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681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整编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

 

互联网+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项目商业计划书

 

1、项目概述

目前餐饮业使用得最多的燃气灶是广式中餐灶。

这种灶由于火猛而受到欢迎,其实却存在很大的弊端。

广式灶一般采用强制鼓风式无预混燃烧模式,就是燃气与强鼓空气直接在燃烧腔中边混合边燃烧。

这种燃烧方式看似火力十足,实际上热效率并不高,一般都不超过20%(国标GB7824-87中对中餐燃气炒菜灶热效率也仅要求不小于20%),2013年新制定的行业标准CJ/T28-2013,热效率的达标要求才调整到25%,该行业的能源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

鼓风式燃烧同时还存在燃烧不完全、烟气量大、热气温度低、噪声大、污染环境等问题,特别是其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

针对目前市场上商业燃气炉灶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污染大等情况,本公司研发的互联网+智能高效节能燃气炉具利用CPU智能控制技术,综合自有的6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大量经验设计配方,创立能在常温空气下实现无焰燃烧的专有技术,把传统炉具以热对流为主的热传递方式变为以热辐射为主的热交换方式,通过近乎密闭的热交换空间,在火力均匀、燃烧稳定、使用安全和操作简捷的基础上,成倍提高炉具的燃烧效率和热交换效率,大幅降低CO2、CO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经权威机构“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测试核定,炉具的热效率高达61.2%,比传统中餐燃气炒炉提高了近三倍,综合节能高达80%;烟气中CO含量只有0.001~0.002%,比国家行业标准(CJ/T28-2013)允许的0.1%排放标准减排99.8%,也大幅低于美国燃气热水器允许的200ppm的排放标准,节能效果显著。

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对炉具的安装、维护、使用和收费实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建立了生产厂家与终端用户直接实时对接的EMC销售模式,为免费安装、免费维护、节能对分的用户零投入的销售模式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保障。

2、项目可行性分析

2.1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工商注册号:

440782000041656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潮江路15号后座107

法定代表人:

曾文洲

注册资本:

50万元人民币

成立日期:

2009年12月04日

经营范围:

燃炉节能技术开发;生产、销售:

厨具。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燃料节能产品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营业务包括:

1)研究、生产、销售、安装高效节能炉灶;2)为参与节能产品推广进行节能工程技术改造的企业提供最节能的炉灶设计方案;3)为餐饮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厨房进行节能技术工程改造。

主导产品:

目前公司开发的产品主要包括:

节能中餐燃气炒菜灶、节能饭堂大锅灶、节能矮脚煮汤灶、商用节能蒸汽发生器、节能环保冶炼熔炉、节能中央热水器、家用取暖器等。

2.2公司发展概况

2.2.1公司最初成立状况:

2009年12月4日经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会分局批准,曾文洲先生和吴永帮先生共同出资创办江门市五秒旺厨具有限公司,专注于厨具生产销售推广,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万元,实收资本人民币30万元,公司股权结构为:

序号

股东姓名

性质

出资方式

出资金额

(万元)

所占股份(%)

1

曾文洲

自然人

货币

35万

70%

2

吴永帮

自然人

货币

15万

30%

2.2.2发展概况及荣誉

江门市五秒旺厨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公司成立后在会城潮江路15号后座107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厂区面积达1000平方米。

2011年公司承担江门市科技计划工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双密闭燃烧结构节能燃气炒炉”,该项目通过对炉灶内腔结构、热储存装置、间隙调节器、熄火保护装置以及燃气与氧气混合比例的研究,提高了燃气炉灶的热能使用率,可以节省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14年2月,该项目通过江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2011年公司成功开发锅膛组合排气节能炉灶、双密闭燃烧结构节能燃气炒炉等产品,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就获得广泛好评。

2012年1月,为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经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会分局核准公司更名为江门市五秒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拓展至厨具生产销售推广、蒸汽发生器、冶炼熔炉、取暖器等行业。

2012年2月,江门市新会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文《关于推广使用五秒旺燃气节能炉的通知》,对公司开发的五秒旺燃气节能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使用。

