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880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1 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docx

专题11设备原理探究决胜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解析版

决胜2020年中考科学压轴题全揭秘

专题11设备原理探究

【考点1】密度计原理

【例1-1】小明在学完浮力后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两次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水________F酒精(选填“>”“=”或“<”);

(2)小明将一根玻璃管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做好标记为A,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如将其放入密度为1.1g/cm3的某液体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密度值,你认为刻度1.1应该标在________点(选填“p”或“q”),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

【答案】

(1)=

(2)q;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相等,液体密度越大,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越小

【解析】【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同时,物体的V排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据此判断密度为1.1g/cm3时的V排和1.0g/cm3时的V排大小关系即可。

【解答】

(1)同一支密度计在甲和乙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水=F酒精;

(2)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为1.1g/cm3时的V排小于密度1.0g/cm3时的V排;那么我认为刻度1.1应该标再q点,理由是:

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相等,液体密度越大,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越小。

【变式1-1】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

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_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答案】

(1)=

(2)仍在A处

【解析】【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2)细铁丝的形状发生变化,但它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V排的变化即可。

【解答】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即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浮力等于重力;

(2)细铁丝的形状改变,但重力不变,那么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那么杯子中的液面将仍在A处。

【变式1-2】小科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利用一弹簧测力计和一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

(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

(1)首先,他称得此铁块的重力为G=7.9N,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G、F、ρ铁表示)。

小科依据此规律,在测力计右侧标注出了液体的密度值,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2)当利用该此密度计测某液体密度时,指针在7.1N的位置,则该刻度应标记为________kg/m3。

(3)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ρ与测力计示数F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

(4)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十几倍,利用该密度计能否测出水银的密度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答案】

(1)

(2)800(3)C(4)不能,

铁块无法进入水银中

【解析】【分析】

(1)首先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即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然后根据F浮=G-F计算出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

计算液体的密度;

(2)将F=7.1N带入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液体密度的表达式分析液体密度和测力计F的变化规律;

(4)利用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

铁块必须浸没在液体中,即所测液体的密度必须小于铁块。

【解答】

(1)铁块的体积为:

铁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

那么液体的密度为:

(2)当F=7.1N时,液体的密度为:

(3)根据公式

可知,液体的密度和测力计的的拉力为一次函数关系,且随着测力计示数的增大,液体密度减小,故选C;

(4)利用该密度计不能测水银的密度,因此:

, 铁块无法浸没在水银中。

【考点2】浮力秤原理

【例2-1】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

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

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所示。

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

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

(1)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时,

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

(2)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3)当浮力秤达到最大称量时,

它受到的浮力为:

那么称量的最大重力为:

G最大=F浮-G=8N-2N=6N;

那么最大称量的质量为:

【解析】【分析】

(1)当杯子漂浮时,根据F浮=G=mg计算浮力;

(2)首先根据

计算出杯子进入水中的体积,然后根据

计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水面高度达到20cm时,浮力秤的称量达到最大,根据F浮=G+G最大计算即可。

【变式2-1】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1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浮力秤零刻度标在小筒上何位置处?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g取10N/kg)

【答案】

(1)∵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漂浮∴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G0=0.6N

(2)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V排=

=6×10-5m3;h=

=6×10-3m=6mm∴浮力秤零刻度标在小筒上距离筒底6mm的位置

(3)①此时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1m2×0.1m=10N②因为漂浮,所以物体、小筒和秤盘总重:

G总=F浮=10N则物体的重:

G=G总-G0=10N-0.6N=9.4N物体的质量:

m=

=

=0.94kg

【解析】【分析】

(1)当小筒在液面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0;

(2)首先根据公式

计算出浮力秤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

计算出这时水面的深度,这个位置就是浮力秤上0刻线的位置;

(3)首先根据F浮=ρ水gV排计算出小筒受到的浮力,即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 也就是G总=F浮;然后根据G=G总-G0计算出上面物体的重力,最后根据公式

计算物体的质量

【变式2-2】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

他们找来一个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里,如图所示,已知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总重为0.6N。

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再利用适当的方法完成刻度。

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放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装置中小石块的作用是________。

(2)饮料瓶中放上200g物体后,200g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________cm。

(3)利用浮力的知识证明这种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已知放入物体的质量为m,圆柱部分的横截面积为S,对应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为h,水的密度为ρ)

【答案】

(1)降低重心,使塑料瓶竖立

(2)4

(3)浮力秤始终漂浮在水面,因此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

此刻度线距离0刻度线的距离:

即:

因为此刻度线距离0刻度线的距离△h与质量m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解析】【分析】

(1)如果没有小石块,那么饮料瓶会躺倒在水面上;加上小石块,整体的重心下降,饮料瓶就可以竖立在水中;

(2)浮力秤始终漂浮在水面,因此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

,再根据

计算200g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

(3)首先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和体积公式推导出刻度的变化量△h与物体质量的数学关系式,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可。

【解答】

(1)装置中小石块的作用是:

降低重心,使塑料瓶竖立;

(2)饮料瓶中放上200g物体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量:

那么200g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

(3)浮力秤始终漂浮在水面,因此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

此刻度线距离0刻度线的距离:

即:

因为此刻度线距离0刻度线的距离△h与质量m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考点3】杠杆原理

【例3-1】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

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N.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填减少误差或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是

