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021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docx

高层建筑灭火战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研讨学习,使参训人员掌握高层建筑的特点、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蔓延规律、灭火战术措施和灭火注意事项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高层建筑概述

第二节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第三节高层建筑灭火战术措施

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规定

凡十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工业建筑:

指高度超过24米的非单层厂房、库房。

高层建筑已经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高层建筑已演变成衡量一座城市大小、一个国家的强盛和综合尖端技术的重要标志。

高层建筑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或象征。

高层建筑火灾的成功扑救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消防综合能力的一个标志。

第一节高层建筑概述

一、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萧条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止了高层建筑的热潮,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后十多年才掀起第二次热潮,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

(一)我国高层建筑

1、历史状况:

我国的高层建筑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发展缓慢,到解放前,只有上海、天津、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共有10余幢,最高的是上海国际饭店,24层,86米。

2、现实状况

1981年,全国仅有高层建筑600余幢,其中高度有超过50米的仅50余幢。

1990年,全国高层建筑已达10929幢,比1981年增加了17.22倍。

在1990年统计的高层建筑中,高度在50米以下的8952幢,占78.62%,50—100米的有2293幢,占20.98%,100米以上仅44幢,占0.4%;最高的北京市京广大厦207米。

当时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省是广东,3133幢

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是北京,1600余幢;

其次是深圳,1451幢;

再次是广州,1023幢;

然后是上海,800余幢。

(二)目前我国高层现状及国外高层情况

而时至今日,我国的高层建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现在究竟有多少高楼?

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未来还会有多少高楼出现?

上海高层建筑数量已居全国第一,上海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有8700多幢,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4000多幢,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有400多幢;预计到2010年,南京市的高层建筑也可能会突破2500幢。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两座斜塔,14层高的悬臂连体;10层裙楼,3层地下室;地上总建筑面积49.5万平米;

两塔双向倾斜6度;52层、44层屋顶标高194m~234m。

 

 

 

工程概况

带斜撑钢外框为主要抗侧力结构;内部钢框架核心筒和外框筒共同,传递竖向荷载。

城市建筑如此攀高反映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繁华了城市景观,节省了建设用地,其功能显示的优越性还有很多,问题就是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事故,后果就非常严重,楼越高体量越大,危险系数越高,这一点消防指挥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高层建筑环境对人的危害

建筑病

高空恐惧

儿童智力发育不良

高楼犯罪

高层建筑的界定与分类

世界各国对高层建筑有不同的定义,有的是以层数划分,有的是以高度划分。

我国定义的高层建筑,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建筑,基本以层数划分,即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另一类工业厂房、库房和公共建筑,以高度划分,即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和公共建筑。

当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我们习惯上称为超高层建筑。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我国的高层建筑分为两类,即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详见下表:

 

二、高层建筑的最主要特征

高层建筑的最主要特征是高,由于很高,使得水平力(风力与地震作用)成为第一位的、起控制作用的荷载,而竖向荷载的作用成为第二位的作用荷载。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也不同于单层、多层建筑,由于地震和风产生的内力往往大于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所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要考虑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高层建筑的高度通常取决于其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与结构的承载能力、侧向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及造价高低等均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建筑层数、总高度和建筑空间大小等有关。

目前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

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外筒式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筒束结构体系、钢外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钢筋混凝土外框架筒-钢内框架体系等。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温度作用下,其受力性能便发生变化。

当受热温度低于400℃时,钢筋与混凝土可以共同受力,但温度再高时,受力性质就会恶化。

梁、板的受拉钢筋随温度升高,变形加大,当温度在370℃以上时,钢筋截面变小,构件挠度增大;混凝土在400℃以上时强度明显下降,导致构件承载力减小。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从总体上说是有较强的耐火性能。

但有时不可避免地局部采用一些钢结构,如旋转餐厅、外墙连接件等,如果不采取防火措施,则会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

钢构件在300—400℃时强度便急剧下降,产生塑性变形,600℃失去承载能力而倒塌,无防火措施的钢结构只有15分钟的耐火极限。

因此,钢结构可耐受最高温度不超过450℃,平均温度不超过350℃。

三、高层建筑的特点和消防设施的特点

(一)建筑特点

1、建筑高,层数多。

高层建筑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主体建筑高、楼层多。

高层建筑的的高度给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的战斗展开和灭火供水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布置复杂,形式多样。

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其平面布置和立面体型日趋复杂,不仅平面形状多变,立面体型也各种各样,有矩形、圆形、塔形、阶梯形、凹形等。