2012~2013年公司先后开发了层叠式水锅及密闭式蒸汽发生器、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等新产品,制定了企业标准《节能型燃气炒菜灶》并获江门市质量监督管理局备案,备案号为:

QB/44070597525-2012。

公司主导产品节能型中餐燃气炒菜灶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批准通过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备案,取得了《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和《广东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证书》。

2014年公司完成的“双密闭燃烧结构节能燃气炒炉研发”项目获得新会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门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公司设计的五秒旺无焰燃烧商业炉获得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江门赛区鼓励奖。

2014年11月,江门市节能监督中心发函《关于加强节能工作推广应用节能炉具技术的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公司产品“五秒旺”智能型节能商用炉具。

2015年10月荣获新会区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6年7月,本项目经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审批,获准列入广东省第八批重点节能技术、设备(产品)目录。

并且是本年度唯一一家被广东省推荐申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的炉具项目。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公司自主开发了具有二次燃烧结构的节能炉、锅膛组合排气装置及节能炉灶、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节能炉灶及节能炉灶系统、一种打火头、电磁阀控制转档的炉灶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等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了节能中餐燃气炒菜灶、节能饭堂大锅灶、节能矮脚煮汤灶、商用节能蒸汽发生器、节能环保冶炼熔炉、节能中央热水器、家用取暖器等系列产品。

公司开发的“五秒旺”智能型节能商用炉具是全国首家采用智能燃烧控制技术,实现无焰燃烧的高效节能炉具。

经“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测试核定,炉具的热效率高达61.2%,比传统中餐燃气炒炉提高了近三倍,综合节能高达80%;烟气中CO含量只有0.001~0.002%,比国家行业标准(CJ/T28-2003)允许的0.1%排放标准减排98%,比美国燃气热水器允许的200ppm的排放标准也大幅减低节能效果显著。

2.3团队简介与评价

公司汇聚了一批在专业领域颇有研发经验的专家以及年轻优秀的人才,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科学、科研能力突出、管理能力卓越、市场开拓意识强的领导团队。

核心团队成员如下:

2.3.1曾文洲---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男,1956年12月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系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1977~1979,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1979~1982,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2~198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1991,斗门县县委常委;

1991~2009,珠海珠光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2009年12月创办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从事高效节能炉灶的研究开发。

曾文洲先生系公司创始人、技术带头人,自创办公司以来,亲自主持公司高效节能炉灶研究开发,在节能燃烧领域的研发中,申请中国国家专利8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

2011年主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双密闭燃烧结构节能燃气炒炉”,2012年主持制定的《节能型燃气炒菜灶》企业标准,取得了《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和《广东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证书》。

2014年主持完成的“双密闭燃烧结构节能燃气炒炉研发”项目获得新会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门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江门赛区鼓励奖。

曾文洲先生带领公司技术团队正在开展互联网+智能节能炉具的技术攻关改造,产品已经定型,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产品的安装、使用、能耗管理、收费管理进行远程控制,形成生产厂家直接管理终端用户的新型的EMC销售模式,建立销售、安装、维护、收费一体化管理的营销平台,加速企业产业化的进程。

曾文洲先生自创办公司以来,秉承“创新、专业、信赖、责任”的管理经营理念,注重公司制度文化建设,公司成立后不就就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公司运转,并在后续发展中不断完善。

建立了直线职能型的管理架构,设置了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部门,为公司的高效运转奠定了基础。

他丰富的技术实践和深厚的企业管理经验,为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吴永帮---副总经理,

男,1965年10月出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科技情报专业,本科学历,系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现任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市场营销工作。

1984~1988,就读于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科技情报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1989,斗门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1989~1992,斗门协成香料厂厂长;

1993~2000,顺德金顺达机器有限公司,担任(塑料机械部)销售科长 ,期间于1992~1993年在顺德党校中高层干部经济管理培训班学习;

2000-2009,珠海国际大厦担任物业部兼企管经理;

2009年联合曾文洲先生共同创办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市场营销工作。

吴永帮先生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负责产品研发过程中软件调试、机械加工的设计和组织生产、公司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培训。

