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682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精编建设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

 

建设生产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商业计划书

附件:

1、“一种用来进行植物蛋白发酵的乳酸杆菌、筛选方法及其在固体发酵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2、“一种用来进行植物蛋白发酵的乳酸杆菌、筛选方法及其在固体发酵中的应用”缴纳申请费通知书

3、受理通知书存活性报告书

4、专利授权书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建设生产1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单位名称:

XXXX公司 

2、主管部门:

XX市XX区经贸委

3、法定代表人:

三、建设地点

XXXX市XXXX区经济开发区

四、项目负责人

1、总负责人:

 

2、联系人: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新建发酵车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新建混合车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3、新建固体发酵车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4、新建干燥车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5、新建原料库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6、新建成品库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7、新建锅炉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8、新建水泵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9、新建配电室建筑面积80平方米;

10、新购入设备21台(套);

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总投资:

总投资为2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为142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为5800万元人民币。

在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4380.66万元人民币,设备购置费7693.00万元人民币,安装工程费837.00万元人民币,其他工程费561.84万元人民币,预备费为727.50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

总投资为2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申请北欧投资银行贷款99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008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设备购置;企业自筹资金9920万元人民币。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饲料原料是饲料工业的物质基础,我国饲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的饲料原料相当短缺,尤其是饲料蛋白资源紧缺,每年都有2000多万吨左右的蛋白原料缺口需进口大豆来弥补。

这必然影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据国家饲料工业办公室的估算,到2010年、2020年所需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均有较大缺口(见下表)。

我国饲料资源供需预测(亿t)

饲料类型

2010年

2020年

能量饲料

需要量

供给量

缺口

3.40

2.57

0.83

4.08

3.66

0.42

蛋白质饲料

需要量

供给量

缺口

0.60

0.22

0.38

0.72

0.24

0.4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大国。

我国饲料工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事实,对国际原料市场强大的依赖性,导致我国配合饲料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价格波动使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抑制了饲料工业的发展。

饲料蛋白作为第一大和第一重要的原料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第一大权重因子,主控权受制于国外,因此饲料蛋白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第一大原料供给瓶颈和食物供给安全瓶颈,饲料蛋白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意义。

鱼粉、肉骨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等高质量的蛋白源近年来的推广应用比较普遍,但是其存在的潜在的威胁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鱼粉的使用在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量不足,鱼粉的价格受世界鱼粉寡头的控制,对饲料配方价格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营养师们不得不寻求其它可替代性原料,比如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等。

另外,鱼粉的应用也存在着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问题,比如鱼类共患病问题,所以鱼粉在欧盟某些国家是禁止使用的(德国等)。

肉骨粉、肠膜蛋白粉和血浆蛋白粉在我国使用量较大,但是自从2006年国内爆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后,生物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人们对该类产品对生猪生产乃至于食品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因此在我国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抵制此类产品在猪饲料中添加和使用。

因此由于受高品质动物蛋白全球供应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限制,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到如何对植物蛋白进行深加工,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吉林巨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民众、社会的福祉为己任,立足中国的农牧行业,组织大批专家博士重点解决动物及人类的安全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多项相关发明专利,特别是本项目的建设将使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殖得以顺利实现,使我国民众能够真正食用放心、安全的肉食品,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这就注定我国无论是养殖业还是饲料加工业都是世界大国,然而,由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种子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匮乏,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和畜牧生产企业都面临着饲料原料短缺,优质的蛋白质原料更加奇缺的局面。

因此,建设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无论是对畜牧业还是饲料加工企业,乃至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大豆深加工企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是提高农民大豆种植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东北三省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

但近些年来,美国和巴西成为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成为了大豆最大的进口国,由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中国的豆农增产不增收,种豆积极性受挫,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下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1月份《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估计,2007/2008年度我国大豆总产量为1400万吨,较2006/2007年度1597万吨的大豆产量大幅降低197万吨,降幅高达12.3%;较2004/2005年度全国大豆历史最高产量1740.4万吨降低340.4万吨,降幅为19.6%。

