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08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docx

工商管理论文终稿

摘要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要和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

本文从政府信息化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给政府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困境,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加快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府,政府管理创新

 

Abstract

Faceoftheglobalinformationtechnologywaves,theGovernm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isimperative,ourgovernm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andadministrativereformshouldbe,closelyintegratedmanagementinnovation,theonlywaytoachievethepositiveinteractionbetweenthem.Inthispaper,thecontentanalysisofgovernmentinformation,elaboratesthegovernm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totheimpactofthegovernmenttoanalyzetheconstructionofChina'shistoryofgovernmentinformationandintheprocessofmanagementinnovationintheplightofourgovernment,andtryingtoproposedtospeedupgovernmentmanagementinnovation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overnmentinformation,e-government,governmentmanagementinnovation

 

目录

1引言……………………………………………………………………………………1

2政府信息化的影响——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的转变…………………2

2.1推动政府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2

2.2推动政府权力结构由集权式向分权式方向发展…………………………………2

2.3推动政府的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方向发展……………………………………2

2.4推动政府工作人员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创新……………………………………3

3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和现状……………………………………4

3.1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现状…………………………………………………………4

3.2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4

4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政府管理创新存在的困境……………………5

4.1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困境…………………………………………5

4.2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的困境…………………5

4.3“数字鸿沟”的困境…………………………………………………………………6

4.4政务信息公开程度的困境…………………………………………………………6

4.5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困境……………………………………………………………7

5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建议……………………8

5.1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政府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8

5.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优势…………8

5.3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9

5.4重视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10

5.5加快信息立法,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法律支持………………………………10

6结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化社会,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往往又取决于本国政府的信息化程度。

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各国政府都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它将是一个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强大推动力。

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率先垂范,才能使信息化工程落到实处、产生效益。

政府是信息资源和信息市场的基本控制者,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没有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释放,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概括地说,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及其它公共服务,从而逐步构建一个高效、透明、简捷、具有更高品质的电子化政府。

[1]

政府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办事高效、政务公开、决策科学、行为规范、全天候服务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从而满足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使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转变。

其核心价值则在于:

政府信息化所具有的高透明度和接入的简约化,将促进行政管理的高效化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在政府治理与社会民众的互动沟通和全息传播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而全面推动政府管理实践的发展。

 

2政府信息化的影响——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的转变

政府信息化的建设,电子政务的实施,必将给传统政府的各个方面带来冲击,促使向现代政府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2.1推动政府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在于建立电子化政府,电子化政府使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政府机构由臃肿向精干转化。

电脑网络能使大量复杂的信息实现直接、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

而传统的政府管理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式结构,管理的层次比较多,特别是有一个庞大的中间管理层,起上通下达的作用,但是在网络时代,这种信息通讯手段就比较落后了,其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它使高层不能与基层进行直接的协调和沟通,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还容易造成信息的过滤、堵塞和失真,也增加了行政的成本。

2.2推动政府权力结构由集权式向分权式方向发展

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采用单一的“命令——服从”模式,即政府通过等级隶属的行政权力,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整个社会实行高度控制,社会、企业、个人缺乏自主权。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统一管理体制,地方缺乏灵活自主地管理本地方事务的权力,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的不均等造成社会差别的扩大化,各地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和技术特征,人们的政治需求呈现多样化,公众已难以形成普遍一致的意见,实行分权已势在必行。

电子政府将使集权式的管理体系过渡到交互式、网络化的平行管理体系,因为在网上只有主动的参与者,不存在过去意义上的“受众”,信息在一切个体中平等地流动,金字塔式的权力模式被打破,民众的参政方式之一就是上网。

就地方政府而言,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并与地方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会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整体行政效能也会逐步提高。

2.3推动政府的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方向发展

在传统的行政体制下,行政被视为管制行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民运动,整个管理体系以政府为中心,政府以社会主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依靠强制命令,对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格规定,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权利常常被剥夺。

电子政府的建立将使政府的职能在服务、管理和消费这三方面发生重要的转变,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服务型的政府,具体表现在:

在服务方面:

电子政府通过对外宣传主页发布和管理系统,使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政府服务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资料、档案、数据库的上网使政府的服务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管理方面:

