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安宁河谷地(下图)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的高原山区,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范围,小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的范围。
大中型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离河流500—800米的范围,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河100米左右的范围。
因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较差,当地政府正在动员并资助其村民往大型聚落搬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宁河谷地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B.交通C.气温D.矿产
2.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距河较近分布的原因主要是便于()
A.用水B.防火C.捕捞D.耕作
『答案』1.A2.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图可知,安宁河谷地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主要是由于地形平坦,土地开阔,耕地面积大,能够发展大中型乡村聚落且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故影响安宁河谷乡村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故选A。
『2题详解』
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用水都来源河流水,微型和散户乡村靠近河流,主要是为了便于取水,故选A。
湖南株洲是建国后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发展迅速,至今已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345项第一。
2013年株洲开始淘汰、关闭水泥、冶炼等行业。
与此同时,株洲着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特色是动力产业,涉及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亮丽名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株洲打造“动力谷”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A.铁路交通发达B.工业基础雄厚
C.靠近国际市场D.资金雄厚
4.影响株洲“动力谷”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创新力B.基础设施
C.生态环境D.劳动力技能
『答案』3.B4.A
『解析』
『3题详解』
株洲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发展迅速,至今已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345项第一,打造“动力谷”,特色是动力产业,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工业基础雄厚,B正确。
铁路交通发达、靠近国际市场、资金雄厚,都不是打造“动力谷”的优势条件,其他城市比株洲更具优势。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株洲“动力谷”特色是动力产业,涉及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影响株洲“动力谷”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创新力,才可以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亮丽名片。
A正确。
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劳动力技能都不能主导未来发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
下图示意中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
A.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北区
B.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
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西南区
D.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6.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丰富B.地理环境多样
C.农业科技发达D.对外交通便利
『答案』5.C6.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最好判断的是西北区,西北区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图中水产养殖中③图例代表的数量最小,即可知③代表的是西北地区,所以排查选项AD,剩下BC两项,再看④代表地区蔬菜、茶叶和瓜果产品数量最多,所以④应该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茶叶并不多,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即排除B,剩下C正确,故选C。
『6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④为西南地区。
作物种类多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即地理环境多样是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
土地资源东北更丰富、农业科技、对外交通长江中下游区更发达、便利,ACD错误,故选B。
地影是地球本身投射在大气层上的影子(下图所示)。
在甘肃嘉峪关(98°E,40°N),某摄影师为了将地影、维纳斯带(渐变的色带)和月亮同时纳入画面,整整等待了三天,在2019年5月18日,总算拍到了满月从嘉峪关城墙上升起的景观(下图),再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美景。
此时日、地、月近乎在一条直线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摄影师拍摄该景观时镜头朝向()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8.5月18日嘉峪关市昼长约为14时27分,摄影师拍摄该景观的时间可能是()
A.4:
44B.6:
06C.19:
15D.20:
43
9.在北京等大都市观看地影,需要的条件是()
①气压较低②晴朗无云③大气透明度高④大气浑浊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7.C8.D9.B
『解析』
『7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该图片是满月升起时拍的照片,故可知此时太阳正处于日落之后;由图可知地影的出现与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相反,此时是5月18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嘉峪关的太阳日落方位为西北,此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故满月方位与太阳方向相反,故满月方位为东南方,图中显示,该图片正中为满月,因此摄影师拍摄该景观的镜头朝向满月,即朝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出现地影时,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嘉峪关昼长为14小时27分钟,故日落时间大致在12+0.5昼长=19:
14左右,故A、B、C错误,选D。
『9题详解』
维也纳为渐变的色带,故有光的散射,将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散射掉,波长较长的红黄光穿过大气层形成渐变的色带,故需要在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气压较低,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大气浑浊大气散射能力强,这两种情况均无法看到渐变的色带,故①④错误,选B。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2021年1月6日,我国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地区上空一道一道的云层如同“薯条”纵向平行状态排列,看上去十分奇特(下图中白色为云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较,该区域容易形成“薯条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B.河流C.植被D.地形
