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93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质检文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12月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I卷(必做,共140分)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

A.暴风雪B.雾霾弥漫C.沙尘暴D.风和日丽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读表,完成3~4题。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3.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4.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3~4题。

5.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B.北京C.罗马D.悉尼

6.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下图甲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乙为该市城市规模变化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甲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D.郊区交通便捷程度提高

8.图乙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效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不同经济区,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读表,回答9~10题。

人口(万人)

2239

3508

耕地面积(千公顷)

989

2760

GDP(亿元)

16013

5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类产业结构比

2:

47:

51

26:

44:

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9.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广人稀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

C.乙区域经济比较发达D.乙区域出现“用人荒”

10.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

属于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的主要是

A.管理、劳动力B.原料、燃料

C.技术、资金D.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

2调整为3:

7。

读材料,完成11~12题。

11.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12.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一成熟一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第Ⅱ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

【必做部分】

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国简图材料二甲国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材料一中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

请解释其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描述甲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4分)

(3)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依据材料说出这些调水工程的方向,并分析修建的主要原因。

(6分)

(4)依据材料三,概括200l~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10分)

3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与泰国总理英拉在去年10月11日于曼谷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其中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

泰方欢迎中方意向,将适时在2013年10月11日签署的《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与中方探讨相关事宜,以改变老旧铁路速度慢及影响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

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材料二湄南河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

它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主要靠雨水补给,6~9月雨季为汛期,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湾。

有研究资料显示三角洲的部分沙石来自北部山地。

(1)简析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8分)

(2)简述泰国发展高铁的必要性。

(4分)

(3)简述北部山地沙石来到三角洲的过程。

(6分)

【选做部分】

4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地区

每个雇员年总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

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分)

(2)结合全球的三轮产业转移,简述其给美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

(8分)

44.(10分)【地理——旅游地理】本次考试不命题。

45.(10分)【地理——环境保护】本次考试不命题。

2014年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12月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BAB6-10CDCBC11-12BD

二、综合题

36、

(1)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

(4分)

(2)从东向西减少(2分),年降水量从2000毫米以上递减到200毫米以下(2分)。

(3)方向:

东水西调(自东向西)。

(2分)

主要原因:

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分);西部城市多,人口密度大,水量消耗多;西部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2分)。

(4)特点:

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出口总额总体上升。

(6分)

措施:

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等(任答两点,得4分)

37、

(1)自然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耕作业;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任2点4分)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有利于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耕作经验;人们有吃大米的习惯。

(任2点4分)

(2)泰国铁路设施陈旧落后,老旧的铁路加剧了经济不平衡(落后的铁路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分)。

高铁是泰国十分看好的交通工具,它不仅限于缩短物流时间等,还可以带动高铁停靠站附近饭店、酒店等基础性设施的修建,从而带动泰国经济的发展(2分)。

(从泰国铁路阻碍经济发展和高铁的优点两个方面做答,每个方面2分)

(3)(北部山地)流水(雨水)侵蚀——(河道)流水搬运——(河口)流水堆积(每点2分,共6分)

43、

(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

(2分)

(2)影响:

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

(任2点,4分)

启示: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任2点,4分)

2014年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12月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第I卷(必做,共140分)

13.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为其亡友的妻子幼子安排生计:

“瘠田十母,自耕农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

”这说明明清政府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

14.《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

“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唐太宗汲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A.发挥三省的监督牵制作用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15.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楷体汉字

甲骨文

A.甲骨文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甲骨文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C.楷体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D.楷体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16.“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

”这段话旨在

A.否定信徒日常行为的社会价值B.肯定信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抨击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必要性D.强调“道”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17.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

该图制作者所持的疆界观

A.最终形成于17世纪的下半期

B.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形成

C.是英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产物

D.反映了东西方的联系开始加强

18.满清政府曾颁旨宣谕称: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

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

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

”这一材料表明

A.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的日益贫弱

C.清政府阻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

19.斯大林说:

“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这一制度不可能

A.加强政府对于经济的绝对领导B.开创一种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

C.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D.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20.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B.旨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禁止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发展D.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21.阅读下图所示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①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②全国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④三结合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