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59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docx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

论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历史经验

林 琳 编译

2013-1-1017:

30:

40  来源:

《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5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哈尔滨150018)

  [摘 要] 追赶西方,是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时期开始至今的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

历史上俄罗斯曾有过三次相似的跨越赶超的尝试。

历史经验证明:

要摆脱过于严重的经济落后状态,俄罗斯还是不得不采用动员式的方略。

  [关键词] 经济发展;俄罗斯;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  F15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6)05-0089-05

  俄罗斯又一次陷入经济落后状态。

就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额度(本国货币按购买力平价折合美元)而论,苏联曾经跻于发达国家之列———尽管是在其中最后几位里面。

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产大滑坡在这项指标上迅速退落到第50—60位的档次,脱离了发达国家行列,目前世界上有30~35个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进入这个行列。

  虽然1999年以后俄罗斯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但却不可认为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因为那是暂时偏得于世界市场上石油的高价位以及发挥了1991—1998年形成的生产设备和劳动力巨大潜能,况且1998年以后管理质量的改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俄罗斯的生产、智能和人才诸方面的实力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了如此深重的挫伤,以致在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恶化情况下增长可以轻易逆转为衰退(或下滑),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长久的停滞。

俄罗斯在其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相似的跨越式赶超的尝试:

第一次是在17世纪末,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中叶,第三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

因此,研究俄罗斯在这三个时期如何扭转、消除经济落后状态,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俄罗斯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正在做出对当前俄罗斯经济颇有教益的不同结论。

  一、追赶西方:

从彼得大帝到新经济政策

  关于17世纪末俄国与当时为数不多几个大国人均GDP对比的较可靠评估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报刊上。

据研究世界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B.A.梅利扬茨计算,当时俄国人均GDP相当于西方国家的50%~66.7%,相当于中国或印度的66.7%。

当时俄国其他一些经济和社会指标(识字率、城市化水平、农作物单产)也是严重落后的。

按现今尺度比较差距并不多么悬殊,但在当时人均GDP的绝对水平是太小了,而不同居民群体的收入差异却又太大,以致即使是这样的差距对落后国家的居民,对落后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来说都会构成严重问题。

最先做出带领俄国摆脱经济落后状态尝试的是彼得大帝。

他成功了吗?

现在没有彼得大帝时期的宏观经济统计,学者们只能大致地勾勒出整个18世纪俄国经济发展概况。

  在西方某些学者看来,俄国经济在18世纪曾比西方发展得快。

例如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布莱克韦尔的评估,18世纪俄国人均GDP每年增长0.3%,显然比当时西欧快。

而梅利扬茨却依据自己的计算结果断言俄国这一指标每年仅比西欧国家低0.1%。

他的计算方法实在太过含糊,其计算结果不能作为证据。

西方学者在这项指标的计算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18世纪俄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状况有助于人们认同布莱克韦尔的评估。

C.Γ.斯特鲁米林在其专著《苏联冶金工业史》中算出了18世纪俄国和英国生铁国内消费量,俄国这项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指标相当于英国的百分比:

1720年不到12%,1750年为24%,而1800年达到32%。

由此可见,俄国的这项指标相对于英国的百分比在整个18世纪上升了近3倍。

这不是消除经济落后状态吗?

  1720—1800年英国出口额增长了大约4倍,而俄国在比这稍短的时期内同一指标(按银卢布折算)增长了9倍。

俄国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打败拿破仑法国就是俄国在18世纪取得的经济成就的一个相当令人信服的证明。

因为俄国经济如果是脆弱的,那么它的这一胜利简直是不可能的。

农奴制的俄国教育和农业水平低,所以它严重滞后到18世纪末才开始产业革命。

它相对于西方的经济落后(相对于东方的落后是在18世纪消除的)再次严重起来,其证明就是俄国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

消除落后状态又成为俄罗斯全国性的重大任务。

  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及其他经济和社会改革,开辟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道路,触发了俄国在市场经济和民主化道路上扭转自己相对于西方的落后状态的希望。

  这一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呢?

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许多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经济成就的论著。

这就可能造成一种印象,既定目标———扭转经济落后状态似乎正在逐步达到。

统计数据却没有证实这一点。

尽管与改革前相比经济发展的确加快了,但是西方发展速度毕竟更快。

  在废除农奴制后的第一个25年俄国经济发展缓慢。

1885年以后,由于各项市场制度规范的成熟、实行黄金流通、保护主义加重、外国资本流入、其主要出口商品———粮食的世界市场价格上扬,俄国经济发展加速。

尽管如此,俄国人均GDP相对于1910年欧洲平均水平的比率,据比利时经济学家贝罗克的计算结果,仅为57%,即1860年的水平。

与美国相比,这个差距更大,只是与亚洲最大几个国家相比才缩小了。

  那么有相当多著作论述过的1908—1913年俄国经济增长情况如何呢?

