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6062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docx

学年上海文绮中学第一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文绮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009.1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有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以下各图所反映的文明特征的有关分析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

腓尼基船队牧羊图农耕图

①大河文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②草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用比较消极

③海洋文明中古代希腊是典型

④地理环境对不同类型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如右图),有学者认为鱼可被看作半坡氏族的保护神。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坡氏族以鱼作为崇拜物

B.当时半坡人主食各种鱼类

C.半坡人认定鱼是他们的祖先

D.半坡氏族尚处渔猎采集时代

3.中国古代有干将莫邪的记载,他们都是铸剑的能工巧匠,这说明了:

()

A.金属工具出现促进社会分工发展B.这些记载都是后人杜撰的,不可信

C.中国铸剑水平世界第一,无人能及D.手工业者具有极高的社会政治地位

4.不同文明地区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产生过不少历史人物和动人故事,下面的人物和事件中,与大河文明和草原文明发生碰撞交流有关的是:

()

①长城的修建②陶片放逐法③王昭君出塞④蒙古人西征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5.在专制的社会,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赤裸裸的体现。

下列选项更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B.以法为准、定罪处刑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法律无上、法权平等

6.1688年和1831年英国各部门的收入分布情况表(单位:

万英镑)

年份

农林渔牧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年

1930

990

560

250

1831年

7950

11710

5900

2200

(数据来源:

钱乘旦,《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据上表,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B.议会改革C.圈地运动D.海外殖民

7.17世纪上半叶,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外部条件是:

()

A.都铎王朝推行重商主义B.欧洲经济中心完成转移

C.圈地运动完成原始积累D.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8.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

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

A.统治者发善心B.民本思想C.以德治民D.人性本善

9.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

罗斯福“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安定国民生活”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项:

()

A.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B.缩减农村耕地面积

C.大举建设公共工程   D.推行企业信用评级

10.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致辞,“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

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所说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应该是:

()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C.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D.美苏冲突日益加剧

11.有史家在评价某位理论家时指出,它“最深刻的独到贡献是关于军事问题的政治方向的信条”。

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格劳秀斯B.奈斯比特C.克劳塞维茨D.拿破仑

12.“史学家曾经把从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称为英法两国之间的‘第二次百年战争’。

与第一次不同,这次完全是世界性的战争,两个国家不仅在欧洲比拼,甚至将战争扩大到海上、非洲、亚洲和美洲大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百年战争”是指:

()

A.英法掠夺海外殖民地的争夺B.英国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法两国在工业革命的竞争D.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的争论

13.“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段周恩来的讲话应出自以下哪一场合?

()

A.访问印度、缅甸B.参加万隆会议C.参加日内瓦会议D.出席联大会议

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结束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裂局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策略。

其中和平统一方针正式确定的标志是:

()

A.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一纲四目”B.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1984年发表香港问题《联合声明》D.1992年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一国共识

15.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宣传画是各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以下宣传画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

16.今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②侵占香港地区③取得协定关税权④取得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B.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C.条约的签定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18.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有志之士谋求国富民强的探索一直未停止过。

其中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两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性问题的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中国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30年后中国又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从此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这两次标志性事件成功的共同因素有:

()

A.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D.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0.康乾盛世时期一系列政绩中对中华民族近现代最具深远意义影响的是:

()

A.兴修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B.编纂了《四库全书》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18世纪后半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雄踞世界前列

 

21.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农业经济最初产生时曾是主要的产业部门,其基本的生产要素是:

()

①劳动力②原材料、能源③高科技创新、应用④机器设备⑤土地

A.①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④⑤

22.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实行内外政策,被后世历史学家誉为“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基本国策”。

以下政策中属于他引领的是:

()

①积极融入西方②资本主义化③优先发展军事工业④推行扩张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和集团化的趋势也在明显加强,下列集团或组织中,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无关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不结盟运动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4.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伏尔泰的一句话:

“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B.提倡进步和理性C.实行开明君主制D.主张天赋人权

25.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流传着一首狂歌(诙谐的短歌):

“四杯上喜选(日本名茶,日语中与"蒸汽船"谐音),终夜难入睡;四艘蒸汽船,惊醒太平梦!