中心部位通常是垂直交通枢纽,主要设置电梯、安全扶梯等,外围则为供灵活分隔布置成房间的空间及走道。

有些高层建筑中部还设有很大的中庭。

高层建筑的形式对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铺设水带的方式有较大影响。

如阶梯形高层建筑,消防人员就很难从上向下铺设水带。

高层建筑竖向布置情况,地下室多为商业性设施、餐厅、设备用房、消防控制中心、停车库等;给排水设备、采暖、空调集中布置在屋顶层、中部楼层(技术层)、地下室;各种管道竖向布置在管道井内,横向布置在各层吊顶内;煤气管道多设置在室外墙面上;燃油锅炉房多设在屋顶上,一般锅炉房设在地下室或附属建筑内;有的高层建筑顶层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

高层建筑室内,一般多采用活动隔断墙(通常用轻质材料制作,玻璃隔断或两侧用铁皮、塑料作饰面层,中间夹草纸板、刨花板的夹心隔断墙);吊顶,在轻质角铁或铝合金角铁的骨架上钉玻璃棉石膏板等;地面大部分采用各色化纤地毯、橡胶地毯或木质地板。

大多数高层公共建筑的主体建筑周围,一边以上有裙房。

一般在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

这些裙房,往往妨碍消防举高车靠近主体建筑。

有些高层建筑内部还设有中庭。

尤其是高层建筑下部的商业区域有许多都设置中庭。

如金茂大厦内从56层起设有一个高152米、直径27米的巨大中庭,有28道环廊。

3、体量庞大,人员集中。

高层建筑具有庞大的空间容积,能同时容纳众多人员聚集在一幢建筑内办公。

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有84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倒塌前能同时容纳5万多人办公,此外,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上海的金茂大厦单体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万多人。

人员的过分集中,会给发生火灾时的安全疏散造成困难。

4、通道较长,方向难辨。

大型高层建筑内的通道都比较复杂,偶尔到其中的人常常如入迷宫,容易使人迷失方向。

楼梯、电梯数量众多,高低不一,方向各异,有的比较隐蔽,有的一次还无法直接到达,需要中间转换。

到达不同的楼层、不同的部位,需要走不同的通道,一旦走错,就无法到达目的地。

人们初次进入这类建筑内常常如入迷宫。

要熟悉了解通道的环境,往往需要化很长一段时间。

有的光电梯就有几十部至上百部之多。

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有79部电梯,正大广场客梯、货梯、消防电梯有17部,自动扶梯有66部。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每幢高塔安装有102部电梯。

5、功能繁多,设备密集。

(1)用途广泛,功能繁多。

高层建筑的用途非常广泛,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主要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百货楼、医院、图书馆、科研楼、电信楼、商贸楼、金融楼等。

此外,也有部分高层工业建筑。

许多高层建筑同一幢楼内往往具备众多功能。

有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文娱室、图书室、小卖部、维修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机房、仓库、车库等。

一些比较高级的宾馆还设有宴会厅、多功能活动厅、咖啡厅、酒吧间、桑拿房、洗衣房等。

有的高层建筑,既住旅客,又办公、营业,成为综合性大楼。

(2)用电设备多,竖井管道密。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的需要,常常配备有大量的各种各样设备,尤其是用电设备。

如电梯、锅炉、照明等功能设施;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还有冰箱、微波炉、电烤炉、电视机、饮水机、电水壶、电吹风等生活设备。

此外,高层建筑还设有各种相应的竖井和管道,既有电缆、管道竖井,又有横向的管道孔洞和电缆桥架,而且这些竖井、孔洞和桥架大多直接穿越楼层和分隔墙。

6、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高层建筑内部一般都有大量可燃或难燃的装饰材料和陈设物品。

如吊顶、墙布(纸)、窗帘、电线、地毯、沙发、各种电器和电子产品、桌椅、床及床上用品、衣物、纸张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层建筑中使用的一些物品经过“阻燃”处理,被称为“阻燃材料”,这类材料其实只是较难被点燃,以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如果火势较大,这类材料照样能燃烧。

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约为35~60千克/米²,高级宾馆为45~60千克/米²。

消防设施齐全,维护保养要求高。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相对多层建筑有着种类全、联动功能多,平时维护保养要求高等特点,按照一般规律如果使用单位平时有严格的定期维护保养规定,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够做到发现早、报警早、处置早。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通常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建筑分隔设施,如用于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

(2)安全疏散设施,如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指示标志等;

