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6997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docx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汇编

卫生系统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20**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

全区卫生系统将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平安和谐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现根据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卫生部门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在重点法律法规宣传、医务人员学法用法、法治文化建设和基层民主法治实践上下功夫,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全区“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的发展目标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从卫生行政人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卫生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依法行医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任务

1.突出十八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教育。

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引导广大卫生工作者深刻领会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法制宣传等重要论述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本质特征。

以“开展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权利义务等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

进一步突出服务保障民生、社会管理、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同时抓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新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

2.强化重点对象法治思维培育。

一要培育领导干部、公务员的法治思维。

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能力为目标,继续坚持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每周一卡学法等制度,组织领导干部学法讲座,引导领导干部群体形成法治思维。

通过公务邮箱普法、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确保全年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促进公职人员依法行政。

二要培育广大医务员工和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思维。

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医改政策的学习。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医疗及卫生监督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广大医务员工和卫生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要培育广大群众依法维权的法治思维。

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在社会广泛宣传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增进广大群众对卫生工作的理解和认知,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3.因地制宜开展法治文化建设。

一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切实抓好医疗卫生单位法治橱窗、板报、厅室、电子显示屏等建设,形成一批特色明显、氛围浓烈的法治文化阵地。

二要依托有效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广泛宣传卫生政策和法律法规、卫生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医务工作者中的先进典型以及卫生惠民服务重要举措。

三要扎实推进法治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以“法治医院”、“长安医院”为重点的系列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拓展工作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彰显行业特色。

4.做好“六五”普法中期考核迎查工作。

一要建立工作机构,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迎查方案,落实专门人员和必要经费。

二要对照标准查缺补漏。

严格按照检查验收标准,逐项逐条对照检查,精心准备工作资料,确保得高分、不失分、多加分。

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彰显部门工作特色和亮点。

三要加强督促指导。

结合考核,对“六五”普法工作进行认真回顾,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同时加大对相关责任单位迎查工作的督导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四、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发动和组织好宣传工作。

区卫生局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和督查全区卫生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周密部署,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2.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人员,鼓励专(兼)职宣传人员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优势、岗位优势、设施设备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

3.严格责任考核。

根据全区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比,促进全区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发展。

区卫生局将其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实施方案3篇

第一篇

为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树立良好执法形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全县经济社会赶超进位、跨越发展,根据县纠风办《关于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整改落实方案》要求,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五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卫生执法理念,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行政执法队伍,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活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进一步端正卫生执法理念,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得到增强;二是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执法作风有明显转变,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报”现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我局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三是卫生行政执法制度进一步健全,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权责不明的现象得到纠正;四是卫生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形成按法定程序执法的良好习惯。

三、工作任务

(一)规范行政执法主体。

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

局医政股、县卫生监督所要对近两年来行政执法主体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在清理时应特别注意,凡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县卫生局名义作出并实施,不得以局内设机构或其他单位名义作出并实施。

坚决杜绝临时机构、没有法定依据自行委托的组织执法。

(二)清理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严格实行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按照省、市、县关于执法证件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整顿卫生行政执法队伍,局医政股、县卫生监督所要对卫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坚决禁止无执法证件的人员履行卫生行政执法职责。

(三)梳理卫生行政执法依据。

局机关各股办、县卫生监督所要对本股办、本单位实施的现行有效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本股办、本单位的执法依据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等执法事项。

(四)清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文书。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执法依据,切实按照有关要求,做到格式统一、表达清楚、用语规范。

严格按照省市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有关要求,认真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五)规范卫生行政执法程序。

一是局医政股、县卫生监督所要结合本股办、本单位执法职责和人员配置,将职责分解到具体的执法科室或个人,并采取流程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将卫生行政执法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执法岗位的职责明细化,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

二是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制度,对经清理后保留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资料,通过局网站、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

