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222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滕王阁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学重点】1、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特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用典较多。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诵读成习惯,培养语感。

预习案

指导学生以诵读法学习。

a、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b、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c、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课本助读

1、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

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并累及其父。

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

他的文多于诗,文之最著名者为《滕王阁序》。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

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2、写作背景: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预习自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

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翻译写作背景一段文言文。

 

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骈文的主要特点是:

 

二、通读全文,看注释,粗通文意。

小组讨论翻译第一部分。

 

三、找出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云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

接孟氏之芳邻

我的

收获

训练案

一、解释古今异义词

千里逢迎逢迎:

俨骖騑于上路俨:

俨骖騑于上路上路:

孟学士之词宗学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

二、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

2、形容词作动词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3、名词作状语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上出重霄

4、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美具,二难并

5、名词作动词目吴会于云间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烟光凝而暮山紫

桂殿兰宫

梓泽丘墟

6、数词作名词千里逢迎

7、使动用法腾蛟起凤

徐孺下陈蕃之榻

川泽纡其骇瞩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贾谊于长沙

8、动词作名词

穷岛屿之萦回

5滕王阁序

(二)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学重点】1、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特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用典较多。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诵读成习惯,培养语感。

预习案

一、查找资料,总结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二、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通读全文,看注释,粗通文意。

小组讨论翻译第二、三部分。

二、解释词语(一词多义)

(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

潦水尽而寒潭清

聊乘化以归尽

同归于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则智者尽其谋

(2)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公问其故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我的收获

训练案

 (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美池桑竹之属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一触即发

可望不可即

(6)引控蛮荆而引瓯越

恭疏短引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引而不发

抛砖引玉

(7)穷

穷岛屿之萦回

日暮途穷

穷且益坚

不忍穷竟其事

(8)数

A,shù

识盈虚之有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不可胜数

C,shuò

数见不鲜

而公子亲数存之

(9)趋

他日趋庭

入而徐趋

今背本而趋末

使者驰传督趋

趋令销印

                                   

5滕王阁序(三)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学重点】1、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特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用典较多。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诵读成习惯,培养语感。

预习案

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昔日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府。

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B.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

(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儒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代的俊杰。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词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词宗主孟轲;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

(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

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常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通读全文,看注释,粗通文意。

小组讨论翻译第四部分。

二、解释下列虚词

1、而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潦水尽而寒潭清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烟光凝而暮山紫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怀帝阍而不见酌贪泉而觉爽

抚凌云而自惜

2、以

奉宣室以何年处涸泽以犹欢

奏流水以何惭

3、之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孟学士之词宗

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

4、于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幸承恩于伟饯是所望于群公

我的

收获

训练案

文言句式:

找出并指明下列各句类别。

1.都督阎公之雅望2.宇文新州之懿范

3.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5.极娱游于假日6.奉宣室以何年

7.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8.幸承恩于伟饯

9.童子何知10.奏流水以何惭

11.宾主尽东南之美1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3.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14.非谢家之宝树

1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6.喜托龙门

17.纤歌凝而白云遏18.怀帝阍而不见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满江红教学实录苏教版选修1

一、教学设计理念

唱诗--其实就是唱歌,更确切地讲,“唱诗”应该被称之为“歌诗”。

“唱诗课”从语文课的角度来讲,音乐变成了一种手段,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从音乐课的角度而言,语文成了一种载体,在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又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

从德育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次思想道德的洗礼。

《满江红》为词牌名,属于古曲,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曲分上下两阕,上下阕曲调基本相同,下阕节奏稍有变动,其情感更为激越。

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

抒发了岳飞悲愤之情。

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在第一课时中,已带领学生初步学习了这首古曲,并初步的了解了岳飞。

本节课将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演唱、朗诵、赏析、讨论、评价,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感的关系。

引领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将乐曲的演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在入情入境的演唱中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让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澎湃,让这首“荡气回肠”的满江红将成为孩子们心中永恒的旋律。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能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描述。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岳飞的《满江红》,课下老师让大家也搜集了岳飞的故事,那谁知道岳飞是在什么景况下写着首词的呢?

生1:

 岳飞一日之内收到十二面金牌,内容完全一样:

“岳飞孤军深入,不可久留。

速撤军返京述职。

”岳飞的反应是,长叹一声: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而后,泪如雨下。

之后,写下《满江红》。

生2:

在此次撤兵中,收复的失地旋即全部丧失,而且由于金兵的追杀,岳家军损失相当严重。

回军后,另有记载说,岳飞又一次递上辞呈,然后离开部队,回庐山守孝。

他是此时写的。

生3:

……………………

教师总结:

看来同学们课下认真收集了各种资料,虽然内容不同,但说的都很正确。

岳飞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绍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烩等奸臣当道。

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他不得不撤回。

高楼独上,栏杆拍遍,仰天长啸。

岳将

壮志未酬,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也诠释了他的爱国主义的真谛。

(二)学习《满江红》

1、配乐朗读

师:

那位同学能有感情的来吟颂这首古词。

(出示课件指读)(教师用钢琴弹奏《满江红》的旋律,为歌曲做铺垫)

2、感悟描述

师:

从同学声情并茂的吟诵中,你们感悟到了什么?

