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100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docx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王九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九筛同志,中共党员,副教授,音乐系主任,2000年从忻州市委宣传部调入忻州师院并组建艺术系,成为忻州师院艺术系的奠基人。

短短几年,艺术系的发展有目共睹,为学校的教书育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先后得到忻州师院、忻州市政府、山西省政府、以及国家文化部的表彰与认可20多次,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为忻州师院艺术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一、睿智开拓——组建了忻州师院艺术系

2000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忻州师院开始了艺术系的建立,从老师的招聘,学生的招生,教学设施的配备,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甚至课程表的设置,都是在王九筛主任的精心规划下得以完成。

教学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生源的未知,一切都是困难,但是就是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中,王九筛主任带领着系里仅有的几个年轻教师,开始了教学、科研的繁重工作。

短短几年,发展成了今天的音乐、舞蹈、美术三个系,教师人数达到59人,学生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表彰与认可,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也是一个从贫瘠到富有的蜕变。

二、求实创新——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学体系

忻州师院艺术系是扎根于地方师范院校而且起步较晚的学科体系,一切都是新的,一起都是从头开始,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源基础差的状态下走出自己的特色呢?

在实践中摸索,在理论中研究,终于当《黄河管子声》接连打响胜利的隆隆炮声之后,《地方院校与地方艺术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诞生了,这是王九筛同志多年来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所提出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崭新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佐证,当《黄河管子声》获得文华剧目奖,当《秧歌情》获得中国校园舞蹈大赛荷花杯表演铜奖,当《原平凤阳歌》获得中国第九届群星奖,当《黄河管子声的实践探索》获得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时候,我们艺术系的整个办学理念在王九筛同志的带领中“鲜活”起来,如今我们将这一理念,逐步地渗入音乐、美术、舞蹈的培养方案中,逐步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而努力发展。

三、管理育人——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创新团体

王九筛同志是一个豪爽睿智的领导,同时也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带头人,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和群众共同战斗在一起,即使是在身体生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给老师指导工作,它是一名出色的领导也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尤其是在艺术系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有着独具个性的老师和学生,教师是年轻的富有创造力的,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但是在王九筛同志的带领下,在其言传身教中,现在艺术系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学术团队层次分明,工作干劲十足,学生奋发向上的团体,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王九筛同志多年来管理育人的最好佐证。

四、爱岗敬业——为艺术系的发展鞠躬尽瘁

爱岗敬业,鞠躬尽瘁,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王九筛同志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不论是教学科研中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他都做到兢兢业业,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成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在去年身体生病,不断发烧的状态下,依然坚持再坚持,不住院,一边输液,一边在学校工作,直到发烧累倒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种为了工作忘我的精神是我们艺术系每一个教师学习的楷模。

因此,有这样一位好的教师和领导,是艺术系的骄傲,也是忻州师院应该着重树立的典型。

但是面对成绩,他更觉任重道远,他认为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忻州乃至山西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罗小兰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小兰同志现任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

自1982年山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标准和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第一线默默地耕耘了28年。

为了振兴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坚守她所热爱的教师岗位,她多次放弃去广州、浙江等一些大城市的机会;为了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她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丈夫奔波于两地之间10多年,将全部身心投入教学和工作;为了对学生的一份责任和关爱,她几十年如一日,资助困难学生,义务为学生做心理咨询;为了一句承诺,她谢绝国外学校的延期邀请和亲戚的挽留,毅然按期返回祖国。

她崇高的师德、正直的人品、独特的教学风格、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倍受学生爱戴的人格魅力,为新时期高校教师树立了榜样。

为此,98年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01年评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评为山西省高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05年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

一、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她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生活中,艰苦朴素,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风正派,诚实善良、做到了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真正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显著,成为学科带头人

她以满腔热情投身教育教学第一线。

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在系里主动承担专业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先后承担教育系《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卫生》等全校性跨选课程,并率先在全院开设双语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她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言简意赅,生动严谨,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她长期钻研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艺术,懂得学生心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她带头进行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创业教育模式和研究性教学,目前,教育系已有1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十分注重学科、课程和团队建设,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培养年轻教师,引领团队和谐共进。

她所带的《普通心理学》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她是学院优秀心理学教学团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的负责人。

三、以德树人,以心育人,以情感人,学生的良师益友

她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为学生义务心理咨询,倾听其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经济上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心灵上辅以学生温暖已成为她的一贯作风。

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她救助过的学生。

专1班张丽红,因家庭困难欲放弃继续升本,是罗老师为她交了学费,并鼓励她坚持学业,才使她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现已成为代县一所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