(2)右(3)1.5(4)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不变

【解析】【分析】

(1)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计算;

(4)做的实验次数越多,收集到的数据越多,那么得到的结论就更具有普遍性;

(5)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即可。

【解答】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杠杆的右端上翘,那么右端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0.5N×2)×3L=F×2L;

解得:

F=1.5N;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如下图所示:

当杠杆倾斜后,△AOA'与△BOB'相似,

那么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

所以测力计的拉力不变。

【变式3-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科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小科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探究结论,小明认为不合理。

理由是:

________。

(3)小科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

①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②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使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

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重心到支座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答案】

(1)平衡

(2)一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M1L1/L2

【解析】【分析】

(1)杠杆平衡的判断:

①静止;②匀速转动;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需要换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多次进行实验,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3)当刻度尺平衡时,刻度尺的重力为杠杆的阻力,物体的重力为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

(1)小科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我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一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G×L2=G1×L1;

mg×L2=M1g×L1;

m×L2=M1×L1;

解得:

【变式3-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2N。

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方向拉着杠杆。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比。

【答案】

(1)水平

(2)大于;竖直(3)反

【解析】【分析】

(1)调节杠杆平衡的步骤:

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2)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时的示数,然后判断斜拉时动力臂的变化,进而对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进行判断。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拉力方向与杠杆垂直,那么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杠杆长度正好等于力臂,因此方便读出力臂的大小;

(3)首先根据图像分析拉力F与

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判断F与L的数量关系。

【解答】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1N×4L=F×2L;

解得:

F=2N;

如甲图中,如果测力计斜拉,那么动力臂会减小,因此动力会增大,即测力计的示数大于2N;

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拉着杠杆。

(3)根据丙图可知,拉力F与

成正比例关系,那么拉力F与L肯定成反比关系。

【考点4】滑轮原理

【例4-1】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

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

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两小组)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1

1.0

0.6

4

1.0

0.7

7

1.0

0.8

2

2.0

1.1

5

2.0

1.3

8

2.0

1.6

3

3.0

1.6

6

3.0

1.8

9

3.0

2.3

(1)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更合理的为________ 图(填“甲”或“乙”)。

【答案】

(1)0.2

(2)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甲

【解析】【分析】

(1)当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只有拉力沿竖直方向才能省一半的力,因此应该选甲组中数据根据公式2F=G+G动计算即可;

(2)根据1、4、7中实验可知,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分析对应的拉力大小变化即可;

(3)根据

(2)中得到的结论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1)当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只有拉力沿竖直方向才能省一半的力,

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甲组的数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

根据甲组

(1)中数据得到:

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0.6N-1N=0.2N;

(2)实验序号1、4、7中,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拉力就越大;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由于它的重力是不变的,因此灯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受到的拉力就越小,就更不容易断掉,因此应该选甲图。

故答案为:

(1)0.2N;

(2)同解析;(3)甲

【变式4-1】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________。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答案】

(1)变小;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换用质量更小的动滑轮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

(1)当挂钩系在拉绳上时,细绳上的拉力和测力计弹力的拉力是平衡力,即F绳=F弹;当测力计的吊环系在拉绳上时,细绳上的拉力与弹簧的拉力、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平衡,即:

F绳=F弹+G,即F弹

(2)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我们不但要提升重物,还要提升动滑轮,此外还有摩擦和绳重,因此测力计的示数肯定会大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确定减小差异的方法。

【解答】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其理由是:

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动滑轮本身有重力。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换用质量更小的动滑轮。

【变式4-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图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2.4

0.3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3次测量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

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 (填“高”或“低”).

【答案】

(1)匀速

(2)0.6;83.3%(3)高

【解析】【解答】

(1)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由第三组数据知,W有用=Gh=6N×0.1m=0.6J;

W总=Fs=2.4N×0.3m=0.72J;

则η=

×100%=

100%≈83.3%;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

(1)匀速;

(2)0.6;83.3%;(3)高.

【分析】

(1)要正确测量拉力,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

(2)根据W有用=Gh计算出有用功,根据W总=Fs计算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可得机械效率;

(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机械效率与钩码重力的关系.

1.珍珍非常喜欢玩橡皮泥。

一天她将一块重为0.5N的长方体橡皮泥侧放于水平桌面上,

(1)如果珍珍将这块橡皮泥分成相同的两块,并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则静止时甲杯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_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较多。

(2)珍珍又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 土仪器在图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图乙

【答案】

(1)小于;2

(2)D

【解析】【分析】

(1)根据浮沉条件判断两块橡皮泥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2)密度计在工作时,它必须在液面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且保持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大。

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1)橡皮泥在甲中下沉,那么受到的浮力F浮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乙杯中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大,那么水面升高的多;

(2)A.密度计在液面漂浮,那么浮力等于重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密度计工作时,必须在液面漂浮,保持浮力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密度计漂浮时,V排大的液面密度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密度计在甲和乙中浮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和小晨分别展开了科学探究。

小明想利用一弹簧测力计和一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

(ρ铁为7.9×103kg/m3)

 

(1)首先,他称得此铁块的重力为G=7.9N,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G、ρ铁、F表示).小明依据此规律,在测力计右侧标注出了液体的密度值,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2)当利用该密度计测某液体密度时,指针在6.9N的位置,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ρ与测力计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