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890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 中国地理.docx

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复习章末检测第19章检测中国地理

第十九章检测 中国地理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章末检测卷第60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

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据此完成第1~3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东南B.西北

C.东北D.西南

答案:

1.A 2.B 3.A

解析:

第1题,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少,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所以A项正确。

第2题,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为了在冬季获得较多阳光保暖,北方房屋都是坐北朝南,所以房门一侧是向南的,因夏季太阳照射,所以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就是为了夏季遮阴纳凉,且冬季落叶阔叶树会落叶,阳光能照进房间。

第3题,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考虑冬季西北风和夏季东南风,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东南,所以A项正确。

读我国四个区域气候条件比较图,完成第4~5题。

4.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分别为(  )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

5.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

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

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

C.丙—天然橡胶基地

D.丁—春小麦基地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甲地水分、热量不足,光照充足,对应青藏地区。

乙地水分、热量充足,光照少,与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光照少对应。

丙地水分、热量、光照都居中,对应华北地区。

丁地热量相对较少,水分、光照较充足,可能是纬度较高,气温低,与东北地区对应。

故选C项。

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青藏地区,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不能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

乙地是四川盆地,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丙地是华北平原,是温带地区,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建天然橡胶基地。

丁地位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过冬,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建设春小麦基地。

故选D项。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它是反映我国耕地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黑龙江、新疆、海南、浙江)2013年的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第6~8题。

6.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黑龙江、浙江、海南、新疆

B.新疆、浙江、海南、黑龙江

C.新疆、海南、浙江、黑龙江

D.浙江、新疆、黑龙江、海南

7.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棉花、茶叶、橡胶、甜菜

B.油菜、亚麻、黄麻、冬小麦

C.油橄榄、茶叶、春小麦、甜菜

D.棉花、花生、橡胶、油菜

8.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  )

A.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

C.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

答案:

6.B 7.A 8.A

解析:

第6题,黑龙江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耕地总面积最大;新疆面积较大,耕地面积次之;海南面积最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

第7题,新疆光照充足,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浙江为亚热带山地丘陵红壤区,适合茶树生长;海南地处热带,主要经济作物为橡胶;黑龙江纬度较高,气温低,是我国甜菜主要生产基地。

第8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农田灌溉要求高,因此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11题。

9.M河沿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  )

A.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B.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

C.①绿洲、②冰川、③荒漠D.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

10.M河(  )

A.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B.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少

C.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D.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11.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B.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C.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D.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泄水量增加

答案:

9.A 10.D 11.D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及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M河为内流河,河流发源于高山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为季节性河流,注入内陆湖或消失。

图中①处为河源地区,为冰川地带;②处位于河流中游,位于山前冲积、洪积扇地区,为绿洲;③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为气候干旱的荒漠。

故A项正确。

第10题,M河从南段到北段,即从上游到下游,由于河水的蒸发、下渗和人类用水,水量渐少;冬季,因缺少冰雪融水补给,河水水量减少,M河下游(北段)易断流;冬季M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第11题,M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其水来自M河,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湖区及流域生态恶化。

水资源的分段用水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D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

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  )

A.aB.bC.cD.d

13.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山东半岛地势平坦

C.西北部地势起伏大

D.东南部沟壑纵横

14.d处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  )

A.受山脉分布的影响B.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C.受纬度位置的影响D.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答案:

12.B 13.C 14.A

解析:

第12题,冬季图示区域盛行西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到达a、c、d三地时没有经过海面,降水少。

b地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风经过渤海海面,到达b地,挟带水汽较多,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第13题,图示区域西北部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等温线西北部气温低,不能反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东半岛有闭合等温线,且中心气温较低,说明有山地,地势不平坦;东南部等温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

第14题,d处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太行山脉分布的影响。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是一个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大的省份,近年来调整资源开发模式,减少初加工产品的外销。

读贵州省产业开发模式关联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  )

A.水能、有色冶金、钢铁

B.有色冶金、水能、钢铁

C.水能、钢铁、有色冶金

D.钢铁、水能、有色冶金

16.贵州省若采用图中虚线右侧的开发战略,则会(  )

A.加大矿产品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B.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D.充分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

答案:

15.A 16.D

解析:

第15题,读图可知,甲与煤都能提供电力,贵州缺少石油等能源,但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所以甲是水能。

指向乙的箭头是铝土和电力,说明是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丙是煤、铁矿结合的产品,应是钢铁。

故选A项。

第16题,贵州省若采用图中虚线右侧的开发战略,发展电力、冶金、钢铁工业等,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D项正确;延长产业链,减少了矿产品的出口,A项错;图中工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B项错。

图中废弃物就近堆埋,不是清洁生产,C项错,故选D项。

下图为我国30°N纬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公路网密度和公路货运占该省级行政区总货运量比重图。

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与①省级行政区相比,②省级行政区公路网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区面积大,地表崎岖

B.人口稀少

C.河流密布,多洪涝灾害

D.资源贫乏

18.③省级行政区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地质灾害频发B.公路里程短

C.运输方式多样D.经济水平低

答案:

17.A 18.C

解析:

第17题,结合经度判断,①省级行政区是湖北省,②省级行政区是四川省,与湖北省相比,四川省公路网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崎岖,四周高山环绕,A项正确;四川省的人口众多,B项错误;湖北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网密度更大,C项错误;四川省的资源丰富,D项错误。