经济学家们非常清楚,对于市场经济来说,不能按景气年份而要根据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判断它的潜力。

从1900年结束的上一次景气末期起,俄国在最重要几种重工业品产量中的份额与世界几大强国相比减少了。

据A.麦迪逊计算,就人均GDP而论,俄国这项指标的增长率(22%)稍高于西欧(19.7%)和日本(12%),但大大低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另据梅利扬茨计算,俄国1900—1913年GDP增长率比1885—1900年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

  在这些年份发生的俄日战争和1905—1907年革命,对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一定严重,因为当时军费负担比较轻,革命最激烈的时期只有几个月时间,危机过后战争还会促进经济发展。

1908—1913年俄国经济迅速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性,因为正赶上世界市场粮价高位期,而俄国这类农业国的经济则受其左右。

  美国2003年出版了罗伯特·艾伦那本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的《从农场到工厂》一书。

通过分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经济增长的成绩,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景气,艾伦认为这种景气具有与粮价上涨相联系的暂时性,但在粮价下跌以后绝无继续发展的机会。

艾伦的结论是:

革命前的俄国在当时那种社会状况下无力扭转相对于西方的经济落后状态。

应指出,杰出的俄罗斯经济史学家П.И.梁士琴科在其《苏联国民经济史》中比艾伦更早做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经济增长具有暂时性的结论。

上文所有论述证明了梅利扬茨断言的“革命前时期的俄国虽然在实现现代化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终究未能开始针对西方的追赶式发展进程”的结论是正确的。

二、苏联经济奇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实了承受不起战争和军费负担的俄国严重的经济落后状况。

战争也再次暴露了俄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给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之濒于全面崩溃。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经济的恢复创造了前提,而苏联经济也确实到1929年的时候大体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论著以此为根据做出了在20年代末被放弃的新经济政策本来具有巨大潜力的结论。

  苏联经济总是问题丛生,而谜底其实就在并不可靠的统计数字中。

苏联生产资本当时作价大大低于它们的实值,而这种情形对估计全国的经济状况曾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如实估价资本时就会发现,经济总体的赢利率显得与生产资本的增值率一样微乎其微。

适合于通过最佳利用现有资源恢复战前经济水平的新经济政策其实并不能保证现有资本大幅度增值,所以它不适用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艾伦在他的上述那本书中也得出了这种结论,该书旨在以主要篇幅证明上世纪20年代末选择的经济增长战略相对其他可行战略———新经济政策战略和资本主义取向发展战略的优点。

  与彼得大帝时期的做法如出一辙,上世纪20年代末苏联也找到了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的出路,即动员和调集全国一切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建立重工业和能保障、维系经济顺利发展的其他行业(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地质勘探等等)。

这种大动员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某些民主权利、自由为代价搞了很长时间。

正如列夫·科佩列夫对斯大林时期公正评价的那样,这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只有在解决了各项首要任务,创造了经济长期顺利发展前提又建立了强大国防体系之后才能办到,实际上苏联国民生活水平正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提升了数倍。

苏联经济发展在20世纪30—50年代比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快得多,其中包括几个出现了“经济奇迹”的国家。

因此,评论这个时期,特别是40—50年代,称之为“苏联经济奇迹”是十分恰当的。

  由于加速了现代化进程,苏联到20世纪60年代初迅猛地提高了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成为就GDP总额、军事实力而论的世界第二大强国和拥有强大科技体系的国家。

就国民生活水平的一些指标(国民寿命、饮食卡路里水平、教育文化程度和医疗待遇水平)而论,苏联也跻于十分荣耀的发达国家层次,但在其他许多指标上仍然大大落后。

  三、不赶而超可能吗?

