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605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docx

上海市14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集14份

目录

上海市宝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2

长宁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9

崇明县2015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18

奉贤区2014学年调研测试26

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34

嘉定区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42

金山区2015年上期末(一模)试题52

静安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59

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69

普陀区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83

青浦区2015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92

徐汇区2015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100

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110

闸北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118

上海市宝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

僻字的文化意义

蒋原伦

①想到这个题目的缘由是“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竞技节目,短短一年间,类似的节目就有了“汉字英雄”,“成语大会”等,成为小时尚。

该类电视节目的看点就落在那些生僻的字和词语上,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字和词,并不受青睐,因为它们太普通了,似乎人人都会,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能不能够写出前人曾经使用过的、高难度的字和词,比如“溪刻”、“唼喋”、“觳觫”等等。

这些远离我们、脱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也没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学生,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

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由于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

当然,说淘汰是相对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还会回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④经济学中有所谓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市场的份额可以和那些一时热销的产品所占据的市场相等,或甚至更大。

其实文字学中也有长尾。

专家们制定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是五千五百个,里面根据难度,还分成甲、乙、丙三个字表。

其实,我们的常用汉字不过三四千个。

与常用汉字相比,《康熙字典》中收的四万七千多字,就是很长很长的长尾。

据说《鲁迅全集》总共用到的汉字是七千七百来个,他是二十世纪作家中最有学问、用汉字最多的文学巨匠,即便这样,康熙字典中还剩那四万来个字没有动用。

但就是那没有动用的四万来字,保证着那几千常用字的意义。

海明威喜欢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文学创作,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和水下的八分之七构成厚积薄发的态势。

其实,用冰山理论来说明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关系也很贴切,常用字必须浸泡在十倍于它的庞大字库中,才能时时焕发出其活力。

⑤单个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或者说汉字听写大会所光顾的那些生僻字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

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语境,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和语用,□。

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不可通约性。

文化的发展是创造和淘汰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⑥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会有更多古奥冷僻的词语纷纷登场。

当然很难说这么做,一定是好或者不宜,因为许多现象不必轻易作价值判断。

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写错读错或互相混淆的词语,这样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

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

汉字听写比赛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则会长久流传下去。

⑦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古董除了年代久远,也有奢侈的意味。

古董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不过对于收藏者来说,还有那么一段情怀。

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

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就因为它们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在语用过程中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⑧在当今的媒介学理论中,有所谓热媒介和冷媒介的说法,据说热媒介清晰度高,冷媒介清晰度低。

麦克卢汉认为象形文字或会意之类的文字属于冷媒介,拼音文字则是“热烈而爆发性的媒介”,这种武断的划分方式,真是令人吃惊。

将世界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居然作如此简单地二分,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

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就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

从当下效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必为了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见2014第11期《读书》,有删节)

1.第①段中加点词“光顾”在文中的含义。

(2分)

2.对第④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长尾理论”作类比意在表明经济学与文字学有相通之处。

B.以汉字字表、《康熙字典》与常用汉字的比较说明后者之少。

C.以《鲁迅全集》使用汉字数量之大论证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

D.用冰山理论说明大量生僻字对激发常用字生命活力的必要性。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

②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

③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

④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

A.①③④②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4.概括作者对“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看法。

(3分)

5.第⑦段将僻字比作古董,体现僻字与的特点。

(2分)

6.结合文章内容,推断作者对“囧”、“槑”等僻字成为网络热词现象所持的观点。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21分)

父亲的歌

(美)玛·摩·黑尔格

①如果我闭上双目静下心来,我就能记起父亲教我听歌那个晚上的情景。

②那时我大概有五六岁吧!

那是内布拉斯加州长期干旱的年头。

那天下午,天像蒸笼一样,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夜幕降临后,我便爬上床。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当那长长的、低沉的、从远处传来的雷声变大时,我拉过被子紧紧地包住了头和枕头。

软百叶帘叮叮当当地响着,风就像挤进窗缝的魔鬼一样吼叫着。

接着,整个房间被电光照亮了,随即就听到了千万只鞭炮的震响。

我想跑回父母的房间去,但我被吓呆了。

此时我只会哭喊了。

③很快,父亲来到了我的床前,并用他的双臂使劲摇撼我。

当我平静下来后,他说:

“你听!

