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28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docx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练习及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2008.1

学校   姓名成绩

图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30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题不得分。

1.在炉火上烧开水时,当水沸腾后,在壶嘴上方常可看到一些“白气”(如图1),这些“白气”的形成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2.在图2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D

 

3.关于参照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为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

D.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

手影的形成

4.在图3所示的几种光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6.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

7.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8.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一定不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9.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像。

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D

 

10.在把吉它的琴弦调紧的过程中,用力拨动琴弦使它的振动幅度相同,可以听到吉它发出的声音并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声音的区别主要是()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分贝数不同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

A.5.5mB.3.5mC.1.5mD.0.5m

12.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用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图5

A.60m/sB.6m/sC.1m/sD.1m/min

1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

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如图5),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对于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14.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

已知ρ铅>ρ铁>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放铅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B.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C.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D.三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

1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空气

氧气

密度/kg∙m-3

1.29

2.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速度/m∙s-1

330

316

5100

50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6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16.关于汽化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D.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它的温度不变

17.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D.日食、月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三、作图题(第19、20题,每题1分;第21、22题,每题2分。

共6分。

19.如图6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20.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MN上,如图7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8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N

A

N

M

 

图10

22.在图9中,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SA和SB照射到平面镜MN上。

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经平面镜所成像S′的位置。

(要求标出S′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四、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3.通过观察图10所示的三幅晾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的大小有关。

图11

24.如图11所示,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结冰后也会被“冻干”,堆好的“雪人”会逐渐变小。

尽管冰冻的衣服和“雪人”都没有熔化成水,但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现象(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现象的发生是一个热的过程(选填“吸”或“放”)。

2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6.某人坐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相对于人来说,小船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小船相对地面的速度是2m/s,经过50s小船前进了__________m。

27.如图12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同一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它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

图12

 

28.小明和母亲一起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____m。

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9.如图13所示,向右沿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图中标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均代表2m。

由图可知,小车做的是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m/s。

图13

骑车者

30.如图14所示为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请依照示例再写出两条与运动有关的信息。

示例:

跑步者的速度为3.3m/s;

信息一:

信息二:

S

3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指示液面高低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

其中的控制光路如图15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此时该光束的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当发现光斑S向左移动时,表明液面正在(选填“升高”或“降低”)。

32.小明两次从家到学校的过程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第一次是先以速度v1走前一半路程,紧接着以速度v2跑完剩下的一半路程;第二次是先以速度v1走一段时间,紧接着以速度v2跑到学校,且走路与跑步的时间相等。

若已知小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为s,则在这两次从家到学校的运动过程中,用时较长的一次所需的时间为。

五、实验探究题(33、36每题2分;34,35,37每题4分;共16分。

10

33.请写出图16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图17

 

物体长度的测量值为cm,温度计的示数为℃。

34.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明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0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7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有以下特点:

①在沸腾之前,随着加热水温;

②沸腾过程中,随着加热水温。

50g

35.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种类,先将该金属块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以及量筒中水面先后的位置如图18甲和乙所示。

则该金属块质量的测量值是_____g,它的体积是_______㎝3,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块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

金属

密度

ρ/㎏·m-3

8.9×103

7.9×103

2.7×103

11.3×103

10.5×103

图19

36.如图19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选填“生活中的平面镜”或“透明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7.实验室中有一只空玻璃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以及足够的水,现要用这些器材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1)小明同学设计了其中的一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将未完成的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填写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待测液体足够多):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称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0;

 

(2)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上述已知及步骤中所设的字母表示)

六.简答题(共3分)

38.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的过程中,物体通过卫生间内的玻璃镜面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七.计算论述题(共4小题,共19分)

39.(4分)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正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求在连续行驶150s的过程中,汽车所通过的路程。

 

40.(4分)一块大理石的石碑,其体积是30m3。

为了测出整个石碑的质量,取一小块同样的大理石样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是140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是50mL。

求:

(1)这种大理石的密度;

(2)这块石碑的总质量。

 

41.(5分)细心的小红发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所标煤气的价格在随季节的变更而变化:

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

为了探明其中的原因,小红查找了有关煤气的一些资料:

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密度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

(1)通过计算说明煤气每千克价格,夏季与冬季哪个高一些?