三是要建立健全有关受理、解释、告知、限时办结、送达等行政执法程序相关制度。

(六)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建立完善卫生行政审批、卫生行政处罚等有关信息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的法制环境。

卫生执法人员进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必须做到依法、廉洁、文明。

严格规范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要求,对正常营业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例行检查,不准中断其正常营业;有效控制对企业的检查频次,避免交叉检查,重复执法,能合并的检查项目应合并,能联合实施的尽可能联合进行。

严禁违反规定向企业收取检查费用,不得以检查为由无偿占用企业商品和物品、对相对人故意刁难或打击报复;不得凭借职权向企业摊派、强拉赞助、报销费用;不得强迫企业参加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之外的考核、达标、升级、评优等增加企业负担的活动。

(七)改进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工作作风。

卫生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礼貌待人。

坚决杜绝执法过程中敷衍塞责、态度傲慢、言行粗暴等现象;杜绝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办人情案等现象;杜绝多头执法、多次执法和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现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

加强法律业务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对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坚决纠正在执法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1月26日至11月30日)。

印发《卫生局开展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活动实施方案》,局医政股、县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人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把本方案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二)清理规范阶段(20**年12月1日至20**年3月20日)。

局医政股、县卫生监督所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清理规范工作,将清理规范结果于20**年3月20日前报局政秘股,并通过卫生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示。

(三)检查考评阶段(20**年3月21日至3月30日)。

县局将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县卫生监督所贯彻落实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四)迎接检查考评阶段(20**年4月1日至4月30日)。

县纪委监察局、县委政法委和县政府法制室组成检查组将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执法案卷评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活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开展规范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规范行政执法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执法作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活动关系卫生系统每个执法人员,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

要把清理规范工作与日常行政执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形式主义,真正把方案上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局成立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各股(办)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秘股,具体负责活动日常性工作。

3、严格考评,落实责任。

县局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20**年度依法行政考核。

考核结果将作为单位或个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二篇

为贯彻落实《妇女发展规划(20**-2020年)》和《儿童发展规划(20**-2020年)》(以下简称“两个规划”),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目标,改善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宗旨,以实施“母亲安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和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个行动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实现“两个规划”提出的妇女儿童健康目标。

二、目标

(一)总目标。

建立覆盖城镇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2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5/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1‰和13‰以下。

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0‰和12‰以下,逐步缩小城镇、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

(二)具体目标。

1.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1)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99%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8%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

(3)提高妇女儿童系统管理水平。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20**年达到95%以上,2020年达到98%以上。

2020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0%。

(4)提高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降低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年为基数下降1/6。

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6)提升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妇女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7)提高中老年妇女保健服务水平。

重视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保障城镇老年妇女每两年免费体检一次。

2.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8)提高婚前保健水平,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降低人工流产率,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0%以上。

(9)提高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水平。

(10)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到2020年,儿童严重多发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90%以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80%以上。

3.预防控制妇女儿童疾病。

(11)降低妇女常见病发病率,妇女常见病筛查3年覆盖率20**年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90%以上。

(12)提高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妇女“两癌”死亡率。

(13)控制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提高儿童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管理水平。

2020年儿童结核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4)妇女艾滋病和性病新发感染率得到降低。

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各达到90%,感染艾滋病及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100%以上。

(1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镇为单位2020年达到95%以上。

(16)提高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预防妇女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妇女卫生保健知识普及率。

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疾病患病率。

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4.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

(17)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控制巨大儿发生率。

(18)提高母乳喂养率。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20**年达到40%以上,2020年达到55%以上。

(19)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农村和城镇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20**年分别降低到13%和5%以下,2020年降低到10%和3%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6%以下,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

(20)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5%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年为基数下降25%。

(21)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孕产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以20**年为基数下降30%。

(22)提高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

5.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23)保障妇女职工劳动安全,降低女职工职业病发病率。

(24)提高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

20**年,全县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覆盖率达到96%以上,2020年,生育保险覆盖所有用人单位。