暴风里有一支歌,你能听到吗?

”我停止哭泣听了起来。

又一道电光,又一声炸雷。

“快听那鼓声!

”父亲说,“没有鼓还叫什么音乐?

没有节奏,没有深度,没有精神!

”接着又传来鬼叫似的声音,于是我便紧紧抱住爸爸。

“哎!

”他小声道:

“我觉得咱们已听到了悦耳的口琴声,你听到了吗?

④我仔细谛听着,“没听到。

”我轻声答,“我听这声音像竖琴。

⑤父亲抚弄着我的脸颊,“现在你真的懂了!

你闭上眼看看你能否爬上音符骑到它背上去,它将把你带到一个令你吃惊的地方。

⑥随即,我便闭上眼睛非常非常细心地听起来。

接着,我便骑上竖琴的音符一直跨进了清晨。

这一觉睡得真香!

⑦父亲是位古板的、整天工作不休息的医生。

他没有演奏过乐器,他甚至连一个音符也不识,但他喜爱听过的音乐。

他经常绕着屋子用发自胸腔的嘶哑声音大声唱起来。

当我们取笑他时他便会说:

“啊,要是你们不打断我,那该是首多么好听的歌啊!

”他有时会坐在日光室里,用那台古老的留声机摇出轻音乐来,但几分钟后,那里除了安宁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一天,我问他音乐停止后他做了什么。

⑧“噢,”父亲回答,同时用手捂住胸口,“当真正的音乐停止时,我在听自己的歌。

⑨那时我对此还不太明白,但几年过后,我父亲教会了我如何欣赏自己的歌。

一次,在科罗拉多山区,我们一起凝视着山巅跳动的小溪,“溪流里有一支歌,”他说,“你能听到吗?

”对我来说,过去那连续不断的流水声,现在闭上眼睛一听,我发现自己竟能听出流水的汹涌声。

⑩“宇宙间的一切都有音乐。

”父亲说。

“音乐存在于季节变换中,存在于你心脏的搏动里,存在于快乐和痛苦中。

不要抵制它,要顺其自然,使它成为它自己的乐章。

此后不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站在海军一艘舰艇上吻别了那当随船医生的父亲。

时间飞逝,我就要离开军舰了。

在孩子般的恐慌中,我紧紧地抱住了他,不想让他走。

他温和地说,“听!

你能听到波浪的音乐吗?

”我屏住呼吸静听着,非常细心。

在大海的声音里有一种暂停的音乐,突然我觉得有种强有力的、稳固的、可靠的东西使我振作起来,我放开紧抱父亲的双臂向跳板走去。

作为妻子和母亲,父亲教我的歌也帮我渡过难关。

记得那是个严冬之夜,我那17岁的儿子正住院,生命垂危,我急得在候诊室里踱来踱去。

那场车祸已夺去了保罗女友的生命,也使他处于昏迷之中了。

时间仍在流逝,我的恐惧感也在上升,终于,我哭着跑进了夜幕中。

忽然,我脑海中出现一道闪光:

我记起多年前卧室窗前掠过的风的吼声——那是父亲第一次教我听歌的时刻。

很快我就冷静了,我又返回诊室外静听起来。

起初,我听到的一切都是抢救室记录器传出的炉火的呼呼声。

但当我更仔细地听起来时,这声音成了大提琴的细小音调。

在琴音之后,是微弱的短笛声。

我停住脚步坐下,闭上眼,爬上那炉火之音的脊背……直到黎明。

保罗得救了——我的歌和他一起获得了生命。

后来,在一个非常突然的夜晚,我的音乐被电话打断了——父亲去世了。

他死于心脏病,非常突然。

我倒在床上合上双眼,我的眼眶里没有泪水,只是一片黑暗。

我躺了许久,没有动,希望醒来时发现这是个梦。

但父亲真的去了。

当我站在他的坟前时,坟上的纸幡儿还在2月的冷风中飘动,我的感觉麻木了。

有好几个星期,我都是靠在悲伤的沉寂中漫步度过的。

有天晚上,我正独自坐在起居室里,我听到了吹过烟囱的冬风。

这悲凄的声音好像要勾起我的回忆,又像有种无形的力量在约束我。

不由自主地,我静静聆听,那声音不像口琴声,也不像喇叭声,对,它更像甘美多汁的长笛声。

马上,我感觉自己在微笑。

此时,我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位老人带海腥味的灵魂正倾听着同一支天上的乐曲——他的所有人间生活的回声。

于是,我便合上双跟,又骑上音乐的脊背,直到敲响了晨钟……

7.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3分)

8.第⑦段写父亲不懂音乐、歌声嘶哑等,这些文字有何作用?