这是我国大豆产量连续第三年出现降低,并创下11年来的新低,也是我国大豆产量在最近15年来第三次出现低于1450万吨的产量水平。

本年度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黑龙江大豆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该省大豆产量为462万吨,较上年度596万吨的大豆产量下降134万吨,降幅达到22.5%。

此外,内蒙古、辽宁和安徽大豆产量下降幅度也超过10%。

  2007/2008年度我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二是大豆单产普遍下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07/2008年度我国的大豆播种面积为870万公顷,较上年度减少58万公顷,减幅为6.3%。

国内大豆播种面积的下降尤以主产区黑龙江省的降幅最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07/2008年度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16.5万公顷,较上年度降低27.2万公顷,降幅达到7.9%。

除此之外,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和安徽等省大豆播种面积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由于大豆播种面积明显下降,加上2007年6~7月份东北地区出现多年不遇的干旱天气,当地大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豆单产大幅下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07/2008年度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609公斤/公顷,较上年度1721公斤/公顷的大豆单产降低112公斤/公顷,降幅为6.5%。

其中黑龙江地区大豆平均单产为1460公斤/公顷,较全国平均单产低149公斤/公顷,较上年度1734公斤/公顷的单产大幅降低15.8%。

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黑龙江局部地区的大豆单产降低幅度超过30%,最高达到50%左右。

大豆深加工产品主要是豆油和豆粕,因此,这二者的需求量和市场价格决定了大豆的收购价。

如果提高豆油副产品的豆粕的用途和需求量即可带动大豆的收购价,所以,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建设项目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提高农民收入。

以年产20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生产量计,每吨大豆蛋白肽可使每吨豆粕的附加值提高3100元,拿出1000元让利给农民,如果大豆的出粉率按78.5%算,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产率为95%算,每吨大豆的收购价可以提高740元,20万吨的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则可使种植户增收20亿元。

如果大豆单产按1609公斤/公顷计算,则每公顷土地可多获得1190.7元的收入,这对我国目前农民种植业是十分可观的。

2、是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畜牧业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品种的改进和饲养技术的进步,而饲养技术的进步主要决定于饲料的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后的20年,我国畜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人均粮食总量基本保持不便的情况下,我国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提高了4倍、7倍和8倍,其中饲料配制技术的进步贡献了40%。

能量和蛋白质是组成饲料的最主要的营养物质。

其中,蛋白质饲料显得尤其匮乏。

豆饼和豆粕是我国主要的饲料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豆油压榨企业几乎均被国外大型综合性粮油生产企业所控制,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大豆产量连年迅速下滑,使国内的豆粕生产企业面临开工不足,甚至破产的境地。

2007年~2008年,我国的豆粕价格起伏跌宕,给饲料加工企业带来了几乎灾难性的打击,而其它一些利用豆粕生产高档饲料原料的企业如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等,也都受到重创,价格一涨再涨,有些小型企业已经关门倒闭。

随着养殖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仔猪、犊牛养殖的关键阶段和水产养殖中,对功能性蛋白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所谓功能性蛋白质,是指对幼畜、幼禽和早期生长的水产动物不成熟的消化道无害或有保护性作用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应具有消化吸收率高、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护肠道生理功能等特点。

据保守估计,我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对功能性蛋白质原料的年需求量至少为100万吨,对鱼粉的需求量300万吨。

但是,我国目前功能性蛋白质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仍然受控于外国,国产产品的质量极其不稳定,得不到饲料加工企业的认可,以血浆蛋白粉为例,目前国内的产品每公斤只卖到22元,而国外的产品每公斤为48元。

鱼粉是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所面临的老大难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匮乏,对国外进口鱼粉长期依赖造成的,近年来鱼粉(CP,65%)的价格从4000多元/吨,一直长到10000多元/吨。

因此,为了降低畜牧养殖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由于原料价格的波动所造成的不稳定性,维持我国养殖企业健康发展,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开发和利用将对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功能性大豆蛋白肽替代鱼粉一项而言,功能性大豆蛋白肽较鱼粉价格低3000元/吨,20万吨的生产线即可为养殖户节约饲料成本60亿元,效益十分显著。