以第二负责人的身份先后获得了新会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门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江门赛区鼓励奖,参与起草《节能型燃气炒菜灶》企业标准。

吴永帮先生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销售管理经验,自联合创办公司以来,致力于公司产品的推广,成功促成公司产品应用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饭堂、江门市新会中集集团有限公司饭堂,江门市五邑大学饭堂、广东省南方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机关事务局饭堂、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机关饭堂、江门市新会区机关服务中心、江门市科技局饭堂、广东省移动通信江门分公司饭堂、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饭堂、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饭堂、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集团总部饭堂、佛山南海桂城中小学营养配餐中心、汇丰银行佛山总部饭堂、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佛山猪腰一族连锁店、广州湖南湘味馆、广州客家王酒楼、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饭堂,公司主导产品先后被江门市新会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和江门市新会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文推广使用。

吴永帮先生领导建立了代理商加盟等管理制度,规范了代理商管理。

2.3.3曾力---财务顾问

男,1987年5月出生,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审计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系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之初股东,现任公司财务顾问。

2005-2009,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管理会计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2010-2011,就读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审计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2-2015,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培训生,负责企业财务流程的审计和改革工作。

2015-至今,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商业战略顾问。

1是国内顶尖社交平台互联网财务营运模型的优化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2.是国内某知名电信运营商财务运营模式优化项目的负责人。

2008年至今,一直担任本企业的国内外科技信息的收集和财务运营的顾问工作。

2.3.4莫文东信息技术顾问

男,1966年3月出生,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计算机学硕士,是江门市五秒旺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之初的倡议人,现任公司信息技术顾问。

中山大学美东校友会董事会董事,长岛中华协会(美国纽约)董事会董事。

1984-1988,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理科班,现资讯管理学院),获理学士学位。

1988-1989,香港金盛企业有限公司,业务员。

1989,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贸易证书课程。

1989,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编目员。

1989-1992,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计算机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2-1995,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系统制造商哈里斯公司(HarrisAssociates),编程员。

1995-1999,美国市场数据公司(MarketDataCorp.),高级编程员,项目经理。

1999-2002,美国能源交易系统制造商坎米洛斯公司(CaminusCorp.),高级编程员,项目经理。

NASDAQ股票交易所IPO上市种子员工。

2002-现在,雀巢公司(美国),大数据商业分析高级编程分析师,项目经理。

2010-现在,“给爱树基金会”联合创办人,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来改变世界。

2.4专利技术

目前公司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公司现有知识产权情况如下: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号(申请号)

专利类型

授权时间

1

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节能炉灶及节能炉灶系统

ZL201310130547.9

发明专利

20160518

2

层叠式水锅及密闭式蒸汽发生器

ZL201310481908.4

发明专利

20160127

3

一种打火头、电磁阀控制转档的炉灶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ZL201310072845.7

