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422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docx

六上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案

六上第六单元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XXX小学XXXX设计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

教学

重点

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信的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见《高效课堂》第18课

学情

分析

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的读书感受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出示图片)知道他是谁吗?

(巴金)

2.你们了解巴金吗?

谁可以来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了巴金其人、其事、其作品等。

3.你们是从哪儿获得这些信息的呢?

生:

参考书上看到的。

生:

网上查到的。

4.同学们善于从不同途径去阅读有用的信息,这是会学习的表现。

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有关巴金生平的一段文字,请同学们读一读。

5.出示: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

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6.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巴金是一种非常快捷的办法。

但要深入了解巴金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阅读巴金的作品。

文字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我们去读巴金的作品才能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巴金的作品很多,如《繁星》、《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都先后编入了中小学教材。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出示目标1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1.1991年,四川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开展“寻访家乡名人”的活动,孩子们纷纷给巴金爷爷写信,87岁的巴金老人收到孩子们的信后,克服年老衰微,提笔追述了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写下了《给家乡孩子的信》。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这封信,感受一位老作家的真诚情怀。

3.出示生字词:

郭小娟原谅羡慕享受嘱咐花费争先恐后

(1)读准字音。

(2)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郭”:

表示姓。

“郭”不表示姓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指城墙。

“水村山郭”)

“娟”:

秀丽美好的意思。

所以一般女孩子的名字中用得比较多。

你们所熟悉的人中有吗?

原谅”:

体谅、谅解的意思。

“羡慕”:

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平时口头语就是“眼热”。

(3)同学们,遇到生字新词,我们可以查查字典,可以想想和它意思相近的词,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意思。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出示目标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请你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主要谈到了哪些内容?

2.学生读后交流。

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

表示感谢、请求原谅、感悟人生、表达祝福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出示目标3: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

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提示任务:

巴金写给孩子们的这封书信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用心去读才能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

现在,请你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书信第一、二自然段,在读中哪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边读边圈划。

(学生自读圈划,教师巡回指导并作提示:

也许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句子却包含着浓浓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阅读交流第一自然段:

发言的同学先朗读你圈画的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对同一个语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进行补充发言。

预设

(1)我关注到了两个感叹号,第一个感叹号是“一大堆!

”,看出巴金老人收到了家乡孩子写给他的信有许多,老人特别高兴。

第二个感叹号是“好不热闹!

”,看出巴金老人读着家乡孩子们的来信,仿佛一群孩子围在他的身边,你一言我一句说个不停,不是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预设

(2)我还个关注到了“温暖”一词。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觉得老人除了内心的高兴之外,还包含着一份感动和感谢之情。

预设(3)家乡孩子的来信,勾起了老人对家乡的思念,孩子们可爱的小脸,孩子们真诚话语让老人感动,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这种感觉就是“温暖”。

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家乡的孩子们会在信中对巴金老人说些什么?

(巴金爷爷希望你能回到家乡来。

(巴金爷爷欢迎你到我们学校来。

(巴金爷爷祝你健康快乐。

(巴金爷爷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巴金爷爷你的作品写得真好。

)…………

(4)巴金老人远离家乡,长期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孩子们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美好的祝福,热情的邀请,深深的敬仰,真诚的企盼,深深感动了他,让他觉得温暖。

(5)带着我们的感情再次读读这一自然段。

3.阅读交流第二自然段:

书信的第二自然段中,你又找到了哪些蕴涵真情的词句?

预设A、“怎么办呢?

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1)指名读一读。

说说你的感受。

(巴金老人身体有病,写字困难,但还是提笔给家乡孩子们写信,让我读了很感动。

(2)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

(因为老人写字十分吃力,有时候笔都提不起来,一支笔在手里有千斤重。

他是忍着病痛写下的这封信。

(3)同学们,你们提笔写字是什么感受?

拿起笔体验一下。

(很轻松。

轻而易举。

(4)可是对一位患病的老人来说,拿起一支笔的感受,如同在提千斤重的东西,这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5)同学们,孩子们手里捧读的是一封怎样的信?

(这是一份忍着病痛写下的信。

(这是一封包含着老人对家乡孩子浓浓的爱的信。

(这是一封让人感动的信。

生:

这是一封珍贵的信。

(这是一封沉甸甸的信。

(6)是的,这是一封凝聚着浓浓的爱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饱含深情;这是一封令人感动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是老人忍着病痛写下的。

预设B、“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1)你从中读到了巴金老人怎样的情意?

(对家乡孩子的思念和牵挂,是非常强烈的。

(2)学生用情朗读句子。

(3)家乡是巴金老人日思夜念的地方,孩子们的来信勾起老人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乡情,他思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着家乡的人们。

老人心中一定还有许多许多的愿望,用上“多么……多么……”说一说。

(示例:

我多么想看望家乡的亲朋好友,我多么想看看家乡的街坊邻居。

我多么想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我多么想看看家乡的一草一木。

我多么想呼吸家乡的空气,我多么想闻闻家乡泥土的芳香。

…………)

(4)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对一个年老体衰的87岁的老人来说只能珍藏在心,直至老人离开人世,也没再能回到那魂牵梦萦的家乡。

此后的10多年,老人是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

我想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最好的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地读读课文。

(5)学生投入地朗读。

(6)如果你就是家乡的孩子们,你就是信中提到了的郭小娟同学,你读到这些文字是什么感受?

