或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压强降低;装置乙气球在锥形瓶里,要使气球鼓起来,则说明锥形瓶内的气体量增加或物质溶于水放热,压强增大;A、装置乙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故气球的大小不变,错误,B、装置甲CaC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变小,错误,C、装置乙中的Cu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气球大小不变,错误,D、CO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使得装置甲中的气体量减少,压强降低,故气球会鼓起来,装置乙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使得装置内的气体量增多,压强增大,气球也会鼓起来,正确,故选D

考点:

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氯化氢、氨气的性质

6.D

【解析】

试题分析: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A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错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D正确。

故选D。

考点:

常见燃烧的现象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珠和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燃烧生成的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但是不能说明是产生了什么物质。

因为物质的产生不代表现象。

故选B

考点:

实验现象

8.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草酸是一种酸;加热可以增大草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草酸的水溶液pH小于7;草酸能与人体中的钙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选C。

考点:

草酸的性质;PH。

点评:

草酸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9.A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和反应前后酸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的个数相等。

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正确。

C.溶液变稀就是物质的混合的过程,因此在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正确。

D.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变,因此相同溶质和溶剂的两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前后或物质变化前后的相等关系的知识及应用。

10.B

【解析】析:

用浓溶液来配制稀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

解:

由于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00g×20%/

=55.5mL,由于需量取55.5mL,应选择量程与之接近的量筒,故选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A、溶液的性质可知,一杯食盐水各部分浓度相同;故错误B、温度对硝酸钾影响很大.如果降温析出硝酸钾晶体,那到未必是饱和溶液.但温度一定时候,那应该是饱和溶液.故错误C、物质在溶于水时,常会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故正确;D、一般在没有指明溶剂的情况下,都是水作溶剂;故错误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引起的,分子大小是不会随温度而改变的。

考点:

用分子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D

【解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利用海水晒盐就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故选D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中某方格中的信息: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A、钇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即质子数为39,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89-39=50,错误,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正确,D、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正确,故选B

考点:

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樟脑球升华;活性炭除臭;霓虹灯闪烁这三个变化中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考点:

物质的变化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时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A.雨后的清新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淡蓝的棉花滩龙湖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溶液;C.香甜的客家米酒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溶液;D.清凉的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祖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择D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A错误。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故选A。

考点:

燃烧和灭火

18.D

【解析】考点: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

生活实际型.

分析:

A、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处理方法考虑;

B、根据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处理方法做题;

C、根据二氧化碳的特性考虑解救方法;

D、根据灭火方法考虑.

解答:

解:

A、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处理方法要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稀盐酸来中和,盐酸具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能冒昧下洞救人,故C错误;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的处理方法,掌握了灭火的方法,不要冒昧下洞救人洞内可能含有不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A.只有化学反应才能释放或吸收能量,是错误的叙述,如铁制品吸热或放热;B.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物理变化;D.在6%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是错误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

化学反应的叙述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水的沸点低,加热时易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得到蒸馏水,故能达到实验目的;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没有,故能达到实验目的;C、氨气能够和浓硫酸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为:

C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蒸发与蒸馏操作;气体的干燥(除水);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21.①CaCO3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④CaCO3+2HCl═CaCl2+H2O+CO2↑

②;①;④

【解析】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水,故答案为:

CaCO3

CaO+CO2↑;

②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故答案为:

CaO+H2O=Ca(OH)2;

③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鸡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会覆盖在鸡蛋壳表面的缝隙上,阻止呼吸作用的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④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故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②;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①;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外两种化合物,化合价不变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④;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钙、氧化钙以及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22.

(1)A2KMnO4

K2MnO4+MnO2+O2↑

(2)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H2OBDb将二氧化碳与水隔绝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