本6班的柴丽是一个孤儿,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罗主任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每学期一开学都会收到罗主任给她的生活费用,到学期末又会收到回家的路费和各种礼物,柴丽每次谈到此,就会激动地流下眼泪;本1班的张双虎因心理问题和身体原因,曾多次提出退学并出走,是罗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并对他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心理辅导,最终使他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工作生活都十分顺利。

其实,无论是新学年的开始,还是学期中间,每当一些学生为各种各样困难而焦急时,罗主任总是充当“及时雨”的角色。

近几年,她资助过的学生有十几个,许多学生和家长十分感激地夸罗主任是个值得信赖的好领导。

一些同学在给罗老师的信中所说:

“您的课不仅使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早能得到您的教诲,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彷徨和弯路”;“您是我的良师,更是益友”。

四、谦逊好学,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硕果累累

她勤奋好学,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先后多次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2003年又去加拿大Brock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在学习中,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在科研上,结合教学和社会需求进行课题研究,针对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心理现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和教材共11部,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6项。

并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优秀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百部工程三等奖。

五、身体力行,甘为人梯,集体为先,和谐为重

作为系主任,她始终以模范的行为带动大家,以自己正直、诚实、坦率的为人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真诚友善待人的工作作风,来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

为大家甘愿舍小家,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总是默默克服家庭、个人的重重困难,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拼搏。

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从不退缩,敢于承担,勇于奉献,任何时候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却无怨无悔,能够以大局为重,以他人为先,强调团结、自律、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六、无私奉献,架设心灵桥梁,为提高全民素质倾注心血

早在80年代中期,罗小兰就亲自创建了忻州市心理学会,首家心理咨询中心和168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等,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多年来,她坚持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义务心理咨询服务。

应邀为许多大中小学、部队、厂矿、企事业等单位做各种心理专题和学术讲座百余场,培训大中小学教师万余人。

从而为山西省心理学事业和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此,为此,我院连续两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05年山西日报专版报道了忻州市和我院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情况,08年我院心理咨询中心被评为山西省达标中心,这些都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吴攀升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吴攀升,教授,中共党员,地理系主任;山西省委、忻州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年首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96年首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曾获“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青年知识分子”,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等奖励;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吴攀升同志1983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以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勤奋工作。

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是“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精邃需要永恒的探索钻研;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玄妙需要时刻的生命灵感;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信念需要一生的追求奉献。

教育是生活,在教育中体味生活的本质与丰满;教育是人生,在教育中感悟人生的朴实与绚烂。

”他也确实是一位政治上过硬、工作上务实、教学上创新、科研上奋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令人敬佩的的好老师。

一、政治上立场鲜明,思想先进

作为忻州师范学院的一名党员干部,吴攀升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素质。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时刻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内容。

他时时、事事、处处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后10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青年知识分子”,受到中共山西省委的表彰奖励。

二、工作中勤奋忘我务实上进

从教近三十多年来,吴攀升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在封闭的校园、狭小的三尺讲台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耕耘,书写着“三尺讲坛写春秋,两袖清风荡乾坤”的教育人生。

同时也得到社会、学校、学生的最大肯定。

1987年,被评为繁峙县模范教师;1988年被评为繁峙县优秀工作者,奖励工资一级;1988年,荣获忻州地区教学能手评比一等奖。

1991年、1994年2次被评为忻州师专教学能手;1993年—2008年,15次评为优秀教师;2次评为优秀班主任;1995年评为首批“山西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3年评为首批“山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1997年吴攀升同志担任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以来,“以人为本,务实创新”,使地理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先进基层单位,10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

践行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信念。

三、教学中精益求精,善于创新

吴攀升先后讲授《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貌学》、《水文学》、《地理科学导论》、《旅游美学》、《地理教学论》、《教师技能》等课程。

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探索“愉快教学”、“开放式教育”,“研究性教学”。

追求实现“乐听、牵心、动情、激学、启思、奋志、铸魂、树人”的课堂教学八境界。

他讲授的课,思路开阔,出入有度,艺术性强,精彩生动,深受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的高度赞赏。

1、注重基础教育研究:

编著出版《地理教育新论》(45万字,中国社会出版社)、《会考地理指南》(山西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学习指导》(成都地图出版社)、《忻州地理》(新华出版社)等著作6部。

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

2、注重大学教育研究:

编著出版《旅游美学》、《旅游资源学》全国高校通用教材2部。

被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反映良好。

被全国300多家图书馆收藏。

在500多家书店经营销售。

被20多篇学术论文参考引用。

有5400多条网络信息。

有3所高校指定为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参考教材。

3、获5项教学成果奖励:

⑴与太原师院合作的《高师地理课程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⑵与佛山大学合作的《师范地理教育改革探索与学校地理园的建设与推广》2000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⑶《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研究》1996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忻州师专教学成果一等奖。

⑷《“愉快式”地理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获1993年忻州师专教学成果二等奖。

4、获8项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⑴《旅游美学》2008年获“首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⑵《旅游美学》2008年获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⑶《课堂教学中的“三美”》等5篇文章获山西省地理学会、山西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等组织论文评比一等奖。

5、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

主持山西省教育厅高校教育改革《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新课程理念与地理教师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等4项;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

6、做各类教学改革研究学术报告、讲座30多场次,扩大了社会影响,为忻州师范学院赢得了高度荣誉:

⑴应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太原市教育局教研室、忻州市教育局等单位邀请,做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讲座20多场次。

为忻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多期培训做报告、讲座4场次。

⑵应邀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类学术会议做报告10多场次。

四、科研上锲而不舍,成果累累

吴攀升同志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1994年、2002年两次评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人文地理重点学科负责人。

主要的科研成果有:

1、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产力研究》、《国土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2、出版《地理教育新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5)、《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8)等著作8部,约105万字。

3、主编出版《旅游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旅游资源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2部全国高校通用教材。

4、主持或参加了国家教委(原)、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社科联等科研立项课题18项。

5、参加完成了雁门关旅游区规划,宁武县、静乐县、繁峙县新农村建设规划,五台县、宁武县、偏关县、五寨县县域总体规划等横向课题40多项。

《地理教育新论》获忻州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旅游美学》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获“首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研究》获2006-2007年度山西省社科联二等优秀重点课题成果奖。

三十多年来,吴攀升老师用自己高尚的品行、渊博的学识,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感动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教书育人”,得到了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的深深爱戴和高度赞赏。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赵新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赵新平,教授,硕士生导师。

历史系主任。

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10年她负责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对工作一丝不苟

2006年上任伊始,正值我院迎评工作进入关键期,作为系里的主要负责人,她深知自己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水平的高低,并最终影响系里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她利用一切教学、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找来了大量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期刊,认真学习,反复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并主动向身边的老领导、老教师请教,汲取前人、他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逐步构建自身的工作思路。

在她的带领下,政史系拥有一支团结、和谐、凝聚力强的干部队伍。

几年来,全系教职工兢兢业业,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师。

作为系主任她率先垂范,一切以大局为重,以院、系的发展为重。

她经常很晚才离开办公室。

曾经多次,她和系里的几位老师一直加班到晚上11点多,记得有一次晚上11点20分,当他们从楼上下来准备骑自行车回家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大雨,当时谁也没带雨具,就冒着雨往家赶,回到家里浑身衣服都湿透了。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全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迎接我院第一次诊断性评估,她和系里其他干部修改本系的汇报文稿,一直到晚上十点钟,回到家丈夫和孩子还在等着一起吃团圆饭,心里顿时感到十分惭愧。

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是常事。

有好多关心她的朋友劝她别熬夜,这样对身体不好,但她一不小心就犯“戒”。

在她的日常安排中已无节假日概念,大年初一晚在电脑上修改文章一直到深夜2点。

正月十四,为修改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从下午2:

10一直干到晚上10:

30才离开办公室,两个孩子本想让母亲带他们上街观灯,但当他们看见疲倦的妈妈还未吃晚饭,谁也没有吱声,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的元宵节。

可第二天的她直到中午11:

50才把手中的活暂搁下来,带两个孩子到街上逛了一圈,晚上照样加班到深夜。

由于迎评需要花钱的地方比较多,为了给系里节约经费,出差和开会总是找最便宜的地方吃、住。

2007年暑假她和两位老师到北京出差,住的是北京最便宜的地下室,吃饭每顿都是凑凑乎乎。

与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十分正常的校际交往,由于系里经费较为紧张,自己掏腰包的事情是常有的。

有人曾开玩笑说:

“世界上哪有你这样的傻人”。

她笑笑说:

“我就愿意当这样的傻人,傻得坦然、傻得踏实,傻得自己心理觉得不能做半点亏心事情”。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她对家庭、孩子亏欠太多。

由于经常不能按时下班回家,丈夫又经常出差,孩子们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即使有饭吃也仅是凑合而已,儿子小学二年级就能自己煮饭吃。

如遇系里急事多,一周家里都不动烟火,不开炉灶。

儿子有时下自习后她都未下班回家,经常在楼门前等着妈妈。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正值数九寒天,一下午忙着在系里处理一些急办的工作,完全忘记了儿子下晚自习的时间,当她意识到此事急忙赶回家里时,儿子已在寒风中等妈妈半小时了。