第18题,③省级行政区应是浙江省,临海,海洋运输便利,多河流,内河航运便利,地形较为平坦,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多样,C项正确。

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消失于内蒙古额济纳旗。

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下图),导致不同河段流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第19~21题。

天然条件下黑河流域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示意图

19.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该流域的水循环情况为(  )

A.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实际蒸发量

D.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20.每年3—5月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其原因是(  )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下游降水量少

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下游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21.关于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含沙量小于下游

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答案:

19.B 20.A 21.D

解析:

第19题,由材料可知,黑河流域属于内流区域,该区域较为干旱。

由题干可知,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说明冰川的消融量大于生成量,因此,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应小于实际蒸发量,B项正确。

第20题,由材料可知,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每年3—5月,气温回升,中游地区农作物开始生长,进入春耕灌溉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A项正确。

第21题,根据图示材料分析,黑河水源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河流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D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地形构成及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图。

读图,完成第22~24题。

22.对该省区地形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仰望山接天,俯视江成线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3.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A.棉花、瓜果、蔬菜生产

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

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

D.橡胶、葡萄、马铃薯

24.该省区农业结构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B.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

C.洪涝灾害威胁加重

D.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

答案:

22.A 23.B 24.B

解析:

第22题,该省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云南西部为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东部为云贵高原,与之相符。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分别描述的是横断山区、黄河下游地上河、桂林山水、青藏高原。

第23题,根据热带、亚热带气候和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分析其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类型。

第24题,云南省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业比重过小。

该地地形坡度大,坡地垦荒易导致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区过度开垦易造成石漠化加剧。

二、综合题(共52分)

25.(2018江西赣州摸底)(14分)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烟瘴挂峡谷是长江源头的自然峡谷,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草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为高原点地梅,其根粗、茎短、披毛、簇花、色艳,匍匐于地面。

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峡谷建设牙哥水电站。

图1为烟瘴挂峡谷地形图,图2为高原点地梅景观。

图1

图2

(1)分析烟瘴挂峡谷内草甸丰富的原因。

(2)分析峡谷内高原点地梅形态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特点。

(3)在烟瘴挂峡谷规划建设牙哥水电站的论证中,有人质疑其经济效益。

请你为此质疑提供论据。

答案:

(1)峡谷海拔较低,热量(谷地暖湿)能满足草甸生长条件;谷地汇集周边降水及地下水,且蒸发微弱,水分条件较好;峡谷底部碎石堆密布,土壤母质丰富,磷、钾易积累;峡谷面积大,地势起伏大,生长环境多样;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高原气候干旱、多大风;高原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夜晚酷寒;高原传播花粉动物少;谷地乱石丛生,冻土发育。

(3)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地处河源附近,流量小,水能蕴藏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电站附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长;产业辐射能力有限。

解析:

(1)题,草甸丰富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来回答。

(2)题,由材料“其根粗、茎短、披毛、簇花、色艳,匍匐于地面”和图可知其形态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特点。

第(3)题,结合材料,从地形地质、流量变化、市场需求、产业辐射等角度分析牙哥水电站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核心功能,引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材料二 2016年6—7月,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多地次生灾害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图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和A区域河网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图1

图2

(1)分析A区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2)指出A区域1991—2010年河网密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比较A和B两地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从产业协作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扩大范围对上海和新融入地区的积极影响。

答案:

(1)A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人工开凿运河。

(2)特点:

水域面积减少,河网密度下降。

原因:

河道泥沙自然淤积;城市化建设,填埋河道;农业围垦。

(3)差异:

A地洪涝;B地滑坡、泥石流。

原因:

A地为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地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

(4)上海可利用新融入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向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拓宽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全面升级,并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

新融入地区可利用上海的科技、人才、资金、管理优势,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

解析:

(1)题,从降水、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分析A区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2)题,据图2推断A区域1991—2010年河网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第(3)题,根据A地和B地地形的差异推断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差异及其原因。

第(4)题,注意从上海和新融入地区两个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转移、经济要素流动、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等。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野生黑枸杞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

我国黑枸杞产业主要以野生黑枸杞的采集和粗加工为主。

材料二 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厘米,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野生黑枸杞分布图。

(1)从气候角度说出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

(2)分析播种中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地膜上覆土的原因。

(3)因为黑枸杞市场供不应求,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

并简述理由。

答案:

(1)喜光,耐旱,耐盐碱,耐高温,耐寒,适应性强。

(2)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用塑料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土壤水分;昼夜温差大,地膜覆盖利于维持地温;膜上覆土可以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当地风力作用显著,覆土可以保护地膜和种子。

(3)赞同。

理由:

气候适宜,环境洁净,黑枸杞品质高,市场需求大;人工种植可减少对野生黑枸杞的破坏;价格高,利润大,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或不赞同。

理由:

经济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起步晚,种植技术和经验欠缺;人口少,农业劳动力不足;生态脆弱,大量种植会导致当地生态破坏。

解析:

(1)题,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

(2)题,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从保水、保温、保土和遮光等角度分析播种中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地膜上覆土的原因。

第(3)题,若赞同,要从该地自然条件适宜和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带来的有利影响方面分析;若不赞同,需从该地社会经济条件不适宜和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分析。

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米,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

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

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

答案:

(1)规律:

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所以分布稀疏;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所以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中,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中段,木材丰富。

解析:

(1)题,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密度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

(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

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

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

从材料来源看,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