(2)若要求冬季每千克煤气的价格与夏季的一样,那么冬季每瓶的价格应标多少元?

 

C

在一条南北方向的机动车道上有一辆轿车正在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已知机动车道的宽度D=3m,轿车长度L1=3m、宽度d=1.4m,行驶速度v=54km/h,假设行驶中轿车始终位于机动车道的正中间。

若某时在轿车的前方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机动车道,已知自行车长L2=1.8m,前轮行至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时与轿车沿南北方向的距离s=12m。

若驾驶轿车的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则骑自行车的人要避免与轿车相撞,骑车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参考答案2008.1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D

C

A

C

D

A

B

B

C

D

B

C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题号

16

17

18

答案

ABD

BC

BCD

三、作图题(第19、20题,每题1分;第21、22题,每题2分。

共6分。

19.如图1所示(说明:

不画法线不扣分)。

20.如图2所示(说明:

不标反射角的数值不扣分)。

21.如图3所示(说明:

对称、虚像各1分,不标注字母和垂直符号不扣分)

22.如图4所示(说明:

反射光线1分,根据反向延长线或成像特点确定像点1分)

60°

四、填空题(23~31题,每空1分,32题每空2分,共20分。

23.表面积(的大小),温度(的高低)。

24.升华,吸。

25.响度,音色。

26.静止,100。

27.振动,响(或大)。

28.0.8,不变。

29.加速,25。

30.骑车者的速度为5m/s;骑车者比跑步者速度大。

(其他答案正确的也同样得分)

31.50,升高。

32.

五、实验探究题(33、36每题2分;34,35,37每题4分;共16分。

33.2.09~2.11(1分),16(1分)

34.

(1)图略(2分),

(2)①不断升高;②保持不变(各1分,共2分)

35.53.6(1分),20(1分),铝(2分)

36.透明薄玻璃板(1分),虚(1分)

37.

(1)瓶中装满水,并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将瓶内的水倒净,再在瓶中装满待测液体,并称出瓶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2。

(2)

评分说明:

(1)两步各1分,共2分,

(2)2分。

六.简答题:

(共3分)

38.洗澡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汽遇到较冷的玻璃镜面发生液化,在镜面上形成一层小水滴。

由于这层小水滴的存在,使得原来在玻璃镜面发生的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从而影响到了平面镜的成像质量,造成镜面中的像变得模糊不清。

评分说明:

回答出液化、在镜面上形成一层小水滴得2分;回答出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影响成像质量得1分。

七.计算论述题(共4小题,共19分)

39.(4分)汽车通过的路程s=vt=20m/s×150s………………………(2分)

=3000m………………………………(2分)

40.(4分)

(1)大理石的密度

=2.8g/mL(=2.8×103kg/m3)(2分)

(2)石碑的总质量M=ρV=2.8×103kg/m3×30m3=8.4×104kg…………(2分)

41.(5分)

(1)冬季一瓶气的质量m1=ρ1V=0.88×103kg/m3×0.015m3=13.2kg

每千克金额:

¥1=

元=4.17元。

………………………………(1分)

夏季一瓶气的质量m2=ρ2V=0.8×103kg/m3×0.015m3=12kg

每千克金额:

¥2=

元=4.25元。

………………………………(1分)

所以夏季每千克价格较高一些。

………………………………………………(1分)

(2)冬季每瓶应标价格为¥=¥2×m1=56.1元………………………(2分)

42.(6分)轿车的行驶速度v=54km/h=15m/s

从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至其前轮与轿车右侧尾部相遇,汽车运动的距离s1=s+L1=15m。

此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t1=s1/v=1.0s…………………………(1分)

为避免与轿车相撞,在t1=1.0s的时间内,自行车沿东西方向行驶的路程应小于x1=(D-d)/2=0.8m,即自行车的速度应小于v1=x1/t1=0.8m/s………………………(2分)

从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至其后轮与轿车左侧头部相遇,汽车运动的距离s2=s=12m。

此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t2=s2/v=0.8s…………………………………………………(1分)

为避免与轿车相撞,在t2=0.8s的时间内,自行车沿东西方向行驶的路程应大于x2=D-x1+L2=4m,即自行车的速度应大于v2=x2/t2=5m/s………………………………(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