  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在经济领域和其他一些领域开始失去已经达到的地位,正像18世纪末俄国失去自己的地位一样。

20世纪90年代,这种与其他国家相比的落后状态大大加重了。

然而与此同时,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产值都在增长,俄罗斯的产值却在下降,而且无论是GDP绝对额还是人均额至今尚未达到1990年水平。

决定俄罗斯后续发展条件的诸多经济部门,如投资、科教、卫生保健、地质勘探、设计等部门,均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俄罗斯目前又一次处于实质上与17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末相同的严重经济落后时期。

在已经出现的市场经济和极不完善的民主制度道路上摆脱这种落后状态的尝试,只能产生非常有限的成效。

最近五年俄罗斯经济表现出来的景气,带有新经济政策时期那种景气的恢复性质。

一旦达到最高可能的现有资源利用率水平,景气就会停止。

况且这种景气在相当大程度上靠的是石油的高价位,而这种高价位不可能无止境地维系下去。

  与在新技术装备基础上增长生产潜力相联系的改造时期,酿成诸多无比复杂的新问题。

然而尚无证据表明现时经济能解决这些问题。

不妨回顾一下那些持续多年,但由于所解决任务的崭新性质而只不过是说道说道罢了的关于振兴曾经极强大的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议论。

公允地说,俄罗斯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从技术和资金角度看来绝对不简单的发展远程通讯的任务:

建设移动通信、电子邮政和互联网系统———其实是在外国技术和资金帮扶下建设的。

  从上述史实中得出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

独裁政体成功地解决过扭转俄罗斯经济落后状态的任务,而民主政体反倒失去了以前业已取得的经济地位。

几年前共产党人的《经济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需要超级任务》的文章,作者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物理学家阿拉布热夫。

他试图证明,俄罗斯民族总是倾向于不惜任何牺牲以实现建立世界强国的宏伟目标。

因此现在也要给它提出暂时牺牲国民生活水平以最快速度把掌握在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任务。

  A.乌特金在研究作为报复国际方面损害俄罗斯利益之对策的与西方抗衡的谋略时写道,这套谋略的前提是必须动员各种资源以破坏新一轮“防疫(封锁)线”建设。

俄罗斯现在已不习惯再来一次动员,它要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严格的内心自律、计划经济(至少是在国防工业部门)、合情合理的资源分配。

  А.И.普罗霍罗夫在其《俄罗斯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书中也系统地论证了为打破停滞和摆脱落后而跨越赶超的必然性。

他引述了诸多历史现象使人相信,俄罗斯只有这样才能由休眠转为奋进、跨越,从而生存下去。

  跨越赶超论(或曰跃进论)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现在打算如何跨越赶超呢?

跨越赶超论者主张立足于最新科学发现而绝非走发展传统产业这条路,以建立21世纪的经济,即迎头赶上,不是一味步人后尘。

  不过这里又会冒出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上述思想拥护者简直是视而不见。

他们不想分析现今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他们在这方面与自己的自由派先驱相比毫不高明,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俄罗斯社会的实际情况未加理睬而垮台的。

先从最简单的事情说起。

搞这么大规模的经济结构变革,资金从哪里来?

对这个问题只有C.格拉济耶夫做了回答,然而他的答案却于事无补。

多年以来他一直撰文谈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系统隐瞒了无计其数的收入。

然而充其量他发掘出来的“灰钱”在出口石油高价位情况下每年不过50亿~100亿美元。

这个数额对一个GDP达7000亿~9000亿美元,而目前投资总额每年为1000亿美元挂零的国家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靠这点钱搞不成跨越赶超。

  现在俄罗斯真有几千项等待实现其价值的科学发现吗?

俄罗斯以许可证形式到底卖出多少卓越科技成果?

实际上,俄罗斯此种产品年均销售额仅为微不足道的几千万美元,而美国却高达几十亿美元。

  问题在于,确实富于创造性的俄罗斯科学在实际应用方面特弱。

这一领域不仅需要科学智慧,而且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技术形态的办法,也需要发达的试生产和严密的组织,亦即俄罗斯往往欠缺的东西。

  在当今俄罗斯,据劳动部计算,熟练工人仅占5%(而美国和德国却高达50%~60%),熟练工程师的比重稍高些。

在这种情况下,谁将组织,又如何组织新产品的批量生产呢?

俄罗斯的设计院所如今大批裁员,靠出租房屋过日子。

谁将设计工厂,谁供给工厂设备,谁将在这些工厂干活?