3、是促进饲料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需要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我国饲料工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2002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量近9000万吨,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饲料生产国。

2002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第14大工业行业。

2007年我国的饲料产量为1.16亿万吨,已实现连续三年突破1亿万吨的产量。

从结构上看,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主要是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的发展。

从加入WTO的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需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饲料原料工业,二是饲料安全工程建设。

饲料原料是饲料工业的基础。

饲料及蓄牧产品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把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已如上述,饲料原料主要是蛋白质原料和能量饲料原料。

蛋白质原料的缺乏已成为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性蛋白质原料的限制作用最大。

饲料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食品安全。

引起饲料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抗生素促生长剂和化学合成抗菌药在饲料中的使用;

(2)动物屠宰加工副产品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

(3)人畜共患病。

第一个问题主要由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畜产品的污染和抗药性的问题。

目前,人们正在寻找能替代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的替代品。

第二个问题靠饲养管理和公共卫生工作完成。

第三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原料的使用。

动物性蛋白质原料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但对动物和人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

直接的证据来自于疯牛病(BSE)。

疯牛病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发现,但直到1998年才发现疯牛病的直接原因是牛采食了牛、羊屠宰加工的下脚料,长期采食牛、羊屠宰加工的下脚料为蛋白质来源的肉骨粉,导致牛的小脑软化。

此后,全世界对动物性加工副产品用于饲料产生了怀疑,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禁止动物性加工副产品在饲料的应用。

为避免BSE所产生的动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世界各国相继立法禁止同源动物副产品在同种动物中使用,人们大力开发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

而我国由于近年来动物疾病愈演愈烈,直至2006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爆发,人们开始警醒,开始对动物性原料产生质疑,尤其南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开始反对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蛋白源。

因此,从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角度来看,开发植物蛋白源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于我国来说,大豆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价格低廉,是首选的植物原料之一。

另外,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经过有益菌发酵后,不仅提高了消化利用率,而且使之具备了一定的功能性,是替代功能性蛋白源或动物蛋白原料的首选。

4、是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范布伦说,粮食的价格正在上涨,可能还会继续上涨很多。

他强调说,用于生产面包的粮食价格可能上涨30%~50%,豆类和植物油种子可能上涨60%~80%。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每天只能花费1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用来购买食物的。

如果食物价格上涨50%~80%,很多人将会陷于饥饿之中。

我国在大豆战役上已经输掉了第一仗,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后,美国大豆占据中国市场。

目前跨国粮商控制中国4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和90%的大豆进口量。

2006年,中国进口大豆2650多万吨,是当年国产大豆的1.6倍,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1/3。

然后大豆价格又开始暴涨,中国不得不多花钱进口大豆。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和养殖业发展规划,在实现粮食生产发展纲要(安全保障目标:

5.7亿吨)的前提下,2005年和2010年畜牧水产品的计划生产量分别为肉类7040万吨和7600万吨,禽蛋类2400万吨和2700万吨,奶产品1800万吨和2600万吨,水产品4600万吨和5000万吨;同时随着退耕还草和禁牧休牧制度的实施,牛羊舍饲、圈养迅速增多。

预计2005年和2010年我国饲料粮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0540万吨和24510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长24.8%和49.0%;饲料粮占粮食总产的比重将达到45%以上,年均增加1%。

届时,饲料粮的消费总量将超过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总量(2010年城市居民口粮每年人均为135千克,农村居民为165千克)。

另据专家预测,我国种植业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单产,粮食总产量在2030年可望达到7.1亿吨,基本能满足全国的粮食需求,而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粮食的43%和50%将用作饲料。

可以说,21世纪中国的粮食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养殖业所需的饲料粮问题。

可见,饲料粮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是饲料粮的安全。

利用非粮作物生产高档蛋白质饲料原料或提高现有植物蛋白源的利用价值,不仅可以降低我国畜牧业对国外蛋白质原料的依赖,而且还可以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