政府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网上办公。

政府通过网上的虚拟市场获得真实、全面、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由政府建立大型的专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加工,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帮助政府进行决策,来调节政府政策;再通过电子文件传送政策命令,实现其调控作用。

在消费方面:

电子政府利用互联网络发布政府采购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完成采购过程,可以大量地节省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网上实现政府采购的国际化。

政府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重要的是使政府的职能更具有服务性了。

2.4推动政府工作人员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创新

信息化的政府机构将是知识、信息密集度大、更新率快的部门。

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层出不穷,旧的经验、旧的模式不断被淘汰,依知识而生存,靠能力而发展,将是政府工作人员的通则。

知识和能力源于新观念的引导,知识资本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将被建立,而墨守成规、甘于平庸、唯上为是、精研权术等旧的观念和作风将被淘汰。

因此,电子政府的建立,电子政务的实施,要求行政人员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存量,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尽快适应网上新的行政环境。

 

3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条线展开的。

[2]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各个部委局和地方省市县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

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实施了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目前已发展到了“十二金”。

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

3.1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现状

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金”字系列工程,另一个是政府上网工程。

目前这两项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早期启动“金”字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其他“金”字工程也已陆续启动。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3.2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同政府机构改革很好的配合、各自为政引起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信息化投入和应用程度差异所产生的严重的数字鸿沟使得强势人群更强、弱势人群更弱,强化了社会的不均衡。

这说明政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单向的技术、投入和处理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重视政府信息化的社会责任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政府管理创新存在的困境

所谓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的变化引起的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

提高政府效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协调发展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核心价值。

政府信息化的建设,电子政府的创建为政府管理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但由于传统的政府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信息化的建设在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种种困境。

4.1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困境

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我国一直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体制的转轨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烙印还随处可见,比如政府机构设置非常不合理,层次多、部门多,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行政过程透明度低等等。

曾有一则新闻仍然令人记忆犹新,浙江金华的一个农民想办个养鸡场,结果他到有关部门审批的时候,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公章,花了两年的时间,等他把手续办下来后,市场行情早就变了。

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过多的政府部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使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与现在政府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更是相差甚远,所以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是解决好其它问题的根本性前提条件。

4.2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的困境。

政府信息化发展对行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但由于受传统的权力观和利益观的影响,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感到发展电子政务对自己的既有利益格局造成冲击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地位认识不足;对政府信息化在国家经济和社会整体信息化中的基础地位以及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信息意识薄弱必然使他们在新技术面前产生了畏难情绪。

另外,政府工作人员在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难以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据国家行政学院一项调查,大体有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3]这说明在政府信息化进程当中,提高公务员对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3“数字鸿沟”的困境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割”和“贫富分化”的问题。

[4]根据国情专家胡鞍钢先生的分类,我国的数字鸿沟可以概括为与世界的差距、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和城乡之间的差距。

从国内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北京一地注册的互联网域名就占全国37%,而大多数西部省份还不到1%。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上网用户占全国62%,排在最后的10个省市区加起来也才占4.36%。

[5]即使是在经济、文化、技术发达的北京地区,这种信息差距也表现出不同群体之间,例如:

据新华网2003年11月22日报道,北京市政府开辟了对政府60个职能部门的网上评议活动。

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网络特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参与网络评议的人群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据统计,截至2003年11月21日,已经有3.7万多人次参与了网上评议,参与人数相对于北京1,300万人口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6]目前,信息不平等的现象在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也日趋严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鸿沟正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一大瓶颈,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4.4政务信息公开程度的困境

政府要实现管理创新,少不了公众的群策群力,而这基本的前提是政府的信息要公开,让公众充分的了解政府。

但是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只有20%是公开的。

政府信息的这种封闭、闲置或半封闭、半闲置状态,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导致信息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活动成本的增加、滋生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的初期,一些地方政府缓报、虚报、瞒报和漏报疫情以及疫情信息不公开,导致人们在传言中惶恐,在流言中紧张,在不知情中被感染;也正是政府对疫情信息的封锁,导致非典病毒入侵了大半个中国,使危机由单纯的广东局部性危机升级为全国性的重大危机,以致使非典从一个单纯的流行病问题而被上升为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关系与国际形象的一个政治问题。