发明专利

20150708

4

节能炉灶

ZL201010241872.9

发明专利

20130823

5

具有二次燃烧结构的节能炉

ZL201110023395.3

发明专利

20120321

6

炉灶

ZL200810219601.6

发明专利

20110323

7

新型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节能炉灶及节能炉灶系统

ZL201420481781.6

实用新型

20150506

8

节能炉用气嘴及节能炉

ZL201420386521.0

实用新型

20150107

9

层叠式水锅及密闭式蒸汽发生器

ZL201320636220.4

实用新型

20140416

10

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节能炉灶及节能炉灶系统

ZL201320189609.9

实用新型

20130925

11

一种打火头及电磁阀控制转档的炉灶装置

ZL201320104334.4

实用新型

20130925

12

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

CN201110144848.8

发明专利

20111228

13

具有二次燃烧结构的节能炉

ZL201120019243.1

实用新型

20110727

14

一种炉芯及节能炉灶

ZL201020277807.7

实用新型

20110302

15

锅膛组合排气装置及节能炉灶

ZL201020277821.7

实用新型

20110302

16

炉灶

ZL200820204467.8

实用新型

20091007

2.5项目或企业产品与技术特点分析

2.5.1项目背景

商用燃气灶是指酒店、宾馆、餐厅、饭店以及机关、学校、军队、医院类单位食堂等团体使用的,以燃气为能源直接加热烹调器皿的大型燃烧器具。

该类产品主要包括中(西)餐燃气炒菜(烹饪)灶产品、金属组装式或砖砌式的饮用燃气大锅灶产品。

以燃气为能源加热的饱和蒸气蒸制食品的燃气蒸箱产品,其它以燃气为能源直接加热烹调器皿的燃烧器具等。

传统燃气中餐炒炉是在空气或鼓风机送风等富氧环境下燃烧的,其燃烧不充分,火焰中红、蓝、绿等多种形态并存,形成局部高温区和低温区,低温区容易产生大量CO,高温区容易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其主要的换热方式是热对流,热量和未燃烧气体随烟气大量流失,热效率平均不足25%。

目前餐饮企业的烹饪设备运行现况是:

绝大多数中餐燃气灶为鼓风式燃烧方式,其热效率仅为20%左右,能源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量剧增,不可再生能源(油气)的日益减少,使其价格处于长期高价运行的势态已不可改变。

燃料价格不断攀升,使餐饮行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影响餐饮企业经济效益和行业长期的竞争,同时,目前传统燃气炉具在餐饮企业使用普遍,燃气浪费特别严重,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大,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革和改造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商用炉灶数量的增多,研究如何提高商用炉灶的热效率、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改善厨师的工作环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同时,近几年来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商用节能灶市场,逐渐被大众所关注。

本项目开发的一种互联网+智能高效节能燃气炉具,采用智能燃烧控制技术,实现无焰燃烧,对商用燃气灶具的预混技术、高效燃烧技术、提高热效率技术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不仅对于缺煤、无油无气的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环保意义,同时也对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与节能减排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5.2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5.2.1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互联网+智能高效节能燃气炉具,通过对炉灶内腔结构、热储存装置、智能点火装置器、熄火保护装置、点火自动减压装置、压力传感器、触屏式按键开关以及智能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了燃气炉灶的热能使用率,可以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和10项实用新型授权。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Ø炉灶内腔结构设计与研究:

研究进气区、燃气与空气混合区和燃烧区的空间大小;

Ø燃气与氧气混合燃烧的比例:

研究燃气与氧气混合充分燃烧的最佳比例;

Ø热储存装置设计与研究:

研究如何减小热量损失;

Ø多重熄火保护装置研究:

提高炉具的安全性;

Ø智能点火装置的研究:

解决传统炉具点火难、点火不安全等问题;

Ø自动减压装置研究:

解决密闭燃烧结构条件下,点火存在的爆鸣问题,减少点火噪音,提高炉具的安全性;

Ø压力传感器的研发:

通过对燃气压力、空气压力和燃烧压力的研究,寻找动态条件下炉火充分燃烧的最佳控制参数;

Ø触摸式操作系统研究:

形成简洁的操作界面,提高电子元件的防水等级,减少炉具的故障率,降低留火种和空烧等待等非工作能耗;

Ø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研究如何完善燃烧数据库,建立闭环燃烧控制系统;

Ø租赁管理系统研究:

针对EMC经营模式存在的收款难的问题,对出租炉具使用进行定量化监控,建立科学营销模式。

2.5.2.2项目关键技术

智能燃烧控制技术:

是本公司专有技术,由送风系统、CPU数据处理系统、反馈控制系统等组成。

它是国际上首家利用现代中央处理技术,将大量燃烧经验数据和数学公式组成闭环燃烧控制系统,利用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提供的反馈数据,对不同时点、不同压力、不同热值及不同电压下形成的燃气和空气混合比进行动态调节,让炉火始终保持最佳燃烧状态的而建立的商用炉具专家系统。

二次燃烧结构炉腔及毫米级排放通道:

是本公司自主发明专利,它由气嘴、旋风分配器、网状炉芯、储能炉膛,多孔板、顶环等部件组成二次燃烧结构和双密闭交换空间。

常温空气和燃气在气嘴、旋风分配器及网状炉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雾化弥散的蓝焰燃烧,当由储能炉膛和多孔板构成的密闭结构储热温度达到1000℃后,燃气在低氧条件上开始二次燃烧,形成无焰的远红外辐射光波,大幅提高燃烧效率;顶环和锅底形成的近乎密闭的毫米级排烟通道,让辐射热有充足时间和空间进行热交换,大幅提高热交换效率。

智能压力传感器:

是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它能在不同的燃烧状态下,迅速捕捉到细微的压力变化信号,通过CPU对采集的大量燃烧数据进行处理,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令炉具能在燃气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保持最佳的空燃比,达到动态燃烧平衡,它是克服了市场现有的预混式节能炉具普遍存在的燃烧不稳定、容易激发蜂鸣声、节能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也是炉具建立稳定高效的防空烧离锅熄火功能的核心,是炉具的节能技术跨代式进步。

智能控制面板:

是触摸式的人机界面,开、关和换档等操作简单方便。

气压式智能数控离锅熄火技术:

这是利用锅具抛压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压力变化,通过CPU的数据处理,对锅具远离炉灶产生的空烧进行节能处理的技术。

它彻底改变传统炉普遍存在的预留火种或空烧等待的续火方式,通过智能的管理手段增加炉灶综合节能能力。

它在提高热效率的基础上,再增加节能10-20%。

由于这种技术,远离热源且不怕厨房油烟污染,它与现行的红外感应式离锅熄火技术和机械触压式离锅熄火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故障率近乎为零。

互联网远程控制技术:

国内首家互联网+商用节能炉具,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以下功能:

Ø拥有远程锁机或解锁功能,大幅降低EMC销售模式的欠费风险和营运成本;

Ø向用户发放实时或定期节能使用数据,用户利用此数据可制定最佳的节能操作方案;

Ø可随时调取炉具运行数据,通过后台处理,能及时排查故障,让炉具时刻都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2.5.2.3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

Ø智能燃气大锅灶的热效率达到68.5%,智能燃气中餐炒菜灶的热效率高达61.2%,均超过GB30531-2014《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被定义为目标值的、高效、先进的一级能效指标的要求,火力比传统燃气炒炉大30%,综合能耗节省80%以上,在行业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Ø烟气中CO含量只有0.001~0.002%,比国家行业标准(CJ/T28-2013)允许的0.1%排放标准减少99.8%,是真正意义的CO零排放;二氧化碳(CO2)排放减少80%;

Ø3、同等火力下,噪音比传统炒炉减小近三分之一,控制在80分贝内。

2.5.2.4产品实现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2.5.2.4.1本项目开发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2.5.2.4.2项目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2.5.2.4.3项目量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5个实际案例共装机49台,总投入(含五年营运和维护费)29.4万元,年节省液化石油气69.18吨,二氧化碳减排181.92吨,按现行燃气价格6000元/吨计算,每年节省41.51万元。

目前全国商用炉具拥有量为1500万套。

如果全部改用本项目产品,液化气年节省量为2117.76万吨,二氧化碳年减排5568.98万吨,年节省能源费1270.71亿元。

按变动燃料价格计算,其经济效益详见下表:

智能型商用燃气节能炉具的效益分析

炉具数量

项目总投资额(万元)

年节能量(吨)

年节省的金额(万元)

二氧化碳减排量(吨/年)

历史低气价4500元/吨

现行气价6000元/吨

历史高气价8000元/吨

实际案例共49套炉灶的应用数据

29.4

69.18

31.13

41.51

55.34

181.92

每套炉具平均数

0.6

1.41

0.64

0.85

1.13

3.71

市场占有率8%,总装机120万套计算

720000

1694204

762367

1016571

1355265

4455184

市场占有率100%,总装机1500万套计算

9000000

21177551

9529592

12707143

16940816

55689796

炉具的使用寿命为五年,按中间价格计算,五年期的投入产出比为1:

7;节能红利各占50%,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