因此,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不仅降低畜牧业生产对高档功能性蛋白原料的需求量,而且还可以有力促进我国对本土资源的深度开发,开源节流,降低畜牧业对进口原料的消耗。

  

第三章 市场预测

项目产品-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中CP≥50%,小肽含量≥35%,有益菌数≥107CFU/g;项目产品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5%,可以全部替代鱼粉,仔猪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差异;项目产品可以使降低仔猪的腹泻率降低50%以上。

由于功能性大豆蛋白肽营养价值丰富、多种多样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与畜牧养殖业、饲料工业、大豆深加工产业的密切关联,决定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

一、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作为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市场需求分析

优质蛋白质饲料指鱼粉、加工质量好的肉粉、蛋白质含量高的肉骨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其消化率高、吸收利用好、适口性好。

近几年,我国鱼粉、肉粉、肉骨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消费量近300万吨,其中进口量约180万吨。

1997年英国发生疯牛病和随后发生于荷兰的二恶英事件后,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安全性受到怀疑。

目前我们国家仍然禁止进口国外大部分地区的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如肉骨粉、鸡肉粉等饲料原料。

因此,人们努力寻求可以替代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其它资源。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经过深加工可以部分替代动物性蛋白源,如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但是由于这些深加工产品一方面由于加工成本等问题,市场价格昂贵,例如大豆浓缩蛋白的市场价格为8300元/吨(CP:

60%);另一方面,由于大豆浓缩蛋白的适口性差,影响仔猪的采食量,从而限制该类产品在饲料中的添加量。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安全可靠,可以作为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的有效替代品。

二、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作为功能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市场需求分析

功能性蛋白质原料是幼畜、幼禽和部分水产动物良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原料。

我国目前食用的功能性饲料蛋白质原料主要包括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动物血液制品,脱脂奶粉、全脂奶粉等乳制品以及白鱼粉等,大豆浓缩蛋白等大豆深加工产品,总用量近100万吨。

这些产品价格高,对进口的依赖性强。

以动物血液制品为例,2001年,我国饲用血液制品用量近100000吨,价格高昂,血浆蛋白粉售价35000~40000元/吨,血球蛋白粉售价7500~8000元/吨,全部靠进口。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而且其通过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益生因子,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降低腹泻率。

因此,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具有营养性作用和功能性作用的蛋白源会广受青睐。

三、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作为膨化大豆市场需求分析

膨化大豆是基于豆粕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比如大豆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等。

这些蛋白类抗营养因子可以降低动物对豆粕中养分的利用情况。

而对于仔猪来说其抗营养作用更为显著,添加量过大会造成仔猪腹泻,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

因此,限制了豆粕在仔猪日粮中的添加量,研究表明,自主日粮中豆粕添加量超过18%,就会使仔猪产生不良反应。

然而,此阶段仔猪的杂粕类蛋白源的使用更受限制,动物性蛋白源价格又太高,所以通过对大豆进行高温膨化一方面可以使这些蛋白类抗营养因子失去活性,另一方面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膨化大豆目前市场价格为7500元/吨,我国平均年产量近100万吨。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是大豆蛋白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来,其不仅降低了大豆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而且,经过乳酸杆菌发酵提高了原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无论从价格还是效果上替代仔猪日粮中的膨化大豆均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章技术来源

一、技术来源

本项目技术来源于XXXX科技有限公司“一种用来进行植物蛋白发酵的乳酸杆菌、筛选方法及其在固体发酵中的应用”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

200810097352.8),现已授权吉林巨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此项专利。

二、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

项目课题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动物消化道有益菌的分离筛选以及生产加工和应用推广工作,目前已有的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专利和鉴定成果多项,并多次成功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支持。

其中,合生素(芽孢杆菌)产品已经由XXXX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生产,目前为全国最大的益生菌制剂生产商;高效酵母菌制剂已于2007年由集团生产。