11.仅考虑山谷风的影响,该区域“薯条云”发生时间、位置、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白天山谷上空山风B.白天山脊上空谷风
C.夜晚山脊上空山风D.夜晚山谷上空谷风
『答案』10.D11.B
『解析』
『10题详解』
云层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产物,横断山脉地区山河相间分布,这种地形中,潮湿的空气先是被高耸的山脉抬升得足够高,这样一来水蒸气抬升变冷就会冷凝形成云,但空气一旦经过山脊后,就会在海拔很低的河谷下沉,气团在下沉时升温,从而阻止云层的形成,直到另一山脊将空气再次强迫气团上升,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了整齐排列的云层,即薯条云,D对。
其他不是横断山区的特有因素。
故答案选D。
『11题详解』
云层的形成需要气流沿山坡抬升到高空,由谷风带动。
由于白天吹谷风,且在山脊上空遇冷凝结成云,B对。
故答案选B。
广义的峰林,指在基岩上发育形成的聚峰成林的景观。
湖南是我国峰林景观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喀斯特峰林、花岗岩峰林、丹霞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应有尽有,精彩纷呈。
下图为宁远县九嶷山南部“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湖南省集齐多种峰林地貌的主要条件是()
①不同岩层齐备,且均达相当厚度②岩层水平节理裂隙发育③岩层垂直节理裂隙发育
④气候湿润,地表水流充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推测“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差异侵蚀—外力剥蚀
C.地壳抬升—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岩浆喷出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
『答案』12.C13.D
『解析』
『12题详解』
各类峰林的地貌发育形成得益于各类岩层齐备,且厚度较大,①符合;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形成峰林形态,③符合;湖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地表径流丰富,有利于侵蚀形成峰林,④符合。
故答案选C。
『13题详解』
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下形成,后由于地壳抬升,岩层上覆物质被剥蚀后,岩石出露地表,在流水侵蚀下,难以被侵蚀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峰林。
故答案选D。
肯尼亚西南部的茂以森林(下图),受东西两侧的马赛马拉草原和东非大裂谷(东支)的影响,常年湿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茂以森林常年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
C.东北信风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
D.受裂谷带热气流和马赛马拉草原冷气流共同影响
15.关于图中马加迪湖的说法,可信的是()
A.地壳碰撞挤压凹陷积水形成B.蒸发量较小,湖水盐度较低
C.断裂带温泉补给,水温较高D.受气候影响,水位变化较小
『答案』14.D15.C
『解析』
『14题详解』
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很多地方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而茂以森林常年湿润的主要原因是受裂谷带热气流和马赛马拉草原冷气流共同影响,形成较多的锋面,降水丰富,常年湿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关于图中马加迪湖的说法,可信的是附近有东非大裂谷,有断裂带温泉补给,水温较高,C正确。
不是位于板块交界,不是地壳碰撞挤压凹陷积水形成,A错。
蒸发量较大,湖水盐度较高,B错。
受气候影响,水位变化较大,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毛乌素沙地(左图)分布着的臭柏群落,对地面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探究臭柏适应恶劣沙漠环境的机理,某科研团队获取了臭柏群落区(海拔1200-1350米)1996年6月至1997年8月的日均温及地下水位变化数据(右图)。
臭柏一年中分生长期和休眠期,数据显示,当日均温低于生长临界温度10.8℃时,臭柏进入休眠期。
一般情况下,影响苗木移栽成活率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该科研团队建议移栽臭柏苗木造林的最佳时间是日均温低于10.8℃的3、4月份。
(1)毛乌素沙地既是气候干旱区,又是世界沙漠罕见的暴雨中心。
指出1996年臭柏群落区强降水集中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臭柏群落区冬季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
(3)分析日均温低于10.8℃的3、4月份是移栽臭柏苗木最佳时间的原因。
『答案』
(1)月份:
8月判断依据:
8月地下水位出现大幅急剧上涨现象。
(2)冬季气温低(或地表冻结),水分蒸发少;冬季臭柏处于休眠期,对地下水吸收消耗少。
(3)处于臭柏的休眠期,利于移栽(移栽时对苗木伤害小);此时臭柏还没开始明显的生长,植物体内水分消耗少,有利于维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土壤水分较充足,利于苗木后期的复苏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毛乌素沙地的地下水位变化特点及移植臭柏的时间,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图乙中能体现出有强降水的信息是地下水位大幅上升,根据图示在8月份出现日最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现象,说明强降水出现的月份在8月。
(2)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小因为地下水消耗少,从自然原因分析,一方面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以及冬季节地表冻结,水分蒸发少;另一方面从植被的吸收角度看,冬季气温低,奥柏处于休眠期,对地下水吸收消耗少。
(3)结合材料分析,日均温低于10.8℃时,臭柏处于休眠期,移栽时对苗木的伤害小;一般情况下,影响苗木移栽成活率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此时臭柏还没有开始生长,植物体内水分消耗少,有利于维持其水分平衡;3、4月份有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较为充足,有利于苗木后期复苏后生长。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藻华是水中滋生大量的浮游植物(微细藻类)而使水体变色的现象。
浮游植物生长与营养盐、水温和光照等密切相关。
夏季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左图)频繁发生藻华现象。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得出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右图)。
夏季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存在上升补偿流和表层洋流。
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大气气溶胶沉降对此海域藻华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1)在图中方框内(答题卡上)用箭头画出夏季的盛行风向,并说明此时索马里半岛东侧大气气溶胶的来源。
(2)指出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高值区(>0.2mg/m3)位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画出西南季风即可;西南季风将阿拉伯海西南部区域的沙漠(或索马里半岛的沙漠)沙尘吹送到该海域。
