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237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导学案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时间

2014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第21——22页及练习五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知识链接

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学习准备

投影仪、直尺、购物卡、电话卡、1角的硬币

学法指导

可根据长度单位“米”、“厘米”的知识迁移出对“毫米的认识”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我知道1米=()厘米300厘米=()

2、自学教材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

3、数一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个小格,也就是1厘米=()毫米

引导学生观察出: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一些小的刻度线;厘米和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一、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毫米,厚是()毫米。

3、读教材第21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4、完成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二、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

1厘米=()毫米。

毫米用字母mm表示。

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请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多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3、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身份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身份证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5、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想一想,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时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想一想,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宽、厚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展示交流

小组内互相交流测量什么样的长度要用到毫米?

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达标测试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24页第2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

(2)一张VCD碟厚5()

(3)教室长10()(4)数学书的厚约为7()

※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教后反思

 

注:

※号题目,拓展延伸题,可选做。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分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时间

2014.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例2,练习五第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学习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链接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的复习

学习准备

米尺、学生尺等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宽是分米厘米。

你想知道你们课桌有多长吗?

请你们拿出直尺来测量一下。

并比较测量方法。

合作学习

一、认识分米。

1、投影展示P23例2主题图。

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你发现尺子有什么特点吗?

2、展示米尺的一部分,说明:

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分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

二、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

(请比划一下)

2、估测一下手指的中指指尖到手腕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小组内互相量一量。

3、体验分米。

分别画出1分米,2分米、3分米5厘米的线段。

(投影展示小组结果)

4、完成练习五第1、2小题。

5、小结: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说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你要清楚:

长度单位中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想一想,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物体,相互学习,相互定正。

达标测试

1、我会填:

1分米=()厘米5厘米=()毫米

30厘米=()分米8米=()分米

90毫米=()厘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铅笔的长15()

1分的硬币重1()

1张身份证卡的厚约1()

课桌的长约9()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教后反思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练习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3课时

时间

2014.

复习内容

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1、4、5、6、7题

复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复习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更清晰。

复习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公式。

复习准备

尺子、练习本、写有单位名称的吹塑纸、不同长度的纸条等。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复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复习

1、复习教材P21~23页。

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3、10厘米的一段,可以用比厘米较大的作单位。

4、我知道: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5、我还知道,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合作复习

1、你能说出“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2、小组活动:

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先估计,再测量。

(1)出示不同长度的纸条,先估计,再测量,共同验证实际长度。

(2)测量文具盒、练习本、黑板等生活中常用物品。

4、练习。

(1)基础练习:

P24~25页,练习五第1、4、5题。

(2)发展练习:

练习五第6、7题。

5、游戏“排队与对话”

要求:

请同学们将写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纸片按一定顺序排列。

拿到某个长度单位的学生请用那个单位说一句话。

想一想,在测量不同物体长度时,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展示交流

小组内活动:

有小组长定任务,给学过的长度单位排队。

达标测试

1、我会填。

3米=()分米1米-2分米=()分米

45毫米+45毫米=()毫米=()厘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2、辨一辨。

(1)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

(2)小明身高120分米。

()

(3)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4)把1厘米分成10段,其中一段是1毫米。

()

(5)4米等于4000毫米。

()

(6)曲别针长34毫米。

()

(7)一袋果冻重1000克,20袋果冻重20千克。

()

3、在○里填上“>”“<”或“=”。

5厘米○50毫米26分米○3米1米5分米○2米

8厘米○1分米60毫米○8厘米43毫米○4厘米

4、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

(4)我的身高是()厘米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教后反思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第4课时

时间

2014.

学习内容

教材第26~27页例4、例5,练习二第1、2题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2、正确运用1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学习准备

卷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操场的一周的长度、了解公路路标牌。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1、读教材第26页主题图。

理解到运动场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知道千米是比米的长度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米,正好是1千米。

3、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得出1千米=米。

4、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一看有多长。

多少个100米就是1千米。

如果操场1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呢?

合作学习

一、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

1、你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

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抽查小组的掌握情况。

3、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吗?