近年来俄罗斯工业有点成绩完全表现在低价位产品生产方面,其原因是俄罗斯没有生产高价位和中价位产品所必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精良的设备及原料,而生产精良的设备和原料也非得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精良的设备不可。

  四、动员型经济的局限性

  俄罗斯旧产业恰好是在自己的前身时期建立的,其中许多产业需要现代化和扩大规模,对它们而言独裁体制可能会有(但绝不会永远有)经济效益。

然而对某些高消费和生产需求异向的产业来说,经过考验的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方式未必出好绩效。

不能认为在苏联末期其传统经济部门发展得很有绩效,而新经济部门却绩效很差是偶然的,例如家用和工业电子、远程通讯(电信新技术)、优质消费品生产、制药等产业。

不能不考虑到动员型经济所取得的经济绩效的非可持续性。

20世纪下半叶的城市文明不可能不有别于上几个世纪的农业文明。

独裁体制即使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发展,但它制造恐惧和谎言,使公民失去人格尊严。

当独裁者亡故的时候,其继承人就会显得既无国务才干又乏公民品格,而普通国民即使是在平庸无能的新领袖们把国家引入深渊的情况下也不会采取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行动。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实际上总是在独裁者死后很快就来一个停滞时期。

  最后一点,俄罗斯现在有没有彼得大帝和斯大林那样国务才干杰出,而可以不论其道德品格如何的人物呢?

最近40年的历史证明了俄罗斯国务活动家的匮乏。

乌特金正确地指出,俄罗斯文明的最大弱点就是缺乏组织性素质,而在废除独裁体制以后又出现了思想道德的真空。

总之,俄罗斯有过大获成功,却牺牲人太多的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经验。

  如果时下这些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失败,那么这方面经验的某些东西重新搞起来是极有可能的。

例如生产、基础设施、科技和教育事业对资金的巨额需要,以当今的常规手段未必能够予以满足,必须加以动员才行。

在彼得大帝时期和斯大林时期,资金主要是通过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动员起来的。

老百姓目前的生活水平用现代福利理念衡量是太低了,这方面挖潜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俄罗斯有一个人数不多的国民阶层,他们在国内外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且拥有巨额经常性收入,这些人是20世纪90年代国有资产被疯狂攫取和社会秩序大乱过程中的“暴发户”。

要这些人为了社会和社会未来的利益割舍一部分不义之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绝对合情合理的。

据Г.И.哈宁计算,这种收入的重新分配能够增加社会生产领域的积累资金和教育的基础设施发展资金2000亿美元,此事可在保持乃至提高最贫困国民阶层收入的情况下办到。

这种收入重新分配简直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俄罗斯经济是亏损经济,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一小撮所有权人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收入过高造成的。

  鉴于私有经济成分的薄弱和低效,向来在国家是传统性的、有效率的所有者的产业(铁路和航空运输、国防工业、电力工业等等)中,强化国家的作用也是势在必行的。

  无论是彼得大帝还是斯大林都曾经常地用野蛮的方式对僵化、腐败又外行的统治阶级进行革新。

难以否定的是,俄罗斯现时的统治阶层恰恰以这些弊病为其特色,因此它的洗心革面乃是经济振兴的一个条件。

那么由谁来评判内行与否和腐败程度呢?

又如何选拔优秀管理人员并且遵循什么标准选拔呢?

在斯大林时期国家是以试用和淘汰方法看实际工作的绩效选拔称职干部人才。

不过,那时候鉴定标准比较简单明了,如今却复杂得多。

  利用外国的技术、组织和经验以及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就,在彼得大帝时期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振兴中起了重大作用。

这种借鉴做法的例证可谓广为人知。

此外,无论是彼得大帝还是斯大林,又都利用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及其对与俄罗斯结盟的关切、一部分人(例如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对俄罗斯的同情。

  俄罗斯已试当起中国小伙伴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的原料附庸。

这可以解决俄罗斯的某些眼前经济任务,却未必能够解决它的长远问题。

  五、出路在哪里?

  总而言之,历史经验证明:

要摆脱俄罗斯过于严重的经济落后状态,过去曾经不得不采用,现在看来还是不得不采用动员式的方略。

为此必须有一个能够朝着有利于满足更为重大的全国性需要的方向重新分配资源,打破往往是非常强势的既成社会机构和私人利益的阻挠的国家政权。

而且重要的是,甚至不惜采取一些独裁办法而又不扼杀经济和民事独立自主权———彼得大帝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就这样做过。

  过去多年来没有这么办。

但不等于现在也办不到。

俄罗斯当局必须头脑高明而且组织能力强,而这两点正是它过去所明显欠缺的。

不然的话,俄罗斯在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加速经济增长进程中还有可能再次遭遇停滞乃至衰退。

(根据Γ.И.哈宁的《跨越赶超论与俄罗斯扭转经济落后状态的经验》一文编译,原文载于俄罗斯《经济与工业生产组织》2004年第9期)

  [责任编辑:

初 祥]

  作者简介:

林琳(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