(3分)

9.阅读第⑦—⑩段,分析父亲如何教会我听自己的歌。

(3分)

10.对文中叙事分析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开头部分风雨雷电之夜的回忆特别恐怖,印象深刻,所以详写。

B.从竖琴、大提琴到长笛,表现作者人生各阶段对音乐不同喜好。

C.从害怕雷电、离别之痛到生死难关,层层推进中突显影响之大。

D.结尾想象自己与父亲听同一支天上乐曲,表现父女间情趣相投。

11.文章多处前后照应,请列举一例加以赏析。

(4分)

12.联系全文,评析“父亲的歌”的内涵。

(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6题。

(8分)

蒲剑①

(明)唐寅②

三尺青青太古阿③,舞风砟破④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江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恶,削破风棱⑤恨转多。

【注释】

①蒲剑:

水草菖蒲叶子,其形似剑。

②唐寅:

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

29岁中解元,因受考场舞弊案牵连不得为官,依靠卖画为生,生活贫困潦倒,54岁即病逝。

③太古阿:

古代“太阿”宝剑。

④砟(zhǎ)破:

穿破。

⑤棱:

指菖蒲叶的棱角。

14.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

B.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C.这首诗主要运用托物抒情手法。

D.诗的中间两联对仗。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运用比喻,将蒲叶比作古代的太阿宝剑,突出蒲叶的宝贵。

B.颔联写长桥倒影似蛟龙,流水无声磨损蒲叶,渲染环境的险恶。

C.“两岸”、“五更”写时空变换,“烟”、“雨”写气候特点。

D.“恐”、“恨”以拟人修辞,表达诗人对宝剑的担忧怜惜之情。

16.古人论诗云:

“一篇全在尾句。

”结合全篇,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赏析尾联。

(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

独孤生吹笛

(唐)卢肇

①暮①,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

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

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

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

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

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

至是遂以应命。

②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

李生拂笛,其声始发之后,昏噎齐开②,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③不如也。

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

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

独孤生又无言。

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

“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

“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④好手?

”独孤生乃徐曰:

“公安知仆不会也?

”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

③独孤生曰:

“公试吹《凉州》。

”至曲终,独孤生曰:

“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

起拜曰:

“丈人神绝!

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

”又曰:

“第十三迭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李生曰:

“某顽蒙,实不觉。

”独孤生乃取吹之。

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独孤视之曰:

“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乃换之。

曰:

“此至入破⑤,必裂,得无吝惜否?

”李生曰:

“不敢。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慄。

李生蹙躇不敢动。

至第十三迭,揭示谬误之处,敬服将拜。

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

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④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之。

(本文选自卢肇的《逸史》,有删节)

【注释】

①暮:

李暮,唐玄宗时官办梨园的乐工。

②昏噎齐开:

天空云散雾收。

③钧天:

神话中指天的中央。

④为复是:

唐人习用语,还是。

⑤入破:

唐代大曲的第三乐章为“破”,“破”的第一遍称作“入破”。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2)公如是,是轻薄

(3)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4)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1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

B.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

C.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独孤生乃徐曰:

“公安知仆不会也?

D.仿佛如有鬼神之来竟不知其所之

19.把第②段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20.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21.概述文章第③段正面体现独孤生音乐造诣的表现。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

杂说

(清)周实①

①浅草不盈寸,微风荡成波,倚楼睨之,不忍遽去,则吾之爱此草也为何如?

东园桃与李,香色袭人魂,有时日坠游倦,便欲和衣宿其下,则吾之爱此花也为何如?

②虽然,吾尝见世之爱草者,往往踏之以足;爱花者,往往折之以爪。

夫至踏之折之,与桎梏之蹂躏之将毋同?