(2)海区位置:
北纬10.1°—11.8°的近海。
大气气溶胶沉降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较强的上升补偿流,从海底带来丰富的营养盐;寒流引起水温降低,水温适宜,适于浮游植物生长;受寒流影响,晴天多,光照强。
(任答出3条得6分)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有关知识。
『详解』
(1)夏季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频繁发生藻华现象。
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带动洋流按照顺时针方向流动,画图如下:
来源:
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夏季,西南季风将阿拉伯海西南部区域的沙漠、沙尘吹送到该海域,是该海域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含量高,大气气溶胶丰富。
(2)读图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高值区(>0.2mg/m3)的位置位于北纬10.1°—11.8°的近海。
形成原因:
夏季风带来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多,大气气溶胶沉降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在西南季风的吹佛下,表层海水流向高纬度海区,地下海水形成较强的上升补偿流,从海底带来丰富的磷酸、硅酸营养盐;冷海水上泛,寒流引起水温降低,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生长旺盛;受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晴天多,光照强,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高。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炼油生产和消费国。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美国炼油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产业开始进行重组和调整,出现了大型化、集中化、炼化(炼油、石油化工)一体化等发展趋势。
下图示意2015年美国炼油产业基地、原油产量、油品消耗在五个区域的分布情况。
II、III区域建有发达的管道网络,II、III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之间没有建设管道系统。
III区区位优势显著,吸引了产业重组和调整时期大部分的炼油投资,且50%以上的炼厂有下游配套化工装置,炼化一体化发展可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说明I、IV、V区与II、III区之间没有建设输油管道的原因。
(2)说明炼油行业重组调整时期,Ⅲ区吸引炼油投资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炼化一体化发展对降低产业成本的作用。
『答案』
(1)Ⅰ、Ⅳ、Ⅴ区与Ⅱ、Ⅲ区之间有山地阻隔,管道工程难度大、成本高;之间油品运输可采用铁路、公路或者海运等方式。
(2)石油资源丰富;有发达的管道运输和海运。
(3)提高资源利用率(或通过物料互供,或共用工程),降低成本;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与工业庥聚相关知识,考查知识和应用和迁移能力。
『详解』
(1)从图可以看出,IV、V区域与Ⅱ、Ⅲ区域之间有山地阻隔,管道铺设工程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它们之间多采用铁路、公路或者海运运输油品。
(2)Ⅲ区是美国的南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墨西哥,方便进口石油资源;港口多,方便运输原油和出口石油;管道稠密,运输方便。
(3)从材料可知,石油化工为炼油的下游产业,因此炼化一体化生产可以通过物料互供和公用工程共享,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原料及运输成本,提高效益。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魔芋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若连续种植三年容易引起病害。
贵州省西部某区域(下图阴影所示)地处乌蒙山山区,海拔在1234米-2897米之间,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
当地种植魔芋的历史较长,但以家庭种植和手工作坊加工魔芋粉为主。
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芋、有机肥、生石灰、栽培与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开展魔芋种植、精粉加工与销售活动。
随着合作社和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地实现了脱贫致富。
(1)说明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的原因。
(2)分析当地有利于魔芋种植的自然条件。
(3)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魔芋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地处山区,土地资源贫乏;喀斯特地貌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较低(或科技/文化/水平较低,或区域开放程度较低)
(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或雨热同期);海拔较高,无过高温度(或气温日较差较大);山区(或多坡地),排水条件较好。
(3)统一提供生产资料,保障魔芋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生产的科学性;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效益;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市场销售的畅通。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贵州魔芋种植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能力。
『详解』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区域的开放程度、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题意,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环境脆弱,容易遭到破坏。
地处乌蒙山山区,加上喀斯特地貌,土地资源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地处我国西南山区,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地形崎岖,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文化水平较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
(2)根据题意,魔芋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
当地有利于种植魔芋的自然条件,一定是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当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地形上地处山区,排水条件好,不易受到涝灾侵害。
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没有太过高温的天气。
(3)根据题意,当地魔芋的种植一开始是以家庭种植和手工作坊加工魔芋粉为主,生产分散,品质不一,技术水平较低,市场内部竞争较强。
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统一提供生产资料,保障魔芋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整体的品质。
同时为魔芋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生产的科学性,保障产量。
也提供了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提高效益。
还可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市场销售的畅通,减小内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