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03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docx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 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 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 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4.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D.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  )。

A.aB.bC.cD.d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一定不相同

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C.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7.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甲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3)乙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_。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科研人员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其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需要 

(2)①90°≥α>0° ②不一定 ③纵切 (3)B C (4)①生长素浓度 乙烯浓度 ②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高三一轮复习4-1、2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

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B.K值是固定的

C.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

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

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4.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

7.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

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

二、非选择题

8.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

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竞争 ②如图

(2)①B D ②可以根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的容纳量确定最佳捕捞时机及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捞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的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14.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

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

(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答案

(1)样方随机取样

(2)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如图(要求:

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

 

高三一轮复习4-3、4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

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2.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3.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专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专家利用的原理是(  )。

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

4.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D.纸层析法

5.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7.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8.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期栽种长

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9.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10.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

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

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竟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0XX年9月份以来,一种体长不足1mm

的灰白色农业害虫“烟粉虱”,在江苏盐城

的大丰等县(市、区)漫天飞舞。

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

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400头(粒)之多。

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

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

(1)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______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4)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有两种用药思路:

交替用药和提高用药剂量,________思路更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种群 寄生

(2)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

(3)生存斗争 (4)交替用药 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

1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答案:

(1)出生率 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只/mL

 

高三一轮复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与4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该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4

D.碳元素在该图所示食物链中的流动是单向的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B.若丙增加1kg,则需要消耗甲约42kg

C.乙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D.乙的数量越多,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5.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6.右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若E生物种群含有总能量5.8×109kJ,B生物种群含有总能量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生物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2.0×108B.2.32×108C.4.2×107D.2.26×108

二、非选择题

7.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动物的尸体、粪便可被图中的(填字母)利用,然后把CO2释放到大气中。

(2)在图乙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能否表示兔→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③和④分别属于和(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

(4)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的作用是。

(5)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影响很大,增加了CO2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答案】

(1)AB

(2)不能草兔

(3)自动调节(负)反馈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温室效应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与稳定性限时训练卷

1、选择题

1.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是因为(  )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B.物质循环具有单向性

C.能量流动具有循环性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3.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以下正确的是(  )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D?

A?

B?

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5.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

20XX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

根据下图所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

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6.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7.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

?

?

?

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乙?

甲?

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

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

.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

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

.

(1)行为信息 

(2)捕食和种间互助 调节种间关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训练卷

1、单选题:

1.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

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的标志③要以至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使防沙的最好途径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在哪一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A.1978B.1982C.2005D.2010

3.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A.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循环再生C.废物资源化D.生物相互依存

4.发生在湖泊和水塘的“水华”是因为()

A.水体富营养化所致B.重金属污染所致

C.有害农业污染所致D.工业废水污染所致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6.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

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药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科学研究价值D.潜在使用价值

7.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9.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D.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