”这首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倒幕运动B.培理叩关   C.明治维新   D.甲午战争 

26.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流行一首小调:

“贝尔(工党大臣)和丘吉尔的风格,丹麦人或荷兰人都感到如出一辙;工党和保守党的演讲,法国人和希腊人听起来都一样”,这一小调在英国流行时的历史背景是:

()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维多利亚时代

C.英国建成“福利国家”D. 撒切尔夫人改革

27.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

(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28.15世纪后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出现,这些民族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面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对外关系比较稳定          B.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C.国家拥有明确疆界          D.出现通用的民族语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29.法律文明(8分)

材料一:

有一著名的石碑,上半段刻有如下图案:

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国王恭谨地站在神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国王;石碑的下半段,用楔形文字刻着国王制定的一部法典。

材料二:

古代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如果吠舍骂了,就要罚10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三:

汉武帝以后,一些官员往往不根据法律判刑,而是按照《春秋》等儒家经典来断案……唐宋以后的统治者都十分强调“明刑弼教”……

材料四:

1908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采用了西方的刑事原则,主要依据最新颁布的德国刑法等法案而制定,引入了公开审判制度、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问题:

(1)材料一中的法典出自哪类文明古国?

该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说明以上两种判断的理由。

(4分)

(2) 材料二体现了早期成文法典的什么特征?

(1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晚清政府修订《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来自哪个法系?

与材料三相比较,该法系与我国古代法律思想有何本质不同。

(3分)

 

30.“国际法”:

(10分)

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年间,曾诞生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性文献,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问题: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联合国宪章》诞生的历史背景有什么不同?

(4分)

(2)如何理解这两部文献的“国际性”地位?

(6分)

 

31.英国的宪政建设(10分)

1688年英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有学者在谈到这次革命时说:

“光荣革命给英国历史留下最深刻的遗产是:

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问题:

(1)光荣革命带来的“制度变迁”指的是什么?

(2分)

(2)简要叙述18世纪—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是如何体现“和平渐进改革”这一特色的。

(6分)

(3)你如何看待英国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

(2分)

32.改错题(6分)

以下一段文字中个别犯有史实性错误,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或说明

小王写了一篇有关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小论文,其中写道: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展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33.租界——国中之国

材料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

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

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英、法、美三国领事背着清政府,建立了一个统治三国租界的行政机构“工部局”。

这一殖民机构名义上领导和管理租界内的市政建设,也有所谓当地“有名望”的华人参加,但大权操于外国侵略者的手里,其后台就是当时的领事。

工部局成立后,即以管理治安为名设立巡捕房……,后又设立老闸捕房……,他们还建造了许多监狱,最大的是提篮桥监狱。

1853年,外国侵略者以保护外侨商人为由,成立了反革命别动队―“万国商团”,它由各国领事幕后操纵。

英国领事巴爱扎还迫使上海道台设立“会审公廨”,这是由清朝官吏和外国侵略者共同组织的法庭,而实权操纵在外国人的手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材料三:

1863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煤气公司―“大英自来火房”。

1880年,上海租界创设自来水公司此为中国饮用水之始。

1882年,上海租界大北公司建立的第一个电话交换所在上海租界内开始通话,上海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电话的城市之一。

材料四:

租界,近代文化推进者的避风港。

清末上海报业发达的最大原因“则依托租界之故,始得免婴国内政治上之暴力。

”大凡依托租界、洋馆的报馆,清廷之官吏虽虎视耽耽,但“不能行文字之狱。

”戊戌期间的报业就得到了租界庇护。

与此同时,章炳麟、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利用租界逃避清政府迫害,出版进步刊物,发表民主言论。

——孙思芳《换一种思维话租界》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租界的看法(9分)

34.关注“三农”问题(12分)

2004年~2009年,中央连续六年颁布的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关乎着社会的长治久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土地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两次重大变化及其重要意义。

(6分)

材料二:

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作好准备。

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央为何要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1分)指出该政策的错误(2分)

材料三: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契约文书

(3)材料三中的内容有何重要意义?

(3分)

 

35.林肯演说词:

(9分)

“现在,四年任期已满,对于这场仍然吸引着全国关注并占用了全国力量的重大斗争的每一重要关头和方面,这四年间已不断地发布公告,因此我没有什么新情况可以奉告。

……在四年前的这一刻……人人都害怕内战,都力图加以避免。

……双方都表示反对战争,但一方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愿让国家生存,而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也不肯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这场巨大的战争灾祸能够很快地过去……让我们对谁也不怀恶意,宽厚善待所有人,坚持上帝使我们看到的正义,努力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医治国家的创伤,关怀那些肩负战争重任的人,照顾他们的遗孀和孤儿,为获得和维护我们自己之间以及我们与所有国家之间的公正持久的和平而竭尽全力。

    ——林肯就职演说词

问题:

(1)林肯发表该演说词是在什么时候?