(3)防排烟设施,如用于防烟分区或走道机械排烟的排烟风机,用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机;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探测器、消防广播、警铃、紧急按钮等;

(5)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淋、水幕、雨淋、泡沫、气体、干粉等;

(6)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如水泵结合器、室内消火栓箱、自救软盘等。

第二节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

“一快两难”。

即:

火势蔓延速度快,途经多,易形成立体火灾;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扑救难度大。

火势蔓延速度快,途经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烟囱效应。

在高层建筑中,热对流是火势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火势蔓延的动力,500℃以上的高温烟热是火势蔓延的条件。

1、烟囱效应:

高层建筑烟气扩散和火灾扩大蔓延的重要机理

(1)高层建筑的中性层

(2)正反热压作用的概念

(3)烟囱效应

2、火风压——造成火势卷叠

房间内物品着火后,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室内温度逐步升高,温度升高又使室内空气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又由于受到有限空间的影响,从而表现为压力升高,这种压力称之为火风压。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体积的不断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高,高温烟热气流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寻找突破,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扩散。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除了在室内向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外,当起火楼层内火风压大于进风口压力,燃烧温度使外窗玻璃破碎的情况下,烟火会窜出窗口外墙向上升腾,然后,在室外风力的作用下,会重新从外面窜入上面的楼层内,引起上层室内可燃物品着火,呈现出火势卷叠现象。

这种卷叠有时会跳过燃烧层上部的一、二层甚至更多层,跳跃性地直接向更高层卷叠。

3、强风带对火势蔓延的影响

4、“大开口”对火势蔓延的影响

高层建筑火势蔓延的途径

(1)高层建筑火势可通过门、窗、吊顶、走廊等途径横向蔓延。

也能通过横向的孔洞、管道、电缆桥架蔓延。

(2)竖向管井、竖向孔洞、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常常是高层建筑火势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

设计、施工或管理不好时,这些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

(3)火势突破外墙窗口时,能向上升腾、卷曲,甚至呈“跳跃”式向上蔓延,使外墙窗口也成为垂直蔓延的途径。

(4)辐射强烈或风力很大时,火势还会向临近建筑物蔓延。

(5)热辐射。

窜到建筑外部的火焰,其辐射热有时也能引起邻近建筑物着火。

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强,对邻近建筑物的威胁也就越大。

【例】1972年2月14日,巴西的“安得劳斯”大楼火灾,火焰从破碎了的大面积窗口窜出,凭借每秒8.3米的风速,将距离该大楼下风40米处的六层公寓和商业大楼烤着起火,并烧毁了停在大门口街道上的数十辆小汽车。

热传导。

高层建筑中水电、煤气、通信等各种用途的金属管道纵横交错,由于金属良好的导热性,发生火灾时,有可能造成火势蔓延。

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1、烟雾扩散影响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不仅浓度大,能见度低,而且流动扩散极快,一幢100米高的建筑物约在30秒左右烟雾即可窜到顶部,给人员疏散、逃生带来了极大困难。

600~700℃的高温烟热能点燃一般的可燃物,导致火势蔓延扩大。

烟雾还是妨碍灭火救援行动和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房间着火后,由于内部压力增加,烟雾会通过门窗等孔洞或缝隙向走廊扩散,着火房间的门开启时,烟从门的上部窜入走廊,而走廊里的空气则由门的下部进入室内,形成强烈的热对流。

通常情况下,室内烟的体积膨胀越快,走廊内充烟的时间越短。

一般在打开房门后一分多钟,走廊内的烟尘高度可达1.5米。

当走廊充满烟雾时,便向同层其他房间渗透,此时,若人们从房间跑入走廊,在吸入浓烟后,便会出现中毒、晕倒、丧失逃生能力,甚至窒息而死。

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不仅向上传播,也会向下沉降。

据测试,起火房间内烟层降到床的高度(约0.8米)的时间约为1--3分钟。

因此,一旦房间内起火,人很快就会受到烟气侵袭。

如果火灾发生在晚间,从熟睡中惊醒的人们,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2、疏散距离影响

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建筑面积大,使得疏散距离比较远,常常需要比较长的疏散时间。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到封闭楼梯间内,即可认为到了安全地带。

但有些规模比较大的高层商业建筑,走到封闭楼梯的距离往往比较远。

有的封闭楼梯间的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明显,不熟悉的人往往一时还找不到。

如果楼梯间封闭效果不好,或火灾比较大威胁到封闭楼梯间的安全,则人需要从起火层通过楼梯向下跑,这样势必要通过更长的距离才能脱离火灾区。

3、人员拥挤影响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众多,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梗阻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尤其是在商场、旅馆、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高层建筑双面布房的走道宽度一般为1.4米,而一个成年人的肩宽为0.55米,因此,最多能通过三股人流。

