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56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docx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对于科普文章,我不想在写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识的文章,学生较为感兴趣,但如果老师过多的介入,反而会适得其反,因而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阅读本文,你了解了什么知识?

问题较浅而且范围很广,同学们畅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回答问题的同学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他们在生物课上学的关于细胞学的知识,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的部分里我还设计院一个辩论题:

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

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加上他们课外所了解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男女双方你不让我,我不服你,争得面红耳赤,场面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在这一环节里,课文的一个难点: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不用老师做过多的分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轻松。

    虽然是按照课文内容把预计的知识点都贯穿完毕,但总感觉有少许的不踏实——挖掘得不够深入,之后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要走出文本,类化迁移,读以致用。

这种“致用”,不只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去思考克隆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兴利除弊,还要立足语文,从写作学、阅读学的视角去吸取克隆技术的精神营养。

这是语文课区别于生物课的分水岭,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远的界碑。

生物“克隆”作为一种科学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章、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中的。

鲁迅写小说,对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创造,“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把互相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重新组织在一起,杂交成新的机体,新的生命,这难道不类似于无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吗?

这就是典型的“写作克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一段名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晏殊《蝶恋花》一词本是写离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登高望远的宏伟志向;柳永《凤栖梧》一词本是写痴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忠贞不渝的奋斗毅力;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本是写失恋后的落寞,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豁然开朗的成功喜悦。

如此断章置换,重新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意,熔铸了读者独创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学的三境界,而且开发出一切事业从追求、奋斗到胜利的三境界。

这是典型的“阅读克隆”。

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王国维的榜样,运用“杂交创新”的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大胆进行“写作克隆”和“阅读克隆”的实验,那么《奇妙的克隆》就算学到家了,“有创意的表达”和“有创意的阅读”就算学到手了。

    一篇文章能有这么深层次的挖掘,便能把克隆技术与我们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们会发现,克隆是那么的神奇,语文原来也是那么充满趣味,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通过认真吸取、理解,就可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了。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12月13日至15日,我校进行了每年一度的课堂教学大比赛,在此次比赛中,我执教了科技工作者梅涛的说明文《生物入侵者》。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教学方针,结合本课特点,我为本堂课制定了几个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积累词语。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由学生根据事例给“生物入侵者”定义入手,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词语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体分析文章内容时,注意体现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说明文章的写作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最后联系实际,请学生出谋划策提出可行性对策,在此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授课后,我认为此堂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参与面较广,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气氛轻松、民主、主谐。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连读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会更好;由于时间较紧张,一些环节处理不够到位;分析说明顺序时,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关于最后一个环节“出谋划策”,在课堂上时间紧张,我想充分利用好时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这次听课、评课,获益匪浅。

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落日的幻觉》教学反思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先描写日落时的各种景象,再逐一作出科学解释,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并对大自然保持好奇心的启发。

在讲授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都较平实,所以学生在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

这也是老师认为说明文不好讲的原因。

我在备课之初就设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首先考虑的问题。

让学生能投入的学习必先让他们想学,能对文章产生兴趣。

既然文字本身并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

所以在导入部分,我是抓住“幻觉”一词作为切入点,用一些在视觉上容易产生幻觉的图片给学生看,让他们首先感受一下“幻觉”是怎么样的。

进而说出这种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就如我们每天所见落日。

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

接着,我就以“梦”为线索,设置了“寻梦”、“解梦”、“延梦”三个环节,为这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二、明确说明文共性,寻找这篇说明文的个性  

想学好一篇说明文,就必须有方法。

阅读说明文应从何入手,先要给学生明确:

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

这五点是学习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贯穿了一篇说明文的始终。

这些说明文的共性问题,在上一个单元中就已经讲得足够详细了,而这篇文章在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作为回顾复习、查缺补漏来处理。

  

在整个教学中,我反而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感受、寻找这篇文章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这篇说明文的个性——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展现落日的美。

在处理这段描写时,我首先发问:

“说明文语言一般较平实,修饰性的成分比较少,但说明文中可不可以有描写语言呢?

”“说明文中添加描写成分作用是什么?

”在一问一答中能使学生明白描写能是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三、拓展迁移内容必不可少  

说明文教学很容易就会上成一堂物理课或者是生物课,而我认为语文课既然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那么,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以文悟道,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一课一得,则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以在讲授课文的最后,我预设了一个课堂练笔环节。

首先,结合着课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日出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出过程的视频片段,接着让学生做了一个写作练习,并做了适当点评。

  

当然,在各位有经验的老师们的点拨之下,我的课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不足之处。

  

一、因为紧张关系,导致讲解某些问题时语速稍微过快  

虽然是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也试教过了3次,对教学内容和顺序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是站到讲台上还是会有一点儿的紧张,担心我所设置的环节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整堂课的缺失。

所以在讲到一些回顾、再现知识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

这样虽然可以争取到时间把后面的问题讲完,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是必须要谨记改正的。

在课堂上,应该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宁可慢一分把知识点讲透,也不可争一秒力求完美地完成预设的课堂。

  

二、对说明方法的讲解时,没有详细地对个别学生回答时存在的问题作清晰的再讲解  

在讲到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时,我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例子。

当有个学生在回答时混淆了说明方法中的“举例子”和“引用”,当时我只是很简单地一句带过就算了,没有对这两种说明方法作一个详尽的区分,让具有同样疑惑的学生得到清晰的解答。