揆②诸爱之初心,讵不大相背谬哉?

在踏之折之者之心,固以为吾之踏之折之,正吾所以爱之,而不意其踏之折之之时,已与爱之之心南辕北辙也。

③无尽于是得一解焉。

方爱之之心之初萌,乃天性之流露于莫知其然而然者;及其踏之折之,则不免济以人欲之私矣。

夫自私者,未有能爱物者也,虽间有貌似爱物之顷,亦非真能爱物,特以物足供一己之愉快耳。

踏草折花者,非此类而何?

④噫,天下之真能爱物者,至不惜以身殉物。

试问踏草折花者,能以身殉花草也否耶?

不能以身殉花草,而徒桎梏花草,蹂躏花草,此其人早溢乎爱之分际,而流于纵欲矣。

⑤是故善用其爱者,能保存天性而扩充之,而天下民物,无不在胞与之中③;不善用其爱者,遂狭小其天性而戕贼之。

后世战争盗窃之纷纭,畴④非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乎?

踏草折花,其小焉者也。

呜呼噫嘻!

【注释】

①周实(1885—1911),号无尽,清末著名诗人、革命者。

②揆(kuí):

揣度。

③“而天下民物”二句:

宋朝张载曰: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言泛爱一切人与物。

与:

朋友。

④畴:

谁。

22.第②段着重指出踏草折花者与的背离。

(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2分)

23.第③段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草初生之际,爱物之心自然流露;(等到花草长成)则踏草折花,私心暴露。

B.对待花草的爱心,源自人的自然天性;而那些踏草折花行为则是贪婪之心膨胀。

C.萌生喜欢花草之情乃是天性的自然流露;而踏草折花行为则是人的私心促成的。

D.万物初生时节,人们都有爱物的天性;等到花草可以采摘践踏,私欲自然形成。

24.联系上文,从论证的角度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25.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与本文中踏草折花者行为的异同。

(2分)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3分)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化,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应当以不变应万变;有人认为变化是一种必然,所以应当以变应变。

以上两种观点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三语文一模考参考答案

(二)《父亲的歌》(21分)

7.把风声比作魔鬼的吼叫,把雷声比作鞭炮的震响,突出了风狂雷猛,令人可怖。

(而且这一组比喻贴近儿童心理,更真切可信。

)(3分)

8.写父亲不懂音乐、不识乐谱、歌声嘶哑,欲扬先抑,更能反衬出父亲喜爱音乐,善于聆听自己内心的歌。

(3分)

9.

(1)父亲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听自己的歌出自对音乐的热爱,与掌握的乐理知识与实践技能无关;

(2)教会我用心聆听溪流声,从中听出别样的音乐。

(3)告诉我宇宙间充满音乐的道理,教给我顺其自然听到自己的歌的方法。

(3分)

(三)默写。

(6分)

13.

(1)遥岑远目

(2)独自怎生得黑(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香雾云鬟湿(5)水借月精神(6)曾经沧海难为水(7)不能(为)瓦全(8)鸡犬之声相闻

(四)《蒲剑》(8分)

14.B(2分)

15.C(3分)

16.前三联以铺陈手法,层层渲染蒲剑的锋利神威,尾联陡然一转,写出蒲剑受到西风摧折的悲惨命运,前后对比,卒章显志,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凄凉身世)的感叹。

(将“铺陈”、“对比”理解为“铺垫”、“反衬”也可)(3分)

(五)《独孤生吹笛》(16分)

17.

(1)轮流,替换

(2)轻视鄙薄(3)道歉,谢罪(4)看望,拜访(4分)

18.B(2分)

19.那位邀请他参与这次聚会的邻居感到很羞愧,告诉众人说:

“独孤老人常年居住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

”(5分)

20.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2分)

21.

(1)听出李生笛声中杂有龟兹之调;

(2)指出第十三迭误入《水调》;(3)不满意李生提供的笛子质量(入破后如他预料那样笛子震裂);(4)独孤生吹笛响遏行云(声震入云)。

(3分)

 

长宁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8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

说“木叶”  林庚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就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②“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例如: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③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为什么呢?

因为“树”易让人想到繁茂的枝叶,而“木”则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也就是说,“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④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_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⑤“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栊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丨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