针对于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产品,项目组已经完成如下工作。

1、有益菌的筛选

针对于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和水体微生态,已筛选出具有益生功能的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且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所筛选的菌种具有对动物和人体安全;能够有效降解大豆蛋白中抗营养因子,尤其是蛋白酶抑制因子、致过敏因子和致肠胀气因子;无脱氨作用,有固氮作用;生长速度快,对温度、pH等抗逆作用强;蛋白酶产量高、乳酸产量高;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基本原则。

项目所用芽孢杆菌为多粘芽孢杆菌。

该菌种能够在乏氧状态下生长和繁殖;具有分泌胞外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的特点;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功能;另外,由于该菌可以固氮,能够利用水体中无机氮来合成自身的含氮物质,已经被看做是最有前途的水产益生菌。

项目所用乳酸杆菌为嗜酸乳酸杆菌。

该菌种可以利用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不仅使原料的适口性提高,而且有利于动物消化道健康;具有在动物消化道上皮定植作用,从而保护动物肠壁健康,免受损伤;具有抗菌作用,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对仔猪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有益菌的发酵工艺

有益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参数已确定。

发酵培养基主要以玉米和豆粕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价格低廉,原料易获得。

首先由斜面菌种转接,进行摇瓶发酵15小时,乳酸杆菌发酵温度控制在36℃,芽孢杆菌发酵温度控制在35℃,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以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为主;然后将菌液接入种子罐继续发酵15小时,此时乳酸杆菌发酵温度控制在35℃,芽孢杆菌发酵温度控制在33℃,乳酸杆菌发酵所用培养基以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为主,芽孢杆菌发酵所用培养基以葡萄糖、玉米粉和豆粕粉为主;最后将种子罐内的发酵液接入生产罐发酵20小时,乳酸杆菌发酵以葡萄糖、葡萄糖浆,酵母粉和大豆蛋白胨为主,芽孢杆菌发酵以玉米粉和豆粕粉为主。

每一阶段菌液的接种量为5%,接种前观察是否染菌。

发酵到终点时,乳酸杆菌含量为1012/ml发酵液;芽孢杆菌含量为1010/ml发酵液。

3、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发酵工艺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发酵采用固体发酵,发酵设备可采用耙式、滚筒或堆贮方式均可。

其中,堆贮式投资少,易操作,温度控制在30℃~35℃,当温度较高时可采用冷风或凉水法降温,温度过低时用暖气或空调升温;其它方式投资大,但是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固体发酵过程中有益菌接种量分别为10%,固液比为1:

0.8,将混合物的pH值调到5.5,用混合机混匀后,放入堆贮池中加盖遮尘布,发酵时间为72小时,发酵终点时水分含量为40%~45%。

4、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干燥工艺

固体发酵后可采用管束式干燥机或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其中气流干燥投资少,生产成本较低。

干燥时,可采用热风或蒸汽干燥,物料温度可控制在60℃~80℃,这样有利于有益菌的存活,物料也不会因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使颜色变成暗黄色或棕褐色。

成品中粗蛋白含量50%,小肽含量不低于35%,产品中有益菌的含量为107CFU/g,产品为黄色或深黄色,有酸香味。

5、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动物应用试验

断奶仔猪应用试验表明,当功能性大豆蛋白肽添加量为5%,替代豆粕,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蛋白肽可以使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5.9%,仔猪的腹泻率下降了50%以上;蛋白肽在断奶仔猪料中替代鱼粉的试验表明,11kg左右的断奶仔猪料中添加5%的蛋白肽可以全部替代日粮中的鱼粉(5%),而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同时,添加蛋白肽的仔猪腹泻率比鱼粉组下降了80%以上。

屠宰试验表明,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消化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乳酸杆菌为5.43vs4.13,大肠杆菌为1.07vs3.67;同时,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可以改善肠道不同部位上皮结构,如空肠绒毛高度为387umvs320um,隐窝深度为195umvs178um,绒毛高度/隐窝深度1.97vs1.80;回肠绒毛高度为367umvs289um,隐窝深度为184umvs160um,绒毛高度/隐窝深度1.99vs1.81。

6、功能性大豆蛋白肽的中试试验

2007年12月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口中试基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