在这一事件当中可以看出政府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所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

公开政府信息,让公民“知政”、“参政”,不仅有利于强化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经济、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公众的利益,而且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有效遏制腐败、提高行政效率。

2003年1月,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这是我国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政府规章,对公开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监督与救济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2004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

[7]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今年的5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些对于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与政府信息化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

4.5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困境

政府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健全的法律体系将大大地促进政府信息化的进程。

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许多国家都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这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作用。

我国信息化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一是保障政府信息化的基本法律缺乏;二是原有的一些法律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如《档案法实施办法》。

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22条规定,机关档案机构保存的尚未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以及中国公民需要利用的,须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

可见,机关档案是否对外提供服务的自由裁量权完全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

而现实是机关档案室只为本机关服务,以上条款成为摆设。

社会上许多合理需求均被无情拒绝,即使诉之法院,按照现有档案法规框架,原告也必输无疑。

例如:

2000年9月4日公民王某诉北京市档案局要求协助利用该市××区房地产管理局保存的非本人房产交易档案一案败诉,法院正是引用了这一冠冕堂皇的法律依据。

对此,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发出无比沉重的感叹:

“一个公民、一个纳税人,要求政府机关提供能说明事实真相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材料又不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为什么竟遭到拒绝呢!

而这种拒绝又是依法作出的!

”这里蕴含着原有的档案法规框架存在严重欠缺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所以要加快信息立法和完善工作,更好地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管理创新有规范的法律支持。

 

5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建议

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管理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另一方面,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政府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所以为了保证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何推动政府管理的创新就势在必行了。

5.1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政府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信息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政策法规问题和观念问题”。

[8]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也指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的职能,改进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可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应建立与政府信息化相适应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在职能明确,事权减少,政务公开的前提下,用信息技术对政府业务进行再造,建立以业务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精简政府机构设置,建立精干型政府。

政府信息化程度提高后,一些原有的政府机构和内部机构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这些机构的存在,会影响电子政府的有效运行。

缩减中间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式政府。

为了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不失真,使政府能及时准确地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就必须对政府机构进行合理化改组,拓宽管理幅度,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层的直接沟通,逐步减少以至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以保证政府信息化的顺利发展与有效运行。

重构政府运作流程,建立一体化政府。

传统的政府总是条块分割、等级森严。

公众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去政府的不同部门,花很多时间,工作效率低。

政府信息化要求建立一体化政府,打破部门界限,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事务性业务流程,使公众在与其打交道时,察觉不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界限的存在,并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得到完整、优质、高效的服务。

5.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优势

政府上网是对行政人员的一个挑战,对于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行为倾向、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知识存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看作一条通道,通过这个容量超大的通道,将会有大量的信息涌向政府。

如果行政人员没有一定的知识存量而且不具各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不管是问题的数量还是复杂程度都超出了他们应对的限度,反应失败势必会发生。

反应失败会抵消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便利,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动摇当局的合法性基础。

因此政府上网的顺利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道德要求,信息公开化程度提高,使暗箱操作难度加大或难以为继,对公务人员的自律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其次是技术知识的要求,在新的经济时代,由于IT行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与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存量,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自己的吸收和借鉴、消化和转变能力,即成为集成型行政人才,以顺利登上电子政府的工作平台。

再次是精力、体力的要求。

网络信息无穷无尽,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等情报用户不再有信息缺乏之优,大批量生产的信息所引起的超负荷工作,使公务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都面临考验。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都在为加强公务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管理能力方面而努力。

如在电子政务网络日臻完善和“一口受理、协同办公”政府办事机制逐步建立的背景下,上海市虹口区政府抓住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有利时机,与市信息“653工程”办公室合作,把虹口区公务员协同办公培训纳入全市信息领域“653工程”之中,以市区联动的模式,整体推进全区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开展。

这对增强公务员的信息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从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来看,与电子政府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所以,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5.3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无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首先,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等国家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各地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纷纷展开,因地制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重庆的“农信通”项目,依托中国移动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网络在重庆建设面向全国服务的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包括语音服务中心、短信服务平台、互联网站及移动信息服务站。

通过语音热线、农民信息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务工信息、市场行情、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