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491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一 单 元 我们的家园.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

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

   一、单元教材简介:

   第一单元以“我们的家园”为主题。

我们知道在上一册“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单元中,以《我是中国娃》为开篇,它从孩子们对自我的认识定位出发,将孩子们的视野放到整个世界这个大家园中,去孕育他们的世界胸怀,他是从大处着眼,而这一册同一个主题的单元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家园——祖国。

   本单元编排了《祖国多么广大》、《小帆船》、《我爱大山我爱家》、和《海滩上》四篇课文及一个综合学习。

   教材以《祖国多么广大》为开篇,诗中通过描写的祖国南北、东西的景色及气候的不同,使孩子了解祖国河山壮丽、幅员辽阔。

但祖国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可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到祖国她含概着许许多多具体的内容,具体到一撮土、一滴水……因此接下来的《小帆船》就载着祖先、历史一脉传承的同胞情,朴素自然地让孩子们铭记住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爱大山我爱家》、和《海滩上》两篇课文就让孩子们真切的、具体的了解了祖国山水的美丽和孩童生活的快乐。

而这些正是“祖国”最生动、最丰富的内涵,所以了解我们共同的家园——祖国就可以从这里开始。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从识字认字方面来说,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如:

听读认字,看拼音认字、请教老师或同学认字等,但是存在学生课上在一定的识字氛围里掌握较快,课后又很快忘记的现象。

   2、学生有了初步的合作、探究的意识,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就家园来讲,他们会以为家园指的就是身边的小家,家园中有爸爸、妈妈、亲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那么通过学习我们应让学生了解到“家园”更深一层的含义——祖国,在祖国这个大家园中,有秀丽的山川、丰富的物产、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从而让孩子更爱我们的大家园。

   4、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基本上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不能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

   三、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字:

正确的认读56个生字,认读一个多音字“兴”。

   2、写字:

正确的书写2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

了解“绞丝旁”“走之旁”“右耳刀”。

适当渗透字的间架结构的摆放。

   3、阅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祖国多么广大》《小帆船》《我爱大山我爱家》《海滩上》四篇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对课文内容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请教他人识字”“听读识字”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鼓励个性化识字,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一些符合汉字规律的新的识字方法。

   2、通过“读读演演、读读画画、在情境中阅读”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延伸主题。

   3、通过同桌或小组互读,评价;班内演读,评价,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想读、会读、对读课文感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地域,美丽的景色,还有不可分割的台湾宝岛,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热情。

   四、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用学过的多种认字方法识记生字,写字时要求做到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对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对祖国的有关认识,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1祖国多么广大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作国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大兴安岭、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畔所处的地理位置。

了解时差,气候差异。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致的中国地图。

或者准备中国地图的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

1导入,示地图。

介绍课文中的地点的地理位置。

2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要求学生用“?

”和“——”标出。

3 教师范读。

学生跟老师一起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课文。

   重点放在几个地名在地图中的位置上。

   南方:

海南岛北方:

大兴安岭气候不同景色不同

   西面:

帕米尔高原东面:

乌苏里江太阳升起的时间不同

   长江黄河

5 再读课文

   边读边背互读互背

   有感情朗读

6课外延伸:

我们怎样走能到海南岛长江黄河?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1导入:

指名读课文背课文。

2认读生字学习

   在书中画出二类字自己学习

   教师将二类字组成的词板书到黑板上,

   ①让学生到前面领读

   ②找两三个同学到前面比赛:

老师读,让他们找;或者老师指让他们抢答

   ③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3 谈感想

   结合课后的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谈谈对祖国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4 写字学习

    指名认读.

认真观察上面汉字,怎样记忆字形?

小组交流。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广:

注意横在的田字格中的位置,应该中竖线左边少些,右边多些,因为左边有撇。

横取斜式。

   已:

注意竖弯钩出头,注意上面要写在左格中,因为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占去右边的位置。

   安:

有个字谜“一个小女孩头戴一顶帽”,在书写时注意帽子要小,女字的横要长。

   米:

捺的写法提示要出角。

这个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斗:

注意竖要写在中竖线右边。

5形近字比较

   (已己)(广厂)(米木)

6课外延伸:

通过学习本课,你认识到了什么?

 

教后反思:

 

 

 

 

 

 

 

 

 

2小帆船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过读课文,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体会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愿。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地图、台湾地图台湾风光的图片资料

   学生找找有关台湾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第一课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可是在我国东南有一个宝岛,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乘着小帆船一起去那里看看吧。

   二、课文学习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找台湾省的位置。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自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了解台湾),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年龄小,课文中的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可能不知道,在这里出示阿里山和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的象征。

   适当讲讲历史背景,告诉学生台湾迟早要回归祖国的怀抱。

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讲日月潭的故事。

第二课时:

               总第4课时

1朗读课文

   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解,让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到前面读。

2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读出风和海浪能将小船送到台湾去和台湾的小朋友捎信的友情。

引导学生读出我们一起在夏令营中联欢。

注意读出诗的韵律。

背诵课文。

3生字教学

   归类比较记忆字形(告、台)(伙、伴)

   书写:

   告:

字中间一横是主笔要拉长,还有个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问:

注意右边的横折钩要垂直不要向里斜。

   令:

上面人字的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边部分。

   伙伴:

两个字左窄有宽。

 4认读字教学

   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生字,自己学习,找出不好记的生字。

   教师将生字组成的词板书在黑板上,结合学生不好记的词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学生领读,抢读,开火车读。

 5拓展想象,解决课后问题

   让学生自己读课后二题,让他们自己弄明白题目要求,然后再开始引导发言,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写什么内容。

 教后反思:

 

 

 

 

 

 

 

 

 

 

 

 

3我爱大山我爱家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课前准备:

一幅深山风景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5课时

   一、音乐声引入

   放高山、流水、鸟鸣的录音,师:

听到音乐声你想到了什么?

   师:

你猜猜,这么动听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

打开书,答案就在书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熟的字,同组交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办法。

   2、小组汇报,把组内最好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全班交流。

   3、生字口头组词,扩句。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我”“丁”,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

学生书写两个生字。

注意提示学生:

“我”字第二笔的横,要上右上微微扬。

第三笔是站的直,有力量的竖钩。

第五笔的斜钩和第三笔的竖钩和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

   出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家”字,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告诉学生“家”的本义(是住所,由宝盖头和“”组成,说明古时候的人多养猪。

在原始社会,“家”首先是生产场所,它必须有驯养的动物,现在只要有房子有亲情,即可为家)。

出示“家”,让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共几笔撇,哪个撇最长,哪个撇最短。

提示学生:

要写好“家”,关键是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

学生描红,练写。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总第6课时

      一、复习

   1、字谜游戏复习生字:

“深”“响”。

   2、猜字游戏复习词语:

叫喳喳、饶过等。

   二、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不熟的字借助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展开想象:

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

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

出示画面,学生边看图边读3—6句,感受金竹林、绿山茶怡人的美景,体会山路弯弯、白云深处的意境。

   3、看图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

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

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

   4、带语气读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沉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

山里的孩子多么爱自己的家乡啊,你爱自己的家乡吗?

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家乡?

   四、写字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单人旁,引出并学习双人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