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441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docx

30七年级下诗词五首

30、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诵读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容、感情和特色的理解、把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五首诗词。

二、学习《迢迢牵牛星》

1、全班朗诵一遍

2、简介《古诗十九首》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

它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但是,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者是谁,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古诗”,意思指它们是魏、晋以前的古人所作的诗。

西晋以后很多文学大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的作品。

也是在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作品总集《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

3、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

大意是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

玉帝察觉此事,便派王母娘娘下凡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

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

此事感动了玉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乞巧节”。

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唐人《七夕》诗云: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着看。

4、解释重点词语

迢迢:

遥远。

皎皎:

明亮。

纤纤:

形容手指细长。

擢:

伸出。

盈盈:

清澈、晶莹的样子。

几许:

多少。

脉脉:

含情凝视的样子。

5、解析:

这首诗,整体来看是从织女的角度写。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

“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

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

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

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

“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

“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

“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

“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

“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

“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

“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

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

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

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

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

“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

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

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

“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正如古人读“古诗十九首”时的评语那样:

“诗思深远而有余意”。

6、小结

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

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

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7、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该诗。

三、学习《渡荆门送别》

1、全班朗诵

2、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3、解释重点词语

从:

跟,随从。

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仍怜:

依旧怜爱。

4、解析:

诗的首二句点明行程和去向,次二句紧接着便写山和江。

“山随平野尽”,令人想到刚才还是崇山峻岭,而今已是平原旷野了,心中顿感无限开阔;“江入大荒流”,极写江水穿过狭窄的荆门之后,一泻千里,奔腾到海的宏阔气势,令人骤生壮美之感。

这里,作者巧妙地用“随”和“入”两个动词,贴切地描摹出船出荆门以后,山尽江流、一缓一速的两种变化,真是传神写照。

五六两句承上而来,推出更为奇妙的景观。

荆门一边洞庭在望,整个江面至此益发宽阔、平静。

夜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天上飞来的皎洁明镜;白天,云雾蔚起,形成海市蜃楼那样的壮丽景致。

两句诗,一“月”一“云”,分别概括出江上的夜与昼;一“天镜”一“海楼”,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一“下”一“生”,一“飞”一“结”,分别造成从天上到水底,又由水面到空中的强烈动感:

这一切凝聚在一起,令人顿生无限美感。

最后两句陡作转折,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一下跳到对故乡的思念,但不明说思念故乡,而出以“仍怜故乡水”。

一个“怜”字,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留恋、思念的万般感情囊括无遗。

水本是无情之物,却说它万里行来,为诗人“送行舟”,则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之状如在目前。

5、小结

这首诗的首联从直接叙述入手,介绍作者离蜀到楚漫游的行踪。

中间两联描写途中所见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尾联表达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6、要求当堂背诵

四、学习《春望》

1、全班齐声朗诵

2、介绍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3、解释重点词语

感时:

感伤国事。

时,时事,时局。

烽火:

战火。

不胜:

禁不住。

4、解析

首两句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发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的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5、小结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被安史叛军占领,却掠的长安城,荒凉而凄惨。

作者目睹眼前一片破败的景象,不禁为战乱未愈、国势艰危而忧虑,也为自己困居长安,与家人离别而悲伤。

竟至于看到春花也流泪,听到鸟鸣也惊心的地步。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默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全班朗诵

2、简介岑参、背景

岑参(715~770),江陵人,其诗,题材多样,想象丰富。

特别是几次随军出塞,描写边塞最为擅长,与高适齐名。

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有《岑嘉州集》。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岑参再度出塞,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于是产生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

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暗寓别情。

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情和深情,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精神风貌。

3、词语解释

草:

一种干熟后变成白色的草。

白草很有韧性,风能将白草刮断,可见风力的强劲。

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容万树挂雪,好像梨花盛开一样。

散入珠帘湿罗幕:

(雪)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

锦衾薄:

织锦的被子都显得薄了。

角弓:

两端用角质装饰的弓。

瀚海:

沙漠;山谷背阴的地方。

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

愁云:

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云。

凝:

凝滞不动。

饮归客:

为归京的人饯行。

饮,给……喝,请人喝酒。

风掣红旗冻不翻:

意思是说红旗在冰雪中僵冻,遇风也不能翻动。

掣,牵曳。

去时:

分手上路的时候

4、讲解诗歌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10句),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

这部分紧扣诗题中“白雪歌”三字,为送别作铺垫,展开了一幅广阔的飞雪图,以透露诗人的豪放感情。

可分三层。

第一层(1~4句),写大雪纷飞,遍地银妆的图景。

第二层(5~8句),写雪天的奇寒。

第三层(9~10句),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

第二部分(11~18句),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

这部分紧扣诗题中“送武判官归京”六个字,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1~14句),写送别宴会。

第二层(15~18句),写轮台东门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5、分析写作特色

⑴情景交融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

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

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⑵语言明快优美,又利用了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旋律。

6、小结

本诗是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全诗以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衬托出送别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情景,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7、背诵本诗

二、讲解《西江月》

1、全班齐诵

2、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3、解析

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

清风徐来,半夜还有鸣蝉的“吱吱”声。

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留下伏笔。

前两句以动写静,以声写静,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以闹写静,乡土气息更浓厚了。

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自己也陶醉在丰年在望的欢乐之中。

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青蛙,青蛙也为丰年欢唱,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骤雨将至。

乌云几乎布满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星而不写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而不煞风景。

“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的茅店在哪里呢?

路转了一转,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吗?

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真是情趣横生。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5、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五首诗词

2、完成每课一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