据测定,在水平地面上,当人流密度为0.25米/人时,人员的通过速度和通过能力均为零;当人流密度为0.4/米时,通过速度为15米/分,通过能力为37人/分;当人流密度为0.5米/人时,通过速度为25米/分,通过能力为50人/分;当人流密度为1米/人时,通过速度为75米/分,通过能力可达75人/分。

消防人员到场后,如果消防电梯无法使用,则必然使用封闭楼梯。

由于和疏散人群方向相反,也容易造成拥挤,影响疏散速度。

4、人员伤亡影响

高层建筑火灾容易引起大量人员伤亡,而人员伤亡则更增加了疏散救援的难度。

轻伤者不仅延缓疏散速度,还会阻碍或影响其他人员的正常疏散;而失去行动能力的重伤者或死亡者,更需要在其他人员的救助下才能脱离火区。

高层建筑火灾伤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A、中毒、窒息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处于密闭状态,物质不完全燃烧,使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毒性较强气体的含量比敞开火灾更多,尤其是现代高分子材料的大量应用,使燃烧时析出的有毒气体品种和数量比以往更甚,更容易使人员中毒、窒息。

在高层建筑火灾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中,中毒、窒息致死占有较大比例。

B、火焰烧灼

高层建筑火灾,由于火势发展迅猛,容易使发觉或得到火灾信息晚、行动不便或迟缓、选择逃生路线不当的人员来不及撤离火区,从而受到火焰烧灼,甚至烧死。

C、跳(坠)楼

当被火势围困的人员感到逃生或被救无望,或实在忍受不了烟熏火烤时,会抱着侥幸跳楼求生;也有一些攀爬在窗口或阳台上的被困人员,因体力不支坚持不住而坠落。

扑救难度大

1、楼层高,攀登难。

(1)登楼消耗体力大

高层建筑较高部位发生火灾时,如果电梯不能使用,消防人员通过楼梯登高则会消耗很大的体力,既影响时间,又影响后续战斗。

根据我国目前消防人员的体质状况,攀登一定高度的楼层后,心率和呼吸加快,体力下降,对开展灭火救援有较大影响。

某市对消防人员登高后心率、呼吸变化的测试数据见下表。

参加这次测试的消防人员要求穿战斗服到达目的地,铺设水带,接上水枪作射水姿势。

(2)登高途径少

高层建筑一旦较高楼层发生火灾,除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直升机和举高车(高度也有限)登高外,大多数只能依赖内部楼梯和电梯。

不像多层建筑有阳台、落水管,还可用扶梯,甚至徒手。

如果火势较大或燃烧时间较长,使用电梯有不安全因素时,连电梯也不能使用。

因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时,可供登高进攻的途径非常有限。

(3)战斗展开时间长

由于楼层高,体力消耗大,登高进攻途径又少,铺设水带困难,因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斗展开的时间往往要比其他场合长得多。

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从楼梯间登高的消防人员还会遇到向下疏散的人流的影响,从而更影响到战斗展开的时间。

上述因素往往容易贻误战机,使火势得以扩大蔓延。

而火势的扩大又会反过来再扩大这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火灾扑救的难度。

2、灭火用水多,供水难度大

(1)铺设水带途径少,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旦内部自卫消防设施失效,在水泵结合器也无法使用时,消防人员就只能依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灭火。

但高层建筑铺设水带难度比较大。

由于许多高层建筑可供铺设水带的途径不多,加上需要垂直铺设,还必须用绳索捆绑加固,因此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容易使火势扩大,对火灾扑救很不利。

(2)供水压力高,水带易爆裂

着火楼层较高,又用水带供水时,由于需要较高的压力,容易使供水线路上的水带爆裂,造成供水中断。

而调换水带需要的时间将比铺设水带的时间更长。

(3)灭火用水多,满足要求难

高层建筑设计上由于要考虑一定的综合经济因素,因此规定室内最大用水量为40升/秒,室外最大灭火用水量为30升/秒。

虽然这个量有它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也能满足使用需求。

但当火势较大或室内系统失效时,灭火用水将无法满足需求。

此时室外灭火用水的需求将远远超过30升/秒。

(4)玻璃幕墙坠落破坏力强,威胁大

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坠落,甚至形成“玻璃雨”。

坠落碎玻璃片的重力加速度加上尖锐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消防器材的损毁,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尤其是高压供水线路上的水带,最经不起尖锐物的刺、割。