看着儿子冻得通红的面颊和小手,她的心里刺骨地疼。

女儿很长时间天家一趟,她都很难给女儿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记得女儿上中学时,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妈妈,你能不能把给学生的爱给我和弟弟分点。

”女儿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学习勤奋,很少回家。

一个星期六,想家的女儿从学校赶回家,本想第一眼看到妈妈,可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妈妈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尽管女儿流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但她太了解她的妈妈,她妈是一个干起工作来什么都不要的人。

2007年11月份的一个中午,忽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

“你儿子被车撞了”。

赵新平老师和丈夫迅速赶往出事现场,只见儿子的书包和变形的自行车横躺在地,却看不见儿子的影子,那一刻她的心跳几乎停止,害怕、担心、恐惧使她手足无措。

赶到医院,只见司机推着坐在轮椅上满脸灰尘和泪痕的儿子进了CT室,经初步诊断后,医生建议住院观察。

刚给儿子输上液,她就与系里通话,了解和安排第二轮评估的准备工作,生怕任何一个环节准备不到位。

当时有一位医生开玩笑说:

“哪有你这样做母亲的,什么时候了还顾得上公家的事。

”第二天上午按医生的治疗程序,孩子要进行复查,而她三、四节正好有课,眼看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但复查的结果还未出来。

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毅然决定把儿子托付给他人,自己连忙打车赶往学校。

她心疼自己的儿子,但还有那么多学生在教室里等着她上课。

在以后一周的输液治疗中,她没有一次好好地陪伴过儿子,总是觉得系里的工作重要,不能因为自己家里的特殊情况影响了系里的整体工作进展。

由于丈夫经常出差,家里的家务几乎全落在她的身上,再加上晚上经常熬夜,使她比同龄人看上去要衰老许多,由此还闹出很多次“笑话”。

由于自己干什么事情都比较认真,相应地花费的精力也较多,2007年全院体检结果发现,她在以往患有高血压病的基础上,一年之中又增加了胆结石和脂肪肝两种疾病。

有一段时间,同时吃几种药,结果使血压降得太低,浑身发软,不思饭食,每天上班骑自行车都感到十分困难,但她仍然坚持上班,没有因此而误过一节课和一件事。

好多人劝她到北京好好看一看病,但她总觉得需要做得事太多,不能只顾自己,而把那么多的事留给他人做,领导应该时时起表率作用。

因为在她心中,工作是第一的。

她觉得工作做不好,对不起领导、老师们对她的信任,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对学生关爱有加

她经常跟老师们讲“我们要多多关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她以身作则,遇到学生有病,就从家里给他们带药,或帮他们联系医生,有特殊困难的,她更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

如本11班的学生田小燕家里遇到了困难,全班同学决定在主题班会上为她捐款,当她获悉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这一活动。

后来虽因有急事处理,未能赶到捐款现场,但是她还是让辅导员稍去了她的一点心意,捎去了她对学生的关爱。

2003年“非典”期间,系里有位女同学发高烧住进了当时人人都有所顾忌的指定发热医院。

院领导要求派一位女教师晚上陪护,当她获悉这一情况后,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主动前往医院照顾这位同学。

在照料期间,赵老师对患病同学的关怀真可谓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深深地触动了病房的医生,一位医生满怀深情地说道:

“学生能有你这样的好老师,真幸福。

”在赵老师的精心照顾下,患病同学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顺利出院。

几年来,赵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医院看病,以致医生都开玩笑的说:

“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

每年校运会期间,赵新平老师一直在运动场上关注着系里所有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本11班尉波同学负责系学生会宣传工作,赵老师看他脸色苍白,便拉过他的手问是怎么回事,这才知道尉波由于前些日子一直忙于辩论赛,工作压力比较大,身体有点吃不消。

赵老师急忙说道:

“家里有药,我给你拿去。

”望着她匆匆远去的背影,旁边的同学说:

“做她的学生真是一种荣幸啊!

”过了一会,赵老师顶着烈日把药拿到了尉波面前。

多年来,帮助学生看病、送药,已经成为赵老师一种源自母性的本能,为学生的前途和发展着想,更是这种本能的延伸和升华。

今年6月5日晚,政史系正在举办欢送毕业生晚会,8:

58分一场地震来临,赵新平老师和其他老师立即组织学生疏散,直到所有学生都撤离后她才最后一个撤出。

撤离到操场上后,赵老师又一个一个的安慰、开导学生,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顾及父母和孩子的安危。

直到凌晨3点多,按照学院的安排,她把所有学生都安全送回宿舍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可第二天一大早赵新平老师又来到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