(1分)

(2)概述当时美国社会的形势?

(3分)

(3)从材料看,“这场巨大的战争灾祸”后,林肯政府准备如何善后?

(2分)这将对美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36.人才选拔制度的探究(30分)

材料一: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

材料二:

在曹操当时,采行九品中正制而有效于一时,但此后此制度墨守不变,毛病丛出,后来人便只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也有些冤枉。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材料三:

考试制度自唐历宋,还可说没有大变动。

到明代,变动就大了。

后来清代的考试,都从明代沿下,……(八股文)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间,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斲丧人才的。

材料四:

自唐至清,此制(指科举制)推行勿辍。

即孙中山先生之五权宪法里,亦特别设有考试权。

这一制度,在理论上,决不可非议,但后来仍然是毛病百出。

然我们并不能因其出了毛病,而把此制度一笔抹杀。

……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精校本

(1)简要介绍科举制度。

(4分)

(2)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6分)

(3)综合所有材料,评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0分)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测试卷

答题纸2009.11

题号

1-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总分

满分

56

8

10

10

6

9

12

9

10

20

得分

一、选择题:

(共56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代表各题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94分)

29.法律文明(8分)

(1)哪类文明古国:

1分名称:

1分

理由(1分):

(2)特征:

(1分)

(3)法系:

1分

本质不同:

(3分)

30.“国际法”(10分)

(1)不同历史背景:

(4分)

(2)“国际性”地位:

(6分)

31.英国的宪政建设(10分)

(1)“制度变迁”指:

(2分)

(2)(6分)

(3)看待:

(2分)

32.改错题(6分)

错误改正或说明

1、

2、

3、

33.租界——国中之国(9分)

34.关注“三农”问题(12分)

(1)第一次变化:

1分其重要意义:

(2分)

第二次变化:

1分其重要意义:

(2分)

(2)原因:

(1分)

错误:

(2分)

(3)意义:

(3分)

35.林肯演说词:

(9分)

(1)(1分)

(2)(3分)

(3)善后:

(2分)

影响:

(3分)

36.人才选拔制度的探究(30分)

(1)简要介绍科举制度:

(4分)

(2)观点:

(6分)

(3)综合所有材料,评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0分)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A

C

A

B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B

C

D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B

C

B

B

C

A

A

二、非选择题:

(共90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1)大河文明(1分);《汉穆拉比法典》(1分);崇拜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太阳为神,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

(2分)

(2)严格的等级制度。

(1分)

(3)大陆法系。

中国古代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以礼入法,礼刑结合;而大陆法系是依据法律判案量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分)

30.回答问题:

(10分)

(1)前者是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各参战国共同签订的和约;(2分)后者是在“二战”结束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而签署的。

(2分)

(2)前者使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国际格局——威斯特伐利亚格局,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欧洲国际秩序;(1分)同时它开启了历史上以和会与会议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并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建立和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分)后者推动了联合国的建立,使之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全球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分)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2分)

31、英国的宪政建设(10分)

(1)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2分(要求:

答案必须要体现变迁:

即由什么制度到什么制度)

(2)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721年,英国确立议会内阁制,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成为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内阁对议会负责。

2分

议会席位的调整。

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追求民主和争取普选权,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成为下院的主导力量。

2分

普选权的实现。

1928年,英国议会再次改革,将选举权扩大到所有年满21岁的男女公民,由全体选民选举下院议员,议会真正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2分

(3)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使英国保持了稳定的政治局面,为英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分)

32、史实性改错(6分)

(1)错误:

在列宁的领导下理由:

因为当时列宁已去世。

或把列宁改成斯大林

(2)错误:

开展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

理由:

苏联工业化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或把轻工业改成重工业

(3)错误: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理由:

当时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或把世界改成欧洲

33、租界——国中之国(9分)

第一层次,只看到租界是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或推动中国近代化一方面的(2—3分)

第二层次,能认识到租界既是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又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一面(4—5分)

第三层次,能较好地结合材料论述租界既是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又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一面(6—7分)

第四层次,能认识到列强设立的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之类的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