想一想后再读。

(7)不只是深情并茂的朗读,打动我们的更是质朴的文字背后蕴涵的真情,是书信背后一位可敬的老人。

这位老人的信中还说了些什么呢?

让我们下一课继续学习。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

2.《补充习题》第一到三题

 

六上第六单元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XXX小学XXXXX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掌握书信的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

重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悟“让生命开花”人生意义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见《高效课堂》第18课

学情

分析

本课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从字里行间受到感染,受到鼓励,理解巴金对家乡,对孩子的无限关爱。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八课《给家乡孩子的信》。

(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87岁高龄的巴金爷爷收到家乡孩子的40封来信后,心情十分激动,从内心感谢家乡孩子给他带来了温暖。

2.他想回到家乡吗?

(生:

想)哪句话知道的?

(我多么想看见……多么想听见……)

3.他能回到家乡吗?

为什么?

指名回答。

(因为他的体力和精力难以支持他完成回到家乡的长途旅行。

4.是啊,因为身体不好,他无法返回千里之外的故乡;因为写字困难,他也无法一一给孩子们回信,可他抵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仍然坚持通过一封信来与孩子们见面。

他在信中说了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出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掌握书信的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品读感悟

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示任务:

.第三自然段是这封信的重点部分。

巴金老人是怎样来评价自己的一生?

巴金老人又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让我们带着两个问题用心地、细细地读课文。

巴金老人的许多话语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做好圈划,相信我们对信的内容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感悟。

(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圈画写批注。

(三)展示交流

1.交流第一个要点:

巴金老人是怎样来评价自己的一生?

出示: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1)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

(2)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巴金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文学大师、文坛巨匠、文坛泰斗、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著作等身、功成名就、出类拔萃、德高望重)

(3)在我们的眼中巴金老人应该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一生是成功的。

而他自己却说——

学生读“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生:

他的谦逊还表现在“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他一生写了那么多的作品,如果没有才华是写不出来的。

(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还能读到些什么?

(巴金写作因为他对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他是用作品表达爱。

爱是巴金老人写作的动力。

(5)爱也是巴金老人写作的源泉。

2.交流第二个要点:

巴金老人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请三名同学来读句子,每人读一句话。

(2)从这些话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巴金老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而不是享受和索取。

(生命的意义就是要为社会作贡献。

(生命的意义就是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如果将这些话凝炼成一句话,你觉得应该是哪句话?

(让生命开花)

(3)师板书:

让生命开花。

“让生命开花”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开花,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4)我们的生命怎样才算开花?

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读看。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5)只要为别人奉献了“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你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

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了吗?

(6)几天前,老师参加了一次义务献血,老师把自己的血献给了那些病中急需用血的病人,你们说,老师的生命是否开花了?

(7)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出示句式:

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8)一起读读读读巴金老人的人生箴言,铭记在我们心中。

(9)让我们再读读老人的这段话,感受巴金生命之花散发的幽香。

(出示文字)

虽然,随着岁月的远去,郁郁葱葱的大树也会枝枯叶落,生命耗尽!

那么,姑且劈成干柴,“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一点点温暖,直到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待到那时,再度地“生命开花”,燃薪为烬,委身为泥,“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0)这就是巴金老人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让生命开花”,哪怕到了生命的终点;“让生命开花”,如果还能再活一次。

(11)出示下列两段文字,在音乐声中教师深情地诵读。

让生命开花(之一)

让生命开花,

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巴金老人,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

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

让生命开花,

就像蒋巷村的老支书常德盛,

将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

(12)让生命开花,你也想到了身边的哪些人物?

也许是著名的,也许更多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

让生命开花(之二)

让生命开花,

就像那路边的一株小草,

给大地增添了一点新绿。

让生命开花,

就像枝头的一片树叶,    

遮挡烈日投下了绿荫。

…………

(13)让生命开花,你又想到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请拿起你们的笔,试着也来写一写。

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提示任务:

巴金爷爷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可他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

(二)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展示交流:

1.是啊,时间是宝贵的,这对于步入晚年的巴金来说更是如此。

一寸光阴一寸金——(生接:

寸金难买寸光阴。

)巴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所以他十分珍惜时间,珍惜有限的分分秒秒,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段,思考:

巴金爷爷对家乡的孩子们提出了什么希望?

3.这一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

亲切)。

4.要读出巴金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之情。

齐读。

5.将信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向巴金爷爷立下我们的决心。

巴金爷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再次齐声朗读

6.师:

在信的最后,巴金爷爷还给孩子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这是信的结尾,在结尾处常常要写上祝福语。

四、复习书信格式,总结全文

1.我们刚才讲的是信的正文部分,书信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出示书信格式)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对照格式,说说这封信的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分别是什么?

(指名回答)

2.读信如见人,巴金这封信不仅属于他家乡的孩子,同样也属于我们大家,它不仅带我们走近了巴金,认识了巴金,而且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让我们领悟生命意义的真谛。

信还没有读完,我们的思考还将继续。

五、检测完善

1.试着给家人、朋友或老师写一封信,注意信的格式。

2.完成《补》第四、五题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义  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开花结果     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