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373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docx

第八单元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洋务军用企业VS洋务民用企业

1.1880年,李鸿章委派龚寿图、郑观应等在上海设局招商,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成立。

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

经李鸿章奏准,“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这表明,该企业特性为(  )

A.封建主义官僚企业  B.垄断性的封建企业

C.官督商办民用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

选C 题干中“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可知其含有商股,故A项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民用企业,并非垄断性的封建企业,故B项错误;据“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故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故D项错误。

2.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近代中国……并未真正认识”“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可知,清政府发展海军是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反应,是被动的和短视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深化提能]

对洋务企业的认识

洋务派主要创办了军用和民用两类工业。

在性质上,两者都为封建主义性质,但后者与前者相比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它们在特点上的最大区别:

前者主要由官府出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后者主要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未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其生产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资金问题,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在管理上,洋务企业采用封建官僚制度,洋务派大官僚在企业中安插亲信,结党营私,贪污中饱的现象十分严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

它反映了(  )

年份

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

农产品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出口值(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10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1920

843860

307047

36.4

A.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

解析:

选B 表格没有反映农产品的进口情况,无法判断其在外贸中是顺差还是逆差,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逐渐增长,说明中国农产品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反映了中国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在加深,B项正确;表格未涉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也没有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排除C、D两项。

4.(2019·漳州模拟)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兼植棉花”。

这表明在这些地区(  )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解析:

选D “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今皆兼植棉花”说明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项正确;A项中“根本”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只是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项;材料与传统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项。

[深化提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经济建设

苏联的经济建设

5.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

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

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

A.时局需要B.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改善民生D.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

解析:

选A 材料中“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表明是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6.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

“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这说明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解析:

选B 材料强调的“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计划”“齐整”“一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表现,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

结合“1936年”这一时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而D项是政治军事事件,不符合题意。

[深化提能]

苏联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

在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措施时,应关联同一时期苏联斯大林体制下的两个五年计划、美国的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等相关知识,感悟其内在联系,这也是高考的隐性命题点所在。

苏联的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还影响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如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时,就运用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实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和平赎买;列宁关于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向资产阶级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的思想,对我们搞好改革开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斯大林时期苏联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工业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唯物史观角度

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7.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

人次)。

该表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

脚踏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解析:

选C “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没有涉及社会等级关系,故A项错误;“人力车”的普遍存在说明生活方式并未“普遍西化”,故B项错误;从“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表格中各种交通工具不能说明消费水平悬殊,故D项错误。

8.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

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解析:

选B 抓材料主语“婚礼铁路”,这种现象反映了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无关,可排除;从题干中能看出对西方文化效仿,但看不出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C项可排除;题干并未反映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D项可排除。

[深化提能]

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但是,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也为列强侵华提供了便利条件。

考法

(一) 纵向贯通视角——考“中国的海洋利用”

为何考

①新史观: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表明“现代化”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同时在唯物史观下审视中国近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在成为高考主要的命题方式;

②时政热点:

南海问题、“一带一路”、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重视这些热点问题在历史高考中的隐性考查。

考什么

①唯物史观下西方经济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②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③现代化史观和反现代化史观下的洋务运动。

必备知识

①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礼仪习俗的变迁;

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萧条;

④清末新政、民国政府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

⑤洋务运动、收回利权运动、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典例] (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

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

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

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

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

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15分)

[析题要全面]

本题以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意识为切入点,与当今时事热点(南海诸岛、钓鱼岛等问题)相结合,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据材料一“边海”“远洋”等信息可知由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据“指南针”等可知应用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据所学知识(如郑和下西洋中的朝贡贸易)可知,以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交往为主;据“海禁”和“为捕盗……而设”等可知海洋意识薄弱。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被卷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封闭”到“被迫开放”)可知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结合时代特征可知海权益的各方面均为列强干预控制,据“海军衙门”可知海洋军管理机构初步建立,据“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可知清政府试图建立海防力量,据“允许百姓出国”及洋务运动中向外派遣留学生可知留学、海外移民成为重要现象;第二小问,必须围绕材料核心展开,必须有海权、海洋意识等字样。

[答题要规范]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每条2分,共10分)

(2)主要变化:

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每条2分,共12分)

启示:

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3分)

考法

(二) 横向关联视角——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为何考

①时政热点(周年纪念),如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北京条约》签订160周年;《马关条约》签订125周年;八国联军侵华120周年;

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是近几年来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该研究试图从全球视野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历史不同的方面,去定义中国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世界当中所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亮彩纷呈的学术研究成果,尤其在热点纪念、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等方面取得硕果,佳作迭出,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都将成为新的命题载体。

考什么

①探究西方文明崛起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冲击和中国的反应;

②晚清时期中国在融入世界文明浪潮中历次变革运动的经验教训;

③晚清时期西方文明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必备知识

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②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等。

[典例]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

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

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

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

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

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

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

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

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6分)

[析题要全面]

(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据材料一“依港兴市”与材料二“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可归纳为:

交通便利。

据材料一信息:

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发展为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与材料二信息: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可归纳为:

工商业发展及工业化推动。

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及材料二“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归纳为:

对原有制度的突破。

(2)问,据材料一中“1949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和材料二中“1961~1981年”“20世纪后期”曼彻斯特城市地位的衰落,从地理因素、交通条件、西方文明对近代上海的影响、政府对上海规划建设的持续性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等因素分析。

第(3)问,据材料二中的“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趋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并结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即可。

[答题要规范]

(1)交通便捷;(3分)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3分)制度突破。

(3分)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每条2分,共10分)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2分)人口老龄化;(2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分)

[热点聚焦]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典例] (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

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2分)

本题是提炼观点型论述题,答题时要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论证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概括合理的启示;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表层信息“招商股银200万两”“贷款改装设备”得出观点“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唯物史观认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从变革的角度可结合材料中汉阳铁厂创办时的艰难、盛宣怀经营的成功和建国后收归国有重焕生机得出观点“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大部分考生往往只关注了汉阳铁厂的变化这一表面信息,但汉阳铁厂一开始为何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由此结合材料“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得出观点“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启示] 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2分)

[说明]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并派留学生引进科技,但资金不足,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其资金不足、技术依赖洋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即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

(8分)

[总结] 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

(2分)

[点评] 中国近代企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先天不足”,教材关联知识较多,熟悉度较高,容易得高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启示] 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2分)

[说明] 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决策,如张之洞官办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改革体制,招商股银、官商合办,开办煤矿,改装设备,获得成功。

1978年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活力。

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

(8分)

[总结] 体制创新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2分)

[点评]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的保障。

以此立意,易得高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启示] 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2分)

[说明]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和近代学堂,并派留学生引进科技,但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导致中国工业畸形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8分)

[总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腾飞的关键。

(2分)

[点评] 从深层次理解,发挥求异创新思维认识核心科技的重要性。

以此立意,也容易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