事后想起来,当时应该抓住这个问题,做一个顺带的讲解,对说明方法中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区分,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说明方法的区分了。

  

三、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朗读的训练还要加强  

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朗读自己写日出的文字时,由于所请的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使较为出彩的一个环节变得有些遗憾。

这也与我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较少导致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对朗读作针对性的指导。

  

四、在描写日出的环节中,如果抛砖引玉会更好  

在描写日出的环节中,讲清楚写作要求,播放完两次视频片段后就让学生参考课文的第二段开始些。

感觉学生会有点惘然,事后思考,如果在学生写作之前把自己的习作当作范文来读。

不要考虑学生会否抄袭你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只要他能用的准确,就应该给予及时表扬。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又可以勾起学生的创作灵感。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很美,美得摇头晃脑,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教《桃花源记》感到很爽,无论是通篇纵览还是咬文嚼字,无处不感到其美美不胜收。

究竟它美在何处呢?

我反复品味,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语言美 ,如歌

      1、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

例如: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要回答的内容本来应该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三个字“具答之。

”作为回答,简约至极。

类似的有: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诣太守,说如此。

      2、长短句相间。

课文中长句、短句交替出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节奏美。

例如: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

二、景色美,如画

      在作者笔下,由于诗人的奇特的想象,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试看课文中的两次景物描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那潺潺的小溪流水,两岸满山遍野的灿烂的桃花又是何等的如画美景。

若是一对浪漫的情侣漫步其中将是何等的惬意?

再看问、文中的另一幅画面,不,我们不妨把他们看着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画面由山水画渐渐变成了风俗画。

三、意境美,如诗

      无论是桃花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

如画的美景更多地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

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

更何况文章本身就是《桃花源诗》的序呢?

四、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

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

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对渔人所言世人之不幸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五、结构美

      1、层层设疑,引人入胜。

(详见教参)桃花源如梦似幻,飘渺若无,若幻似真,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2、结构自然,脉络清晰。

按照渔人的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重访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除了上述众“美”之外,如果我们用心去仔细分析品味肯定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花源记》完全可以看做一篇唯美主义的力作。

 

《陋室铭》教学反思

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

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

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

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4。

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

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

    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

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

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

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的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

 

 

《爱莲说》教学反思

过去,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字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

我那时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

至于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

有时候考完,自己也纳闷:

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还反复强调,一定得注意。

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

后来,我换了一个思路: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

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

 

    那一课我是这样上的。

    开始,我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入手,很随便地和同学们展开了漫谈:

莲有哪几部分?

各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莲吗?

为什么?

我把这称之为“漫谈入课”。

说是漫谈,其实是我的精心设计。

我必须从这一过程中,首先发现学生在学这一课前,哪些已经会了,哪些还不会,从而确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导”。

    接着是第二步骤:

学习课文。

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提出来。

学生提出有两个字音读不准:

“涤”,“鲜”。

当堂有学生予以正读。

一个句子难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老师稍加朗读,大家就明白了。

然后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先画下来,待会儿提问。

这一步用的时间稍长,学生的提问也较多。

但绝大部分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极少数问题,老师点拨一下即可。

翻译完后,我提了两个问题:

作者写莲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

对于第二问,我原先以为学生回答不出来。

结果,学生不仅正确地回答了出来,而且还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白杨礼赞》。

这不禁使我有些自惭,以前太低估了学生。

 

    再接下来是第三步骤:

评价课文。

这里有两层含义:

课文里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

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关键之处。

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

我就引导大家:

你自己认为课文哪里写得最好?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爱莲说》的主旨、结构和写法,一点一点地全“拼”了出来。

老师该讲的,学生都讲到了;老师没讲的,有些地方学生也讲到了。

比如以前作为难点分析的,是作者以莲自况,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的观点。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仅赞扬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还结合社会实际,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的丑行,说他们连古代的周敦颐还不如,真该要他们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至于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一开始,学生确实想不到。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典范文章,哪里敢怀疑?

静场片刻以后,我启发大家:

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近一千年,难道到了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还完全同作者的观点一样?

这几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不满,于是立刻有人反驳:

陶渊明反对追求富贵,我认为不对,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应该追求贫困?

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的同学提出:

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而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

因此,应该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调到文章最后。

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又由于是初次上这样的课,非常遗憾,我没敢让学生再继续争论下去。

 最后一个步骤:

迁移能力。

让学生以自己所喜欢的植物为题,口述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由于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发现为主,所以,学生作起这样的作文来,并不犯难。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

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核舟记》教学反思

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

    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要任务是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 读书环节;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

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

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具书读准。

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所以读音应是“jī”;在后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所以读音是“qí”。

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读作“yòu”。

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停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

    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

同时。

学生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 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都是怎样突出‘奇巧’之意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个文章都看遍之后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

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以交流。

学生们是先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很盲目。

这期间老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

    (三) 学生展示环节;

    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

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调动了学生

     (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如:

写第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掉了,就是学生对“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

对于“奇巧”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写上去,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

我在点拨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

我就顺着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

很直接,方便。

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

    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

    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

毕竟语文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体,有的环节就不必了。

    

(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上显现的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

    首先,这堂课的目标已达成。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再次,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

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

当然不是。

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

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