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29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版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0分钟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下列

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大熊猫吃冷箭竹B.

中华攀雀在筑巢

C.

乌贼喷出“墨汁”D.

狗撒尿做标记

【答案】B

【解析】A、“大熊猫吃冷箭竹”是取食行为。

A不符合题意;B、“中华攀雀在筑巢”是鸟类的繁殖行为。

B符合题意;C、“乌贼喷出‘墨汁’”是防御行为。

C不符合题意;D、“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鹦鹉学舌②蜘蛛结网③狗绕道取食④公鸡报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鹦鹉学舌、③狗绕道取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②蜘蛛结网、④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

D。

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B.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C.小鸟喂鱼D.黑猩猩钓取白蚁

【答案】D

【解析】ABC、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小鸟喂鱼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

D。

4.在紧急情况下,壁虎会自断尾巴,金龟子喜欢假死,这些行为均属于(  )

A.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C.领域行为D.攻击行为

【答案】B

【解析】在紧急情况下,壁虎会自断尾巴,而且尾巴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跳动,这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

金龟子喜欢假死,因此这种现象从行为的功能分属于防御行为。

故选:

B。

5.宠物作为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获得幸福和健康生活的一个来源。

小明的宠物狗“乐乐”

(如图)经过4~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关于“乐乐”定点大小便的

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这种行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

C.所有动物,都能在4~5天的时间里学会

D.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D

【解析】题干中“乐乐”定点大小便的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

故选:

D。

6.动物和人能通过运动与行为适应环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人体的运动系统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C.刚出生的小猫能吮吸母猫的乳汁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错误。

B、完成。

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错误。

C、刚出生的小猫能吮吸母猫的乳汁是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正确。

D、后天性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受遗传因素的限制,有利于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错误。

故选:

C。

7.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先天性

行为的特征(  )

A.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动物越高等,先天性行为越复杂

C.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D.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答案】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C正确。

故选:

C。

8.从获得的途径看,下列词语所包含的动物行为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公鸡打鸣B.鹦鹉学舌C.惊弓之鸟D.杯弓蛇影

【答案】A

【解析】鹦鹉学舌、惊弓之鸟、杯弓蛇影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都属于学习行为;而公鸡打鸣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

A。

9.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可以利用动作、声音、气味、形体姿态来传递信息

B.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

C.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D.公鸡报晓是由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

【答案】C

【解析】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正确;B、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正确;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但是遗传因素是基础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错误;D、公鸡报晓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正确。

故选:

C。

10.缉毒犬经过专门训练,可在各种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搜索,查缉隐藏的毒品。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缉毒犬拥有查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B.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C.缉毒犬查缉毒品主要依赖嗅觉,形成嗅觉的中枢位于鼻腔内

D.缉毒犬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

【答案】C

【解析】AB、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缉毒犬协助警方查找违禁物品,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AB正确;C、嗅觉是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

C错误;D、缉毒犬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D正确。

故选:

C。

11.研究动物的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范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B.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菏泽菜农在大棚内放养的蜜蜂,通过它们的觅食行为,可提高番茄的产量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答案】A

【解析】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适应稳定的环境,而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A错误。

B、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正确。

C、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蜜蜂可帮助植物传粉,提高产量,C正确。

D、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都与遗传因素有关,D正确。

故选:

A。

12.以甲、乙、丙三种动物为实验对象来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

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次)

60

32

8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掌握这种行为之后,若不加训练,仍会遗忘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次数会越少

【答案】A

【解析】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错误;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C、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若不加训练,仍会遗忘,C正确;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D正确。

故选:

A。

13.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井获取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①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②小鼠第三次用时最少,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③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④小鼠学会走这一迷宫后,就不会忘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据表中数据可见: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错误;②据表中数据可见:

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正确;③在A、B、C三处放置食物,三处放置的食物位置不同,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正确;④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错误。

故选:

B。

14.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

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

C.乙→甲→丙→丁D.丁→丙→甲→乙

【答案】C

【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

故选:

C。

15.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不包含生殖现象的

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D

【解析】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家燕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B不符合题意。

C、“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是青蛙在求偶,属于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属于植物的生长,不属于繁殖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

D。

16.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老鹰抓小鸡﹣捕食行为

B.蜜蜂群居生活分工合作﹣社群行为

C.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防御行为

D.为争骨头狗咬狗﹣繁殖行为

【答案】D

【解析】A、老鹰抓小鸡属于捕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

B、蜜蜂群居生活分工合作属于社群行为,B不符合题意。

C、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是防御行为,C不符合题意。

D、为争骨头狗咬狗属于攻击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找出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 CEGHJN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打篮球;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E、孔雀开屏;F、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G、蜻蜓点水;H.母鸡孵卵;I、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J、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K、望梅止渴;L、老马识途;M、杯弓蛇影;N、烟熏流泪。

【答案】CEGHJN

【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E孔雀开屏;G蜻蜓点水;H母鸡孵卵;J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N烟熏流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

ABDFIKLM项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2.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

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小鸟)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偷喝牛奶的行为是  行为。

前者是由是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从维持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2)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 ,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答案】

(1)先天性;学习;学习

(2)多;强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红雀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2)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多,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料一:

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

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资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 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资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获得的行为.

(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所说的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 

 行为.

【答案】

(1)迁徙;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3)学习

【解析】

(1)“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的迁徙行为,“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有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类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3)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相比,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为.

4.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

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

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7.0

60.3

49.0

25.0

(1)刚出生小鼠即可吸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2)随看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  (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

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  (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  。

【答案】

(1)先天性

(2)减少(或缩短);强化;(3)不同;C;在同样迷宫中寻找食

物用时最少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通过曲线可知:

四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说明通过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

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

由图表中可以得出C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最短,因此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C小鼠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在同样迷宫中寻找食物用时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