逐步提高参保职工生育医疗费用补贴标准。

(25)建立统筹城乡的生育保障制度,实现妇女基本生育费用社会承担。

逐步实现城乡妇女生育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产前检查、分娩、产后访视等孕产期基本保健服务)个人零负担。

(26)提高妇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城镇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年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女性参保率20**年达到98%以上,2020年实现全覆盖;农村妇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20**年达到98%以上,2020年实现全覆盖。

(27)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降低家庭暴力发生率,提高家庭暴力案件的受理率。

(28)优化妇女生活环境。

2020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以上,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29)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2020年达到95%以上;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30)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建立孤儿保障体系,提高孤儿基本保障水平。

(31)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

(32)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求。

(33)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证登记。

(34)优化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

2020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以上,减少污染源,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三、主要任务

(一)保障母婴安全

1.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儿童健康指导,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

2.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并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促进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和稳定。

3.严格助产技术准入与管理,规范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

普及自然分娩知识,为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心里指导和健康教育,引导孕产妇科学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控制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4.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危重孕产妇救治,实施高危妊娠分级管理,建立报告和干预制度,做好高危登记、专案管理、监测随访。

组织开展危重孕产妇抢救模拟演练、病例讨论及评审。

5.定期开展产科质量评估,加强产科质量监管,不断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落实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评审,加强对严重影响孕产妇和儿童死亡因素的干预与控制。

6.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妇幼保健水平。

健全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网络,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能力,建立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和绿色通道。

提高农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死亡率。

7.加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建设。

(二)防治出生缺陷

8.推行一级防治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1)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目标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

(2)加强与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强化婚前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和咨询指导,规范婚检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改进和完善服务模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和服务质量。

(3)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

(4)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和膳食指导,指导城镇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及多种营养素,落实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预防神经管缺陷。

(5)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9.落实二级防治措施,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有序推进产前筛查服务,加强重大体表畸形和唐氏综合症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

10.加强三级防治措施,降低出生缺陷致残率。

(1)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网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2)加强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

(3)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开展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掌握出生缺陷现况和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促进生殖健康和防治妇女常见病。

11.针对妇女生理特点,普及生殖健康和妇女常见病防治知识,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规范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生殖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妇女特殊生理时期的健康问题。

12.建立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普治力度。

规范妇女常见疾病检查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筛查质量和治疗率。

在现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扩大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范围,促进妇女常见病筛查和早诊早治率。

完善妇女医疗保障,把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纳入重大疾病报销范围。

13.完善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建立并完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协同工作机制,将其纳入医疗保健机构常规工作。

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免费干预和治疗,开展喂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实行跟踪管理。

加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提高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

强化采供血质量控制,保证血液安全。

(四)加强儿童疾病防治和预防伤害。

1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儿童健康基本知识。

15.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完善免疫服务形式。

强化流动儿童、偏远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规范预防接种行为。

提高免疫服务质量,保持高接种率水平。

16.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扩大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

建立大病统筹基金,扩大新农合、城镇医保覆盖范围,将新生儿纳入新农合和城镇医保范围,促进儿童医疗保障全覆盖。

17.规范儿童保健和儿科诊疗行为,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适宜技术,重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常见病诊治、现场急救、危急重症患儿处理和转诊能力,降低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和肺炎等疾病的死亡率。

18.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19.积极参与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指导学校、幼儿园开展医疗急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为受伤害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心理康复等救助服务。

并建立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

20.加强对铅、镉等重金属污染危害儿童健康的监测和救治。

(五)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21.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广泛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预防、常见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保健服务。

根据国家政策,逐步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22.加强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预防和控制视力不良、听力损失、龋齿等疾病的发生。

23.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卫生保健管理,指导开展儿童营养与膳食、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青春期保健以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24.指导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改善卫生环境和条件。

提高农村地区学校卫生饮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

(六)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

25.大力开展营养与健康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