生1:

从他的朗诵和老师的伴奏中,我感觉上阕稍慢,下阕稍快。

师:

还有谁想说?

生2:

我认为上阕的悲痛,下阕的激昂。

生3:

……………………

初步归纳:

这首古分为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情怀惆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

3、学习上阕

(1)集体吟颂

师:

我们就先来学习上阕,请大家听着音乐的情绪来朗诵。

(教师用钢琴伴奏)

(2)  分析描述

师:

那我们来看这一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谁能描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学生描述:

生1:

岳飞把功名看的如粪土,但自己的壮志未实现,心中很悲伤。

生2:

岳将军从军三十年,行走了八千多里路,却没有把复的失地全部夺回,心情非常郁闷。

生3:

……………………

教师描述:

三十年来,岳飞淡薄名利。

从军多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但抱国壮志却未能实现。

学生活动:

小组自由练习推荐组员朗读。

……………………

师:

那我们再看这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和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的意思相同呢?

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

对,我们一起来朗诵这句。

(3)配乐齐读

师:

那就让我们走进岳将军,一起来吟颂上阕。

(钢琴伴奏)

4、歌曲处理

师:

大家感悟的这么深,那就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这首歌曲。

(1)教师范唱

师:

每次听到这首古曲,我都会情不自禁,就让歌声表我此刻的心情吧。

(自弹自唱)

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用稍慢的来演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学生描述:

情怀惆怅,抒发了岳飞悲愤之情。

……………………

(2)轻声哼唱

师:

那我们就先轻声哼唱。

第一遍要求声音有气息支撑,速慢稍慢。

第二遍要求声音有气息支撑的同时声音要饱满。

(3)初唱

师:

真棒,很想唱吧,那就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喉咙。

(4)重点指导

师:

我们刚才能用心来朗诵这两句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唱好。

唱歌和吟诵一样,要心来唱。

①   教师示范,重点指导这两句。

②   学生活动

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56331|2.32.0‖35165|32321.0‖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1235|123.0|2165.0‖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齐唱上阕

5、学习下阕

师:

从你们歌声中老师听出了岳飞的惆怅情怀和悲愤之情。

下阕会更加

精彩。

(1)   齐读

(2)   提出问题:

展读这篇气吞山河的盖世雄文,你想说什么?

生1:

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

生2:

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顿生凌云之志。

……………………

(3)   歌曲处理

师:

看,岳元帅的军旗在空中咧咧翻滚,听,咚咚战鼓已敲响。

①师生互动

教师一边唱,一边敲击小军鼓,尾声用大擦收尾。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做,敲击节奏。

(节奏来源于生活。

②自由创编

师:

简单吗?

刚才我们就是用这两种基本节奏为歌曲伴奏的,试一试。

第一种××│×××0│××│×××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第二种××××│×0×0│××××│×0×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先整体感知后再学)

个性展示:

在学会基本节奏的同时,自由组合创编节奏或用口舌来模仿鼓声,让学生自由发挥。

③找出上下阕对立句子,分析其节奏与表现情感的作用。

6666|1.76‖5555|6.5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022222|232012|3-|3017|6-|6-‖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朝天阕。

学生活动:

边唱边用节奏敲击,学生体会并描述其表达的情感;

④提出问题:

师:

感受出来了吗?

和上阕不一样了,有什么不同?

(快节奏强)

师:

为什么越来越强烈?

(心中的狠)

归纳描述:

下阙节奏稍快有变动,其情感更为高亢激越,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⑤学生演唱,并自主的用肢体来表现其表达的情感。

5、主题渗透

师:

你们从那句话中能感受到岳飞爱国?

生1:

怒发冲冠是爱国

生2:

仰天长啸是爱国,

生3:

饮匈奴血是爱国,

生4:

啖胡虏肉是爱国

生5:

……………………

教师归纳:

爱国,在这里字字掷地有声,这一面神圣面庄严的旗帜,使通篇笔笔有

情,字字生辉,一腔忠愤,喷涌而出。

 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四个字来

概括。

(还我河山)

6、用饱满的声音完整演唱全曲

师:

那么我们就敲响战鼓,唱起来吧。

师生合作

老师指挥每组推荐多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扩展延伸

师:

你们知道岳飞是那里人?

生:

安阳汤阴

师:

作为岳飞故乡的子孙,你们想对英雄说些什么?

生1:

岳将军我们一定继承您的遗志,让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生2:

岳将军,我想对说:

“我们会永远记注母亲在您身上绣的四个大字:

精忠报国。

(四)教师小结

师:

从你们的身上,我感到一股碧血丹心的豪杰气迎面而来,唱《满江红》思岳将军,继承光大这笔珍贵的精神遗传,我们责无旁贷。

就让我们用这四个字结束今天的唱诗课。

一起高呼:

“精忠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