4、说说进行下面的测量活动是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铅笔的长度()

测量购物卡的厚度()

测量教室的长度()

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二、学习P26页例4。

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

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感知千米。

1、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千米?

互相说一说。

2、结合有关千米的实例,谈谈你对千米的感受。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四、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1、出示操场情境图。

2、千米与米的关系。

米尺的长度是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1千米()=()米

千米用字母km表示

3、体验。

(1)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2)一般公共汽车的两站间的长约是500米,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引导学生重点说出道路指示牌上的内容。

课件展示收集的公路边的里程碑、限速标志牌、小汽车的速度表、动力会中的比赛项目等中都和千米。

千米有时也称公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展示交流

1个小组交流体会,其它小组倾听,补充。

达标测试

1、填一填。

9千米=()米5000米=()千米

2千米-700米=()米4000米-1千米=()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2)学校操场跑道1周长是400()

(3)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3、从大到小排顺序。

1毫米1米1厘米1千米1分米

()>()>()>()>()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教后反思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千米的换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5课时

时间

2014.

学习内容

教材第31页例7,练习七第3~6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关系,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知识链接

熟练运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

学习准备

展示台、课件。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我会填。

1米=()分米5米=()分米

10厘米=()分米100毫米=()厘米

60厘米=()分米7米=()厘米=()毫米

80分米=()米2000米=()千米

1米-7分米=()分米4厘米+6厘米=()分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单位换算的题。

谁能说一说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合作学习

一、教学例7。

(1)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吗?

试一试。

二、组织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第3题。

(1)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试一试。

(2)组织完成练习七第3题。

三、实践应用。

(1)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2千米能划分段。

(2)一般公共汽车的两站间的长约是500米,3千米能划分段。

想一想,只要能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正确利用换算公式,你就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试试吧,多讨论。

展示交流

小组间多交流,多实践,共同验证,才会更牢固。

达标测试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小明每分约行70()

小汽车每时约行80()

轮船每时约行24()

火车每时约行100()

飞机每分约飞行15()

火箭每分约飞行270()

2、算一算。

3294米=()千米()米3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53厘米-23厘米=()分米

2千米-800米=()米70分米=()厘米

3、从小到大排顺序。

5厘米5千米5毫米5米5分米

()<()<()<()<()

巡视答题情况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教后反思

 

 

后山民族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3单元《测量》初备:

李增杰复备:

三年级:

__使用教师:

_____

课题

吨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6课时

时间

2014.

学习内容

教材第31~33页例7、例8、例9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学习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知识链接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复习

学习准备

课件展示台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1、观察书第31页主题图,思考牛爸爸、马爸爸、小鹿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

为什么?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200()一个鸡蛋约重50()

一箱苹果重15()小明体重约28()

3、以前我学过()和()都是计量质量的单位,我知道1000克=()千克,通过预习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

4、5吨=()千克6000千克=()吨

5、思考:

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你要通过预习弄清楚克、千克和吨都是质量单位。

合作学习

一、出示例6情境图,感知吨。

1、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1吨有多重呢?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1000千克

3、这些动物能同时能过桥吗?

他们能怎么样过桥呢?

二、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1、小组展示,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2、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把你知道的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①1个小朋友体重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吨。

②一袋面粉重50千克,20袋面粉重()千克也就是()吨。

③一头牛的重量大约是500千克,两头牛的重量大约是()

小结:

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时一般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

三、学习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7

 

 

合作学习

 

展示交流

 

达标测试

 

我的收获

 

学生自我评价(我学会了多少?

教后反思

 

 

郴州菁华园学校小学部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案

第二单元《》设计:

陈丽审核:

导学案编号:

007

三年级班小组名:

组长:

学生姓名:

 

课题

生活中的数学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第课时

时间

2012.

学习内容

教材第7~8页例3、例4,练习二第1、2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知识链接

学习准备

学法指导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合作

学习

 

展示交流

 

达标测试

 

我的收获

 

学生自我评价(我学会了多少?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