3、消防灭火设施装备不够完善

(1)现有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达不到高层建筑的高度。

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在设计上主要依靠其固定消防灭火设施。

但现有固定消防设施无论在研发、设计上,还是在施工、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无法做到100%的有效。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研发、设计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灭火的需要,水喷淋在设计上仅能满足200平方米的灭火需求。

由于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常常导致一些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关键时刻,固定消防灭火设施无法正常启动。

(2)举高消防车、消防直升机作用有限

虽然举高消防车和消防直升机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先进装备,但由于受施展空间的局限,其作用也有限。

受高度的局限(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举高消防车高度为83米),举高消防车一般只能救援相应伸展高度内的被困人员,或输送救援人员到这一高度的窗口,有射水功能的举高消防车也能向这一高度的喷火窗口射水。

但对超过这一高度或建筑外墙无开口的火灾,举高消防车则无能为力。

受飞行安全和停放场地的局限,消防直升机一般只能救援那些已经逃到直升机停机坪的被困人员,或输送救援人员到该处。

对建筑内部的其他被困人员同样也无能为力。

所以,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关键还得靠常规消防装备从内部展开灭火救援。

第三节灭火措施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1、充分发挥自救原则,扑救初期火灾

(1)高层建筑起火后,5---7分钟灭火救人的最佳时机。

(2)从燃烧面积来看,国外一般认为:

高层建筑的中上层发生火灾,在火灾的水平蔓延方向面积超过450㎡,就有垂直蔓延的危险并不易扑救。

2、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第一出动,立足于快

(1)灭火力量调集的原则

(2)灭火力量调集的方法

①属二类高层建筑的10至18的普通住宅;建筑高度≯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应同时派出邻近的两个以上的消防中队的车辆

②属一类高层建筑的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应同时派出邻近的三个以上的消防中队的车辆

③所调车辆应符合该火灾对象

④参照高层建筑公共场所、客房相关数据,确定车辆数3、坚持救人第一,且救人与灭火兼顾,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

救人的途径、方法

4、坚持统一指挥,打好协同战斗

5、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内功为主,外攻为辅,并做到灵活应用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战法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救人任务重,疏散抢救时间长,战斗展开速度慢,灭火难度高,因此主管消防中队的灭火行动,直接关系到疏散救人,控火灭火的有效性,第一时间灭火行动的失误,增援力量的补救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首战失利,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一)消防车行驶途中的侦察要求

(1)执勤队长在消防车行驶途中、接近火场、到达火场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内,即使未观察到燃烧迹象,都必须分别报出“未发现情况”的信息;

(2)如发现燃烧迹象,应报清烟雾颜色、烟(火)柱的对流态势、火点高度、光照度(夜间)范围的大小,烟柱上部是否有火星飞舞等主要情况;

(3)执勤队长随着逐步接近火场,发现烟柱情况有变化时,必须继续报告,务求一次比一次准确;

(4)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依据平时对起火单位的了解熟悉程度,迅速构成判断,报出需要增援车辆的数量和车种;这一情况报告对于指挥中心来说,是来自火场第一线的资源,可信度高,因此执勤队长必须做到观察细致、判断准确、报告及时。

2、要学会观察烟火,善于判断火情

(1)对烟雾颜色的判断

1)深黑色烟一般是油类、石油产品、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油罐(池)火灾,油毛毡棚火灾,屋顶浇柏油引起火灾等;

2)烟色呈上白下红,中间夹带黄色,一般是老式砖木结构建筑火灾,白色是水蒸气、黄色是对流带出沉积几十年的灰尘;

3)烟色呈蓝、白、黄等,说明是危险化学品火灾;

4)烟柱外围呈白烟,说明已有水枪出水扑救,白烟较浓,包围烟柱,说明火势已控制,白烟较散,说明火将扑灭,白烟实际上是水蒸气。

(2)对火光的判断

1)一团团火光夹带火星,多半为稻草一类粗纤维作物火灾;

2)火光上部火星飞舞,多半为竹席结构火灾;

3)火场产生弧光,多半是用电设备火灾;

4)火光一闪一闪,有可能是危险化学品火灾;

5)震声雷鸣,火光冲天而起几十米,继而比较稳定,多半为油气设施爆炸起火;

6)火光冲天,蘑菇状火焰反复腾空而起,多半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